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0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488362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0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0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0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0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0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工程硕士( GCT)语文模拟试卷 101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 A)鹬蚌 (y bng) 汞 (gng)元素 耄耋 (mo di) 狡黠 (xi) ( B)觊 (j)觎 棕榈 (l) 涮 (shun)羊肉 天堑 (qin) ( C)瘸 (qu)腿 蹊跷 (q qio) 命途多舛 (chun) 玉玺 (x) ( D)纰 (p)漏 脚癣 (xun) 泥淖 (no) 偏裨 (p) 2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名副其实 独书己见 遂心如意 风声鹤唳 ( B)

2、色厉内荏 披沙捡金 各行其事 旁征博引 ( C)德艺双馨 明则保身 牵强符会 翻云覆雨 ( D)耳熟能详 飞声遐迩 满腹经伦 和舟共济 3 句中加点词解释不对的一项是: ( A)他都作了翔实 (详尽而确实 )的记录。 ( B)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 (彼此遮掩而互相映衬 )如画 。 ( C)座间谈笑风生 (形容谈话气氛活跃,像刮起风来一样 ),不觉是暮色苍茫。 ( D) 70多岁的竺可桢,仍然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得不知疲倦的样子 )地进行科学研究。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国足换帅 ”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 B)为期

3、一周的校园艺术节已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竞争,我们班总分名列全校第一,同学们弹冠相庆,欢呼胜利。 ( C)温兆伦赴渝演出突然取消,众多歌迷聚集在歌厅门外,气愤已极,面对记者的采访,争相娓娓而谈。 ( D)有些 人想通过散布耸人听闻的谣言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最终只是招来人们的嘲笑罢了。 5 下列句子中,全都是病句的一组是: 当民族危急的关头,只有人民才能担当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罚款不像其他名目的收费,学生可以向家长理直气壮地要,自己又没有经济来源,有的只好走上歧途去弄钱。 事故发生之后,中共黄海市委非常重视,立即责成有关部门查办。 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烈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都未

4、曾实现自己的抱负 。 张师长的床头亮着一只 300瓦的大灯泡,床前横眉立 目地站着一名士兵。 ( A) ( B) ( C) ( D) 6 带走一盏渔灯,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 A)排比 比喻 ( B)拟人 暗喻 ( C)比喻 转喻 ( D)拟人 对偶 7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一踏进办公室,就看见几个工厂的负责人正焦急地等着他。 ( B)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也不过才八九岁,如今已长大成人。 ( C)世界上的许多大学,正利用信息技术频繁地开展学术交流和国际

5、合作。 ( D)他高兴地告诉我,学校发来通知,要他九月十日前去学校报到。 8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 A)文天祥 ( B)刘禹锡 ( C)苏轼 ( D)杜甫 9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文公当时为侯爵,故称 “晋侯 ”;秦穆公当时为伯爵,故称 “秦伯 ”;郑文公当时为伯爵,故称 “郑伯 ”。 ( B) “君 ”、 “子 ”用作尊称,相当于 “您 ”; “执事 ”用 作敬称,称对方,相当于“您 ”; “公 ”也可用作敬称,如称 “左师公 ”。 ( C) “贱息 ”是对自己儿子的蔑称, “填沟壑

6、 ”是谦称自己的死, “山陵崩 ”则是委婉说法,指国王或王后死。 ( D) “窃 ”是表示自谦之词, “玉体 ”是尊称对方身体, “辇 ”是人拉的车子, “媪 ”是对年老妇人的尊称。 10 在我国,有关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例只能由: ( A)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 B)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 C)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 D)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11 美育之 “超美育 ”功能,即指: ( A)直接育美功能 ( B)间接育德 、促智、健体功能 ( C)超越性美育功能 ( D)美育的附加功能 12 人体的腮腺是: ( A)上皮组织 ( B)复层扁平上皮 ( C)腺上皮 ( D)消化器官 13 近来,在国际

