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5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850353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5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5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5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5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5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5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840 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B)林则徐虎门销烟(C)中国封建王朝腐朽没落(D)资本主义的扩张本性2 近代以来,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对中国的侵略,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甚至企图瓜分中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C)经济:凉夺(D)文化渗透3 近代以来,世界上主要资本一帝

2、国主义国家,几乎都曾经欺凌过中国,强迫中国签订过不平等条约。资本一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 虎门条约(C)中美 望厦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4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其中,规定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A)主权和领土完整(B)领海主权(C)司法主权(D)关税主权5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手段和方式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其中,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A)宣传西方文化的优越(B)帮助中国兴办教育(C)推动近代中

3、国文化的发展(D)用西方文化改造甚至取代中国文化6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阶级构成中,既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又是中国民主革命主力军的是(A)封建地主阶级(B)农民阶级(C)工人阶级(D)资产阶级7 毛泽东在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问题时曾指出,认清和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8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4、的矛盾9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反抗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长时间的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其中,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台湾人民反抗美国、日本的侵略(C)太平军重创英、法联军(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进犯北京10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对中国进行一步步的侵略和瓜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A)1840 年的鸦片战争以后(B) 1900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C) 1894 年的甲午战争以后(D)1883 年的中法战争爆发以后11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从内因

5、上讲,最根本的原因在于(A)经济技术的落后(B)社会制度的腐败(C)武器装备的落(D)帝国主义的强大12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其中,提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典型代表著作是(A)四洲志(B) 海国图志(C) 盛世危言(D)救亡决论13 鸦片战争中,一个英国资本家预言:“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编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但是,这个在中国倾销商品的梦幻最终破灭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A)中国通商口岸少,关税税率高(B)中国人不喜欢使用外国进口商品(C)中国人过于贫困,购买力太低(D)中国的自然经济对其

6、的顽强抵制14 1895 年 4 月 17 日,日本通过强迫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强占了中国的辽东半岛。6 天后,俄国、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 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归还给中国,史上称之为“ 三国干涉还辽 ”。促使“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是(A)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抵抗(B)列强在争夺中国过程中的矛盾(C)日本更需要 3000 万两的“赎辽费”(D)三国为了保持中国的领土完整15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主要原因是(A)封建统治者想学习西方经验未果(B)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D)列强并不想把中国完全变成殖民地16 魏源在海国图志

7、一书的序文中强调:“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一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其核心是(A)引进西方技术,回馈西方各国(B)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向西方学习,与各国礼尚往来(D)既要学西方的先进技术,又要学西方的政治制度17 八国联军总司令、德国元帅瓦德西向德皇威廉二世报告说:“无论欧、美、日各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法国议会在辩论对华政策时,一位议员指出:“ 中国地土广阔,民气坚劲。”“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呓也。” 瓦德西和这位议员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原因在于

8、(A)中国地广人多,西方列强无力征服(B)瓜分的行径遭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D)列强主观上想扶持清政府为其代理人18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还只有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但是,随着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B)中法战争以后(C)中日甲午战争以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19 近代中国,第一个喊出“救亡” 这一口号的人是(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孙中山20 当中日甲午战争还在

9、进行的时候,恩格斯就预言,甲午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其后,中国历史的发展符合恩格斯预言的是(A)发生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官办近代民用工业的兴起(D)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1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原因主要体现在,鸦片战争导致了(A)中国的封建王朝彻底退出历史舞台(B)中国从名义到实质都完全丧失了独立国地位(C)中国逐步沦为

10、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D)中国逐渐开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2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联系体现在(A)两大任务的主题和内容不同(B)前者为后者创造了必要的前提(C)两大任务的实现方式不一样(D)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23 近代中国没有被帝国主义列强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单独征服,也没有被他们共同瓜分,原因在于(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B)列强想使中国变成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C)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列强主观上就想在中国扶植其统治的代理人24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从 184

11、0 年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直到抗日战争以前,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从中国内因上讲,主要在于(A)社会制度腐败(B)列强军力强大(C)经济技术落后(D)列强彼此团结25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B)资本一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C)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D)西方列强的主观意识决定26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指的是(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7 19 世

12、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 边疆危机”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邻国、蚕食中国边疆地区,其主要目的是(A)维护其在亚洲既有的殖民统治体系(B)防范中国扩张和对周边国家的入侵(C)为进一步侵略和瓜分中国奠定基础(D)为最终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做准备28 下列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述正确的有(A)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广大人民生活日益贫困(B)中国自然经济遭到冲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C)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并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D)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

13、一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29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30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新产生的阶级是(A)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B)贫农和雇农(C)中国的资产阶级(D)中国的工人阶级31 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

14、策。 ”这表明列强(A)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B)已经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C)仍需扶持清政府“以华治华”(D)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志32 1895 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北京)城门:“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这一对联所反映的史实是(A)慈禧万寿庆典(B)公车上书(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D)马关条约签订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5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本题虽

15、然教材没有直接的语言表述,但是通过分析可以解决。16 世纪至 19 世纪,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发展,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也随之向外扩张。到了 19 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剥削的重要形式。这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殖民扩张道路的一个体现。故 D 选项正确。 A 选项是英国殖民者走私鸦片的原因,B 选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和直接原因,C 选项是近代中国反抗外敌入侵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一道识记为主的试题,难度较小。资

16、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主要方式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其中,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它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A 选项正确。本题虽然超越了 大纲解析的范围,但是考生仍然需要掌握。【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1840 年 6 月爆发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 8 月 29 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1843 年

