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试卷]国家二级C语言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8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498889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类试卷]国家二级C语言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8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计算机类试卷]国家二级C语言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8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计算机类试卷]国家二级C语言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8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计算机类试卷]国家二级C语言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8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计算机类试卷]国家二级C语言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8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二级 C语言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 80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下面关于算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算法的执行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 B)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 C)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程序中指令 (或语句 )的条数 ( D)以上三种描述都正确 2 下列二叉树描述中,正确的是 ( )。 ( A)任何一棵二叉树必须有一个度为 2的结点 ( B)二叉树的度可以小于 2 ( C)非空二叉树有 0个或 1个根结点 ( D)至少有 2个根结点 3 如果进栈序列为 A, B, C, D,则可能的出栈序列是 ( )。 ( A) C, A, D

2、, B ( B) B, D, C, A ( C) C, D, A, B ( D)任意顺序 4 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序言性注释的是 ( )。 ( A)程序标题 ( B)程序设计者 ( C)主要算法 ( D)数据状态 5 下列模式中,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的是 ( )。 ( A)内模式 ( B)外模式 ( C)概念模式 ( D)逻辑模式 6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的是 ( )。 ( A) 便于用户,开发人员进行理解和交流 ( B)反映出用户问题的结构,可以作为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 C)作为确认测试和验收的依据 ( D)便于开发人员进行需求分析 7 下列

3、不属于软件工程 3个要素的是 ( )。 ( A)工具 ( B)过程 ( C)方法 ( D)环境 8 数据库系统在其内部具有 3级模式,用来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 )。 ( A)外模式 ( B)概念模式 ( C)内模式 ( D)存储模式 9 将 E-R图转换到关系模式时,实体与联系都可以表示成 ( )。 ( A)属性 ( B)关系 ( C)记录 ( D)码 10 某二叉树中度为 2的结点有 10个,则该二叉树中有 ( )个叶子结点。 ( A) 9 ( B) 10 ( C) 11 ( D) 12 11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 C程序中注释部分可以出现在程序

4、中任意合适的地方 ( B) C程序的书写格式是固定的,每行只能写一条语句 ( C)构成 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所有函数名都可以由用户命名 ( D)在对 C语言程序进行编译时,可以发现注释行中的拼写错误 12 下面的程序在编译时产生 错误,其出错原因是 ( )。 #include stdio h main() int 1_case; float printF; printf(请输入 2个数: ); scanf( d f, ( B) #include stdio.h main() * programming * printf(programming! h); ( C) #include stdi

5、o.h main() * programming * * printf(programming! n); ( D) include stdio h main() *programming* printf(programming! n); 17 设变量均已正确定义,若要通过 scanf( d c d c, ( B) for(i=0; i 10; i+) fread(bi,sizeofstruct a), 1, fp); ( C) for(i=0; i 10; i+) fread(b+i,sizeof(struct a), 1, fp); ( D) for(i=0; i 5; i+=2) frea

6、d(b+i,sezeof(struct a), 2, fp); 国 家二级 C语言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 80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算法在运行过程中需辅助存储空间的大小称为算法的空间复杂度。算法的有穷性是指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的步骤后结束。 2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二叉树是由 n0个结点的有限集合构成,此集合或者为空集,或者由一个根结点及两棵互不相交的左右子树组成,并且左右子树都是二叉树。二叉树可以是空集合,根可以有空的左子树或空的右子树。二叉树不是树的特殊情况,它们是两个概念。 二叉树具有如下两个 特点: 非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 每一个

7、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且分别称为该结点的左子树与右子树。 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栈的操作原则为后进先出。选项 B中出栈顺序可按 “A进, B进, B出, C进, D进, D出, C出, A出 ”实现。 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注释一般为序言性注释和功能性注释。序言性注释常位于程序开头部分,它包括程序标题、程序功能说明、主要算法、接口说明、程序位置、开发简历、程序设计者、复审者、复审日期及修改日期等。功能性注释一般嵌在源程序 体之中,用于描述其后的语句或程序的主要功能。 5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

8、或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指数据库用户所看到的数据结构,是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模式,或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对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是所有用户所见到的数据视图的总和。外模式是模式的一部分。内模式,或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是指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的存储介质上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式的描述。 6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 析】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便于用户、开发人员进行理解和交流; 反映出用户问题的结构,可以作为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作为确认测试和验收的依据。 7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软件工程包括 3个要素,即方法、工具和过程。方法是完成软