7、外汇市场上,日元再度贬值, 12月 2日伦敦外汇市场曾一度跌至125.03日元兑换 1美元,东京外汇市场的 3日的收盘价也降至 124.65日元兑换 1美元,比前一个交易日下跌了 1.23日元。这将: ( A)有利于日本进口他国产品,促进其经济发展 ( B)是日本低迷经济走向复苏的根本出路 ( C)必然引发周边国家货币贬值,导致金融危机 ( D)有助于提高日本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有利于出口 14 目前能解决华北平原春旱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 (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用水灌溉 (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

8、业 15 为使承压地下水不受污染,应重点保护: ( A)承压区 ( B)开采区 ( C)排泄区 ( D)补给区 二、填空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 的一组是: 他 _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 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_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 A)迟疑 逐渐 化装 ( B)迟疑 逐渐 化妆 ( C)犹豫 逐步 化装 ( D)犹豫 逐步 化妆 17 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三个空格,选出填入空

9、格的标点依次正确的一项: 鲁迅先生连 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 ( )“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 ”我说 ( )“哦,哦, ”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 ( )“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 ( A): 。 , ( B): : : ( C): , : ( D), : , 18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 _这么一条小船。 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_井四周都是沙土,容易塌陷。 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 _包 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 A)况且 何况 而且 ( B)况且 而且 况且 ( C)何况 而且 何况

10、( D)何况 况且 而且 19 选出下文采用的修辞方法: 啊,泰山竟是一座闪烁着希望之光的灵山哟。 岭顶的满天繁星仿佛在树梢游移,好像是挂满枝头的晶亮的硕果。 再往上攀登,那星星又好像已被山风吹落树根,我们竟可以把它拾进袋子里了。 然而大地上却有比天上更美的奇观。 低头,只见泰安城斑驳陆离的万家灯火,那色泽光彩真是太丰富了,太鲜艳 了,太美妙了。 ( A) 抒情 比喻 夸张 夸张 排比 ( B) 抒情 比喻 比喻 夸张 排比 ( C) 感叹 比喻 比喻 夸张 抒情 ( D) 抒情 比喻 夸张 夸张 抒情 20 在当今世界上,某些国家出于一己私利,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别人,以自己为尺

11、子衡量别人,稍有不同就视别人为异类,横加指责和干涉。这种君临天下,称霸世界的做法是 _,是 _,是 _,是 _。 (按语句的逻辑关系填 ) 注定行不通的 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 违背时代发展潮流的 不得人心的 ( A) ( B) ( C) ( D) 21 “六艺 ”在中国古代有二种含义,其中指 “才能 ”的 “六艺 ”是 _。 ( A)礼、乐、射、御、书、诗 ( B)礼、乐、射、御、书、数 ( C)诗、书、礼、乐、易、射 ( D)诗、书、礼、乐、易、数 22 1898年年初, _向光绪帝呈递的 _ 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 A)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 B)张之洞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12、 ( C)李鸿章 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 D)康有为 大同书 23 1914年,袁世凯颁布了 _ ,实行独裁统治; 1946年,蒋介石公布了 _ ,确认了以其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 A)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中华民国约法 ( B)中华民国约法 中华民国宪法 ( C)钦定宪法大纲 中华民国宪法 ( D)钦定宪法大纲 中华民 国约法 24 犯罪的客体是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 _。 ( A)人身 ( B)物 ( C)社会关系 ( D)对象 25 在国际贸易中,软件的买卖属于 _。 ( A)国际商品贸易 ( B)国际技术贸易 ( C)国际劳务贸易 ( D)进口贸易 26 从银行的产生过程

