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7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84917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7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7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7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7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7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综合练习试卷 17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能够反映早期吠陀时代的文献是( )。(A)沙摩吠陀(B) 耶柔吠陀(C) 阿闼婆吠陀(D)梨俱吠陀2 袁世凯统治时期被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 的总理是 ( )(A)熊希龄(B)唐绍仪(C)段祺瑞(D)赵秉钧3 以下戏剧作家中,( ) 被恩格斯称为“ 喜剧之父” 。(A)阿里斯多芬(B)爱斯奇里斯(C)索福克利斯(D)幼里披底斯4 下列关于塞尔维乌斯改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改革加速了罗马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B)改革以血缘原则划分居民(

2、C)改革基本上完成了氏族制度向国家的过渡(D)改革有明显的军事性质,加强了罗马军事实力5 下列表达错误的是( ) 。(A)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基督教一样,同为一神教,有唯一的真神安拉(B)安拉是先知,是人民的警告者(C)伊斯兰教的教规即所谓的“五功”是念功、拜功、科功、斋功、朝功(D)伊斯兰教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6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7 温泉关战役8 班田收授法9 留里克王朝10 圣像破坏运动11 行省12 “黄金诏书 ”13 巴贝克起义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3、分,共 120 分。14 述评克利斯提尼改革。15 比较汉代中国与罗马帝国的发展状况。16 西欧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等级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四、填空题17 1569 年,波兰贵族在_召开的国会上,正式宣布波兰和立陶宛合并,组成一个国家。18 1305 年,法王腓力四世在囚禁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后,将教皇所在地从罗马移居靠法国边界的_。综合练习试卷 17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综合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综合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综合4 【

4、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6 【正确答案】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协议,将南方数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番号被国民党政府取消。随后,由中共中央重建。【知识模块】 综合7 【正确答案】 温泉关战役:公元前 480 年希腊联军和波斯军队在中希腊的温泉关进行的一场大决战。温泉关地势极其险要,希腊守军仅有 7200 人,以斯巴达王李奥尼达为司令,面对的却是数十万波斯大军。初次接触后,带头作战的斯

5、巴达人非常英勇,波斯军队数度猛攻皆不得手。后来波斯军队找人带路迂回绕行至温泉关后面,使希腊守军腹背受敌,难以坚守。李奥尼达命令大部分守军撤离关口,他和全体斯巴达战士则留下死守,鏖战竞日,终于全部牺牲,另外请求留下和斯巴达人并肩战斗的还有 400 名底比斯人和 700 名底特斯皮亚人,他们也都英勇牺牲。温泉关之战为希腊全军树立了榜样,鼓舞了整个民族的战斗意志,其精神力量之伟大远胜于具体关隘的得失。从战略布署上看,这场守卫战也是成功的,它为联军主力在后方的集结和希腊舰队驻防于萨拉米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知识模块】 综合8 【正确答案】 班田收授法:日本大化革新时实行的律令土地制度。645 年日本改

6、新派发动政变,建立改新政府。翌年实行改革,土地制度仿效唐朝“均田制” ,实行“班田收授制 ”。律令法规定:对年满 6 岁的公民班给口分田,男子每人 2 段,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6 年一班,死后收公。受田者须负担租庸调,并服兵役。租为田税,按田亩向国家缴纳稻谷;庸为徭役,成年男子每人每年 10 天;调为贡纳,缴纳土特产,一般纳绢布,每户 43 米。班田收授法废除了旧时的土地和部民的私人占有制,打击了氏族贵族的传统特权。班田制是国家以班给口分田为条件而确立起来的封建剥削关系。班田收授法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为日本由古代社会向中世纪封建社会过渡奠定了基础。【知识模块】 综合

7、9 【正确答案】 留里克王朝:古罗斯国的第一个王朝(8621598)。9 世纪中叶,由瓦里亚格人留里克建立,故名。据往年纪事记载,东斯拉夫人各部落内部矛盾激化,内讧不已,社会混乱。为了维持秩序,特邀请势力强大的瓦里亚格人军事首领作王公,于是留里克应邀来到诺夫哥罗德,于 862 年当了罗斯国的第一任王公,从此开始了留里克王朝的统治。882 年迁都基辅,开始了基辅罗斯的统治。【知识模块】 综合10 【正确答案】 圣像破坏运动:89 世纪拜占庭帝国发生的反对圣像崇拜的运动。立奥三世时期(717741) ,为争夺教会和修道院的土地,加强军备与阿拉伯人的侵略作斗争,以反对圣像崇拜为号召,于 726 年颁

