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867017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1 痰饮的致病特点为(A)阻滞气血运行(B)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C)影响血脉运行(D)影响新血生成2 下列哪项是结石的形成原因(A)饮食不当(B)情志内伤(C)药物服用不当(D)以上均是3 下列哪项不是疠气病邪的致病特点(A)发病急骤,病情危笃(B)传染性强,易于流行(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D)侵袭肌表,常兼他邪4 下列哪项是南宋陈言字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内容(A)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B)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C)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D)外所因一一六淫;内所因一一七情;不内外因 劳倦、饮食劳倦

2、、跌仆金刃,虫兽所伤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七情内伤,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B)情志过激、持续不断,则脏腑精气阴阳失调、首先伤心神,再伤他脏,发为情志病(C)七情损伤相应之脏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D)七情首先影响心神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6 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A)正气不足(B)正邪斗争(C)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D)阴阳失调7 七情首先影响(A)肝气(B)心神(C)脾气(D)肺津8 “惊则气乱 ”,则(A)精神萎靡,气短乏力(B)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C)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D)心悸,惊恐不安

3、9 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属于(A)喜则气缓(B)惊则气乱(C)悲则气消(D)恐则气下10 提出病因阴阳分类法及三部分类法的是(A)张仲景(B) 黄帝内经(C)巢元方(D)陈无择11 内经中三部分类法,喜怒不节则伤(A)脏(B)腑(C)上(D)下12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甘” ,则(A)脉凝泣而变色(B)筋急而爪枯(C)肉胝皱而唇揭(D)骨痛而发落12 A热 B寒 C风 D火13 头痛、项强、鼻塞、咽痒、咳嗽的病邪是14 常兼他邪合而伤人的是邪14 A怒则气上 B悲则气消 C惊则气乱 D恐则气下15 精神萎靡,气短乏力可由哪种状态所致16 以上哪项引起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

4、16 A风邪 B寒邪 C燥邪 D暑邪17 其性收引的邪气是18 其性升散的邪气是19 下列属于湿邪致病特点的是(A)善行而数变(B)重浊(C)易阻遏气机,损失阳气(D)易袭阴位20 七情的致病特点是(A)直接伤及内脏(B)影响脏腑气机(C)情志强烈波动时,可使原有病情加重或恶化(D)多发情志病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食咸则皮槁而毛拔(B)多食苦则脉凝泣而变色(C)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D)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22 形成瘀血的原因是(A)三焦气化失司(B)气虚、气滞(C)血热、血寒(D)思虑过度23 因痰而引起的病变有(A)癫狂(B)瘰疬(C)积聚(D)阴疽24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下列正确的

5、是(A)外感性(B)季节性(C)传染性(D)相兼性25 下列属于寒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为阴邪,易伤阳气(B)为阴邪,其性凝滞(C)为阴邪,其性收引(D)为阴邪,其性重浊26 下列属于暑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为阳邪,其性升散(B)耗气伤津(C)为阳邪,善行而数变(D)为阳邪,易生风动血27 下列属于暑与热共见的表现为(A)耗气(B)热象(C)疮疡(D)伤津28 痰饮的,病理属性是(A)本虚标实(B)标实致虚(C)阳虚及阴(D)阳虚阴盛29 热邪、暑邪皆有的致病特点是(A)均为阳邪(B)均易出血(C)耗气伤津(D)临床均可见高热、大渴、大汗、脉洪大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

6、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痰饮致病特点为:(1)阻滞气血运行:痰饮阻于经络、脏腑,妨碍气血运行,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2)影响水液代谢:主要是影响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3)易于蒙蔽心神:痰蒙心窍或痰火扰神,出现头晕目眩,痴呆癫狂,神昏谵妄。(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痰饮随气流行全身各处,并容易兼邪致病,病证繁。【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结石形成的原因是:(1)饮食不当:偏食肥甘厚味,内生湿热,蕴结肝胆,久而为胆结石;空腹吃柿子、生枣,影响胃的受纳和通降,出现胃结石;饮用硬水等易出现肾结石。(

7、2)情志内伤:情志失调,肝胆气郁,胆汁蕴结,日久煎熬,形成结石。(3)药物服用不当: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使脏腑功能失调,药物沉积而形成结石。(4)体质差异:先天禀赋差异,以至某些物质的代谢失常,形成结石体质。【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可通过空气、口鼻、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播。致病特点为:(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来势凶猛,常见发热、扰神、动血、生风、剧烈吐泻等危重症状。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无论男女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既可大面积流行,也可散在发生。(3

8、)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具有特异性,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每种疠气均有各自特异的临床特点和传变规律。同一种疠气致病,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陈言字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病因的论述是:(1)外感六淫为外因。(2)七情内伤为内因。(3)不内外因: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A 题为秦国名医医和提出的“六气病源”,B 为内经 所述,C 是葛洪肘后备急方的观点。【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

9、同反应。当七情过于强烈或持久刺激,超越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导致机体脏腑精气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对情志刺激的调节适应能力低下,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时,因病起于内,故称七情内伤。【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素问遗篇 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七情首先影响心神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

