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江苏高邮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30257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年江苏高邮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1-2012年江苏高邮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1-2012年江苏高邮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1-2012年江苏高邮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1-2012年江苏高邮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年江苏高邮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生活中人们常说 “铁比棉花重 ”,其实质是指 A铁质量比棉花大 B铁的体积比棉花小 C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D铁的重力比棉花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题意中可以明确 “铁比棉花重 ”指的是单位体积铁的质量比单位体积棉花的质量大,也就是说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故选 C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点评:此题从一句生活中的常用语展开,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来分析,从中加强了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图, a是一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 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 c表示用

2、手指轻碰一下棉线左边,图 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A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物质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手指轻碰棉线的左边,左边肥皂膜破了后,由于右侧肥皂膜和棉线间分子有力的作用,故将棉线拉向右侧,说明了分子存在相互的引力,故 C正确,符合题意。 该实验不能证明,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分子间有间隙、物质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 A、 B、 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间引力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观察能力均有相应的考查 关于宇宙的产生的

3、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A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C多数科学家认为 宇宙诞生于 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D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于宇宙的起源问题还是一个谜,但是多少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的大爆炸 故选 C 考点: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点评:根据科学家的推断进行判断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一个悬挂的小球,发现小球被吸引,若换用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去靠近该小球,会看到的现象是 A一定吸引 B一定排斥 C可能排斥,也可能吸引 D无现象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若此时用其靠近小球,发现被吸引,即表明小

4、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所以当用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去靠近该小球时,此时丝绸带负电,若小球不带电时,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丝绸会吸引小球;若此时小球带负电时,此时用丝绸靠近小球,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小球会被排斥开 故选 C 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点评:知道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并熟悉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这一性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生活处处有物理,下例有关事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B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C人行道铺设的盲道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来让盲人感知道路的 D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所禁烟是因为有风吹时其他人才吸到了

5、 “二手烟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不符合题意 B、高压锅增大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食物在高温下容易煮熟不符合题意 C、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地面对脚的压强,符合题意 D、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 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香烟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造成非吸烟者被动吸烟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扩散现象 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题目,需要结合多个物理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属于综合题目,是中考中

6、的易错题目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 .下图所描述的四个现象中,可以用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来解释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 A、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合巢芜高速公路上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所以小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会发 “漂 ”故本选项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用滴管吸取液体,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水坝上宽下窄,利用了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及物体的稳度

7、的知识,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故选 A 考 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的压强;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点评:( 1)大气压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吸盘、抽水机、呼吸、吸管吸饮料等都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 2)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 ( 3)本题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压强计可以看出,

8、两压强计显示的压强值相同,即 ; 而金属盒在甲液体中的深度大,即 ; 根据 ,得出 ,故 A选项正确; 故选 A 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液体的密度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会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比较液体的密度,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图象的能力,需要学生熟记液体压强的公式,领悟控制变量法的真谛 如图所示,推土机有宽大的履带和锋利的土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减小压力 B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压强 C锋利的土铲是为了减小压力 D锋利的土铲是为了增大压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锋利的土铲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9、; 故选 D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如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若将杯子倒过来,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则 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C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D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杯子倒过来以后,水的深度变小,根据公式 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故 C错误; D正确; 杯子和水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底面积变大,根据公式 可知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 A、 B错误 故选 D 考点:体的压强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

10、和压强的大小变化,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有一很薄的塑料袋装满水后 , 用细线系紧后挂在弹簧秤上称为 10牛 , 若将其浸没在水中称 , 弹簧秤的示数为 A 10N B接近 10N C接近 8N D 0 N 答案: D 试题分析: 将塑料袋其浸没在水中, 排开水的体积 等于塑料袋内水的体积 , , ,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故选 D。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能得出排开水的体积都等于塑料袋内水的体积是本题的关键 2010年 8月 26日,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 “蛟龙号 ”深海

11、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到 3759m,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m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蛟龙号 ”从刚入水至下潜到最深处的过程中,所受的海水压强 p和浮力 F 浮 随下潜深度 h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甲、丁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 “蛟龙号 ”刚接触水面到逐渐浸入水面以下的过程中,所处深度 h增大, , 先变大后不变,水的密度不变, 所受浮力先变大后不变,所以丙图正确、丁图错; ,水的密度不变, 水对它的压强逐渐增大,所以甲图正确、乙图错; 故选 B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

