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知识上午试卷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615117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知识上午试卷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知识上午试卷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知识上午试卷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知识上午试卷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知识上午试卷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知识上午试卷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某给水系统水厂内设有清水池,管网内设有高位水池,给水系统的用水量变化曲线见下图 1,水厂二级泵房供水量变化曲线见下图 2,则管网中高位水池的有效容积为( )m 3。(A)5500(B) 6500(C) 9500(D)135002 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 12104m3d,每小时用水量如下表所示,若水厂取水泵房全天供水均匀,二级泵站直接向管网供水,则水厂内清水池调节容积至少应为( )m3。(注:时间单位为 h,水量单位为 m3。)(A)16500(B) 14500(C) 8500(D)550

2、03 水塔处地面标高为 15m,水塔柜底距地面 205m,现拟在距水塔 5km 处建一幢住宅楼,该地地面标高为 12m,若水塔至新建住宅楼管线的水力坡降为 015,则按管网最小服务水头确定的新建住宅楼建筑层数应为( )层。(A)3(B) 4(C) 5(D)64 某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 15104m3d,清水池调节容积取最高日用水量的15,室外消防一次灭火用水量为 55Ls,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 2 次,火灾持续时间按 2h 计算,水厂自用水在清水池中的储存量按 1500m3 计算,安全储量取5000m3,则清水池的有效容积为( )m 3。(A)16500(B) 24292(C) 29792(

3、D)372925 从水源至净水厂的原水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该按( )确定。(A)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B)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输水管渠的漏失水量(C)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输水管渠的漏失水量+净水厂自用水量(D)平均日平均时供水量+输水管渠的漏失水量+净水厂自用水量6 当管网无调节构筑物时,清水输水管网的设计流量应按( )用水条件下,确定由净水厂负担的供水量计算。(A)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B)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C)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D)最高日设计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7 下列关于给水管网基本形式和优缺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给水管网分树(枝) 状网和环状网两种形式(B)树状管网供水安全可靠

4、性较差,管网末梢水质不易保证,造价较低(C)环状网供水安全可靠性较好,造价较高(D)新城市建设初期即采用环状网,老城市一般是树状网8 当水源地与净水厂之间有地形高差可以利用时,其原水输水系统的输水方式应为( )。(A)采用重力输水方式(B)平时采用重力,高峰用水时采用加压输水方式(C)采用加压输水方式(D)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输水方式9 输水干管一般不宜少于两条,当有安全贮水池或其他安全供水措施时,也可修建一条输水干管。输水干管和连通管的管径及连通管根数,应按输水干管任何一段发生故障时仍能通过( ) 计算确定。(A)事故用水量(B)全部设计用水量(C)最大小时用水量(D)70平均小时用水量10

5、 管网计算中,任一节点的节点流量应为( )。(A)与该节点相连的所有管段沿线流量之和(B)与该节点相连的下游管段沿线流量之和(C)与该节点相连的所有管段沿线流量之和的一半(D)与该节点相连的下游管段沿线流量之和的一半11 担负消防给水任务管段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 )mm,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m。(A)100,100(B) 100,120(C) 150,100(D)150,12012 给水管道相互交叉时,其净距不应小于( )m。(A)010(B) 015(C) 020(D)03013 为节约供水能量,采用分区供水时,按理论计算可论证分区数量与节约能量多少的关系是( ) 。(A)仅串联

6、分区越多,节约能量越多(B)仅并联分区越多,节约能量越多(C)只有分区为偶数时,分区越多,节约能量越多(D)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分区越多,节约能量越多14 给水管网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分段和分区检修的阀门,管网上的阀门间距,不应超过( ) 个消火栓的布置长度。(A)4(B) 5(C) 6(D)715 输水管段的( ) ,应装设排(进) 气阀。(A)隆起点和平直段的必要位置(B)隆起点和低洼点(C)转折点和平直段的必要位置(D)隆起点和转折点16 有一条 DN600 给水钢管,宜首先采用涂( )材料进行内防腐处理。(A)水泥砂浆衬里(B)防锈漆(C)石油沥青(D)环氧煤沥青17 当金属管道敷设在腐蚀

7、性土中、电气化铁路附近或其他有杂散电流存在的地区时,应考虑( ) 的可能,必要时应采取( ) 的措施。(A)腐蚀,涂防锈漆(B)腐蚀,阳极保护(C)电蚀,刷热沥青(D)电蚀,阴极保护二、多项选择题18 关于给水管网的流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速上限为 253ms(B)流速下限为 06ms(C)可根据平均经济流速确定管径(D)设计流速越大越经济19 某节点的服务水头与其节点水压标高的关系可描述为( )。(A)服务水头大于该点的水压标高(B)服务水头小于该点的水压标高(C)服务水头一该点的水压标高一该点的地面标高(D)服务水头一该点的水压标高+该点的地面标高20 管网中某节点的服务水头