13、来看,银行主要经营 _。 ( A)存款、放款、汇兑业务 ( B)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业务 ( C)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业务 ( D)统一经营外汇业务 27 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的突出特 点是 _ 性、 _性和 _性。 ( A)地域 季节 周期 ( B)多样 季节 偶发 ( C)内陆 季节 周期 ( D)地域 时间 周期 28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大量的生物入侵事件,如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互花米草、风眼莲 (水葫芦 )、假高粱,蔗扁蛾、美国白蛾事件等。生物入侵可能导致的后果主要

14、有: 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 ,并加速物种的灭绝; 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A) ( B) ( C) ( D) 29 由中科院地理所等单位联合组织的对长江、黄河和 _ 的 “三江源 ”科考活动,正在我国西部的 _省进行,这是一次为保护母亲河而开展的规模空前的大型科考活动。 ( A)乌江 四川 ( B)澜沧江 四川 ( C)澜沧江 青海 ( D)金沙江 青海 30 地质作用按其 _来源,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_力作用。 ( A)热量 内 ( B)热

15、量 外 ( C)能量 外 ( D)能量 内 三、阅读理解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0 甲: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朱权太和正音谱 ) 乙:西厢记的崔张故事乃千古佳传,人物也 很美,无论是张生 _情之美,莺莺 _情之美,红娘 _情之美,皆 _丽夭矫,沁人心脾,为 “花间美人 ”的艺术风格奠下很好的基础。 丙:艺术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驾驭语言的独特性。剧本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也是语言的艺术。运用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这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王实甫是

16、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熔化百家,创造了文采斑斓的元曲语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西厢记 “花问美 人 ”的艺术风格,是和全剧到处都有美不胜收的绮词丽语分不开的。 艺术风格还表现在意境的创造方面。王实甫是酿造气氛、描摹环境的圣手。全剧处处有诗的意境,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气氛 在个别悲剧性的场子里,也依然笼罩着诗的气氛。如送别一折,并不着重去渲染主人公摧肝裂胆的痛苦,而是借助古典诗词描写愁恨时特有的一些表现手法,以景写人,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里没有呼天抢地,没有抱头痛哭,有的是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

17、飞 ”那种诗意的迷惘和浓浓的哀愁,依然是一片诗情画意的动人色调,与全剧优美的风格和谐统一。 西厢记是一部迷人的诗剧,全剧从头到尾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爱情诗,它有明快的抒情喜剧的节奏,有 “词句警人,余中满香 ”的艺术语言,有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所有这一切,汇合成一种独特的风貌和格调,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 ”的艺术风格。 (吴国钦 (西厢记 )艺术谈,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 丁:另外一些人的评论,如明初戏剧评论家何元朗 “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辞家之雄 ”(四有斋丛说 ), “若西厢,才华富瞻 ”, “为情词之宗 ”,为 “丽曲之最胜者 ”等等,谈的主要也是文采。过去论曲,以文

18、 采、本色划分派别,用以说明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王实甫被认为是文采派的代表作家。其实真正有成就的作家大多是不拘一格的。就以 “花间美人 ”为喻,这个美人是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呢 ?还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的呢 ?意见便不尽一致。一种意见是前者,说 “西厢全带脂粉 ”, “王词浓而芜 ”(何良俊曲论 ),就是说打扮过分,着意修饰而丧失本色;另一种意见恰相反,认为华丽浓艳并不是西厢的神髓所在,若 “语其神,则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为南北之冠 ”(徐复祚曲论 ),比它如清水芙蓉,可说是天下第一美人。明代文论家李贽称 西厢为化工而非画工,其中也有称赞它不待修饰自然美好的意思。以上代表两种截然不

19、同的看法:一认为西厢的语言风格是华丽浓艳,一则认为本色自然。这不过是评论者各取所好,偏执一词的说法。真正的美人是集本色、文采于一身,若说王实甫比较注重于文采,那是对的;但因此认为他不擅长本色,就不一定对。因为西厢记中确有许多本色、当行的语言对塑造人物起到很好的作用。李渔就曾指出: “填词中方言之多,莫过于西厢一种。 ”方言即指一地的日常生活用语,对于元剧来说,最称本色。 (王万庄王实甫及其 ,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0年版 ) 31 文中 “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二句,分别是发生在哪个朝代的故事 ? ( A)唐朝 战国 ( B)后唐 晋朝 ( C)唐朝 三国 ( D)唐朝 晋朝 32