12、 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利用,涉及到从图象搜集信息,特别是区分全浸入再下降时所受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本题关键 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微观世界领域不懈地探索着。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分子、夸克、质子、电子 B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C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 D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时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分子大于原子核;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所以原子核大于质子;而夸克则是更小的构成微粒,在这几种微粒中夸克是最小的 故选 B 考点: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构成物质

13、的各种微粒之间正确的关系 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观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 .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C现象:糖块在热水中熔化得快;推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 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空气中沙尘飞舞是沙尘的机械运动,沙尘是可以眼看到,不是分子,不符合题意; B、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不符合题意; C、糖块在热水中熔化得快;推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是正确

14、的,所以符合题意; D、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是磁铁具有磁性的表现,不属于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分子运动及分子间的作用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分子运动和机械的运动的区别 小星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力大小,它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 A把两球分别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让两球从乒乓球桌面上方的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C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硬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把两球向墙掷去,它们

15、反弹后离墙的距离除去与它们的弹性大小有关外,还 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所以此方案无法比较; B、让两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时,它们反弹的高度能说明其弹性的大小,所以此方案可行; C、用乒乓球拍分别打击两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除去与它们的弹性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所以此方案无法比较; D、用手捏乒乓球,它们的硬度不能反映弹性的大小,所以此方案无法比较; 故选 B 考点:物理学方法 点评:一个现象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作用时,一定采用控制变量法,一定要注意保证其它因素是相同的 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 是 A被 “神六 ”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16、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质量和密度的定义,理解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A、被 “神七 ”从地面代入太空的照相机,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符合题意;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但密度改变,不符合题意;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质量变小但密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质量减小,密度也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点评:本题型是考查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下列说法与事实基本相符的是 A一个电子的直径大约是 1mm B一位中学

17、生的身高约为 160cm C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 10kg D一只苹果的重力约为 10N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错误,一个电子的直径大约是 10-12mm; B、正确,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m; C、错误,一支书写铅笔的质量约为 10g; D、错误,一只苹果的重力约为 2N左右; 故选 B 考点:质量的估测;重力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生活 实际物体物理量的正确估测,属于基础知识 在 “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不是必要的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 “0”点上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

18、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粱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 A 的操作是必要的,不合题意 B、在调节横梁平衡时,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故 B的操作是必要的,不合题意 C、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故 C的操作是必要的,不合题意 D、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相等故 D的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天平的使用 点评:此题综合了托盘天平使用中的放置、调节、放置物体、判断天平横梁平衡的方法等各方面的内容题目的难度不大,

19、综合性较强 如图有三只相同的玻璃杯,盛有等质量的酒精、纯水、盐水 .已知 盐水 纯水 酒精 ,则甲、乙、丙三只玻璃杯中分别盛放的是 A甲是纯水、丙是酒精、 乙是盐水 B甲是纯水、乙是酒精、丙是盐水 C乙是纯水、甲是酒精、丙是盐水 D丙是纯水、乙是酒精、甲是盐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式 可知,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即体积大的密度小,体积小的密度大 由图可知, ,则 , 所以乙杯中装的是酒精,甲杯中装的是纯水,丙杯中装的是盐水 故选 B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有同学认为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注意以下

20、几点,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B避免弹簧、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C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盘面平行 D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使用前指针校零,才能保证读数的正确性,这是正确的,不合题意; B、使用中不必要的摩擦会影响测量的结果,要极力避免,所以这些做法是正确的,不合题意; C、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垂直,因此这种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如果超过了它的量程不但不能准确测量,还要损坏弹簧,这是正确的,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 数 点评:弹簧测力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必须熟知它的

21、使用规则,并能学会熟练地运用它去测量力的大小,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 广州亚运会上,许多比赛项目涉及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对地面的压力与不举杠铃时相比变小了 B掷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回地面,是由于铅球受到重力的作用 C游泳时用手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的作用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他的重力和杠铃的重力之和,因此与不举杠铃时相比变大,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掷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回地面,主要是由于铅球受到重力的作用,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22、不符合题意; C、游泳时用手脚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用力拉弓,弓的形状发生改变,是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力作用的相互性;力与运动的关系;力 的作用效果。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会上的物理知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因此要多观察、多思考 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喝饮料时,嘴的 “吸力 ”使饮料上升到口中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人沿

23、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要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同一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它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是否变化,平衡力作用的结果是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符合题意 B、用嘴喝饮料时,嘴的 “吸力 ”使饮料上升到口中,说法错误,是大气压把饮料压到口中不符合题意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不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D、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大小应该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大

