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859238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0 A、易感人口迁入B、全球气候变暖C、计划免疫D、城市流动人口增加E、二代发病率增加1 可以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2 可以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3 能影响传染病流行的社会因素4 能影响传染病流行的自然因素4 A、鼠疫B、黄热病C、狂犬病D、流行性感冒E、水痘5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6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为7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为7 A、城镇应于 2 小时内,农村应于 6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B、城镇应于 6 小时内,农村应于 12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C、在 24 小时

2、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D、在 2 小时内向所在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E、在 2 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8 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患者、病原携带者报告时限为9 对其他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脑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报告时限为10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报告时限为10 A、二代发病率B、感染率C、阳转率D、保护率E、相对危险度11 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是12 预防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是12 A、疫苗效果指数B、抗体阳转率C、建卡率D、四苗覆盖率E、接种率13 免疫

3、效果评价指标14 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15 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A)性接触传播(B)医源性传播(C)血液感染(D)母婴垂直传播(E)日常生活接触传播16 AIDS 窗口期是指(A)感染者体内有 HIV 存在并具有感染性,但血清中尚不能检测到 HIV 抗体(B)感染者体内有 HIV 存在,但尚无任何临床表现(C)感染者体内有 HIV 存在,但尚无传染性(D)感染者体内有 HIV 存在,但无感染性,血清中也不能检测到 HIV 抗体(E)感染者体内有 HIV 存在,在血清中也能检测到 HIV 抗体17 对我国目前的 AIDS 流行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AIDS 疫情仍呈上升趋势(B)

4、流行地区广泛,地区差异性大,疫情主要出现在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C) AIDS 由一般人群向高危人群扩散(D)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吸毒者和性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E)AIDS 发病及死亡情况严重18 下列关于甲型肝炎的人群易感性说法正确的是(A)1 岁以内的婴幼儿对 HAV 易感性高(B)人群对 HAV 普遍易感(C) HAV 人群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D)感染 HAV 后的人群可获得短暂免疫力(E)婴幼儿期甲型肝炎的易感性最低19 以下关于甲型肝炎流行地区分布的描述错误的是(A)甲型肝炎呈世界范围分布(B)发展中国家甲型肝炎发病率高(C)我国是甲型肝炎的高流行区(D)不同甲型肝炎流行区

5、的主要传播途径不同(E)城市人群不易发生甲型肝炎暴发20 我国甲型肝炎感染率的地区分布特点是(A)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农村低城市高(B)北低南高,西高东低,农村低城市高(C)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农村高城市低(D)北高南低,西低东高,农村低城市高(E)北高南低,西低东高,农村高城市低21 下列关于预防甲型肝炎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甲肝疫苗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肝炎的流行(B)饮食行业和保育人员中的甲型肝炎患者须痊愈后方可恢复工作(C)人免疫球蛋白可预防甲型肝炎临床型感染(D)甲型肝炎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血液传播途径为主的防治措施(E)对甲型肝炎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22

6、以下关于乙型肝炎人群易感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人群对 HBV 普遍易感(B) HBV 感染后抗-HBs 阳转者可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免疫力(C) HBV 各亚型间无交叉免疫(D)人群易感性一般随年龄的增高而降低(E)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人群 HBV 易感性的有效措施23 乙型肝炎发病的时间分布是(A)春季高峰(B)冬春高峰(C)夏季高峰(D)夏秋高峰(E)无季节高峰24 HBV 感染的高危人群不包括(A)老年人群(B)血液透析患者(C)医务工作者(D)静脉内注射吸毒者(E)同性恋25 关于乙型肝炎的人群分布,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在乙型肝炎低流行区儿童 HBV 感染-较少见(B)男性乙肝发病率、H

7、BsAg 阳性率高于女性(C)慢性乙肝现患率和肝癌发病均为男性低于女性(D)不同种族和民族间 HBsAg 阳性率有差别(E)HBV 感染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26 防治乙型肝炎的最重要措施是(A)杜绝乙型肝炎经血液传播(B)控制家庭内传播(C)阻断母婴传播(D)接种乙肝疫苗(E)注射免疫球蛋白,保护高危人群27 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人群对 HCV 普遍易感(B)人感染 HCV 后可以产生中和性抗体(C)丙型肝炎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D)HCV 传播途径以医源性传播为主(E)血液透析患者是 HCV 感染的高危人群28 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人群对 HDV 和 HEV 普遍易感(B)人感染 HD