9、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工具支持软件的开发、管理、文档生成;过程支持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 8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概念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对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 全体用户应用公共数据视图。它不涉及具体的硬件环境与平台,与具体的软件环境也无关。 9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E-R图由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3个要素组成,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将 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如表 4-1所示。10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根据二叉树的性质 3:对任何一棵二叉树,度为

10、0的结点 (即叶子结点 )总是比度为 2的结点多一个。 1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 的是 C语言程序设计的初步知识。选项 A,程序中 “* ”表示注释部分,注释只是给人看的,对程序的编译和运行不起作用,可以在程序中的任何位置;选项 B, C语言的书写格式自由,一行可以写多条语句,一条语句也可以写在不同行上;选项 C,一个 C程序中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由“main”命名的主函数,其他函数由用户自行命名;选项 D,程序的注释仅仅是提供阅读之用,并不参与程序的编译,所以编译也就不会发现注释行中的错误。 1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C语言变量名可由数字,字母,下划线构成,但

11、首字符不能为数字。 13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 ”是反斜线符, “ d”是整型变量转义字符, “ s”是字符串型转义字符, C语言中没有规定 “088”为转义字符。 14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逗号表达式。逗号表达式的求解步骤是先求解表达式1,然后依次求解表达式 2,直到表达式 N的值。整个逗号表达式的值就是最后一个表达式 N的值。表达式 “(x=3*y, x+6)”中, “x=15”。表达式 “y=x-1=14”。 15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sizeof(char)”是一个 C语言的关键字,它不是函数调用。 “sizeof”的功能是计算出运算

12、对象在计算机的内存中所占用的字节数量,该表达式的返回值是一个整数,而不是一个字符型表达式。 16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选项 A中, main()函数后面的分号是错误的, C语言在函数名后面不能有分号;在 C语言中注释内容必须放在 “ *”和 “* ”之间, “ #”和 “* ”必须成对出现,按语法规定在注释之间不可再嵌套 “ *”和 “* ”,选项 C的程序段中注释语句之间有嵌套; C语言用 #include命令行来 实现文件包含的功能。#include命令行的形式为: #include“文件名 ”,选项 D中的 include前面少了一个 #符号。 17 【正确答案】 A 【试题

13、解析】 在使用 scanf函数进行输入数据时,输入的数据之间必须用空格、回车符、制表符 (Tab键 )等间隔符隔开。 18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 ifelse 语句。首先, scanf函数通过键盘读入 x的值。当x=3时,第一个 if语句先判断条件,取 x的值 3和 2比较,然后将 x的值加 1, if条件成立,执行下面的 printf语句, 输出 x的值 4。当 x=2时,第一个 if语句先判断条件,先取 x的值 2和 2比较,然后将 x的值加 1(x的值变为 3), if条件不成立,执行下面的 else语句,先输出 x的值 3,再将 x的值减 1。 19 【正确答案】

14、D 【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变量的作用范围。选项 D中,在一个函数的复合语句中定义的变量是局部变量,只在定义此变量的复合语句内有效,并不是在整个函数体内都有效。 20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当从键盘输入 “Microsoft Visual Studio”时,由于 “scanf”输入函 数的特点是遇到空格时结束读入字符,因此,该程序只将 “Microsoft”这 9个字符送到了字符数组 str中,并在其后自动加上结束符 “ 0”。 21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scanf函数的调用形式是: scanf(“格式字符串 ”,输入项地址表 )。其中, “格式字符串 ”是要输入的变量

15、的格式符; “输入项地址表 ”是要输入的变量的地址。 a是 double型数据,格式字符串可以用 “ 1f”, “ f”是浮点型。题中定义变量 a为双精度型变量,双精度变量的格式符为 “ 1f”;变量的地址用取地址符“ ”加变量名表示 ,变量 a的地址为 “&a”。 2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 if表达式。 if(表达式 )中的表达式可以为任何合法的表达式,一般情况下为逻辑、条件表达式,需要注意的是,当等号 (=)误写为赋值号 (=)时不会报错的,但是其值恒为 1。 2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嵌套 for循环执行次数。对于外层 i的循环中任何一个 i

16、,内层 j的循环中的 j都要从 0变化到 3, j=4时退出循环;然后外层 i循环的 i减少 1,内层循环的 j仍要从 0变化到 3, j=4时退出循环 直到外层 i循环的 i变为 0,退出 i循环。所以执行多重循环时,对外层循环变量的每一个值,内层循环的循环变量都要从初始值变化到终值。对外层循环的每一次循环,内层循环要执行完整的循环语句。外层 for语句执行 6次,内层 for语句执行 4次,所以内循环体执行 6*4=24次。 24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选项 A表示的是反斜杠字符;一般可以用 1 3位八进制数表示的字符,而选项 B中 “ 0201”有 4位八进制数,所以错误;选项