20、 在材料乙的空格处各填一个字: ( A)钟、深、热、清 ( B)热、深、钟、清 ( C)深、钟、清、热 ( D)清、深、热、钟 33 材料丙的三段文字之 间总的结构是: ( A)并列 ( B)解说 ( C)总分 ( D)分总 34 从以上 4项材料中可以看出: 认为西厢记富于文采的古人有 _。 认为西厢记语言本色自然的古人有 _。 ( A) 朱权 李渔 何元朗 徐复祚 李贽 ( B) 朱权 何元朗 朱权 徐复祚 李贽 李渔 ( C) 朱权 何元朗 徐复祚 李贽 李渔 ( D) 李渔 李贽 徐复祚 何元朗 朱权 35 以下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厢记中崔张的故事,其故事之美、人物之

21、美、意境之美、曲词之差和谐统一,为 “花间美人 ”的艺术风格奠下了很好的基础。 ( B)此文作者比较赞同两厢记富于文采而不擅长本色的观点。 ( C)西厢记全剧都是美不胜收的绮词丽语,为 “丽曲之最胜者 ”。 ( D)王实甫被认为是文采派的代表作家。但作者认为真正有成就的作家大多是不拘一格的,因而认为王实甫并不算是真正有成就的作家。 35 有关人类的许多问题之一,就是确定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是上帝创造的吗 ?是自然界为人类而设,还是人仅仅是 自然界中的一员 ?人和猿的差别比白天和黑夜的差别还要大吗 ?所有这些问题经常出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当中的多数人,在寻求这些问题的新答

22、案时遇到艰难和危险就退缩回来,而满足于避开它, 或者使追求真理的精神窒息在受人推崇的传统说法的鸭绒被下。怀疑论者们断言这些问题人类自己是无法解决的,或者否认宇宙问存在着任何有秩序的发展运动和规律,也就是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答案纳入了神学系统或哲学系统。然而,在每个时代总有一两个坚持不懈的志士,认定只有确实可靠的事实才能作为科学根据。他们厌恶那种怀疑主义的论调,不愿走前 人和同时代人所走的舒适的老路,不顾一切荆棘和障碍地向前开拓,从而使我们对这个问题一步步地有了更接近于真理的认识。 对上述问题的每个答案,都有坚信它的人加以充实和完善,因而可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崇高的权威和荣誉。但是不可避免

23、地,时间将证明每一个答案仅仅是接近于真理。一种答案能幸存下来,主要原因是由于信仰者的 (36),但当它受到后人的更丰富的知识的考验时,这种答案就会完全成为不能被接受的了。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智力是靠经常增长的知识培养的,每经过一定时期的增长,就会超出并冲破它的理论的覆盖物,以新的面貌出 现。好像在发育状态下的幼虫,经常要蜕下它的皮壳,换上另一暂时的皮壳。确实,人的成虫期似乎长得惊人,但每蜕一次皮就前进一步,到今天已蜕过许多次皮了。 从学术复兴以来,人类的幼虫曾猛烈地摄取营养,蜕皮也跟着相应地进行。这些进步是从希腊哲学家开始的。但在希腊时代以后,知识的前进曾停止过好长时期。具有相当规模的一次蜕皮是

24、在 16世纪,另一次在 18世纪末以前。而在最近 50年内,自然科学各方面发展非常迅速,传播给我们如此富有营养和激动人心的精神食粮,使我们感到一个新的蜕皮期已迫在眉睫了。但是, 这个过程通常是伴 随着许多痛苦和一些疾病和虚弱,也许还会发生严重的骚动。 因此,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必然感到要去促进这蜕皮过程。我为要尽这个义务而发表这些论文,因为有一些关于人类在动物界位置的知识,是正确理解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所不可缺少的预备知识。 36 文中第二段的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无主见 ( B)无创见 ( C)无知 ( D)无能 37 关于第一段的段意有如下四种概括,其中最准确的一种是: ( A)有关人