24、气压强的存在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衡力的判断 为了探究滑动 摩擦力,张文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下列对这一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大 B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当摩擦力越大时,力的效果越明显,刷毛发生的形变(即刷毛的弯曲程度)也越明显;所以此选项是正确的 B、在摩擦作用效果下,较软的刷毛向左弯曲,说明了摩擦力的方向向左;所以此选项是正确的

25、 C、研究牙刷受到的摩擦力,牙刷一定是受力物体,而且是和接触面接触的部分,所以摩擦在刷毛上;所以此选项是正确的 D、在摩擦作用效果下,较软的刷毛向左弯曲,说明了摩擦力的方向向左;所以此选项是错误的 故选 D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运动和力的关系 点评:( 1)当某些物理量不易直接观察或测量时,可运用转换法来进行研究; ( 2)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运用 (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

26、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手拍打被子,被子会运动,但灰尘由于惯性会保持静止,从而脱落,这是利用惯性; B、锤柄虽然停止了运动,但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套在锤柄上,这是典型的利用惯性; C、汽车行驶中如遇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止,而是滑行一段距离,如果不保持车距,会发生车祸,这是典型的防止惯性 带来危害的例子; D、跳远助跑使自己具有一定的速度利用惯性跳得更远 故选 C 考点: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防止,让学生们知道惯性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甲、乙两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 -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27、,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 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 1)图象的纵轴是速度,横轴是时间,所以这是一个速度 -时间图象; ( 2)由图象可知:甲在任何时间内,速度都是一定的,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 3)乙的速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乙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运动,因此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 故选 C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速度与物体运动;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与运动的关系 点评: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 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

28、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 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 ( 3)明确 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 4)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实验题 如图是小华做 “估测大气压值 ”的实验示意图。 (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记为 L ,读出注射器的容积 V,则注射器活塞的M截面积 S=。 D最后

29、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p=( 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达)。 ( 2)实验中,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她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 。( 2分) 答案: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活塞刚开始滑动 全部刻度的长度 V/L FL/V 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注射器漏气 试题分析:( 1)补充步骤: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 刻度的长度 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 V,则活塞的面积 ; D、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 (

30、2)测量结果总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注射器漏气 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点评:利用注射器测量大气压时,用到的公式是 ,所以要分别测大气压力F和活塞的横截面积 S利用二力平衡可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出大气压力,利用几何知识可得出活塞的面积 S,便可求出大气压的值了 填空题 汽车车轮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 。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 (大于 /小于 /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速度越来越慢,这是由于 。 答案:增大摩擦力 等于 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试题分析:汽车车轮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

31、程度来增大摩擦; 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说明此时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判断,这时的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由于受摩擦力的作用,速度会越来越慢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运动和力的关系;二力平衡条 件的应用 点评:此题为常见题,难度不大,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 在干燥的天气里,小红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有的头发还会随梳子离开而飘起。梳子和头发摩擦后,两者都 ;头发越梳越蓬松是因为 。 答案:带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试题分析:用塑料梳子梳头发

32、时,由于摩擦而使梳子、头发都带了电;其中,头发和梳子带有异种电荷,头发之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头发越梳越蓬松 考点:摩擦起电;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的现象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 互吸引 计算题 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石柱,高为 0.4m,横截面积为 0.15m2,质量为 150kg, g取 10N/kg求: ( 1)石柱的重力; ( 2)石柱的密度; ( 3)石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4)石柱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答案:( 1) 1500N ( 2) 2500kg/m3 ( 3) 104Pa ( 4) 600N 试题分析:( 1) ; (

33、2) ( 3) ( 4) 。 考点:重力的计算;密度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浮力的计算 点评:会熟练应用重力的计算公式,会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密度的大小,会灵活应用压强及浮力的计算公式解题 作图题 ( 1)如图,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小车支架上挂着一铁球,请作出此时铁球受力示意图。 ( 2)水平传送带正匀速将一袋大米从车间运送到粮仓,请在图中作出大米所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 1) ( 2) 试题分析:( 1)由图看出小车在做加速运动,铁球会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将小球的重心画到圆心,分别作竖直向下的重力 G 和顺着绳子斜向上的拉力 F,如图: ( 2)大米袋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 状态,对米袋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米袋受竖直向下的重力 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F,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米袋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米袋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考点:力的示意图 点评:( 1)本题要注意物体(地球表面附近)在任何情况下都受重力; ( 2)解本题时,先对米袋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米袋处于平衡状态,不受摩擦力,然后作重力、支持力的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