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84259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经费投人的多少最终是由( )决定的。(A)文化传统(B)受教育者的需求(C)生产力发展水平(D)教育的规模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3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最终是由( )决定的。(A)政治制度(B)经济发展水平(C)文化传统(D)人口数量4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的主张实际上是把( )相隔离了。(A)教育与生活(B)教育与经济

2、(C)教育与政治(D)教育与生产劳动5 一个地区的人们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的( )(A)人口功能(B)政治功能(C)经济功能(D)文化功能6 以下对于文化传统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A)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B)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C)文化传统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性质(D)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改革的政策7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文化传统8 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A)生产力水平(B)社会制度(C)文化背景(D)科技水平9 以下对于人口状况与教

3、育发展的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B)人口就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内部结构(C)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D)教育的发展可以改善人口素质10 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教育的这种功能称之为( )(A)传递保存文化功能(B)传播一丰富文化功能(C)选择一提升文化功能(D)创造一更新文化功能11 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A)教育观念现代化(B)人的现代化(C)教育条件现代化(D)教育内容现代化12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观念的现代化(B)教育内容的现代化(C)教育管理的现代化(D)教师素质的现代

4、化13 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人口环境(B)自然环境(C)政治制度(D)社会生产14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 )(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C)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15 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在( )(A)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B)逐步形成一个多样、开放的大系统(C)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灵活性和个性化 (D)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16 “科教兴国 “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A)1995 年 3 月(B) 1995 年 5 月(C) 1987 年 5 月(D)1989 年 6 月17 确立我国教育战略地位的理论

5、依据是( )(A)“三个代表 ”(B) “三个面向”(C)马克思主义原(D)邓小平理论18 教育创新的核心问题是( )(A)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B)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C)教育运行机制的创新(D)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19 2001 年,国家“ 十五” 计划纲要专门列出 “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一章,首次将( )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A)教育规划(B)人口规划(C)人才规划(D)科教规划20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归根到底由( )决定。(A)社会生产力水平(B)人的素质(C)教育目的(D)统治阶级21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A)教育的性质

6、(B)教育发展水平(C)受教育者的权力(D)教育的领导权22 劳动力再生产最基本的因素是( )(A)投资(B)遗传(C)教育(D)物质23 在学校对学生进行“ 保持党的先进性 ”的教育,这属于教育的 ( )功能。(A)文化(B)经济(C)创新(D)政治24 对于西方政治文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后进行普及,这种教育功能是( )(A)传递保存文化功能(B)传播一丰富文化功能(C)选择一提升文化功能(D)创造更新文化功能25 中共( ) 报告强调“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26 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7、(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27 “教育独立论 ”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陶行知(B)梁漱溟(C)蔡元培(D)胡适28 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B)舒尔茨(C)布鲁纳(D)布鲁姆29 下列属于筛选假设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迈克尔.史潘斯(B)舒尔茨(C)亚当 .斯密(D)马歇尔30 认为“教育的根本功能不是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是造成人的不同品质,与现存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秩序相适应”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是( )(A)人力资本理论(B)筛选假设理论

8、(C)劳动力市场理论(D)社会化理论31 也被称作“ 文凭理论” 的教育理论是 ( )(A)人力资本理论(B)筛选假设理论(C)劳动力市场理论(D)教育独立论二、简答题32 试分析教育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33 试评述教育独立论。34 试评述教育万能论。35 试阐述人力资本论的主要观点。36 评述筛选假设理论。37 简述科学技术与教育的相互关系。38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39 简述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必答题40 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41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代教育的经济基础和功能。42 面对全球化,我们的教育应如何变革?43 试论述信息社会的到来给教

9、育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及人口数量对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都会产生影响,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却是经济发展水平。【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政治经济制度。【知识

10、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生产力是根本原因。【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无论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还是条件及内容的现代化最终都是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服务的。【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解析选择人的观念的现代化【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14 【正

11、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1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1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2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2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2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2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2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26 【正

12、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2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2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2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3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3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二、简答题32 【正确答案】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上要培养什么人,使受教育者具有什么思想品德和政治方向,以及为实现教育

13、目的进行什么样的政治、哲学、道德的教育内容,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2)教育对政治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教育能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这是教育对政治、经济作用的一个主要的方面;教育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教育为政治的稳定和变革制造一定的舆论。【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33 【正确答案】 教育独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蔡元培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经费独立,要求政府划出某项固定收入,专作教育经费,不能移用。第二,行政独立,专管教育的机构不能附属于政府部门之下,要由懂得教育的人充任,不能因政局而变动。第三,思想独立,不必依从某种信仰

