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842278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藏息相辅 ”是( ) 中的教育教学原则。(A)大学(B) 中庸(C) 学记(D)乐记2 以下几本古代著作中,( )不是属于孔子的“六经” 。(A)诗(B) 易(C) 大学(D)乐3 “庶、富、教 ”是孔子针对 ( )的关系提出的观点。(A)教育与个人发展(B)教育与法律(C)教育与政治、经济(D)教育与文化传播4 以下哪一句话能反映出孔子思想的局限?( )(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B)性相近也,习相远也(C)为政以德(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5 “化性起伪

2、”中的“伪”是指( )(A)人天生俱有的恶的本性(B)人天生具有的善的本性(C)人后天习得的恶习(D)人后天习得的善德6 被并称为“ 世之显学” 的两个学派是 ( )(A)法家和道家(B)儒家和墨家(C)儒家和法家(D)法家和墨家7 “素丝说”的本质是强调 (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环境和教育(B)先天基因(C)个人禀赋(D)个人的后天努力8 “三表法”中所说的“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正确的解释应是 ( )(A)积累历史的经验和知识(B)依据民众的经历来扩展自己的见识(C)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思想正确与否,看民众是否真的受利(D)去考证百姓说的话是否真实9 法家在人性论上发展了( )的

3、观点。(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10 大学中的三纲领不包括( )(A)明明德(B)新民(C)治国平天下(D)止于至善11 “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教”出自哪本教育论著 ?( )(A)学记(B) 中庸(C) 大学(D)论语12 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人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3 孔子最早提出“ 有教无类 ”,其理论基础是( )(A)人性本善(B)人性本恶(C)人皆可以为舜禹(D)性相近,习相远14 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大学(B) 中庸(C) 论语(D)学记1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

4、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出自哪篇文章?( )(A)大学(B) 中庸(C) 论语(D)学记16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出自哪位教育家?(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17 “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出自哪位教育家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8 “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 出自哪位教育家?(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9 提倡“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20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

5、孝” 出自哪篇文章?( )(A)大学(B) 中庸(C) 论语(D)学记21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哪篇文章?( )(A)大学(B) 中庸(C) 论语(D)学记22 稷下学者“ 不治而议论 ”,表明稷下学宫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官办私营(B)鄙视仕途(C)待遇优厚(D)学术自由23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以下几位教育家在教育作用方面的观点与此不符的是( )(A)孟子(B)孔子(C)颜之推(D)董仲舒24 学记中的“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指的是( )(A)藏息相辅(B)教学相长(C)及时施教(D)长善救失25 学记中

6、的“ 君子之教,喻也 ”,指的是( )原则(A)启发诱导(B)教学相长(C)长善救失(D)藏息相辅26 学记中提出了“ 豫、时、孙、摩 ”的教学原则,其中, “摩”指的是( )(A)学习观摩(B)启发诱导(C)及时施教(D)模仿揣摩27 学记中涉及的大学教学进程中,达到“大成” 需要( )年。(A)七(B)五(C)九(D)八28 学记中提出了“ 豫、时、孙、摩 “的教学原则,其中,“孙“指的是( )(A)学习观摩(B)循序渐进(C)及时施教(D)模仿揣摩29 学记中提出了“ 豫、时、孙、摩 ”的教学原则,其中, “时”指的是( )(A)学习观摩(B)循序渐进(C)及时施教(D)模仿揣摩二、简答

7、题30 简要介绍学记里的教育思想。31 简析荀子的人性论和相应的教育观点。32 学记中是怎样论述“长善救失” 原则的?33 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34 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35 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36 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必答题37 评析孔子“ 学而优则仕 ”的教育主张。38 试述孔子和苏格拉底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并加以比较。39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并说明其出处,阐述其中的教育思想。“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扦格则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

8、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 1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0 【正确答

9、案】 C【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

10、国古代教育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二、简答题30 【正确答案】 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认为

11、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学记把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化民成俗”(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风俗)。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其次,尽管也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的。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只是一个中介。(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制与学年。学记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 ;九年合格后,谓之“大成”。视学与考试。其中,一

12、、三、五、七、九,都有考试,分别是:“视离经辨志”“视敬业乐群”“视博习亲师”“视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力尔不返”。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3)教育教学的原则。可归纳为:“ 预、时、逊、摩 ”“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禁于未发之谓预”预防性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及时施教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逊”循序渐进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观摩原则。 “长善救失”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答” :教师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藏息相辅”:既有有

13、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劳逸结合。【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1 【正确答案】 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人性论上,他主张“性恶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以“化性起伪”的教育作用观著称,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1)荀子的人性论。荀子的学说中最突出的就是与孟子的“性善论” 相对立的 “性恶论”。孔子说:“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强调 “性相近”发展为“性善论 ”,荀子则强调“习相远” 而发展为“性恶论 ”。他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2)荀子的教育观。 基于“性本恶 “的人性观,荀子提出

14、了自己的教育观。他非常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这其中包括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也包括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荀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 的作用。此外,荀子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他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2 【正确答案】 学记对“长善救失” 的论述是: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学生学业失败,原因不过四种,要么是因为贪多务得,要么是因为知识面太狭窄,要么是过分自大、轻视学习,要么是夸大

15、困难、畏难而止。每个人有其自己的特点因而缺点也不尽相同,教师必须具体分析学生的特点,使其“多” 变成渊博,“寡”变成精深专一,“易”则充满自信, “止”则刻苦攻克,这样才能把学生的缺点转化成优点。总之,学记的“ 长善救失 ”原则通过揭示学生的四种缺点,即其产生原因,为教师提出积极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不同韵个性特征,因势利导,以积极克服消极,促进学生进步,是一种可贵的教学原则。【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3 【正确答案】 (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16、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4 【正确答案】 (1)首创私学,实行“ 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

17、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5 【正确答案】 (1)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 “礼”,实行 “礼”的榜样,是“ 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

18、。(3)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 ”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6 【正确答案】 孟子从“施仁政” 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 。“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 “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

19、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必答题37 【正确答案】 “ 学而优则仕 ”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学而优则仕 ”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 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

20、了中国“ 官本位”的传统观念;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的传统观念。【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8 【正确答案】 孔子的教学法思想:学思行结合。 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好学与实事求是。(简要扩充 )苏格拉底教学法主要是一种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方法,具体过程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简要扩充)共同之处: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主导性,并发挥学生主动性。这种方法符合心理学的规律,因此掌握知识牢固。两种教学法都强调了教师的权威,对教师学识与智慧有很高要求。不同之处:孔子的教学强调道德教育;而苏格拉底重视智育,强调智慧即德行。苏格拉底法适合成人教学,要求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追求真理的热情;孔子的启发教学具有普遍性,可以广泛适用于德育、智育。【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9 【正确答案】 (1)断句“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扦格则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2)选自礼记 .学记。(3)简要回答:豫、时、孙、摩的教育原则的内容,并结合原文从反面说明。【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