8、V 和 HEV 均不产生中和抗体(C)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 HDV 感染(D)HCV 传播途径以医源性传播为主(E)HEV 有明显的季节性2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型肝炎的发病有周期性起伏现象(B)人群无论年龄大小对 HBV 普遍易感(C) HBsAg 携带者不能献血以及从事保育工作(D)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都有家庭聚集现象(E)对易感者接种丁肝疫苗,乙型肝炎的感染也会随之减少30 完整的 HBV 是(A)小球颗粒(B)管状颗粒(C)大球状颗粒(D)块状颗粒(E)椭圆状颗粒31 具有保护性的抗体是(A)抗-HBs(B)抗 -HBc(C)抗 -HBc IgG(D)抗-HBc IgM(E)抗-HB

9、e32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HBV 不同亚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免疫后各亚型之间不能交叉保护(B)我国乙肝发病率在 3039 岁有一高峰,因此,我国 HBV 感染者以成年为主(C)乙肝发病率有周期性起伏现象和明显的季节高峰(D)乙肝患者、HBsAg 和 HBeAg 携带者均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现象(E)乙肝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33 目前对乙型肝炎的最主要的防治手段是(A)注射免疫球蛋白,保护高危人群(B)接种乙肝疫苗,保护易感人群(C)加强 HBsAg 携带者的管理(D)切断传播途径(E)阻断母婴传播34 经血液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有(A)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B)甲型肝炎、乙型肝炎、

10、丁型肝炎(C)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D)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戊型肝炎(E)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35 对于戊型肝炎,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其病原体为 HEV(B)以粪 -口传播途径为主(C)经水传播常引起暴发流行(D)孕产妇的发病率、病死率均高(E)无明显的季节性36 关于抗-HAV IgG 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标志(B)是中和抗体(C)有免疫力的标志(D)感染后 311 个月达高峰(E)可持续很长时间37 关于 HDV 的特性下列哪项不正确(A)HDV 是缺陷病毒(B) HDV 外包 HBsAg(C) HDV 无核衣壳(D)HDV 基因序列变异小(E)HDV

11、 只有一个血清型38 关于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最主要的是(A)加强饮水消毒与食品管理(B)重视对 HBsAg 携带者的管理(C)用敏感方法对供血员检测(D)应用乙肝疫苗预防易感者(E)避免与乙肝患者日常接触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新生儿增加; 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免疫人口死亡。故选项 A 正确。【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

12、流行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传染病防治法第 3 条规定了甲、乙、丙三类传染病名单。甲类:鼠疫、霍乱容易记住,但乙类、丙类病种较多,不易记忆,尤其要注意的是,卫生部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已将丙类传染病中的肺结核和新生儿破伤风划为乙类。【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患者、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 2 小时内,农村应于 6 小时内通

13、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因此,16 题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传染病流行病学中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的内容,为记忆性基础知识。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的效果就是用预防接种前后抗体变动情况,即人体抗体阳转率和抗体平均滴度两个指标来评价免疫学效果。显然最佳答案是选项 C。【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3 【正确答案】 B【知

14、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常采用保护率和效果指数来评价。因此,20题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5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性传播疾病的内容,考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基础性知识。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异性及同性的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和血液感染(包括静脉输注被感染的血液、血液成分及血液制品和静脉注射毒品等途径)及母婴垂直传播 3 种。答案 E 不包括在内,因此,符合题意,是最佳答案。【知识模块】 艾滋病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性传播疾病的内容,考查考生对艾滋病的窗口期概念的理解。窗口期

15、是 HIV 感染人体后机体出现的急性反应,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乏力等。通常在感染一段时间内,虽然感染者体内有 HIV 存在并具有感染性,但血清中尚不能检测到 HIV 抗体。窗口期大约持续 2 周到 3 个月。故答案 A为最佳选项。【知识模块】 艾滋病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性传播疾病的内容,考查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特征。我国 AIDS 流行特征是:AIDS 疫情仍呈上升趋势;流行地区广泛、地区差异大,疫情主要出现在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吸毒和性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AIDS 发病及死亡情况严重; AIDS 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由此可见答案

16、C 与第条不符,故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艾滋病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关于甲型肝炎的人群易感性知识的掌握情况。人对 HAV 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极为罕见。婴幼儿期甲型肝炎的易感性最高,但 2 岁以内,特别是 1 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存在母传抗体抗-HAV 而易感性低。所以 B 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19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关于甲型肝炎的流行特征知识。城市人群免疫屏障较薄弱,特别是发达城市,容易发生甲型肝炎的暴发及流行。所以本题选E。【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7、 此题考查关于甲型肝炎的流行特征知识。我国是甲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以抗-HAVIgG 作为曾经感染的标志,10 岁以下儿童甲型肝炎的感染率近80。感染率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农村高城市低的分布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C。【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所以目前甲型肝炎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粪-口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甲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甲肝的有效手段。人免疫球蛋白可预防或减少甲型肝炎临床型感染。所以本题选 D。【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理解判断题。HBV 再次感染时,继发性抗

