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由的内涵,理解宪法中的自由权的相关知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 教学难点:自由的内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PPT 教学时间: 1 学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播放有关自由的视频 1、“自由”的内涵(板书) 提问:何为自由?你如何理解自由? 自由,在古代多指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现在,主要是指 公民在 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就是社要在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
2、的各项合法权益,全社会成员在经济上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共同享有平等权利,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自由权利。 2、我国宪法中的自由权(板书)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
3、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 ,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由的追求 (板书) 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出世无为的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但是在内心和精神的层面,他们都同样拥有着自由的灵魂、都同样构建着独立的人格,都可以因为
4、心灵的独立自由而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 道法自然。 老子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 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板书) 追求自由平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顽强追求的目标,是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线索,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840 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 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 1911 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1921年
5、,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开辟了争取和平与自由的历史新纪元。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公民自由全面发展(板书) 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平等发展和全面发展。这一本质在当代中国的实现形式,就是每个人从人和物的依附关系或人的依赖中解放出来,确立独立人格。这就内在地要求改革与创新,只有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6、,打破旧体制的束缚,才能把人从对各种人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定,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的彻底解放。因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凝聚民心民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最高层面。十八大报告清晰明确 地提出了“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重要目标。随着我国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飞速发展,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自由、公平和正义也将进一步得以实现。 我们的国家,正努力为每一个公民创造着选择生活的自由、个人发展的自由、成就梦想的自由。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
7、目标。 专题片国魂解说词 6、守护自由 实现自由(板书) 自由与法治是不可分离的,法治是自由的前提和保障 ,自由是法治的表现和产物,无法治就无所谓自由。因此,数千年以来,人类苦苦对自由、民主、平等和正义的追求与争取,实质上就是在追求和争取法治。从一定程度上讲,自由是一种理想,是较为抽象的,而法治却是现实,是具体而生动的。人类通过艰苦劳动和斗争,甚至是流血牺牲造就的具体现实的法治社会,为人类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的自由与幸福提供了必要条件,自由在法治的怀抱中得以生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由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根本价值目标,具有社会主义实践基础和广泛认同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自由观的核心是以
8、人为本,是要让 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正在进行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政治结构,而观念形态的总和构成了社会文化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二者的统一又构成了社会的上层建筑。社会的经济结构 、 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共同构成了社会总体结构。 二、探究与思考 1、【案例】 金昌市一中风筝节 放飞自由 “借一方蔚蓝的天空,是为了在自由的风中寻找目标” 3 月 30 日,金昌市一中足球场上,风筝翩翩,诗乐交响,全校师生在骀荡春风中共享着校园风筝节的文明、和谐与自由。金昌市一中校园 风筝节自 2003 年创办以来,每年春季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四届
9、,是市一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一项具有传统特色的迎春活动。在各班团支部的组织下,同学们动手制作,动笔描绘,撰文赋诗,共同放飞。画意蓝天之下,风筝飞翔着师生共建和谐校园的美好愿望。风筝组合奥运梦想的作者之一,高二五班团支部书记刘芳同学说:“从构想风筝造形,购买材料到动手去做,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激励我们热爱自由,追求理想,我们喜欢这样的活动。” 2、探究与思考:国学中的自由 国学中的自由。中国古代社会给人的印象,往 往是秩序井然、礼教森严的,乃至使人们认为,缺乏自由,似乎就是中国社会的传统。是这样的吗?请同学们走进历史,走进国学,探究“自由”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足迹。 3、探究与实践:体验自由 体验自由。卢梭有句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热爱生活,向往自由是其天性。怎样处理好自由与法治、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追求真正的自由,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请你走进生活,体验自由,写出对自由的感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