25、类的许多问题之一就是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 B)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 问题 ( C)对探索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问题的几种不同态度 ( D)有关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问题,是每个时代的志士勇敢探索的问题 38 对于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有如下四种理解,最正确的是: ( A)由于探索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是件艰难而危险的事,因而就不想去寻求答案了 ( B)关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是个很难得出答案的艰难问题,因此知难而退,采取回避态度 ( C)探索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问题不是人类自身所能胜任的,该是上帝考虑的 ( D)关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已有定论,探索有别于定论的答案艰难而危险,因

26、此采 取回避态度 39 文中的 “怀疑论者 ”指的是: ( A)区别于 “坚持不懈的志士 ”,又区别于 “我们当中的多数人 ”的第三种人 ( B)区别于 “坚持不懈的志士 ”的人,是 “我们当中的多数 ”中的一部分 ( C) “怀疑论者 ”中有一部分属于 “我们当中的多数人 ”,另一部分则是 “否认宇宙问存在着任何有秩序的发展运动和规律 ”的不可知论者 ( D)泛指所有认为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问题根本无法解决的人 40 “就会超出并冲破它的理论的覆盖物 ”一句的准确理解是: ( A)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前进一大步,使人类的认识发生了极大的变 化 ( B)丰富发展了原有的理论,或者否定了原有的理论

27、 ( C)否定旧有的理论体系,建立全新的理论体系 ( D)修正、发展原有的理论,进而建立全新的理论体系 40 对于居住在河边的人们来说,河流是个秘密。 谁能有柔软之极雄壮之极的文笔为河流谱写四季歌 ?我不能,你恐怕也不能。 我一直喜欢阅读所有关于河流的诗文篇章,所有热爱河流关注河流的心灵都是湿润的, 有时候那样的心灵像一盏渔灯,它无法照亮岸边黑暗的天空,但是那团光与水为友,让人敬重。 谁能有锋利如篙的文笔直指河流的内心深 处 ?我没有,恐怕你也没有。我说过河流的秘密不与人言说,赞美河流如何能消解河流与我们日益加剧的敌意和隔阂。一个热爱河流的人常常说他羡慕一条鱼,鱼属于河流,因此它能够来到河水深

28、处,探访河流的心灵。可是谁能想到如今的鱼与河流的亲情日益淡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说河流中鱼类在急剧减少。所有水与鱼的事件都归结为污染,可污染两个字怎么能说出河流深处发生的革命 ?谁知道是鱼类背叛了河流,还是河流把鱼类逐出了家门 ? 现在我突然想起了童年时代居所的后窗。后窗面向河流 请容许我用河流这么庄重的词语来命名南方多见的一条瘦小的河 ,这样的河往往处于城市外围或者边缘。有一个被地方志 规定的名字却不为人熟悉,人们对于它的描述因袭了粗犷的不拘小节的传统:河,河边,河对岸。 这样的河流终日梦想着与长江、黄河的相见,却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抱恨终生,因此它看上去不仅瘦小而且忧郁。这样的河流经年累月

29、地被治理,负担着过多的衔接城乡水运、水利疏导这样的指令性任务。河岸上堆积了人们快速生产发展的商店、工厂、码头、垃圾站,这一切使河流有一种牢骚满腹自暴自弃的表情,当然这绝不是一种美好的表情 让我难忘的就是这种奇特的河水的表情。 从记事起,我从后窗看见的就是一条压抑的河流,一条被玷污 了的河流,一条患了思乡病的河流。 一个孩子判断一条河是否快乐并不难,他听它的声音,看它的流水,但是我从未听见河水奔流的波涛声,河水大多时候是静默的。只有在装运货物的驳船停泊在岸边时,它才发出轻微的类似呓语的喃喃之声。即使是孩子,也能轻易地判断那不是快乐的声音,那不是一条河在欢迎一条船,恰好相反,在孩子的猜测中,河水在