8、布反对圣像崇拜的诏令,掀起一个全社会破坏圣像运动。730 年 1 月,立奥召集御前会议,要求僧俗高级贵族在他制定的反对圣像崇拜的法令上签字,拒绝签字者立即免职。圣像破坏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主张和参加破坏圣像的主要是东方各军区的军事贵族、开明僧侣、保罗派信徒以及其他反教会的下层群众;坚持圣像崇拜的主要是正教高级教士、旧贵族、修士以及欧洲边区的民众。君士坦丁堡工商界人士也站在圣像崇拜者一边。立奥大批没收教会和修道院的土地,以服兵役为条件,将土地分给军事贵族或作为士兵的份地,并强迫男女修道士还俗,将修道院改为军营。其子君士坦丁五世(741775)继续推行圣像破坏运动。这个运动断断续续进行了 1

9、个世纪之久,圣像破坏运动加强了拜占庭的军事力量,有力地抗击了阿拉伯人的进攻。但圣像破坏运动遭到罗马教皇和拜占庭大主教的竭力反对。843 年,帝国与教会妥协,恢复圣像崇拜运动,但已没收的教会土地不再归还。拜占庭的封建化进程前进了一大步,对文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知识模块】 综合11 【正确答案】 行省:罗马对征服地区实行的一种统治形式。始实行于公元前 3世纪后期,至公元前 2 世纪后期,共设置 7 个行省。各行省由罗马派总督治理,其土地、资源等被视为罗马国家的财产,其城市地位不一,视对罗马的态度而定,少数友好者被列为自由城市,享有全部或部分自治权,平时免税。大多数城市则被列为纳税城市。公元前 2

10、 世纪以后,罗马还陆续建立了一系列行省。公元前 2 世纪中叶起,罗马逐渐形成一套行省的组织管理制度。行省原为委托给高级官员进行统治的区域范围,但随着海外扩张,获得新的意义,即指交给高级官员管辖的意大利以外的被征服地区。行省制度是罗马奴役海外被征服地区的一种形式,行省由征服而来,被视为罗马国家的财产,其居民被视作外国投降者。【知识模块】 综合12 【正确答案】 “ 黄金诏书 ”:1356 年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四世屈服于诸侯的压力而颁布的诏书。诏书明确规定了德国皇帝由七大选侯选举,皇位虚悬时由萨克森公爵和莱茵的宫廷伯爵摄政,教皇不得兼任代理皇帝,诸侯享有的其他特权也得到了确认,于是诸侯的独立地位也得

11、到了完全的肯定。诏书成了诸侯割据的法律依据,加速了帝国的崩溃。【知识模块】 综合13 【正确答案】 巴贝克起义:816837 年阿塞拜疆人民反抗阿拉伯帝国封建统治的大起义。领导者为胡拉米教派首领巴贝克。起义者打着胡拉米教派的旗帜,宣称巴贝克为神的化身,参加者有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多达 30 万人。因以身着红衣为标志,故又被称为“ 红衣军 ”。在巴贝克的领导下, “红衣军“屡败官兵,除恶霸,杀贪官,很快席卷了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波斯西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了帝国北部商业要道。起义群众发展到 30 多万人,声势浩大,对哈里发政权构成严重威胁,但坚持斗争 20 多年的巴贝克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知识模

12、块】 综合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4 【正确答案】 克利斯提尼也是像梭伦那样出身贵族却支持平民的民主政治家,他针对梭伦改革犹未深入触动的雅典选举体制和血缘团体作了较彻底的改革。其内容之一是废除传统的 4 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 10 个新的地区部落,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实际上这些新部落就是城邦的选举区,仅袭用部落之名而已。由于雅典政坛上早有平原、山地、海岸三派之分,新部落的组成就注意到在消除氏族贵族影响的同时,也注意融合三派,因而组成比较复杂。其办法是每一地区部落都包括三个位于上述三种地区的“ 三一区 ”。正是在彻底按地区组成这一点上,克利斯提尼改革沉重打

13、击了氏族贵族,使他们依靠旧的氏族血缘关系影响选举成为不可能,雅典的国家组织也由于摆脱氏族关系的残余而完全形成了。在组成新的选区之后,克利斯提尼便以 10 个部落各选 50 人组成新的五百人会议,取代梭伦的四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的成员是所有公民不分等级皆可担任,比四百人会议更民主。五百人会议的权力也更为扩大,除了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所有议题均先由它讨论并由它主持公民大会外,它又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国家日常政务,其 500 成员按部落分为 10 组,在一年内轮流值班,称为“主席团” ,每组50 人内部也是轮流抽签值班,而在每人值班那天,他便是雅典国家地位最高的公职人员,有权主持公民大会、接见

