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6年苏州大学普通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487781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06年苏州大学普通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2006年苏州大学普通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2006年苏州大学普通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2006年苏州大学普通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2006年苏州大学普通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6年苏州大学普通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题 1 面部动作编码系统 2 比率智商 3 陈述式记忆 4 技能 5 问卷测验 6 加因素法 二、简答题 7 反应时如何受机体变量的影响 ? 8 什么是匹配法 ? 9 简述环境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10 简述存在主义情绪的理论。 11 简述智力三元结构理论。 12 简述个体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13 简述精神分析中关于梦的理论。 14 简述言语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15 简述三种心理 物理法。 16 简述注意的三种理论。 三、论述题 17 举例阐述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 18 设计一种分区随机化区组多因素实验。 a)要求选题有

2、意义; b)符合分区随机区组多因素设计的要求 c)画出实验处理图表,写出完整的研究计划。 2006年苏州大学普通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题 1 【正确答案】 面部动作编码系统是测量面部各部位的肌肉运动系统。它以面部肌肉运动为单位,是用以测量区域性的面部肌肉运动的精确图式。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将人的面 部划分为:额眉 鼻根区、眼 鼻 颊区和口 唇 下巴区三部分。通过对三个部分外貌变化的评分及综合,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可以辨别出多种基本情绪。 伊扎德等人提出了两个互为补充的测量系统,即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

3、运动编码系统是为保证客观性和精确性的微观分析系统。具体使用分为两步:第一步,评分者三次观看面部表情的录像,每次辨别面部一个部位的肌肉运动,并记下相应区域的面容变化及出现时间。第二步,将记录下来的面容变化同可观察到的活动单位的组织相对照 ,辨别出独立的情绪或几种情绪的组合。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的材料包括一本手册和一套录像。 2 【正确答案】 比率智商是智商的一种形式,是表征个体智力发展相对水平的一种指标,斯坦福一比内智力量表首次采用。计算公式为 IQ MA/CA100%,式中IQ表示比率智商, MA表示心理年龄或智力年龄, CA表示实足年龄或实际年龄。 比率智商依赖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

4、的比值。其局限性如下: (1)心理年龄不可能永远随实足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的年龄,再按这个公式计算就会得出智商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 结论; (2)若两个智力测验的标准差不同,所得的结果便不能进行比较。智力测验中已较少使用,由离差智商代替。 3 【正确答案】 陈述式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都属于这类记忆。 4 【正确答案】 技能是在活动中经过练习而获得的,赖以顺利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或动作系统。人们从事活动的行动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这些行动能否顺利完成,依赖于我们对组成这些行

5、动的动作方式的掌握程度。当人 们学习一种新的动作方式时,需要不断地去练习,不断成功地完成它。于是这种实现动作的方式就巩固下来,形成顺利完成这一行动的动作系统,也就是形成了一种技能。技能是对动作方式的掌握,不是动作本身。 5 【正确答案】 问卷测验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的测量,可个别实施,也可团体实施,或通过邮寄方式实施。对问卷结果既可做定性分析,也可做简单的定量分析。问卷中问题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回答是否同意某一观点,或对某事物是否满意或有兴趣; (2)从几个可供选择的答案中挑选最符合自己情况的一项; (3)确定自己对某一事物 (观点 )的态度或兴趣的程度; (4)将所给的回答项按一定标

6、准加以排列。答案较集中,数据易处理,但可能会囿于研究者设计思路的限制,搜集不到全面的资料。通常是两种形式结合使用,或先用开放式问卷广泛收集资料,再针对问卷结果进行归纳、整理设计出封闭式问卷。 6 【正确答案】 加因素法是反应时实验的延伸,由 Sternberg发展出来的。 加因素法的基本逻辑是: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 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 二、简答题 7 【正确答案】 反

7、映时也会以机体内部状态为中介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影响反应时的机体变量很多,主要有适应水平、动机和个体差异等。 (1)适应水平 适应指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器所发生的变化。在反应时实验中,应考虑被试的感受性适应问题。 (2)动机 动机是由于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约翰逊的实验发现 主试所设计的一些附加动机能使听觉反应加快。 (3)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品质和属性上存在的差别。反应时实验中常会遇到个别差异的问题。即使研究者能将上述内、外的无关实验变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但由于人们心理特点的不同,每个人的反应时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表现为反应时上的个别差异。个体差异也

