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842731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任务的是( )。(2014 年)(A)写命题作文(B)为班级设计网页(C)诊断电脑故障(D)完成考试单选题2 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 )。(2015 年)(A)吃一堑,长一智(B)近墨者黑(C)因噎废食(D)温故知新3 阅读、写作、运算等技能主要是( )。(2007 年)(A)运动技能(B)动作技能(C)策略技能(D)心智技能4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

2、。(2007 年)(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5 下列选项中,属于运动技能的是( )。(2008 年)(A)摇头(B)系鞋带(C)心算(D)作文6 运动技能的表征方式是( )。(2010 年)(A)命题(B)语义网络(C)命题网络(D)产生式系统7 心智技能区别于运动技能的主要特点是( )。(2011 年)(A)流畅性、简缩性和适应性(B)简缩性、展开性和流畅性(C)简缩性、内潜性和展开性(D)观念性、内潜性和简缩性8 某学生在体操技能训练中表现为,整体动作趋向于协调连贯,多余的动作有所减少,视觉控制让位于动觉控制,但动作技能尚未达到自动化,该学生的体操技能属于(

3、)阶段。 (2016 年)(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熟练(D)操作整合9 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哭” 来记忆马克思是 “1818 年 5 月 5 日”出生的这一历史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2007 年)(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编码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10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2008 年 )(A)元认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11 “学会如何学习 ”的实质是 ( )。(2009 年)(A)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策略(B)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C)掌握大量言语信

4、息(D)形成学习兴趣12 研究表明,专家棋手在扫视实战棋局 5 秒之后,能准确再现 20 多个棋位,而新手仅能记住 4 到 5 个棋位。对于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 )。(2009 年)(A)专家的观察力敏锐(B)专家的记忆力敏捷(C)专家有较高的智力水平(D)专家贮存了大量有关棋局的知觉模式13 在学习“gas 一煤气” 这一单词时,学生加入了中介词,成了“gas 一该死一煤气”。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 ) 。(2010 年)(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计划监控策略14 认为学业求助是缺乏能力的表现,是对自我价值构成威胁的学生,其成就目标定向类型是( ) 。(2011 年

5、)(A)掌握目标(B)学习目标(C)任务目标(D)表现目标15 在期末复习时,学生采用将课文内容以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2012 年)(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6 学生采用画图表或列提纲的方式整理所学知识,这种属于( )。(2016 年)(A)资源管理策略(B)元认知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17 学生学习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次要观点以及各观点之间的关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2017 年)(A)精细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调节策略(D)组织策略18 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征是( )

6、。(2008 年)(A)严密性、流畅性、准确性(B)敏捷性、严密性、独特性(C)准确性、变通性、敏捷性(D)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19 人在解决一系列相似的问题之后,容易出现一种以习以为常的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 )。(2011 年)(A)学习准备(B)思维定势(C)功能固着(D)思维阻抑20 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 )。(2017 年)(A)直觉思维(B)聚合思维(C)抽象思维(D)发散思维21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杜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 。(2007 年)(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

7、德意志(D)道德行为22 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此时其社会规范学习处于( )。(2008年)(A)服从水平(B)依从水平(C)认同水平(D)内化水平23 若问小明“ 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 ?”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 。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2009 年)(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24 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这体现了观察学习的( )。(2009 年)(A)习得效应(B)

8、情绪唤起效应(C)抑制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5 心智技能的获得,只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 即可。(2012 年)26 智力是创造力的充要条件。(2010 年)27 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2007 年)三、简答题28 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2015 年)29 简述操作技能学习的高原现象及产生的主要原因。(2013 年)30 简述菲茨与波斯纳提出的操作技能形成阶段及其特点。(2014 年)31 如何有效进行资源管理?(2012 年)32 试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就其中某个因素举例说明。(2008年)必

9、答题33 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先前的学习中,他们形成了大量知识经验。其中,有些经验与科学的理解相一致,可以作为新知识学习的起点;有些经验与科学的理解相违背,并有可能阻碍新知识的学习。因此转变学生头脑中的错误概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请根据有关的研究成果论述错误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说明如何在教学中促进错误概念的转变。(2011 年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结构良好问题的特征:一是问题的明确性,二是答案的

10、明确性。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近墨者黑是指接近坏人就会使人变坏,强调的是别人的影响,而非自己也学到的影响。【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技能分类的掌握情况。根据技能的特点,技能可以分为心智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智力技能)和运动技能(也称动作技能、操作技能)两类。吹拉弹唱、写字绘画等属于运动技能范畴,而阅读、写作、运算等则是常见的心智技能。至于“策略技能”,则是“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