8、可理解为( )。(A)自由水头(B)自由水压(C)水压标高(D)地面标高21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可采用公式( )。22 环状管网水力计算的原理是基于( )守恒的。(A)质量(B)能量(C)动量(D)动量矩23 环状管网的计算方法可分为( )。(A)解管段方程(B)解节点方程(C)解环方程(D)解能量方程24 环状管网平差计算中,相邻环之间管段流量的调整需考虑相邻环的校正流量,可以依据( ) 的方法对原管段流量进行调整。(A)校正流量与原管段流量方向相同就加上,方向不同就减掉(B)原管段流量加上本环校正流量减去邻环校正流量进行代数和计算(C)原管段流量加上各环的校正流量(D)使管段流量保持在经

9、济流速范围内25 下述关于分区给水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输水管一般在输水距离远、管内水压过高时,才考虑分区(B)管网采用并联分区时,分区越多,能量节约越多(C)管网采用串联分区时,分区越多,能量节约越多(D)采用并联或串联两种分区形式的造价和管理费用不同,但分区数相同时,可节省的供水能量相同26 对于某以河水为水源的分区给水系统,下述关于分区形式选择的论述,正确的是( )。(A)若城市沿河岸发展而垂直等高线方向宽度较小,宜采用并联分区(B)若城市垂直于等高线方向延伸,宜采用串联分区(C)若城市高区靠近取水点,宜采用并联分区(D)若城市高区远离取水点,宜采用串联分区27 下述关于管网

10、附属构筑物选择的论述,正确的是( )。(A)穿越较重要的铁路或交通频繁的公路时,应设套管(B)穿越通航河道时,管道埋设深度应在航道底设计高程 20m 以下(C)管道穿越铁路时,两端应设检查井,井内应设阀门或排水管(D)管线穿越河川山谷时,可利用现有桥梁架设水管或敷设倒虹管或建造水管桥28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淡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B)地球水圈中的淡水仅占 253(C)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为人们所用的淡水不足地球总水量的 1(D)很多国家和地区存在水资源紧缺问题29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A)总量较丰富(B)人均水资源量占有量较少(C)时空分布极不均匀(D)

11、水源污染严重30 采用地下水源作为给水水源,与地表水源相比,具有( )优点。(A)取水条件及取水构筑物构造简单,便于施工和运行管理(B)水处理构筑物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C)便于靠近用户建立水源,管线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D)水资源勘察工作量较小31 给水水源选择时应考虑( )。(A)应在水体功能区划所规定的取水地段取水,且与农业、水利规划结合(B)水源可取水量充沛可靠(C)水源水质符合相关标准(D)水源应具有施工条件32 水源选择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并应考虑地下水源与地表水源的( )特点。(A)宜优先选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B)地下水开采过量会引起水质恶化或地

12、面沉降(C)地下水水量更充沛,宜优先选作生活饮用水水源(D)地表水的水质和水量常年稳定33 下面关于水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源选择前,必须进行水资源的勘察(B)采用地表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C)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年保证率,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工业大用户的重要性选定(D)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不得低于 9034 符合地表水源卫生防护的做法有( )。(A)遵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进行(B)取水点周围半径 100m 的水域内,严禁捕捞、网箱养殖及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C)取水点上游 1000m 至下游 100m 的水域不得

13、排人生活污水(D)取水点上游 1000m 至下游 100m 的水域不得使用工业废水灌溉35 地下水取水构造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并符合( )要求。(A)位于水质好、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B)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地区(C)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D)尽量避开地震区、地质灾害区和矿产采空区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知识上午试卷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高地水池的调节容积应根据进出水情况确定,进水量即泵站进水量,出水量即为用户用水量。依据图中数据可分析高地水池的储水量变化情况。泵站供水量共分为 3 级,且在 06h、222

14、4h 期间,高地水池出水量 (用户用水量)持续低于或等于进水量(泵站供水量),所需调节容积可以用进水量与出水量差额的代数和表示为:40007+5000 一(4000+4000+3000+3000+2500+2000+4000+4000)m3=6500m3。【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清水池的调节容积应根据进出水情况确定。管网中无水塔时,清水池出水量即为用户用水量,清水池出水情况如题干中所给表所示。水厂的均匀产水量即为清水池的进水量,即为 12000024m3h=5000m 3h。分析清水池的工作情况可知,在 05h 、23 24h 期间,出水量持续低于进水量,所需调

15、节容积可以用进水量与出水量差额的代数和表示为:50006 一(2500+2500+2000+2000+2500+4000)m3=14500m3。所求容积也可用 622h、出水量与进水量差额的代数和表示,结果相同。【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水塔处水压标高为(15+205)m=355m,管线损失为5000015m=75m,则在控制点处可满足的水压标高为(35575)m=28m,控制点处可满足的服务水头为(2812)m=16m。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中第 309 条规定,恰好满足 3 层建筑的要求。【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4 【正确答案】 C【试

16、题解析】 清水池的有效容积由 4 部分组成,调节容积W1=15000015m 3=22500m3;取 2h 的消防水量,消防储量W2=0 055236002m3=792m3;水厂自用水储量 W3=1500m3;安全储量W4=5000m3。则清水池有效容积为 W=W1+W2+W3+W4=(22500+792+1500+5000)m3=29792m3。【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 2006)中第 712 条规定,从水源至净水厂的原水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该按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确定,并计入输水管渠的漏失水量和净水厂自用水量。【知识模块】

