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842610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08 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人学率为 23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处于( ) 。(2010 年)(A)精英化阶段(B)大众化阶段(C)普及化阶段(D)全民化阶段2 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实施了( )。(2011 年)(A)补偿教育(B)义务教育(C)终身教育(D)回归教育3 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教育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 )。(2011 年)(A)主导与辅助关系(B)领导与从属关系(C)合作与竞

2、争关系(D)衔接与分工关系4 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 )。(2008 年)(A)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学龄儿童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普通高中的性质发生改变,在教育任务上兼顾( )。(2012 年)(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B)普通教育与基础教育(C)升学预备教育与就业预备教育(D)基础教育与预备教育6 我国致力于促进普通高中发展的多样化,一方面是为了满

3、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高中学生发展的( )。(2014 年)(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7 学生必须接受“ 自由教育 (liberal education)”,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因为有广博的知识和理性的能力,将来也是适应力最强的、对未来作了最充分准备的优秀公民和劳动者。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 )。(2012 年)(A)学科中心课程(B)学生中心课程(C)社会中心课程(D)活动中心课程8 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立足于克服这些缺陷的课程是( )。(2009 年)(

4、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C)选修课程(D)活动课程9 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 )。(2013 年)(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核心课程10 教育界尝试以综合课程加强学科之间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典型的综合课程按照综合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其顺序为( )。(2016 年)(A)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B)广域课程、相关课程、核心课程(C)核心课程、相关课程、广域课程(D)核心课程、广域课程、相关课程11 强调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主张进行分科教学的课程理论是( )。(2007 年)(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存在主义课程论(C)学科中心课程论(

5、D)国家主义课程论12 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主要强调( )。(2009 年)(A)课程目标的主导作用(B)教师对课程的再开发(C)管理者对课程的监控(D)学生对课程的评价13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2007 年)(A)目标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式14 主张把课程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 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 。(2010 年)(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外观评价模式(D)CIPP

6、 评价模式15 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中,不宜作为教学目标的表述是( )。(2007 年)(A)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B)培养学生区别事实与假设的能力(C)培养学生运用特定信息检验假设一致性的能力(D)培养学生领会一个段落中各种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16 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卢姆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 )。(2017 年)(A)分析(B)理解(C)评价(D)综合17 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

7、属于( )。(2017年)(A)融合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核心课程18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及媒体的使用等所进行的系统规划称为( ) 。(2010 年)(A)教学策略(B)教学模式(C)教学目标(D)教学设计19 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构建的教学模式是( ) 。(2007 年)(A)程序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20 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阐明“个” 的阶段,阐明 “类”的阶段,掌握规律与范畴的阶段,获得世界经验与生活经验的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 )。(201

8、0 年)(A)发现教学模式(B)掌握学习模式(C)范例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21 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2007 年)(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22 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但你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 )。(2009 年)(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坚定性评价23 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旨在发现学生学

9、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的评价是( ) 。(2012 年)(A)初始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24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 )。(2017 年)(A)评价目的不同(B)评价方法不同(C)评价内容不同(D)评价主体不同25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 年)明确规定的学生义务是( )。(2010 年)(A)团结同学,关心集体(B)尊敬师长,孝敬父母(C)热爱祖国,履行公民职责(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是( )。(2013 年)(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

10、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B)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的权利(C)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权利(D)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的权利27 某校在实施一项帮助问题学生的特殊教育计划时,泄露了一些学生的家庭困难和个人生理缺陷的信息,导致这些学生尴尬和不安,甚至有学生再也不愿意上学。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这所学校的做法违背了( )。(2014 年)(A)儿童最大利益原则(B)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C)无歧视原则(D)尊重儿童观点原则28 在师生关系上倾向于“学生中心说” 的教育学家是 ( )。(2017 年)(A)帕克(B)布拉梅尔德

11、(C)赫钦斯(D)梅伊曼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9 课程即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2010 年)30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2010 年)31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2007 年)32 理想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2012 年)三、简答题33 简述课程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2007 年)34 简述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2015 年)35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如何对泰勒课程编制原理进行了发展?(2016 年)36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权利的规定。(2011 年)37 简述“尊重学生 ”的基本内涵。 (2013 年)考研