11、合成,是一个“人造”的术语。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还没有开始操作;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仿,已经开始操作;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是操作模

12、仿阶段的特点。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技能的特点,技能可以分为心智技能和运动技能两类。运动技能是指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吹拉弹唱、系鞋带都属于运动技能范畴,心算、写作等则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摇头是生理现象。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有命题、语义网络和命题网络;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为产生式系统。产生式的基本原则是“如果条件为 X,那么实施行动 Y”,即当一个产生式的条件得到满足,则执行该产生式规定的某个行动。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要一个产生式,

13、而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则需要若干个产生式,这些产生式组成了产生式系统。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在掌握某种程序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动觉经验后实现的,是把程序性知识转化为相应活动方式的过程。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内部以简缩的形式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简缩性等特点;运动技能又叫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和展开性等特点。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D

14、【试题解析】 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通过整合,一方面动作水平得以提高,动作结构趋于合理、协调,动作的初步概括化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学员对动作的有效控制逐步增强,但是还未达到自动化、熟练化的阶段。操作模仿阶段的错误相对比较多。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注重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提供不同的线索来进行学习记忆。题中使用的策略正是精细加工策略。注意策略是指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选择性地指向重要内容的学习

15、方法。复述策略是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编码组织策略是指用某种结构将要学习的内容组织起来的学习方法。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主要指学习过程中的监控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通过学习材料进行添加、构建和生成,以便提供有利于回忆和理解的更多线索的各种方法;编码与组织策略是用某种结构将要学习的内容组织起来的各种方法。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16、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策略就是“学会如何学习”,也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关于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大多数心理学家一致认为,有效的问题解决是以丰富的某一问题领域的知识存贮为基础的。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在于,专家具有庞大的知识储备和独特的知识组织方式。相对于新手而言,专家不仅具有丰富的陈述性知识,即事实和言语信息,而且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存储大量的程序性知识,即知道如何去做的策略知识。本题考查的就是专家与新手的区别点所在。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3

17、【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编码与组织策略是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计划监控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德韦克看来,学生面对学业的失败和困难时,一种反应是无助,一种反应是进取,两者的区别源于这两类儿童有着不

18、同的成就目标定向。前者倾向于确立成绩目标,也称表现目标,他们将学习视为通过成绩在他人面前展示和证明自己能力的手段,一旦学业失败,则表现为一种无助取向;后者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也称学习目标定向、任务目标,他们意在获取知识,增加能力,相信努力导致成功,表现为一种进取取向。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复述策略是通过画线、复习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加工,以利记忆的过程;精细加工策略一般通过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等策略,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组织

19、策略通常采用列提纲、画网络关系图、流程图和表格等形式,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等。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组织策略(也叫作编码与组织策略)是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词语、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另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

20、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概念的定义差别。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属于认知策略的一种,而调节策略和计划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次要观点以及各观点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列提纲的方法,这与作关系图、运用理论模型等构成了组织策略,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品质的核心,是指用超常规的方法,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产生新方案和新成果的心理过程,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变通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独特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

21、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此外还有重新定义或按新方式对我们的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因此,本题选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方式。功能固着是指当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功能后,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特点,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功能。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几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概念的理解程度。直觉思维指的是不经过明显的中间推理过程,就能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是

22、一种跳跃式思维。抽象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需要使用已知的、熟悉的规则。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是相对的,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相对的。要注意它们的主要区别。因此从概念的定义来看,利用熟悉规则解决问题是一种聚合思维,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班杜拉等

23、心理学家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提倡观察学习,重点研究道德行为;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主要是对道德认知进行研究;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的研究重点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研究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规范学习也就是品德的内化过程,分为社会规范的遵从、认同和内化三种水平。服从和依从水平,是指主体对某种行为本身缺乏必要的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认同,是个体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地接受了规范,从而自愿模仿和遵从自己所仰慕的榜样行为,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稳

24、定性的特征。内化则是规范的一种高级接受水平,是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属于社会认同阶段。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三水平六阶段”,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其中:(1)前习俗水平(09 岁)包括: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 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2)习俗水平(915 岁) 包括: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

25、定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3)后习俗水平(15 岁以后) 包括: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第六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题中小明因害怕受惩罚而认为偷东西是不对的,这是处在前习俗水平,这一时期的儿童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抑制效应是指观察者由于看见榜样得到惩罚的结果而引起的反应倾向减弱的现象。本题的违纪学生在周围同学的影响下,自己的违纪行为减弱,属于抑制效应。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