30、说,快点走开,快点走开 !在孩子的目光中,河水的流动比他对学习的态度更加懒惰更加消极,它怀有敌意,它在拒绝作为一条河的责任和道义。看一眼春天肮脏的河面你就知道了,河水对乱七八糟的漂浮物持有一 种多么顽劣的坏孩子的态度:油污、蔬菜、塑料、死猫,你们愿意在哪儿就在哪儿,我不管 !孩子发现每天清晨石埠前都有漂浮的垃圾,河水没有把旧的垃圾送到下游去,却把新的垃圾推向河边的居民。河水在说,是你们的东西,还给你们,我不管 !在我的记忆中河流的秘密曾经是不合道德的秘密。我记得在夏季河水相对洁净的季节里,我曾经和所有河边居民一样在河里洗澡、游泳。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在水底下睁开眼睛的情境,我看见了河水的内部,看

31、见的是一片模糊的天空一样的大水,与你仰望天空不同的是,水会冲击你的眼睛,让你的眼睛有一种刺痛的感觉。这是河流 的立场之一,它偏爱鱼类的眼睛,却憎恨人的眼睛。人们喜欢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河流憎恨的也许恰好是这扇窗户。 我很抱歉描述了这么一条河流来探索河流的心灵。事实上河流的心灵永远比你所能描述的丰富得多,深沉得多,就像我母亲所描述的同一条河流,也就是我们家后窗能看见的河流。那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故事:有一年冬天河水结了冰,我母亲急于赶到河对岸的工厂去,她赶时间,就冒失地把冰河当了渡桥。我母亲说她在冰上走了没几步就后悔了,冰层很脆很薄,她听见脚下发出的危险的碎冰声,她畏缩了,可是退回去更危险,于是我母

32、亲一边祈求着河水 一边向河对岸走。你猜怎么着,她顺利地过了河 !对于我来说这是天方夜谭的故事,我不相信这个故事。我问我母亲她当时是怎么祈求河水的,她笑着说,能怎么祈求 ?我求河水,让我过去,让我过去,河水就让我过去了 ! 如果你在冬天来到南方,见到过南方冬天的河流,你会相信我母亲的故事吗 ?你也会像我一样,对此心怀疑窦。但是关于河流的故事也许偏偏与人的自以为是在较量,这个故事完全有可能是真实的,请想一想,对于同一条河流,我母亲作了多么神奇多么瑰丽的描述 ! 河流的心灵漂浮在水中,无论你编织出什么样的网,也无法打捞河流的心灵 ,这是关于河流最大的秘密。 (选自苏童河流的秘密 ) 41 文中标以序

33、号的四个句子,对其修辞手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反问 比喻 比拟 对偶 ( B)设问 比喻 拟人 排比 ( C)设问 比喻 比拟 排比 ( D)反问 比喻 拟人 对偶 42 以下对河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流对人憎恨。 ( B)河流的心灵丰富、深沉。 ( C)河流的心灵无法真正读懂。 ( D)河流憎恨鱼类,把鱼类逐出了家门。 43 对文中 “河流有一种牢骚满腹自暴自弃的表情 ”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瘦小而且处于城市外围或者边缘,名字不为人熟悉。 ( B)终日梦想着与长江、黄河的相见却抱恨终生。 ( C)经年累月地被治理,负担着过多指令性任务。 ( D)河岸上