8、许是反应时实验中最棘手的问题。由于统计推断和结论信度对样本量的要求,反映时实验必须要有多个被试,然而不同的被试间又必然会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实验中通常使用实验设计来平衡由被试差异所带来的实验效应,比如被试内或被 试问设计。 总之,适应、动机、个体差异等机体变量都是在反应时实验中应给予注意的问题。 8 【正确答案】 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 (1)使用匹配法时,先要测量所有被试身上与实验任务呈高相关的属性,然后根据测得结果将被试分成属性相等的实验组和控制组。 (2)例如,进行 “练习对射击效果影响 ”的实验研究时,先预测一下被试打靶的成绩,然后把两个预测成绩相等 (击中

9、环数相等 )的被试分别分到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而一一匹配成条件相等的两组被试。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取的,但是实 际操作上很难行得通。因为,如果须对一个以上的特性 (或因素 )进行匹配时,实验者常感到顾此失彼,甚至无法进行。例如,实验者要同时考虑年龄、性别、起始成绩、智力等因素,力图使所有因素均匹配成相等而编为两组就很困难了。即使能解决此困难,也将使很多被试不能参加这个实验。更何况,一些中介变量诸如动机、态度等,是无法找到可靠依据进行匹配的。因此,实际应用中,匹配法常常是配合其他技术共同使用的。 9 【正确答案】 环境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产前环境的影响 胎儿在出生之前生活

10、在母体的环 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现代科学的研究也证明,重视产前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许多研究发现,母亲怀孕的年龄影响到儿童智力的正常发展。产前环境的另一影响,是由母亲服药、患病等因素造成的。 (2)早期经验的作用 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据儿童身体发育的资料表明,人的神经系统在出生后的头四年内获得迅速发展,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发展能力要重视早期环境的作用,这已为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由动物抚育大的孩子,能力 发展明显落后,这已是大家熟知的事实。人们发现,孩子落入动物环境的时间越早,智力发展所受到的损

11、害就越严重。这种孩子即使回到人类社会,也难以发展到正常人的智力水平。在一些国家里,孩子进入育婴院后,因其教育条件很差,往往失去与成人进行社会交际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智力一般要比在正常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差些。 某些实验研究表明,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孩子出生后,如果睡在有花纹的床单上,床上吊着会转动的音乐玩具,他们仰卧时,就能自由地观察这一切。那么,两星期后,他们就试着用手抓东西。而没有提 供刺激的婴儿,这种动作要 5个月时才出现。研究还发现,缺乏母亲抚爱的婴儿,可能出现智力发展上的问题。有安全感的孩子喜欢探索环境,而探索环境正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10 【正确答案】

12、(1)存在主义情绪理论主张:情绪意识是非反射性的,至少在开始时如此。情绪意识是对世界的一般意识。 简单的行为并不是且从不能够是情绪。然而,有些行为初看起来似乎是情绪。例如,人们假装愤怒或高兴。萨特称之为假造的或虚伪的情绪。 真正的情绪则永远伴随着一种可相信的性质。人按愿望给客体赋予新质,然后相信这些新质都是真的。 这意味着为了确定它是真的,一种情绪自然就被体验到,这种体验并不能当人愿意时就被简单地制止,也不能仅由于令人不快而能被抛弃。 (2)该理论认为,意识并非对情绪本身的意识。如果是的话,那么情绪就是虚伪的。如果意识到我正在生气,那么这就不再是真正的生气。并非所有情绪都是成熟的。敏锐的情绪给

13、人以瞬时感觉。还有一种朦胧的直觉,带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 11 【正确答案】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试图说明更为广泛的智力行为。斯腾伯格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 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和智力情境亚理论。 (1)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 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指接收刺激,将

14、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知识获得成分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 责接收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与存储。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 (2)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新任务是个体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新情境是一种新异的、富于挑战性的环境。当遇到新问题时,有的人就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它,有的人则束手无策;在面临新的情境时,有的人能很好地应对自如,有的人则不知所措。在任务、情境和个体三者间存在相互作用。信息

15、加工 过程自动化的能力也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人们在进行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需要运用许多操作化的过程。只有许多操作自动化后,复杂任务才容易完成。如果个体不能有效地将一些自动化的操作运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中,就会导致信息加工的中断,甚至使问题解决失败。斯腾伯格认为,应对新异性的能力和自动化的能力是完成复杂任务时两个紧密相连的方面。当个体初次遇到某个任务或某一情境时,应对新异性的能力就开始了,在多次实践后,人们积累了关于任务或情境的经验,自动化的能力才开始起作用。 (3)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 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