17、给水工程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 2006)中第 712 条规定,从净水厂至管网的清水输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条件下,由净水厂负担的供水量计算确定。【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给水管网有树状网和环状网两种基本形式。管网形状取决于城市规划,树状网一般适用于小城市和小型工矿企业,其投资较省,但供水安全性较差:环状管网是将管线连成环状,增加了供水的可靠性,但投资明显高于树状管网。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可采用树状网,以后随着发展逐步连成环状网,因此 D 选项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8、 输水管道系统的输水方式可采用重力式、加压式或两种并用方式,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输水干管不宜少于两条,当有安全贮水池或其他安全供水措施时,也可修建一条。输水干管和连通管的管径及连通管根数,应按输水干管任何一段发生故障时仍能通过事故用水量计算确定,城镇的事故水量为设计水量的 70。因此 A【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 2006)中第 7113 条规定,担负消防给水任务管段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 100mm,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

19、20m。【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城市给水管网无论串联分区或是并联分区,分区后都可以节省能量。分区越多,节省能量越多。但分区后相应增加基建投资和管理的复杂性,并联分区增加了输水管长度,串联分区增加了泵站,所以应根据地形、水源位置和用水量分布等具体条件进行放案比较,确定是否分区及分区形式。【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配水管网上两个阀门之间独立管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 5 个。【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输水管(渠)道隆起点上通气设施,当管线竖向布置平缓时,宜间

20、隔1000mm 左右设置一处。【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金属给水管道应考虑采取防腐措施。金属管道内防腐宜采用水泥砂浆衬里。金属管道外防腐宜采用环氧煤沥青、胶黏带等涂料。【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金属管道敷设在腐蚀性土中以及电气化铁路附近或其他有杂散电流存在的地区时,为防止发生电化学腐蚀,应采取阴极保护措施(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或牺牲阳极)。【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二、多项选择题1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为减少水锤事故和渗漏,流速不应超过 253ms ;为避免悬浮物沉积,流速通常不得小于 06ms;技术上允许的流速范围较

21、大,需考虑管网造价及经营管理费用来选定流速,一般可参照考试教材第 1 册中表 21 中的平均经济流速确定管径。【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19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服务水头指的是测压管水头的地面以上部分,因此,服务水头一该点的水压标高一该点的地面标高。【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20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服务水头也称为自由水头或自由水压。【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21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可采用不同公式,对于混凝土管(渠)及采用水泥砂浆内衬的金属管道可用选项 A 所示的公式计算,其中 C 为流速系数,常用公式 确定。选项 A 所示的公式常用在输水管

22、道。在管网平差计算中常用选项B 所示的公式,其中的 Ch 为因管材内壁粗糙系数而异的海森一威廉系数。选项 D为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22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环状管网水力计算的原理是基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需要满足各节点的水流连续性方程和各环的能量方程。【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2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环状管网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解管段方程、解节点方程和解环方程三大类。【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24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环状管网平差计算中,相邻环之间管段流量的调整,当在管网布置图上利用各环校正流量的绝对值进行调整时,通常按照选项 A

23、 所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在平差计算表中用正负号表示水流方向时,可以利用选项 B 所述的方法,即利用公式 对管段流量进行调整。【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当一条输水管沿线无流量分出,即管径和流量不变时,分区后并不能降低能量费用,而且基建和设备等费用也会增加,管理趋于复杂。只有在输水距离远、管内水压过高时,才考虑分区。能量分析表明,城市给水管网采用并联分区或串联分区均可以节省能量,且节省的供水能量相同。并联分区增加了输水管长度,串联分区增加了泵站,两种分区形式的造价和管理费用不同。具体分区形式,应根据地形、水源位置、用水量分布等具体条件,结合分区后管网的造

24、价和管理费用等,经比较确定。【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对于以河水为水源的分区给水系统,若城市沿河岸发展而垂直等高线方向宽度较小,宜采用并联分区,因并联而增加的输水管长度不大,但高、低压水泵可集中管理;相反,若城市垂直于等高线方向延伸,则宜采用串联分区,以避免输水管长度过大;若城市高区靠近取水点,宜采用并联分区;若城市高区远离取水点,宜采用串联分区,以避免高压输水管过长。【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27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28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29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给

25、水工程3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采用地下水源具有很多优点,如取水条件及取水构筑物构造简单,便于施工和运行管理;水处理构筑物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便于靠近用户建立水源,管线投资和费用较低;便于分期修建;便于建立卫生防护区等。但开发地下水源的勘察工作量较大,对于规模较大的地下水取水工程则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参见考试教材第 1 册第 66 页。【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31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32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由于地下水水源不易受污染,一般水质较好,故当水质符合要求时,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宜优先考虑地下水,但地下水的取用量必须小

26、于允许开采量,否则容易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及地面沉降。一般而言,地表水水量充沛,常能满足大量用水的需要,故城市、工业企业常利用地表水作为给水水源,但地表水浊度较高,水温、水质、水量变化均较大。【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3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 2006) 第 514 条,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年保证率,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工业大用户的重要性选定,宜采用 9097,镇的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34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35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给水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