26、心理学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5 【正确答案】 错误。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是一种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其特点是:(1)动作对象的观念性。(2) 动作执行的内潜性。(3)动作结构的简缩性。心智技能的获得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原型定向: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2)原型操作:把头脑中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3)原型内化:把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该题认为心智技能的获得,只需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 即可,忽视了原型内化阶段。【试题解析】 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

27、在头脑中进行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方式;练习是指以形成某种技能为目的的学习活动,是以掌握一定的活动方式为目标而进行反复操作。心智技能的形成虽然离不开反复练习,但反复练习只是提供了促进这种基本技能的熟悉以至自动化的机会,并不能自动解决心智技能的灵活运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错误。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来看,高智力者,创造力可低;低智力者,创造力一定低。反过来来看,高创造力者,智力较高;低创造力者,智力可高可低。智力是创造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创造力还受到知识、人格特征、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试题解析】 按照逻辑学的推

28、理,没有智力就没有创造力,但是有了智力并不一定有创造力,因此,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错误。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基本相同时,定势能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减少探索过程,有利于问题解决。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不相同时,定势使人习惯性地采取原先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而不进行别的尝试,会阻碍问题解决。【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思维定势与问题解决效率关系的掌握情况。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发现,思维定势是影响问题解决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思维定势既有可能促进问题的解决,也有可能阻碍问题的解决,关键取决于导致个体

29、形成思维定势的问题情境与新的问题情境的相似性。当新的问题情境与原有问题情境基本不变时,思维定势有助于问题解决效率的提高;当新的问题情境与原有问题情境变化很大时,思维定势则会导致问题解决效率的降低,甚至阻碍问题的解决。因此,思维定势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只是可能的情形之一,并不是两者关系的全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三、简答题28 【正确答案】 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是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前面的学习中概括出一般性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后继的学习活动中。它揭示出造成学习迁移的原因之一是两种学习遵循共同的原理。对于教学的启示:(1)加强原理教学,促进原理或规则的迁移。(2)重视学习机会,促进

30、学习方法迁移。(3)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策略。(4)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掌握学科结构。【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概括性理论是由贾德提出,他同时也提出:学习者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9 【正确答案】 (1)在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称之为“ 高原现象 ”。它表现为练习曲线一直保持在一定水平而不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2)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当练习成绩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时,继续进步需要改变现有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而代之以新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新的方式方法。第二,经过较长时

31、间的练习,学生练习的兴致会有所下降,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或者身体疲劳,从而导致练习成绩出现暂时停滞的现象。【试题解析】 操作技能的高原现象是指在结构比较复杂的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停止的现象,称之为“高原现象”。这一现象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出现一段接近水平的线段,此时曲线不但不上升,甚至还可能出现少许下降。但在高原期后,曲线又继续上升,高原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练习方法不当;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意志品质不

32、够顽强等。只有消除这些消极因素的干扰,才能避免高原现象的发生。【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0 【正确答案】 菲茨和波斯纳提出了三阶段模型,将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认知阶段、联系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练习者要将组成某种动作技能的活动方式反映到头脑中而形成动作映象,并对自己的任务水平进行估计,明确自己能够做得如何。在该阶段:对示范动作(或者参考书、参考图示)进行观察,需要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技能的动作结构和特点,以及各组成动作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动作映象。(2)联系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的注意力已从认知转向动作,逐渐从个别动作转向动作的协调与组织。开始把个别动作结合起来,

33、以形成比较连贯的动作。但是他们常常忘记动作之间的联系,在动作转换和交替之际,往往出现短暂的停顿现象。(3)自动化阶段。这是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所学习的动作技能的各个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调以达到自动化。【试题解析】 操作技能是分阶段的,随着不断练习,在适当条件下会发生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各种指标反映出来。【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1 【正确答案】 资源管理策略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学习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策略。(1)时间管理策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对于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时间管理策略有:设定目标金字塔:为自己

34、设定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 设定学期计划:就整个学期拟一份完整的时间管理计划表。规划每周活动:为了使自己的每周、每天的活动有条不紊而设定。(2)努力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更有效地将精力用于学习上所需要采用的策略。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动机控制、环境管理以及自我强化等策略。(3)学业求助策略。广义的学业求助是指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面向他人(如教师、同学)或面向物(如计算机、词典) 请求帮助的行为。狭义的学业求助是指发生在学校情境中(不包括考试或测验),以口头发问为主要形式,以老师或同学为求助对象的行为。【试题解析】 资源管理学习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学习策略,包括时间