16、称为情境智力。一般来说,个体总是努力适应他所处的环境,力图在个体及其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 当和谐的程度低于个体的满意度时,就是不适应。当个体在一种情境中感到不能适应或不愿意适应时,他会选择能够达到的另一种和谐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重新塑造环境以提高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而不只是适应现存的环境。总之,智力成分亚理论是三元智力理论中最早形成和最为完善的部分,它揭示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机制。根据这种理论编制的能力测验 ,能测量出人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因而对深入了解能力的实质,促进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都有重要意义。 12 【正确答案】 个体性格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个体

17、性格的形成是在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由不稳定到定型的过程。自然环境对人的性格形成有一定影响,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社会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上各种关系往往通过家庭影响着儿童,儿童在家庭中处于什么位置,也会影响他们的性格。例如,父母对待子女不公平时,受偏爱者常有得意、骄傲的表现,受冷落者容易有嫉妒、自卑等 表现。 学校教育对性格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学校是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教育的场所,学生在学校不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接受一定的政治和道德教育,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学生在班集体中生活,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以及集体活动等,对学生性格的形

18、成和发展都给予具体影响。 长期从事的特定职业对个体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教师观察问题的敏锐性,对人态度和蔼,遇事沉着、冷静;医护人员的工作耐心细致、沉着安静、有同情心等,都是他们在所从事的该种职业活动 中,逐渐形成的在该实践领域所需要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2)性格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仅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条件也在积极起作用。影响性格形成的心理条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中间环节。 强化和巩固那些积极的心理状态,抑制和消退那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形成良好性格的一个必要条件。 系统的泛化和系统化以及相应行为方式的巩固是

19、性格形成的基础。 性格是在受情境制约的动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种由某种情境所激发起来的动机, 开始只限于具体情境的狭窄的范围,后来随类似情境不断出现,人就以类似的方式重复地反应。于是,这种情境性的动机在一定条件下便发生泛化。动机体系和特定行为方式的融合,就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 解决 系列心理矛盾,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条件。 在每一个人的性格形成过程中,都会碰到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只有解决这一系列的矛盾,才可能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13 【正确答案】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

20、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在清醒状态下,由于这些冲动和愿望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因而受到压抑和控制,无法出现在意识中。而在睡眠时,意识的警惕性有所放松,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弗洛伊德看来,通过分析精神病人的梦,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线索,以帮助发现病人的问题。这种看法颇有吸引力,但缺乏可靠的 科学依据。 14 【正确答案】 从个体言语能力发展的泛人类程序化来看,人类婴儿具有言语获得的先天基础。脑组织的发育成熟和后天的语言环境,对个体言语获得起决定性作用。言语发展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前言语活动的发音阶段 发音阶段的特点 由于呼吸作用于发

21、音器官的关系,新生儿时期能发出 “ai”、 “ou”、 “gu”等声音, 2 3个月的婴儿即开始 “咿呀学语 ”,发出 “ga”、 “bu”等清晰的音节。这些断续的、经常出现的发音代表着婴儿的某种机体状态、感觉状态和情绪状态,反映婴儿是否饱足与舒 适、愉快或痛苦,但是还不具有言语活动的对事物的参照意义,发出的声音还不是词。 婴儿前言语阶段发音的意义 首先,婴儿的发音是向外界发出的信号,它们基本上表达着婴儿机体的良好、舒适和愉快等积极状态,而饥饿、疼痛、渴望成人等不良状态,经常是以啼哭而不是以 “呀呀作语 ”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婴儿早期发音具有直接的生存适应价值。 其次,前言语阶段发音是言语发

22、展的前提和组织者。 “咿呀学语 ”是在婴儿与成人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和相互呼应中发生的;当成人同婴儿说话的时候,婴儿就更喜欢发出声音。他们以发出语声的 方式同成人在感情和行为上发生联系。 一岁以内的婴儿还没有掌握语言,还没有言语活动,但婴儿同成人之间的接触、爱抚、互相观望和呀呀作语是随之而来的言语发展的先兆和组织者。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这种前言语交际导致一种独特的情境,即婴儿与成人经常在同一件事情上互相参照。如指向同一物品、做出同一动作或观看同一对象。这些以声音或动作把成人与婴儿联系起来,使亲子双方经常处于共同的指向和共同的体验的境界中,就是婴儿言语发展的前提。 (2)言语的早期发展 幼儿早期言语的

23、发展在全人类各民族、各地区之间表现出相似的 水平和模式。其规律为:一岁以内婴儿不具有言语活动; 1 1.5岁出现单字句, 2岁出现真正的句子,从此脱离婴儿状态而进入幼儿发展阶段。 早期的句子似乎是以主题和主题的作用组织的。基本上符合 “行动者 行动 被作用者 ”(主语 谓语 宾语 )结构。但最先以两个字来表示。例如, “扔球 ”或 “妈妈扔 ”,而不是完整句 “妈妈扔球 ”。然而,两字句似乎表示幼儿已掌握了某些语法和某些语义。 这个言语发展阶段又分为 “单字句 ”阶段、 “双字句 ”阶段、符合语法和语义的简单句子阶段。 “单字句 ”阶段 婴儿在 10-20个 月之间开始学话。最初他们只能说出一