14、或观念。第四。内容独立,能自由编辑、自由出版、自由采用教科书。第五,以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主张教育脱离政党、教会而独立,要求把教育交给教育家办理,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派要求摆脱军阀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侵略,在中国独立、自由地发展教育事业的愿望。无疑,这在当时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意义。然而,主张教育独立,在理论上是有片面性的,在实践中毕竟也是行不通的。【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34 【正确答案】 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教育万能论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对于认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15、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它把教育视为人发展的决定因素,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主导作用并不是无条件的。首先,教育的主导作用有一个范围限制,它是指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中,教育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起主导作用。没有其他几个因素综合作用,教育是不可能发挥出主导作用的。其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一般情况下,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担任教育者,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的规律,因而能起主导作用。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教育就不可能发挥主导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35 【正确答案】 人力资本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舒

16、尔茨,其主要观点包括:(1)劳动者通过教育和训练所获得的技能和知识是资本的一种形式,它同物质资本一样是可以通过投资生产出来的;(2)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的增长是国民收人增长快于国民资源增长的根源;(3)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快于物质资本增长的速度是现代经济最基本的特征;(4)人力资本投资能提高生产率,因而也是劳动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5)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样受市场供需规律的影响。【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36 【正确答案】 1973 年迈克尔.史潘斯发表筛选假设一就业市场信号一文阐述了筛选假设理论。筛选假设理论指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求职者,以便将它们安置到不同

17、岗位上的装置理论。这种理论把教育视为一种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1)基本假定前提: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投资。(2)信号和标识。(3)教育成本与能力呈负相关。(4)工资与教育信号关系的调整和均衡。此外,筛选假设理论对政策制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对于文凭筛选功能的重视。(2)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未来就业时获得比他人更有利的地位。(3)就职后的在职培训却能提高雇员的专业技术能力。(4)教育文凭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完善之处。(5)对于缩小各群体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均等方面的意义。但筛选假设理论也有一些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教育不

18、能提高人的能力很难经得起事实验证。(2)认为教育筛选作用与文凭病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论断。(3)回避或没有回答许多重要的研究课题。(4)文凭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37 【正确答案】 科学技术与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科学技术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科学能够有力地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2)科学也能影响到教育对象。(3)科学还会渗透到教育资料的所有环节之中,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需的思想要素和技术条件。另一方面,教育又反作用于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具有促进和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育对

19、科学技术的传播功能。(2)通过教育使科技尽快地为第一线的建设者所接受,使新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功能。国家教委实施“燎原计划” ,促进了科技 “星火计划”的发展与农业“ 丰收计划”的实现,就是这一功能的生动体现。(3)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为国家两个文明建设提供高科技成果的功能。教师队伍的知识优势与人才优势起到了高科技研究的主力军作用。从教育的科技功能出发,在教育目标上要相应地注重对受教育者文化科学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及“科技兴国” 的教育要求,还要注重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科学献身精神的培养以及创造性思维与科学创造能力的培养。【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38 【正确

20、答案】 (1)教育具有文化的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具有文化的选择、批判功能。 (3)教育具有文化的交流、融合功能。(4)教育具有文化的更新、创造功能。【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39 【正确答案】 对文化进行选择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主要表现在:(1)教育根据培养人的规律进行文化选择。受教育者有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其中之一就是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教育不能简单地用现成的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文化传递,而必须对文化进行选择和提炼,把教育内容加工成青少年易于接受的、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形式。(2)教育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文化选择。文化本身是不断发展

21、着的,其中既蕴含着精华,也包含着糟粕,既蕴含着有利于社会、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也包含着不利于社会、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我们的教育必须依据科学的、时代的、民族的、辩证的要求进行文化选择。(3)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可以通过培养目标、教育过程、课程标准、教师群体等途径进行文化的选择。(4)教育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一些新的文化因子总会被不断地充实到教育当中,而那些旧的不再适合社会或青少年发展的因子则会被淘汰。【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必答题40 【正确答案】 现代教育具有政治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2、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具有经济功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具有人口功能,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此外现代教育还具有文化功能、科学技术功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正是通过这些重要职能的发挥,教育对社会产生了一系列功效,包括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口质量的提高,等等。这些社会及本体功能也决定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要靠人才,而人才培养要靠教育。要使国家

23、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人口质量是现代社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有高质量的人口才有高质量的社会、高质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改善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正是教育。(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教育不仅能提高劳动者的质量,还可以传播科技、发展科技,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高效率,给现代化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发展文化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实施和普及是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必须依靠教育的灌输和培养。综上可知,教育必须也必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知识模块】

24、教育与社会发展41 【正确答案】 现代教育的经济基础包含了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教育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发展起决定作用;第二,教育自身具有经济功能,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教育发展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之所以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方式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规格,尤其是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规格。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有了更为迅猛的提高,生产力发展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要求也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当考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时,必须深刻把握当代生产力水平的要求。社会生产