34、堆积了商店、工厂、码头、垃圾站。 44 对文中 “人们喜欢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河流憎恨的 也许恰好是这扇窗户 ”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经年累月地被治理,负担着过多指令性任务,因而使河流憎恨人类。 ( B)因为河岸上堆积了商店、工厂、码头、垃圾站,河流因为被人类严重污染而憎恨人类。 ( C)河流不喜欢人的眼睛,因为人的眼睛太爱呈现心灵的秘密了,而河流的秘密永远不与人诉说。 ( D)因为人类的眼睛不能像鱼类的眼睛那样可以深入水里而不会被水冲击而刺痛。 45 下面对这篇散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末用比拟的手法写河流的心灵就漂浮在水中,然而却永远难以真正理解,呼应开头

35、 ,点明题意。 ( B)河流以拒绝承担河流的责任与道义的方法传达对人们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满,表现出本文主旨。 ( C)作者以天空与河水作异同比较,意在写河流与人的心灵难以沟通。 ( D)经年累月地治理河流,强制它承担过多的运输、水利任务,这是人 “自以为是 ”的表现。 45 寻人启事 金文吉 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阴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 郁闷,女孩无言。 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之外,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

36、变成现实: “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 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 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的。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高兴。 你永远找不到我 。女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在 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 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 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 不再 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 C市。 每天晚上抱着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眠,已经成了离家后女孩的一种习惯。在 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

37、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终于在 C市日报上找到了一篇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 “女儿,生日快乐 !”短短的几个字让 女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 “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 ”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合同期总算结束了,女孩风尘仆仆赶回 A市,她颤抖着按响了门铃,开门的却是个陌生人。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启事: 寻母,速归。 46 对文中 “没有温暖的家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母亲不疼爱女儿。 ( B)母亲忙于挣钱。 ( C)

38、母亲忽略对女儿的精神关爱。 ( D)母亲对女儿限制太多。 47 对于文中第四段 “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一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女孩借母亲的话来讽刺母亲感到报复的快意。 ( B)女孩按母亲的意思去努力奋斗独立生活。 ( C)女孩反驳母亲:没有你,我活得更好。 ( D)女孩可能利用美貌作资本来求得生存。 48 小说中女孩的心理和感情变化过程可以概括为: ( A)母女情深 -快意高兴 -惭愧不安 -归心似箭 -母女情深 ( B)母女情深 -气愤不满 -快意高兴 -惭愧不安 -母女情深 ( C)气愤不满 -快意高兴 -惭愧不安 -归心似箭 -母女情深 ( D)气愤不满 -惭 愧不

39、安 -快意高兴 -母女情深 -归心似箭 49 以下对这篇小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用 “寻人启事 ”来联系母、女二人的情感世界,构思巧妙。 ( B)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深化了主旨。 ( C)小说描写了一个平常的故事却表达了一个不平常的主题。 ( D)小说用女儿的出走,反映了社会亲情的冷淡。 50 以下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描写 “浓浓的树阴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 ”表明了主旨点明了题意。 ( B)文章开头描写 “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 ”正好体现了 “母亲不疼她 ”、 “没有温暖 ”。 ( C)母亲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女儿也慢慢理解了母亲,最终加深了这对

40、母女的感情。 ( D)母亲调动了 A市、 B市、 C市的媒体,甚至南下寻女,说明母亲是无比疼爱女儿的。 工程硕士( GCT)语文模拟试卷 101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字音的准确把握。 “汞 ”gnggng , “黠 ”xixi) 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 B“披沙捡 金 ”错,应为 “披沙拣金 ”; “各行其事 ”应为 “各行其是 ”。 C“明则保身 ”应为 “明哲保身 ”; “牵强符会 ”应为 “牵强附会 ”。 D“飞声遐迩 ”应为

41、 “蜚声遐迩 ”; “和舟共济 ”应为 “和衷共济 ”。 A项只有 “独书己见 ”错,应为 “独抒己见 ”。 3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词义的辨析。座间谈笑风生是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A空穴来风是指没有依据,决非空穴来风是指确有来处,与无从核实矛盾。 B弹冠是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弹冠相庆是指一人升官, 同伴们也互相庆贺有官可做。此成语带有贬义,不适合用在此场合。 C娓娓而谈是形容说话不倦和动听,众歌迷在气愤已极的情况下,面对记者不可能娓娓而谈。 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担当 ”与