24、个词,包括名同、形容词和动词,而完全不会出现助动词、副词和介词,这时期称为 “单字句 ”阶段。有人认为,单字句代表物体和物体的作用,例如, “球 ”,意味着球在地上滚 (功能性含义 );或代表相似物,例如圆的东西都是 “球 ”(特征性含义 );还可以代表物体所在的整个情境,如放球的器具、给球的人都是 “球 ”(情境性含义 )。所有这些情况均可在单字句时期出现。有人认为,当幼儿看见小猫吃东西时说 “吃 ”,似乎在表达一种评论、态度、请求或命令。这样的理解是由于幼儿的单字句的出现是同某种情绪结合在一起的。 例如, “吃 ”的出现是表示 “小猫在吃 ”、 “小猫快吃吧 ”、 “小猫不要吃我 ”等多种

25、可能。 “双字句 ”阶段 两岁幼儿已学会使用 100个甚至几百个词。经常出现的是两个字,如 “吃糖 ”、“喝水 ”、 “妈妈抱 ”,称为 “双字句 ”阶段。 两字句阶段言语掌握的特征表现为:对于同样的句子,理解成人说出得比自己说出要早。幼儿尚在用两个字表示完整的简单句时,例如 “妈妈扔 ”,却早已能听懂妈妈说 “小明把球扔给妈妈 ”这样的句子,并能照着去做。这说明,幼儿基本上已经掌握了主题,但还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这可能是因为脑组织专门化 的各个不同区域的成熟和功能的熟练有所不同,也可能是因为幼儿的记忆力还不能有效地提取所要表达的字词串。 符合语法和语义的简单句子阶段 幼儿在 3岁时已基本上掌

26、握了本民族口语。但这只表现在语言的基础方面,即符合语法和语义的简单句子中。至于语言的精确化则是长期的学习任务。有这样一项实验;让 3 5岁幼儿取玩具狼和长颈鹿表示 “狼踢长颈鹿 ”,他们会照着指示去做。但是让幼儿表示 “狼被长颈鹿踢 ”时,他们仍然用狼去踢长颈鹿。这是第一名词短语的超概念化,狼出现在第一名词短语的位置上,从而把两个不同的句子理解为同一主 题。语言的精确化主要是后天习得的,因此,不同的语种有不同的精确化规范。 15 【正确答案】 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系统心理物理法。 (1)最小变化法 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它

27、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和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基本的实验过程如下: 在测定绝对阈限时,刺激系列分为递增和递减两种。递增系列的起点安排在被试基本觉察不到的物理刺激强度范围 内,随机选择;递减系列的起点安排在被试基本觉察到的物理刺激范围强度内,随机选择。在实验时,每个刺激系列都从起点处沿递增或递减方向,依次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报告表示是否感觉到刺激,若被试感觉 “说不准 ”,则要求其进行猜测。 主试以 “有 ”、 “无 ”或 “+”、 “-”记录被试的反应。对于递增系列,到被试第一次报告 “有 ”,便停止实验;对于递减系列,到被

28、试第一次报告 “无 ”,停止。 (2)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 (或固定刺激法 )又叫正误法 (truefalse method)、次数法 (fre- quency method),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 主试从预备实验中选出少数刺激,一般是 5 7个,这几个刺激值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 选定的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一般每种刺激呈现 50 200次。 刺激呈现的次序事先经随机安排,不让被试知道。用以测量绝对阈限时,则无须标准值;如用以确定差别阈限或等值时,则需包括一个标准值。 此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某种反应 (有、无或大、小 )的次

29、数。特别要注意的是,此法在实验之前需要选定刺 激。所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低于 95%。所选刺激的最小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高于 5%。选定呈现刺激的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 (3)平均差误法 平均差误法 (或均误法 )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是最古老且基本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之一。平均差误法实验的实验程序相对其他两种传统心理物理法较为简单。 基本实验程序如下: 首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解一个比较刺激,使 它与标准刺激相等。由于平均差误法要求被试亲自参与,因此这

30、种方法更能调动被试的实验积极性。在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被试开始调整比较刺激。按照比较刺激的初始值大于或小于标准刺激,被试的调节方向也就分为渐减和渐增两种。 16 【正确答案】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现代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注意这一心理过程做了大量的研究,针对注意的作用机理与功能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丰富了人们对注意的认识。 (1)过滤器理论 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 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了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的一种理论:过滤器理论。 布罗德本特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