17、 10 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1844 年 7 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 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A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1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目的,属于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本题虽然在大纲解析之中没有给出明确的解析,但是,此问题是考生必须关注和理解的,因为其与当前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紧密结合。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文化思想,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为军事侵略、政治侵略和经济侵略服务的。所以。ABC 三个选项均不符。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中的阶级关系的变动,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考生

19、容易在 B 和 C 两个选项之间纠结。近代中国的农民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剥削严重,生活状态极度恶化,所以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是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本题要抓住“最基本”这个关键词。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ABD 均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一部分

20、。C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一道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很小。虽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但在这些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很小。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敌入侵的过程中,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三元里人民的抗

21、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A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中的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 1894年的甲午战争爆发以后达到高潮。同时,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C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而经济技术的落后,并不意味着中国就

22、不应当进行反侵略战争或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因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很落后,而且反动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因此,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一再失败,才成为了不可避免的。D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本题考查的是内因,而帝国主义的强大是外因,故不选。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大。C 选项正确。1841 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的 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后来林则徐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四洲志书稿交给

23、好友魏源。魏源在 1843 年 1 月编成海国图志,其内容除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外,还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翻译西人论述的夷情备采及西洋科技船炮图说等。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郑观应同王韬、薛福成、马建中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例如,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的意义。严复在其所

24、著的救亡决论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本题把 C 选项作为直接考查角度,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试题的难度。同时, BD 两个选项也可以作为直接的考杏角度。【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是一道以理解为主、识记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陆续开通了东南沿海的五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又被迫开通的口岸沿长江深入内地。同时,中国逐步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因而,A 选项错误。BC 两个选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是表面的现象,并非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5、。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在中国的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然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这对外国向中国倾销商品产生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因而,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中的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是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A 选项,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抵抗,是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但是不能成为促使“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日本是被迫归还辽东半岛的,因而 C 选项的理由不成立;D 选项,包括三国在内的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因而,不可能

26、想保持中国的领土完整。B 选项正确的原因在于,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岛、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并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于是出现了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还辽。【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是一道记忆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鸦片战争以前,清王朝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并没有想学习西方经验的主动性,是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所以,A 选项错误。C 选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力量弱小,只能是导致中国革命不能成功和中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

27、因之一,而不能导致中国成为半殖民地。D 选项的错误在于,列强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把中国完全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故 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AC 两个选项明显错误。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但其中并未明确强调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而王韬、薛福成、马建中、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故 B

28、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瓦德西和法国议员的结论是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的前提下得出的。帝国主义列强没能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一原因导致了列强最终暂缓瓜分中国,采取保全清政府为其共同的统治工具,实行“以华治华”。但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并非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故 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9、】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C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在其所著的救亡决论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C 选项正确。本题的四个选项都可以作为直接的考查角度,因此,考生要特别注意,学会举一反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 【正确答案】

30、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属于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大。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于 1903 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由此,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从甲午中日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本题涉及经济领域的问题,因此,“革命化”和政治上推翻清朝统治无关,所以,A 项被排除;新文化运动与此无关,D 也被排除;官办企业兴起是洋务运动期间,而洋务运动兴起于甲午战争之前, C选项

31、被排除。故 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1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此题是一道综合性命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属于一道以理解为主、识记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鸦片战争以前,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而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社会性质的变化,导致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2、,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它与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一起,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中占支配地位。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上述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近代以来伟大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CD 两个选项正确。A 选项的错误在于,封建王朝的结束,是辛亥革命所推翻的。 B 选项的错误在于,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是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本题的选项

33、是可以变化的。例如,“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两句话也可以作为正确选项出现。,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指的是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主要指的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所有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此题是

34、考两大任务之间的联系,而 AC 两个选项讲述的是二者的区别。故 BD 两个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是一道记忆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征服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AC 两个选项正确。考生还需要注意的是,本题还可以从理解的角度考查单项选择题。题干可以设

35、置成:帝国主义列强没能最终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那么正确选项只能选择“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或“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4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从 1840 年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直到抗日战争以前,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结束。其根本原因,正如毛泽东所说,“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另外,本题的关键词是“中国内部因素”,而 BD 两个选项是外因。考生还需要注意单项选择题的出题角度,如近代中国反

36、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或根本原因。【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二者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BC 选项正确。A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中国人民既反抗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也反抗封建统治,因而,不可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D 选项的错误在于,西方列强侵华的出发点就是要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而不是半殖民地。【知识模块】

3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6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很小。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是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AC 两个选项正确。B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因为帝国主义的入侵,导致了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因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才上升为主要矛盾。D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一直是当时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同时,考生要清晰一点,社会性质决定主要矛盾

38、,因而 B 选项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的基础上的。【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7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中的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是一道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列强侵略中国邻国、蚕食中国边疆地区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在进一步侵略或瓜分中国的争夺中,占据有利地位。CD 选项正确。A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如果列强只是为了维护其既有的殖民体系,那就没有必要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了,同时,中国当时尚未成为其殖民地。B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当时的清王朝腐朽没落,已经无力扩张。【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8 【正确答案】 A,C,D【

39、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是一道以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ACD 选项正确。B 选项的错误在于,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9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一道记忆性试题,难度较小。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0、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有:中华民族与资本一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等。在这些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AB 两个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0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中的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是一道以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较小。中国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而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贫农和雇农都是由 1 日的阶级变化而来。CD 两个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1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是理解性的试题,难度适中。帝国主义从未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因此 B 选项错误。AC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2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的失败,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万寿无疆,普天同庆”指慈禧万寿;“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指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AC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