14、外国使团。克利斯提尼改革还导致雅典军队组成的变动,以前按血缘部落征兵的办法现在改为按地区部落征兵,每部落提供一队重装步兵、若干骑兵及水手,并且选举一名将军为统领。10 名将军组成将军委员会,由军事执政官任主席。将军之职按公民自费服役的传统,不仅没有薪饷而且要由自己出资装备一切(包括勤务兵),因此只有家产丰厚的人才愿意和可能担当。所以,它始终不搞抽签而只由选举产生,并可连选连任(但也可以随时罢免),后来这一职务便成为奴隶主上层掌握的要职,对雅典政局影响较大。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最后一个措施是实行陶片放逐法(陶片是指选票),这个放逐法对那些不受群众欢迎的头面人物(往往是贵族)是很大的威胁,不失为民主政

15、治的一个重要工具。上述可见,克利斯提尼改革是继梭伦之后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高峰。此后,雅典城邦的民主洪流便不可逆转地向前猛进,因此亚里士多德说这一改革“比梭伦宪法要民主得多” 。恩格斯也认为它是雅典国家建立过程的圆满结束。雅典在将近百年之间由于一系列民主改革而跃升为希腊世界中居领导地位的城邦,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实力已可使它在即将到来的波斯帝国的入侵中接受空前严重的挑战。【知识模块】 综合15 【正确答案】 在 1 一 2 世纪的罗马、安息、贵霜、汉四个大国中,就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而论,罗马与汉大体旗鼓相当,而其他两国是不能与之相比的。这两个古代大国主要有以下异同点:(1)罗

16、马帝国和汉代中国都是在战争过程中形成的,但是罗马帝国表现为武力征服的结果,而汉代中国则表现为武力统一的结果。罗马帝国的广大版图是在共和国后期的征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而来的。而对于各地的编户齐民来说,汉王朝的建立是一种统一,而非一种征服。(2)罗马和汉代中国作为幅员辽阔的跨地区的大国,不可避免地都要划分行政区域加以统治。罗马广泛实行行省制,汉朝则广泛实行郡县制。二者都由中央派官统治地方,具有相似之处。可是具体地说,二者又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在罗马帝国中,各个行省的情况差别很大,它们所受的待遇也不全相同。在罗马的行省体制中,不同程度的地方自治相当广泛地存在着。汉朝的郡县制则是中央直接统治地方的一整套

17、行政系统。郡有郡守和郡一级官员若干人。郡以下是县,县有县令和县一级官吏若干人。他们都由国家任命,并按制度从国库领取俸禄。县以下为乡,乡的“三老”是由地方长官从当地民众中选拔出来的,受命管理本乡,也从国家领取俸禄。汉代中国没有任何自治或半自治的城市。因此,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程度来看,罗马帝国与汉代中国是难以比拟的。(3)罗马帝国和汉代中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自也都有一个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要的地位。这是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但是就具体情况来看,两个大国在民族构成上的区别是很大的。在罗马帝国中,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要地位,也无疑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他们又有其明显的劣势方面。首先,他们在整个帝国人口的比

18、例中只占少数。其次,在罗马帝国中,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是东方的各民族,有着杰出的文化贡献的是希腊民族,而罗马民族,除了在法学上有突出贡献之外,在文化史上的建树是不大的。最后,在帝国中所谓的罗马化也是程度很浅的。罗马帝国在文化上实际是不统一的。在汉代中国,汉族居于主要地位。汉族人口在汉代中国占大多数,这是罗马帝国不能比拟的。汉族不仅在人口上是国家的主体,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国家的中坚。先秦时期的灿烂文化和汉代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而创造这一文化的主体民族也是前后一贯的。汉代统治者把儒家学说定为正宗,用统一的思想来维护国家的统一。这就更不是罗马帝国统治者所能做到的了。【知识模块】 综合16 【正确答案】 西

19、欧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是与封建等级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名义上,国王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除王室直接经营的土地以外,他把其余的土地以采邑形式分封给公爵、伯爵、大主教、修道院院长等教俗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仿效国王的样子,把自己直接经营以外的土地分封给男爵、子爵等中等封建主,中等封建主再仿效前例,把自己经营以外的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骑士。这种层层分封的结果,就形成了界限分明的封建封君封臣等级制度。在上的称封建主,又称宗主。在下的称封臣,又称附庸,主臣之间互有义务。封主要保护封臣,调节他们之间的争讼;封臣要对封主宣誓效忠,还要为封主尽三种义务:一是帮助。当封君遇有战事时,封臣要为封君服军役。在封君遇有紧急需要时,封臣要有义务给封君以金钱上的帮助。二是劝告。封臣有义务参加封君召集的各种会议,对某些重大问题向封君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封君作出正确判断或壮大封君的声势。三是效忠。一个封主在其辖区内拥有一切权力,可以设立法庭,征敛赋税、铸造货币、随意支配农奴,等等。因此这种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等级制度,不仅造成了封建割据的局面,而且还形成了金字塔式的阶级关系,处在金字塔最底层的是广大农奴。【知识模块】 综合四、填空题17 【正确答案】 卢布林【知识模块】 综合18 【正确答案】 阿维农【知识模块】 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