25、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着校舍建设、仪器设备配备、教材建设、教师待遇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条件,成为决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仅决定了社会为教育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也决定着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水平,进而决定着对教育事业的需求水平。社会要求对教育事业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保证提供足够数量、适当比例的各种规格的劳动力。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生产力发

26、展一方面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学校教育内容提出要求,要求学校培养的人必须掌握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因此,学校教育内容总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更新。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沿革。学校的物资设备、教学实验仪器、组织管理所使用的某些工具和技术手段,都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地获得改善和提高。(2)教育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教育担负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教育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培养、训练生产所需要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级各类

27、专业人才上。教育正是通过向各种生产部门输送经过培训的更加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的增长。 教育可以促进科技发展,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社会,同时也将继续深刻地影响着未来社会。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点来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首先促进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有力地促进现代社会各种领域和各种层面的变化,而这些都依赖于教育的贡献。首先,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以极为简约的方式同时也以极为广泛的形式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教育是促进科技与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革命和科技

28、发展与现代教育革命和教育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不只是有科技革命才有教育革命,而同时是有教育革命才有科技革命。【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42 【正确答案】 面对全球化,我们的教育应在以下方面做出变革: (1)正确把握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明确教育发展的定位。教育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全球教育恩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的会通、融合,是使全球教育思想转化为我国教育实际,并因而体现出本土特征的过程。 本土化并不是割裂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它所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及社会条件下的更新、变迁,这种更新、变迁是由外来文化的冲击所造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融合了本土价值取向和与之有较大差别的外来文化,使双方都发生了一些转

29、变。一方面传统文化改变了自己固有形态,糅合进了外来文化中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也改变了自己的表现形式,以适应传统文化的要求。两者间的双向流动、更迭,才使得彼此都有生存发展的契机。可见,“本土化” 是外来文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相互沟通、融合的过程,是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改变自己的初始形态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过程,也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发生碰撞必然要出现的一个阶段。由此可见,教育的本土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正确处理本土教育传统与外来教育因素关系的过程。既要立足本土,从本国实际出发,又要积极借鉴一切外来优秀的教育发展要素。(2)辨识全球化对教育带来的影响,有意识抵御全球化的风险。要认清全球化进程产生

30、的消极影响和风险:一是不要对全球化抱有太多的幻想,要认识到现有的全球经济体制本身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经济全球化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对教育来说也同样如此;二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认识到全球教育规范或标准的相对性。在这一前提下寻求教育多元发展的框架。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要注意摒弃同质化趋势,尊重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的多样性,承认教育发展目标和组成部分的多样性。(3)拓展全球视野,加大国际理解和全球意识教育。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教育,必须破除国别限制而顺应教育全球化的时代趋势。教育应超越国家的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界限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核心是加大国际理解和全球意识的教育。所谓“国际理解教育

31、”,是以培养具有多文化共存、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地球村村民所必备的资质为目标,以实现“共生” 和“公正”为目的的“ 全球化”教育。这里的“共生”是指不同文化、宗教、民族在尊重和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人类共同生存的途径;而“ 公正”是指尊重一切人的基本权力,保障最起码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水准。前者以尊重差异为前提,后者以追求平等为目标。国际理解教育以解决国际社会的问题为主题,内容涉及了解世界各种文化、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和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人口、贫困、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认识世界的各种关系和不同文化社会的相互依存性,从而提高对国家和民族的认识,增加个人的责任感。在态度和情感上还要培养学生认识自我、

32、尊重他人、容忍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43 【正确答案】 信息化社会给教育带来的机遇:(1)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增加了人们接触信息和数据的可能性,从而极大地扩大和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交流。(2)信息新技术将十分有利于发展教育和培训。(3)信息技术带来教育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随之将带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料等许多变化。(4)在信息社会里,人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每个人进入职业界和融人社会将是重要因素,无疑将十分有利于个人的未来发展。信息化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挑战及教育的改革要求:(1)现代化的意识。一是人应当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开拓精神和未来意识;二

33、是人应具有民主意识,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地发展个性;三是人应当具有人文精神。(2)较高的信息素养。在信息化社会里,人要掌握信息技术,否则不能成为时代的主人。一个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的人应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是能有效、高效地获取信息;二是能熟练、准确地评价信息;三是能精确、创造性地使用信息。(3)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网络的普及,教育的时空界限越来越模糊,基于信息、多媒体、网络的自主学习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4)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在信息化社会里,在各科知识划分得越来越细的同时,知识的综合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具备多种知识和综合能力的“通才”在信息化社会里将具有更灵活的选择性和更自由的生存空间。(5)具有合作共事能力和良好的个性。(6)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即教育教学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