18、体反应使抗-HBs 迅速升高而防止发病,HBV 各亚型间有交叉免疫,但与其他肝炎病毒间无交叉免疫。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2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关于乙型肝炎流行特征的内容。乙型肝炎呈世界范围流行,乙型肝炎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所以本题选 E。【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是考查关于乙型肝炎易感人群知识的掌握情况。HBsAg 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内注射吸毒者、同性恋、医务人员、妓女、犯人为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所以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

19、对乙型肝炎人群分布规律的内容。乙肝发病率、HBsAg阳性率、慢性乙肝现患率和肝癌发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所以该题正确答案为C。【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是理解记忆题。乙型肝炎的预防采取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综合措施,来保护易感人群,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所以本题选 D。【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是理解记忆题。人群对 HCV 普遍易感。各年龄组的 HCV 感染率均很低,人群易感性无明显的年龄差别,但感染主要集中在高危人群中。人感染 HCV 后不产生中和抗体。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应用于人群。所以本题选择 B。【知识模块】

20、病毒性肝炎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是理解记忆题。考查有关病毒性肝炎的知识。感染 HDV 后产生抗-HDV 抗体,抗-HDV 抗体不是中和抗体,对 HDV 的再次感染无保护力,感染 HEV 后可产生 HEV 抗体,该抗体具有中和病毒的作用,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所以 B 为本题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29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E 的说法错误,因为通过对丁肝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来消除 HDV感染所必须的条件。现在丁肝疫苗还在研制中。【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属病毒性肝炎的内容,考查乙型肝炎的病原学特征。HBV

21、 属于嗜肝。DNA 病毒科正肝 DNA 病毒属,HBV 感染者血清在电镜下观察,可见HBV 的三种不同形态的颗粒,分别称作大球状颗粒(Dane 颗粒)、小球状颗粒和管状颗粒。大球状颗粒即完整成熟的病毒。故答案 C 为最佳选项。【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属病毒性肝炎的内容,考查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抗-HBs是 HBsAg 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因此,答案 A 正确。抗-HBc 是总抗体,非中和抗体,分 IgG 和 IgM 两型。抗-HBe 多在 HBsAg 消失后出现,表示 HBV 在体内复制减少或终止,传染性减弱或消失,病情开始恢复

22、,为非保护性抗体。【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3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病毒性肝炎的内容,考查考生对乙型肝炎的认识。HBV各亚型间有交叉免疫,但与其他肝炎病毒间无交叉免疫。HBV 感染从新生儿开始即普遍存在,患者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 3040 岁的成人,在乙肝低流行区儿童感染较少见,多形成 2029 岁年龄组发病高峰。乙肝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HBV 感染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乙肝高流行区尤为明显。这种聚集性与母婴传播、长期密切接触传播有关,与遗传因素的关系不能排除。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因此,只有答案 D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3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

23、析】 此题属病毒性肝炎的内容,考查乙型肝炎的防治手段。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包括:强化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切断传播途径,控制 HBV 感染;管理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传染源乙型肝炎患者和 HBsAg 携带者;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对乙型肝炎防治意识。答案 B 为免疫预防的主体,是乙型肝炎最主要的防治手段。【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3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属病毒性肝炎的内容,考查其传播途径。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有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和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其他途径意义不大。故可排除 A、B、D、E 选项。因此,C 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35 【正确答

24、案】 E【试题解析】 此题属病毒性肝炎的内容,考查戊型肝炎的特点。戊型肝炎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雨后或洪水后。但散发性戊型肝炎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因此答案E 错误,符合题意,为最佳选项。【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3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属病毒性肝炎的内容,考查关于甲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内容。人感染 HAV 后,通过体液免疫反应可产生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分为抗 -HAV IgM 和IgG,抗 -HAVIgM 出现早,一般感染后 37 周可在血液中检出,常被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抗-HAVIgG 是中和抗体,一般在感染后 311 个月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但可以持续多年甚至终生,常被作为 HA

25、V 既往感染的指标,是获得免疫力的标志。因此,答案 A 错误,符合题意,为最佳选项。【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3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病毒性肝炎内容,考查对 HDV 的特性的认识。HDV 是缺陷病毒,必须与 HBV 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才能致病。HDV 只有一个血清型,HDV 病毒颗粒内部为 HDV 基因组和抗原所组成的核衣壳,包膜是 HBsAg,无核衣壳。因此,只有答案 D 与 HDV 的特性不符,符合题意,为最佳选项。【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3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为病毒性肝炎的内容,考查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包括:强化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切断传播途径;控制 HBV 传播;管理传染源乙肝患者和 HBsAg 携带者。其中以强化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为主,故答案 D 符合题意,为最佳选项。【知识模块】 病毒性肝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