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85118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 2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企业与工人签订了为期 3 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在 3 年内按现行工资水平付给工人工资。此后 3 年内,企业所在国发生了通货膨胀,并且企业经常以各种借口缩短中午休息时间。企业在 3 年经营当中获取了超过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更高的利润,那么该企业超出其它企业的利润的来源是( )(A)一部分工人工资与绝对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C)一部分工人工资和相对剩余价值(D)一部分工人工资、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2 马克思指出:

2、“ 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 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 )(A)资本周转速度陕慢对剩余价值实现的影响(B)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C)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平均利润率的影响(D)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银行利率的影响3 2013 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 ”。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 “惊险一跃”,是因为( )(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

3、(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4 某肉食加工厂与某养猪大户签订合同,约定以现行市场价格加上一定的价格预期涨幅购买该养猪大户饲养的优良种猪,并于一年后结付所有款项。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5 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 )(A)贩卖奴隶(B)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C)用暴力掠夺货币财富(D)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殖民掠夺6 按质论价、分等定价、优质优价、低质低价是价格政策的重要原则,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

4、的价格政策表明( )(A)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取决于其价值量(B)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其使用价值量(C)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与其使用价值无关7 “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购买它的消费者而言的8 “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民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这句话表明( )(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物质属性和自然属性(B)使用价值是

5、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一样都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与自然界的关系9 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表现为(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10 某大蒜产区学习温室种植技术,并建立了大量大棚,为反季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蒜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该地区的蒜农亩产增收近两万元。这一做法体现的经济学原理是( )(A)商

6、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D)利用大棚技术种植可提高农民收入11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用卡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使用和青睐。信用卡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中的货币 “,它所体现的货币的职能属于(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储藏手段(D)支付手段12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A)劳动本身决定的(B)商品的二因素决定的(C)社会分工决定的(D)产品分配方式决定的13 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后,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实质上是( )(A)自由、平等的关系(B)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C)利用

7、与被利用的关系(D)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14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是( )(A)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B)生产所有制问题(C)社会产品分配问题(D)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15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这里,“超过一定点 ”指的是( )(A)收回了预付资本的价值后,继续进行投资(B)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C)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后,扩大生产规模(D)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16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实现商品的价值(B)生产使用价值和商品(C)将劳

8、动力转化为商品(D)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17 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追求( )(A)个别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超额剩余价值18 当今社会,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水平越来越发达。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有的厂家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有的厂家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甚至有部分厂家全线引进电脑控制技术,成立“无人工厂” 。这说明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机器人的剩余劳动(B)自动化生产线的剩余劳动(C)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D)科研技术人员的脑力劳动19 假定工人劳动力价值为 8 元,每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为 1 元,工作日为 16 小时,

9、当劳动力价值下降为 4 元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是( )(A)从 100下降至 50(B)从 100上升至 200(C)从 100上升至 300(D)从 100上升至 40020 资本论说,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A)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约的结果(B)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自己的劳动积累(C)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D)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21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 )(A)单个资本的增大(B)生产资料的增加(C)不变资本的增大(D)可变资本的增大22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

10、( )(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比例增大(C)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比例减小23 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生产阶段,资本的形态变化是由( )(A)货币资本变为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变为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变为货币资本(D)生产资本变为货币资本24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 )(A)资本各个部分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B)资本各个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C)资本各个部分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资本各个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25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生产资料的转移(B)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C)社会总产品

11、的实现(D)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26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A)劳动全部表现为有酬劳动(B)劳动全部表现为无酬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时间上能明确地表现出来(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空间上能明确地表现出来27 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原因是( )(A)剩余价值率提高了(B)预付的资本量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28 商业资本作为独立的职能资本,也会获得平均利润,其原因在于( )(A)商业部门内部不同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B)产业部门内部不同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C)职能资本家和非职能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D)商业

12、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29 平均利润形成后,创造的剩余价值大于实际得到利润的部门,其资本有机构成( )(A)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B)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C)等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D)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无关30 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本身运动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 )(A)固定资本的更新(B)再生产能力的扩大(C)生产技术的发展(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3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其本质特征是( )(A)呈周期性爆发(B)生产相对过剩(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固定资本的

13、大规模更新32 资本主义法制是与资本主义民主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的核心是( )(A)宪法(B)民法(C)刑法(D)选举法3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种“正常生产条件” 是指( )(A)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技术装备水平(B)全社会大多数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C)某一生产部门内部的先进技术装备水平(D)某一生产部门内部大多数产品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34 马克思认为:“ 商

14、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表明( )(A)商品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商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化了(C)商品的“天然的社会属性”就在于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D)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劳动产品35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淘宝网” 等购物网站上购买同样的商品,比在实体店要便宜,这是因为网络购物( )(A)能减少流通环节(B)能缩短