35、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2 【正确答案】 (1)基本过程:理解与表征问题阶段:将问题的情境转化为某种内部的心理结构,或者说形成某种问题空间。寻求解答阶段:在问题表征阶段,个体有可能凭借与之熟悉的问题直接提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现有的问题。若无这种经验,个体便不得不制定计划,如建立解决问题的子目标层级,或选择相应的解决策略。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在对问题作出表征并选择好某种解决方案后,个体要执行这一计划,尝试解答。评价结果阶段:在选择并运用某种解题策略之后,个体应对这一策略运用的结果作出评价,这一过程包括检查与答案相一致或相矛盾的地方。(2)主要影响因素

36、:有关的知识经验。有关的知识经验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如果个体有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则可以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答。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经验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个体的智能与动机。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因为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特别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方法。动机是促使问题解决的动力因素,对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中是

37、如何表现的。问题表征反映着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涉及在问题情境中如何抽取有关信息,包括目标是什么、目标和当前状态的关系、可能运用的算法有哪些等。问题表征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它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结果。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常用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

38、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作原型。作为原型的事物或现象多种多样,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暂时停下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二是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本题要求考生能够准确陈述问题解

39、决的基本过程,并能够通过具体的例子阐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必答题33 【正确答案】 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1)学习者的形式推理能力;(2)学习者的“概念生态圈 ”;(3)动机因素;(4)社会情境(课堂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生先前的学习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是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1)专门组织新的经验,或演示直观材料,或让学生回忆过去的感性经验;(2)多提供具有本质特征的变式;(3)用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试题解析】 错误概念不只是由于理解偏差或遗忘而造成的错误,它常常与日常直觉经验相联系,植根于一个与科学理论不相容的概念体系,而且,正确概念的传授并不能自动地矫正学生原有的错误概念,必须寻找促进错误概念发生转变的途径和策略。【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GOST 30627 5-1998 Infant milk products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mass part of vitamin B1 (thiamini)《儿童用乳制品 维生素B1的质量含量的测定方法》.pdf GOST 30627 5-1998 Infant milk products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mass part of vitamin B1 (thiamini)《儿童用乳制品 维生素B1的质量含量的测定方法》.pdf
  • GOST 30627 6-1998 Infant milk products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mass part of vitamin B2 (Riboflavini)《儿童用乳制品 维生素B2(核黄素)的质量含量的测定方法》.pdf GOST 30627 6-1998 Infant milk products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mass part of vitamin B2 (Riboflavini)《儿童用乳制品 维生素B2(核黄素)的质量含量的测定方法》.pdf
  • GOST 30629-2011 Facing materials and products made of natural stone Test methods《天然石制饰面材料与制品 试验方法》.pdf GOST 30629-2011 Facing materials and products made of natural stone Test methods《天然石制饰面材料与制品 试验方法》.pdf
  • GOST 30630 1 10-2013 Mechanic environment stability test methods for machines instruments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s Bumps to enclosure of products《机械 仪器以及其他工业产品的机械环境稳定性试验方法 对产品.pdf GOST 30630 1 10-2013 Mechanic environment stability test methods for machines instruments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s Bumps to enclosure of products《机械 仪器以及其他工业产品的机械环境稳定性试验方法 对产品.pdf
  • GOST 30630 1 5-2013 Mechanical environment stability test methods for machines instruments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s Test methods for acoustic noise (vibration acoustic compone.pdf GOST 30630 1 5-2013 Mechanical environment stability test methods for machines instruments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s Test methods for acoustic noise (vibration acoustic compone.pdf
  • GOST 30630 1 6-2013 Mechanical environment stability test methods for machines instruments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s Bending torn tensile and compression tests of electrical teting.pdf GOST 30630 1 6-2013 Mechanical environment stability test methods for machines instruments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s Bending torn tensile and compression tests of electrical teting.pdf
  • GOST 30630 1 7-2013 Mechanical environment stability test methods for machines instruments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s Test methods for influence of shocks by free fall shocks byng a.pdf GOST 30630 1 7-2013 Mechanical environment stability test methods for machines instruments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s Test methods for influence of shocks by free fall shocks byng a.pdf
  • GOST 30630 2 1-2013 Climatic environment endurance test methods for machines instruments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s Test for stability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机械 仪器以及其他工业产品的气候.pdf GOST 30630 2 1-2013 Climatic environment endurance test methods for machines instruments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s Test for stability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机械 仪器以及其他工业产品的气候.pdf
  • GOST 30630 2 5-2013 Climatic environment stability test methods for machines instruments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s Test methods for salt mist《机械 仪器以及其他工业产品的气候环境稳定性试验方法 盐雾试验方法 》.pdf GOST 30630 2 5-2013 Climatic environment stability test methods for machines instruments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s Test methods for salt mist《机械 仪器以及其他工业产品的气候环境稳定性试验方法 盐雾试验方法 》.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