12、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解。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一个国家的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 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在 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在 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近代教育发展中普及义务教育的理解。1619 年,德意志魏玛邦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义务教育法令,视为近代义务教育的开端,英、美、法等

13、资本主义国家于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实施了义务教育。此外,终身教育、补偿教育、回归教育思潮均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而世界近代史是从 17 世纪中叶开始,到 20 世纪初期结束。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学制概念的掌握情况。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教育年限以及学校之间衔接与分工的关系。因此,本题选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定义的掌握情况。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强制教育,主要规定了三个方面的义务:国家与社会的义务、家长的义务以及适龄儿童的义务。因

14、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关于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把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普通高中一方面要为升学作准备,还要为就业作准备。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正是由于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才决定了高中教育要实现多样化发展,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发展需要。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的掌握。在当年考试中有些难度,主要原因在于考生对基本知识掌握得不扎实。自由教育也称博雅教育,这种教育活动的学科界限模糊,什么都学,以获得最广泛

15、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同样考查的是考生对课程类型的掌握情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应,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的,是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活动课程在促进儿童积极学习方面是十分可取的,但它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广域课程的掌握情况,在

16、复习中考生需要熟悉课程类型中的不同概念。广域课程的设计是把许多科目的教材依性质分为几个领域,加以组织和排列,例如本题图中所示的“有关的自然知识”“有关的社会知识”等。此题特别容易将答案定位在 D 选项,因为核心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 “问题中心”。但实际上核心课程是在广域课程的基础上,为使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其统一性,把比较价值上最为重要的领域作为中心,其他领域则为周边与中心发生联系。因此,本题选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同样考查考生对于课程类型中综合课程的掌握情况。相关课程是指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课程在教学中加强相互联系。它并不是要编写一种新的课程,而是在原

17、有分科的课程基础上,在教学上加强联系和照应,它并不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广域课程是融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程,而核心课程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它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像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核心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它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的。通过分析可知,典型的综合课程按照综合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核心课程、广域课程、相关课程。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课程类型的掌握情况,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

18、,组成不同学科,分科进行教学。学科课程的优点在于重视每门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点是不重视相互联系,造成和加深了学科的分离,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不重视或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泰勒原理的掌握情况。泰勒原理(又称为“目标模式”)中的确定教育目标是首要的,它是选择内容、组织内容和评价效果的依据。目标一旦确立,将直接影响到课程与教学设计。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课程评价模式的熟悉程度。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

19、”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该评价模式强调用明确、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可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修改课程目标的依据。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课程评价模式的熟悉程度。目标游离评价模式主张评价应注重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目标。即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结果转到专项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上来。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相关知识。布卢姆主张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育目标,认为制定教育目标

20、不是为了表述理想的愿望,而是为了便于客观的评价,所以主张陈述目标要具体,要联系外显行为,要可测量。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掌握情况。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将所有知识划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由低到高包括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知道层次主要指的是认识、记忆、回忆、识别等;领会层次主要指对知识的理解、解释、说明等;应用层次主要指应用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和原理等;分析层次主要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

21、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从题干信息可知,教学单元结束后,要求学生写七律诗,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将学习过的诗歌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进行文字创作,所以正确答案是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类型的掌握情况。融合课程是指打破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课程合并成一门课程;综合课程是指打破

22、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是指从科学知识的整体中,选取关系紧密、性质相同的部分内容,根据科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成一门学科,在每门学科内部都有严密的结构体系;核心课程是指对所有学生都必要的且也是必修的学科领域。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学设计概念的掌握情况。教学设计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教师有关下一步教学活动的一切设想。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突出一种或某几种教学要素。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23、】 教育学原理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学模式的掌握情况,具体考查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主张只要能找到帮助每一个学生的方法,那么从理论上说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掌握学习”是围绕单元展开的,基本的程序为定向、单元掌握、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也是教学模式,具体涉及范例教学模式。范例教学理论是由瓦.