31、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布罗德本特把这种过滤机制比喻为一个狭长的瓶口,当人们往瓶内灌水时,一部分水通过瓶颈进入瓶内,另一部分水由于瓶颈狭小、通道容量有限而留在瓶外了。这种理论有时也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2)衰减理论 过滤器理论得到了某些实验事实的支持,但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理论并不完善。基于日常生活观察和实验研究的结果,特瑞斯曼提出了衰减理论。 衰减理论主张,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知识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特瑞斯曼指出

32、,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灯,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特瑞斯曼的理论与布罗德本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具体作用有不同的看法,但两种理论又有 共同的地方:两种理论有相同的出发点,即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因此,对外来的信息必须经过过滤或衰减装置加以调节;两种理论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只有经过选择以后的信息,才能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3)后期选择理论 多伊奇等人提出了选择性注意的另外一种观点:后期选择理论,后由诺尔曼加以完善。这种理论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

33、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后期选择理论有时也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 选择理论或记忆选择理论。 三、论述题 17 【正确答案】 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研究者也将之称为生态效度。它涉及实验结果的概括力和外推力,也就是实验结果接近现实的程度,实验的外部效度就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实验是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完成的,实验环境的人为性可能使某些实验结果难以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形象。在特定的实验情境中,

34、被试通常知道自己是处于被观察的地位 ,因此其行为可能会受到影响,表现为与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或不参加实验时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也会影响被试的典型行为。此外,被试参与实验时都存在一定的动机和对实验的预期,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其行为表现。 例如,在记忆的实验中,有的被试会很紧张,使得实验记忆成绩远远低于实际生活中的记忆成绩,实验情境对被试产生一定的影响。 (2)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 从理论上讲,参与实验的被试必须具有代表性,必须从将来预期推论、解释同类行为现象的总体中进行随机取样。但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因为如果总体很 大,即使能够随机取样,但由于心理学实验的被试通常是自愿的,所以也很难

35、把被随机选上的人全部请来做实验。 例如, “七岁儿童 ”就是一个无限的总体,包括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所有七岁儿童,随机取样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这样的结果自然会降低实验的外部效度。 同样,如果研究者选择一些具有独特心理特质的被试进行实验时,因为这些独特的心理特质有利于对实验处理造成较佳的反应,就很难将得到的结果推广到其他特质的被试上去。 例如,如果选择一些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发现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前一种教学 法优于后一种教学法。但是,这一结果显然不能推论到实验以外的其他一般的学生中去。因为参加实验的对象是具有高智力水平的学生,他们也许比这种特质低的学生 (例如低智力水平的学

36、生 )更能从发现教学法中获益。如果将这种结果随意推广到所有学生上去,显然会造成推论的错误。 (3)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实验者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往往以所使用的测量工具的测量结果来加以考虑。 例如,把成就动机作为一个因变量,实验者常以某种成就动机量表所测得的分数来界定并评价其强度。但成就动机的测量工具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所测量 出的分数并不代表同一种成就动机及其强度。如果在实验时采用的是一种成就动机的量表,那么所得出的试验结果便不能推论到采用其他成就动机的量表的情况中去。 实验材料和测验类型的差异可能会使多个研究者对同一个问题的研究结论无法汇聚,也就是说可能导致不同的结论。这直接影响到实验研

37、究的外部效度,以及对某一研究对象的正确和深入的理解。 综上所述,只有进行多项汇聚研究后,才能得出关于研究问题的比较精确的结论。对研究外部效度的要求提示了进行多因素实验的必要性。也就是在实验中引入多个自变量,尽可能多地控制额外变量,以 更精确地揭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效应,以及多个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多因素实验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为有效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提供了可能。 18 【正确答案】 实验目的 本实验设计目的是考察不同的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传统授课学习 )在学科 (包括语文和数学 )学习中的作用。 (2)实验方法 被试 分别从某城市市里中学、郊区中学和农村中学各选取初二 4个班,共 12个班。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 22随机区组设计。因素一为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和传统授课学习 ),因素二为学科学习 (语文和数学 )。这样共有四种实 验条件:自主语文学习、自主数学学习、传统授课语文学习、传统授课数学学习。 实验过程 把 4个市里中学看做一个区组,郊区 4个中学看做一个区组,农村中学看做一个区组。每个区组里各有4个班,每一个班随机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在实验处理前,应该对每一个班进行一次前测,时间为一个月。一个月之后进行后测。实验模式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