15、所购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能降低经营成本(D)能降低所购商品的价值量36 在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既定的条件下,一切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这些因素有(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D)预付资本量的大小37 2013 年第一季度,移动网购交易额达到 2666 亿元,同比增长 2503,移动电商的发展已经进入第三年。随着移动生态系统的逐步成熟,移动电商迎来真正的爆发。移动电商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 )(A)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B)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

16、币资本的时间(C)原材料的储备时问(D)劳动者加工劳动对象的时间38 马克思说:“ 任何生产者,不管是从事工业还是从事农业,孤立地看,都不生产价值和商品。他的产品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成为价值和商品。”这说明( )(A)商品和价值都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B)商品和价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C)商品和价值必须在交换过程中形成(D)商品和价值总是和交换联系在一起的39 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

17、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上述故事中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A)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B)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C)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D)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40 马克思认为,“ 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因此,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值的后面的秘密。”这表明( )(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交换时的相对价值(价格)必须等于商品的价值(C)价值规律只是一个虚幻的秘密,在商品

18、生产和交换中并不发挥作用(D)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一定会发挥作用 41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句话说明 ( )(A)金银天生具有充当货币的属性(B)金银成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C)金银一开始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D)金银最适宜充当货币材料42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劳动的性质包括( )(A)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B)具有剥削性质的剩余劳动(C)具有国营性质的集体劳动(D)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43 价值分配研究的是价值创造出来以后,在各个要素所有者之间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分配。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取决于( )(A)商品生产(B)商品

19、交换(C)价值创造(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44 在剩余价值划分为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包括( )(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预付资本量的大小(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45 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B)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C)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D)为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46 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低的企业( )(A)同量资本中可变资本的比重越小(B)同量资本中可变资本的比重越大(C)使用的劳

20、动力越多(D)利润率越高47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必然造成( )(A)剩余价值的产生(B)垄断组织的形成(C)资本家财富的积累(D)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48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作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概括地说就是( )(A)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社会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越大(B)产业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就越多,他们就越贫困(C)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失业的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D)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由于失业和贫困而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49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但二者研究的侧重

21、点不同。资本周转着重阐明的是( )(A)生产资本的构成问题(B)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C)资本运动连续性的条件问题(D)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50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生产价格和价格的关系是( )(A)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B)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等于商品价值(C)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D)全社会的商品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51 无论你的味觉器官如何灵敏,你也品尝不出这块从商店买来的面包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这说明( )(A)商品仅仅是一种物品(B)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是商品的自然属性(C)商品的价值反映人与人的关系,商品

22、的使用价值只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生产商品的劳动只具有自然属性52 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则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 )(A)社会的两极分化(B)相对过剩人口(C)绝对过剩人口(D)资本有机构成降低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 2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的分割。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延长而绝对延长剩余

23、劳动时间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缩短中午休息时间即属于此类。另外,由于通货膨胀,劳动力的实际工资减少了,因而,工资的一部分便被企业以价格的形式剥夺了。由此,企业通过以上两种途径获取了超额利润。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的循环与周转。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都是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但是考核的目的不同,考核资本循环,主要是分析资本运动中要经过的阶段和采取的职能形式,揭示单个资本连续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而考核资本周转,则主要分析制约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

24、本质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被生产者生产出来后,只有顺利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把商品换成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货币,生产者才能交换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但是,由于来自竞争的压力和产品是否能符合购买者的需要等因素都会影响商品到货币的跳跃,即商品价值的实现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商品是否能顺利实现到货币的跳跃被称为“惊险一跃”。答案为A。【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解答本题用排除法。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只不过是商品内在价值

25、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外在形式。题干中货币有衡量“种猪”价值量大小的作用。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货币流通手段的执行需要现实中的货币,而不是观念中的货币,题干中只是签订合同,约定价格和结算方式,并没有出现现实中的货币,AB 错误。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5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家和封建贵族通过各种手段把大片农民私有土地围圈起来据为己有,农民失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力,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

26、形成及其本质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说明了商品应该因不同的质量而具有不同的价格。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所有者只把使用价值作为交换手段,用它们去换回自己需要的价值。但商品对它们的购买者是使用价值,商品交换就是购买者付出价值换取商品使用价值的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 D。A 项说法正确,但

27、不是题干引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B 项错误;商品所有者不可能同时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C 项也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的论断。A 的论断是正确的,但不能回答题目要求。C 选项中前半句是正确的,但后半句是错误的,使用价值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D 选项前半句是错误的,应该说价值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劳动生产率与商品数量及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提高

28、,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但投入的活劳动量不变,所以,生产的商品价值量(总量)不变。这样,分摊到单位商品的劳动量减少,从而单位商品价值量必然减少。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是由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价格上涨或下跌。题干中的蒜农为了反季销售建立大棚,是为了在大蒜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时达到增收的目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

29、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发生赊购赊销,即在用延期支付的方法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质的决定因素。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的都是某一种商品的生产,他们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阶段中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的实质。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