24、根舍因等人提出的。范例教学模式操作的基本程序:第一阶段,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用典型事物阐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第二阶段,解释范例的“类”或“属”,根据第一阶段获得的“个”的知识进行归类,推断、认识一类事物的普遍特征。第三阶段,掌握规律和范畴,对通过第一、第二阶段获得的认识进一步探究,得出规律性认识,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第四阶段,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关系的经验,认识更为抽象的规律。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学原则的掌握情况,具体涉及教学原则中的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

25、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育过程正确且高效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又称过程评价。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与上一题相同,考查考生对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仅仅是题干的表述与选项作了一些调整。因此,本题选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4 【正确答案】 A【

26、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不同教学评价的掌握情况。形成性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而终结性评价的目的则在于甄别学生。二者在方法、内容和评价主体上有共通之处。此外还有诊断性评价,三种评价是依据其目的不同划分的,考生应注意区分。【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学生义务的掌握情况,属于记忆类的知识点。【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中受教育权的掌握情况。受教育权所指向的权利为选项 A 的内容。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学生权利的熟悉情况。

27、泄露学生的私人信息违背了“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西方不同教育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学生中心”是进步主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帕克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尝试在一些来自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原理基础上采用活动的课程与方法。他主张必须用自然的活动的方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并强调教学中要注重使儿童有兴趣的活动。布拉梅尔德、赫钦斯、梅伊曼分别是改造主义、永恒主义和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9 【正确答案】 错误。课程不仅

28、包括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还包括学校有目的地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学校内其他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潜在的教育影响。课程不但包括对教学内容的规范,而且包括对教学进程的规范。【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课程概念的掌握情况。课程是指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不仅包括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不仅包括静态的课程内容,还包括各门学科的教学进程。【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0 【正确答案】 错误。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这种观点仅仅把教学看成是实施智育的途径,忽视了教学同时还是实施德育、美育和体育的基本途径。即使作

29、为实施智育的途径,教学也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包括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概念、任务的掌握情况,难度不大。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发展技能,还包括品德发展、身体发展、审美情操的提升等。【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1 【正确答案】 错误。教学模式即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模式具有概括化、理论化的特点,教学方法则具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特点。教学模式包含了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

30、略和教学方法等,属于较高层次。【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学模式概念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教学模式包含了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属于较高层次。教学方法则具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特点,低于教学模式层次。【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2 【正确答案】 错误。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尊师爱生、相互配合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共享共创、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想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努力:(1)了解和研

31、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师生关系的掌握情况。在师生关系的讨论中,常见的两种观点是“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无论哪一种,都各有其优缺点。【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三、简答题33 【正确答案】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制约课程目标的厘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编制的过程。(2)学生需要。课程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的基本职能就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而生成课程目标就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3)学科需要。作为实质性规范的知识是任何形式课程的本

32、源,没有知识的课程是不存在的。(4)社会需要。确定课程目标时理所当然地应考虑到社会生活的需求。【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课程目标制定依据的认识。影响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学生因素、学科发展及社会要求。【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4 【正确答案】 社会中心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认为课程不应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其基本观点包括:(1)设计课程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来确定教育目标。(2)要兼顾儿童的年龄特征,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3)通过对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学习,以达到改造社会、改造传统的目的。(4)认为

33、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的掌握,考生在复习中需要重点关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5 【正确答案】 (1)泰勒原理将课程理论归结为四个基本的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么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也即“确定教育目标一选择学习经验一组织学习经验一评价教育计划”。(2)布卢姆在 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每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从而形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3)

34、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从分类与分层两个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泰勒原理,提出了更具体化的目标分析框架,为课程的编制、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评价奠定了重要基础。【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泰勒原理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掌握情况,这两者都属于核心命题与概念,考生在复习中需要重点关注类似的命题与概念。【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6 【正确答案】 教师除具有一般公民的权利外,还包括职业本身特点所赋予的专业方面的自主权:(1)教育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评价的权利。(2)专业发展权,即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3)参与管理权,即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合