17、 C是用两位十六进制数 AA表示的 ASCII码字符;选项 D表示的是字符 0对应 ASCII码值。 25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函数调用时的参数的作用域。在函数调用时,当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名称相同时,在局部变量的作用域内,局部变量起作用,因而在 fun函数内 m的应该等于 2, main中的 m为 13,所以返回值为 76-2=40,而fun(a, b) m值为 40 13=3。 26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这道题目是计算一维数组 b中某些元素的和。这些元素的下标值是一维数组 a中元素值。 s=0+b1+b0+b4+b2+b0=2+l+5+3+1=12。 2

18、7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函数调用时的参数传递。 fun函数的调用形式为 “fun(int *b, int m, int n, int data)”,而调用数组时,用数组名表示一个指向数组第一个元素的指针,因此调用时的形式为: fun(a, 4, 5, 1)。 28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首先定义了一个字符串数组 p,通过 for循环输出 p0、p1、 p2的值。 29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字符串比较函数和字符串的比较原则的两个知识点: 原则 是依次比较两个字符串同一位置的一对字符,若它们的 ASCII码值相同,则继续比较下一对字符,若它们的

19、 ASCII码值不同,则 ASCII码值较大的字符所在的字符串较大;若所有字符相同,则两个字符串相等;若一个字符串全部 i个字符与另一个字符串的前 i个字符相同,则字符串较长的较大。 “strcmp(s1, s2)”的返回值,当 “str1 str2”时,返回值 0;当 “str1=str2”时,返回 0;当 “str1 str2”,返回值 0。 30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数组元素的引用。对于已 定义的数组 aMN,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必须满足行下标小于 M,列下标小于 N,且为正整数。因此,选项 A中列下标溢出;选项 B中行下标出现小数:选项 C满足要求。 31 【正确

20、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字符串的长度,需注意转义字符串,例如, “ n”表示换行,为一个长度, “ 123”表示 3位八进制数 123表示的字符,为一个长度, “xab”表示二位十六进制数 ab表示的字符,也为一个长度。 3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C语言中允许用位置在函数外部的说明来指定变量、函数和其他标识 符的特征。 3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fun(b, c)即 fun(2, 3), 2! =3,所以返回 (2+3) 2=2; fun(2*a, 2)即 fun(2, 2), 2=2,所以返回 2。 3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二维字符数组在定义时

21、可省略第一维的维数,根据初始化有 3个字符串,所以选项 D中数组有 3行,与已知说明语句等价。 35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C语言作为计算机高级语言,用它编写的程序必须经过 C语言的编译器编译后,转换为二进制的机器码来运行。 36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结构体的用法: 结构体变量 a与结构体成员 a同名,定义合法; 在程序编译的时候结构的定义并不会使系统为该结构分配内存空间,只有在说明结构变量时才分配内存空间; int a占 2个字节, int b2占 4个字节,共 6个; 类型名 “struct st”不可以通过 extern关键字提前引用。 37 【正确答案

22、】 C 【试题解析】 b是局部变量,因此当 i=2时, fun的返回值值为 3, i=3时 fun返回值为 4 38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联合体的内存使用。联合体与结构体的定义相同,其本质区别就在于内存使用方式的不同。联合体所占用的内存空间为最长的成员所占用的空间,各个成员分量全部是从低地址方向开始使用内存单元:联合体中的空间在某一时刻只能保持某一个成员的数据,所以本题执行充一系列赋值后,只得到最后执行的字符 R。 39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按位与 (&)运算的知识点。 “&”是对两个运算量相应的位进行逻辑与, “&”的规则与逻辑与 “

23、&”相同。 x=2的二进制为 00000010,y=3的二进 制为 00000011, x&y=00000010,转化为十进制即为 2。 40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数据块输入出函数的调用形式为: fread(buffer, size, count,fp)。 ffead函数参数说明: “buffer”是一个指针,对 fread来说,它是读入数据的存放地址。对 fwrite来说,是要输出数据的地址。 “size”是要读写的字节数; “count”是要进行读写多少个 size字节的数据项; “fp”是指文件型指针。选项 B中 bi是一个数组,不是指针,需改为 &bi。注意:完成一次读操作 (fread()后,如果没有关闭流 (fclose(),则指针 (FILE *fp)自动向后移动前一次读写的长度,不关闭流则继续下一次读操作,接着上次的输出继续输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