30、式上是“自由”、 “平等”的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 D。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不是反剥削的关系,B 项错误;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虽然存在利用和被利用的一面,但这一关系并没有揭示二者关系的实质,C 项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题目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请务必牢记。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殖过程。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31、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工人为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而进行劳动;超过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的劳动对工人来说就是无偿提供的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这里的“一定点”实际上就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之间的界限。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32、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分。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识记性考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

33、质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每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为 1 元,工作日为 16 小时,则意味着一共创造出 16 元的价值,扣除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工资 8 元,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为 8 元,剩余价值率为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故原来的剩余价值率为 88=100。劳动力价值下降为 4 元时,则剩余价值相应上升为 12 元。124=300。因此,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与资本积累的关系。资本积累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题干引文

34、中“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即资本积累,它是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作为资本来榨取更多剩余价值而产生的,表明了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就是剩余价值。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基础的。对于单个资本家来说,提高其资本有机构成就必须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固定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的比重,进行规模化生产。这些措施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资本的大量投入只有通过资本积累进而增大其单个资本才能实现。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2 【正确答案

35、】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重的影响。资本有机构成是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即 C:v。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是第一

36、阶段的内容,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转化是第二阶段的内容。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依据。根据在循环中职能的不同,产业资本可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货币资本执行购买职能,生产资本执行生产职能,商品资本执行售卖职能。因此,正确答案为 A。D 项是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B 项是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C 项是划分生产资料不同形态的依据。【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资本的再生产。题

37、目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请务必牢记。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周转速度的计算方法和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加快资本的周转,就使预付可变资本在单位时间周转次数增加,从而相应地增加了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使年剩余量增加,相应地年剩余价值也增加了。因此,正确答案为 D。在资本周转

38、中,即使剩余价值率不变,只要增加周转次数,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也会提高,A 项错误;在资本周转中,预付的资本总量不会因为周转加快而增加,B 项错误;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普遍地起作用,C 项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业资本能够获得平均利润的原因。商业利润水平低于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家就会转而投资农业或工业,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导致商业利润上升和产业资本利润下降,二者出现平均化的趋势;商业利润高于平均利润,产业资本家就会转而投资商业,产业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导致商业利润下降和产业资本利润上升,二者出现平均化

39、的趋势。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必须而且只能获取平均利润,这是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均利润、剩余价值量和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平均利润地形成,使等量资本能够获得等量利润,于是不少部门的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量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量发生了偏离。具体而言,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剩余价值的数量小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剩余价值的数量大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

40、成的部门,其剩余价值的数量等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这是因为: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又为下次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前提。因此,正确答案为A。【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题目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请务必牢记。因此,正确答案

41、为 B。注意:区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物质基础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的核心。题目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请务必牢记。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

42、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价值量,同类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在部门内部中形成。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3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二因素及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劳动产品在交换中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商品交换既是人们交换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人们相互比较自身劳动(商品价值)的过程。物物交换实际上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劳动产

43、品天然并非商品,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因此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反映了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D 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5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网络购物能大大减少流通环节,节约铺面租金、降低人力费用、降低库存带来的低成本价格战略。网络购物不参与商品的生产,因此不会影响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也不会影响其价值量,BD 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AC。【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

44、识点是: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D。【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的周转。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了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原材料的储备时间。劳动者加工劳动对象的时间属于生产领域,资本周转无法对其产生影响,D 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ABC。【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45、38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价值与交换的关系。商品和价值总是和交换联系在一起:劳动产品只有用于交换,才能成为商品,才能将其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体现出来;交换必须在社会中进行,因而商品和价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 BD。生产社会化是从资本主义时代开始的,而商品自古就有,商品和价值并不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A 项错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交换过程只是将价值表现出来,C 项也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9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价值、价格和供求关系之间的关系。需求量增大,价格上涨,

46、这说明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价格变动,进而对人们的生产进行调节:某种产品需求增加,价格上涨,生产这一产品的人就多;反之,生产该产品的人就少。因此,正确答案为 BC。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其涨跌不可能通过行政手段实现,AD 两项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0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马克思认为,价值规律就如同重力作用一样,是一个“自然规律”,尽管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必然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发挥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 AD。【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1 【正确答案】 A,B,C,

47、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金银适合充当货币的原因。“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是指在货币出现以前,自然界就已经存在金银,它只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市面流通,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是说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容易分割、久藏不坏等特点,是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材料。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时,货币就产生了。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2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劳动的两重性。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

48、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因此,正确答案为AD。【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3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分配的决定因素。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关系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 CD。【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剩余价值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 越大,剩余价值的总量就会越高;预付资本

49、量越大,在既定的资本有机构成这一条件下,相应的可变资本也会增加,从而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也能增加剩余价值量;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将直接影响到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影响剩余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化,从而剩余价值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D。【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5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一是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二是为准确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 ACD。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B 项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6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