35、法途径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权利。【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教育权利的熟悉情况。【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7 【正确答案】 (1)“尊重学生”一方面表现在要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或者说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尊师爱生、相互配合的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关系,是合作共享、共同成长的关系。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二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三是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2)“尊重学生”另一方面表现为尊重学生享有的权利。学生具有的权利与其身份密切相关。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身心健康权、受教育权、隐私权等还受到特殊保护。(3)“尊重学生”需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人格尊严,但这并不意味着失去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尊重学生”的内涵的把握情况。【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TM D3161-2008b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Wind-Resistance of Asphalt Shingles (Fan-Induced Method).pdf ASTM D3161-2008b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Wind-Resistance of Asphalt Shingles (Fan-Induced Method).pdf
  • ASTM D3161-2008c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Wind-Resistance of Asphalt Shingles (Fan-Induced Method).pdf ASTM D3161-2008c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Wind-Resistance of Asphalt Shingles (Fan-Induced Method).pdf
  • ASTM D3161-200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Wind-Resistance of Asphalt Shingles (Fan-Induced Method)《沥青瓦抗风性的标准试验方法(风扇引风法)》.pdf ASTM D3161-200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Wind-Resistance of Asphalt Shingles (Fan-Induced Method)《沥青瓦抗风性的标准试验方法(风扇引风法)》.pdf
  • ASTM D3162-1994(2005)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arbon Monoxide in the Atmosphere (Continuous Measurement by Nondispersive Infrared Spectrometry)《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标准试验方法(用非扩散的红外光谱测定法进行连续测量)》.pdf ASTM D3162-1994(2005)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arbon Monoxide in the Atmosphere (Continuous Measurement by Nondispersive Infrared Spectrometry)《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标准试验方法(用非扩散的红外光谱测定法进行连续测量)》.pdf
  • ASTM D3162-201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arbon Monoxide in the Atmosphere (Continuous Measurement by Nondispersive Infrared Spectrometry)《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标准试验方法(用非色散的红外光谱法的连续测量)》.pdf ASTM D3162-201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arbon Monoxide in the Atmosphere (Continuous Measurement by Nondispersive Infrared Spectrometry)《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标准试验方法(用非色散的红外光谱法的连续测量)》.pdf
  • ASTM D3163-200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rength of Adhesively Bonded Rigid Plastic Lap-Shear Joints in Shear by Tension Loading《用抗拉荷载法在剪切胶粘剂粘接刚性塑料搭接接头的抗剪切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3163-200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rength of Adhesively Bonded Rigid Plastic Lap-Shear Joints in Shear by Tension Loading《用抗拉荷载法在剪切胶粘剂粘接刚性塑料搭接接头的抗剪切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3163-2001(2008)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rength of Adhesively Bonded Rigid Plastic Lap-Shear Joints in Shear by Tension Loading《用抗拉荷载法在剪切胶粘剂粘接刚性塑料搭接接头的抗剪切强度的标准试.pdf ASTM D3163-2001(2008)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rength of Adhesively Bonded Rigid Plastic Lap-Shear Joints in Shear by Tension Loading《用抗拉荷载法在剪切胶粘剂粘接刚性塑料搭接接头的抗剪切强度的标准试.pdf
  • ASTM D3163-2001(201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rength of Adhesively Bonded Rigid Plastic Lap-Shear Joints in Shear by Tension Loading《用抗拉荷载法在剪切胶粘剂粘接刚性塑料搭接接头的抗剪切强度的标准试.pdf ASTM D3163-2001(201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rength of Adhesively Bonded Rigid Plastic Lap-Shear Joints in Shear by Tension Loading《用抗拉荷载法在剪切胶粘剂粘接刚性塑料搭接接头的抗剪切强度的标准试.pdf
  • ASTM D3164-200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trength Properties of Adhesively Bonded Plastic Lap-Shear Sandwich Joints in Shear by Tension Loading《用拉伸负荷法测定胶粘剂粘接塑料搭接接头剪切强度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3164-200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trength Properties of Adhesively Bonded Plastic Lap-Shear Sandwich Joints in Shear by Tension Loading《用拉伸负荷法测定胶粘剂粘接塑料搭接接头剪切强度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