42、“命运 ”搭配不当, “命运 ”可改为“重任 ”。 用词的范围不对,前面的 “学生 ”是指被罚款的全体学生,后面却变成了有的学生。 用词错, “英烈人物 ”应改为 “英雄人物 ”。英烈是指已经牺牲的人物。 词序不对,应改为 “床前站着一名横眉立目的士兵 ”。 6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修 辞知识。句中有 “带走 让它 ;留下 让它 ” 的对偶句式; “温暖我的双眼 ”, “留下一段真情 ”,是拟人。 7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歧义句的辨析。 A“几个 ”修饰 “工厂 ”还是修饰 “负责人 ”?B“我 ”还是 “他 ”“才不过八九岁 ”; D“九月十日 ”去还

43、是 “九月十日 ”之前去。 8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文学中的古诗知识。这两句诗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非常著名的诗句。全诗为: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 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9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文史知识。 C项不正确之处是, “贱息 ”不是对自己儿子的“蔑称 ”,应是 “谦称 ”。 10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知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 (1)反革命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2)可能

44、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由此,有关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例只能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11 【正确答案 】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学常识。美育之超美育功能是指超越性美育功能,这从题干的内容可以推断,故正确答案为 C。 1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学知识。腮腺是人体的大唾液腺,它的结构是以腺上皮为主,此外还有其他的组织参与形成。所以腮腺是消化器官。人体的大唾液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 )都是器官水平的腺体。人体的小唾液腺是组织水平的腺体。 13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学知识。日元的贬值肯定会降低日本产品的价

45、格,因此有助于提高日本产品的价格 竞争力,有利于出口。因此选 D。 1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学知识。 A没有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 B影响了当代的经济发展需要, C的灌溉方式显然对土地和庄稼都不利,正确答案是 D。 1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知识。只有保护补给区才能使承压水不至于继续污染,所以选 D。 二、填空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本题中的三组同义词在有些时 候可以通用,但在本题的语境中不能通用。如 句侧重于 “他 ”的内心活

46、动,不能用 “迟疑 ”, 句意在表明 “一步一步 ”地,不能用 “逐渐 ”; 句表明是假扮成另一种人去瞒过敌人,不能用 “化妆 ”。答案无疑是 C项。 17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某某说,放在引号前,如文中第一空,用冒号;放在引用的话后边,应用句号,如文中的第二空;放在引用的话中间,如文中第三空,用逗号。 18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题中三个词语均为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况且 ”有再说 的意思,表示更进一步; “何况 ”反问的意味浓厚,其后往往接名词、名词短语或代词; “而且 ”在这三个词语中 “进一层 ”的意味最弱。明确了这三个词语

47、的用法后,审视三个句子的具体语境,便可得出答案为 D。 19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知识。 句应是夸张, 句应是排比,故选 A项。 20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显然,这道题目考的是语言的连贯性, 四句话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因果关系 ),依次应填 、 、 、 。 21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 文史知识。六艺在中国古代的二种含义是:一是表示才能,出自周礼 .保氏: “养国之道,乃教六艺:一曰五礼,二日六乐,三日五射,四日五御,五曰六书,六日九数 ”;二是表示六经,出自史记 .滑稽列传:“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 ” 2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史知识。 1898年 1月 29日,康有为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请求光绪皇帝决定变法。在这篇奏折中,他引述当时波兰、埃及、土耳其、缅甸等国,由于守旧 不变,遭到分割或危亡的险境,认为世界各国的趋势,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中国所以面临危亡,就是由于保守旧法不知变革所致。他说要推行新政,就要走日本明治维新的道路。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