10、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如下:(1)怒则气上 过度愤怒,使肝气横逆上冲头胀头痛、甚则呕血、昏厥。(2)喜则气缓 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3)悲则气消 过度悲忧,损伤肺气精神萎靡,气短乏力。(4)恐则气下 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5)惊则气乱 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心悸,惊恐不安。(6)思则气结 思虑过度,使心神耗伤,脾气郁结脘腹胀满,纳呆便溏。【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如下:(1)怒则气上 过度愤

11、怒,使肝气横逆上冲- 头胀头痛、甚则呕血、昏厥。(2)喜则气缓-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 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3)悲则气消 过度悲忧,损伤肺气- 精神萎靡,气短乏力。(4)恐则气下 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5)惊则气乱 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心悸,惊恐不安。(6)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使心神耗伤,脾气郁结 脘腹胀满,纳呆便溏。【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黄帝内经提出了阴阳分类法及三部分类法:(1)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2)生于阴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三部分类法:脏喜怒不节则伤脏;上风雨则伤上;下清湿则伤下。【知识

12、模块】 病因及发病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黄帝内经提出了阴阳分类法及三部分类法:(1)生于阳 得之风雨寒暑。(2)生于阴 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三部分类法:脏喜怒不节则伤脏;上风雨则伤上;下清湿则伤下。【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素问五藏生成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即指五脏所主之味偏嗜,脏气偏盛,导致“伤己所胜”的病理变化。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

13、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体现为风为阳邪,易袭阳位的特点。风邪发病部位善动不居,游移不定且发病迅速,变幻无常。易使腠理宣泄而开张可见汗出、恶风等。常兼他邪合而伤人。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的特点。风邪发病部位善动不居,游移不定且发病迅速,变幻无常。易使腠理宣泄而开张可见汗出、恶风等。【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怒则气上,过度愤怒,使肝气

14、横逆上冲:头胀头痛、甚则呕血、昏厥。喜则气缓,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悲则气消,过度悲忧,损伤肺气:精神萎靡,气短乏力。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惊则气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心悸,惊恐不安。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使心神耗伤,脾气郁结,脘腹胀满,纳呆便溏。注意恐和惊的症状的不同。”惊”是客观上,被某事物吓着,多表被动。”恐”是主观上,惧怕某事物,多表主动。可结合个人体验和他人经历来帮助区别、记忆。惊更多影响心神,可有心悸等。恐多引发生理症状,二便失禁,甚则遗精。【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17 【

15、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寒邪: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邪侵入所致病证称为外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为中寒。寒为冬季的主气,也可见于其它季节。(2)暑邪:暑为夏季主气,乃火热所化。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壮热,心烦,面赤,脉象洪大。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心胸烦闷不宁、头晕、目眩、口渴喜饮、气短、乏力、多汗。暑多夹湿。【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19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湿邪的致病特点。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湿邪的

16、致病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二是湿性重浊;三是湿性黏滞;四是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性重浊,类水而就下,易伤人体下部,以腰膝以下症状为多。而善行而数变是风邪的致病特点。所以正确答案是 BCD。六邪的致病特点需要掌握。是高频考点。【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2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七情的致病特点,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当七情过于强烈或持久刺激,超越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导致机体脏腑精气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对情志刺激的调节适应能力低下,导致疾病发生或

17、诱发时,因病起于内,故称七情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伤及脏腑;二是影响脏腑气机;三是多发情志病;四是影响病情变化。三因极一病证方沦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指出七情致病的特点是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多发情志病,重者,由气及血。所以正确答案是ABD。【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21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和病理表现。五味偏嗜,相应脏气偏胜,伤及本脏及相关之脏。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

18、,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成人肾,肾属水,克火,火在脏为心,而心在体合脉,所以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苦人心,心属火,火克金,金在脏为肺,肺在体为皮毛,所以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以此类推,考查了五行的生克制化,正确答案时 CD。此考点时高频考点,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2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瘀血形成的原因。瘀血的形成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血出致瘀:各种外伤使脉管破损,或脾不统血,肝不藏血,或经行不畅,或流产,所出之血未能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而成瘀;二是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血亦滞;三是因虚致瘀:气虚则运血无力;

19、阳虚则脉道失于温通而滞涩,阴血不足则脉道失充而不畅致瘀;津液亏虚无以充血则血脉不利;四是血寒致瘀:血得寒则凝;五是血热致瘀:血热互结,煎灼津液,炼血成瘀,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积于体内。而思虑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气行不畅,从而导致血行不畅,从而导致瘀血的产生。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 BCD。【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痰饮的病证特点。痰饮停留的部位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症状。痰火扰心、痰迷心窍,引起癫狂。痰在经络筋骨,引起瘰疬,或为阴疽。痰液停留,气机不畅,从而造成血运不畅,导致瘀血的产生,引起积聚。所以答案是 ABCD。【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

20、2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一般有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而传染性则是疠气的致病特点,故 ABD 正确。【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2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寒邪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为阴邪,其性重浊是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26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暑邪的致病特点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夹湿。【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2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暑与火相类,其致病均为热象显著,耗气伤津,但暑易挟湿,而火易生风动血,发为肿疡。【知识

21、模块】 病因及发病28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痰饮的形成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肺、脾、肾、肝、三焦、膀胱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聚而生成水湿痰饮,病理属性总属本虚标实阳虚阴盛。【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2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暑为夏季主气,乃火热所化。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壮热,心烦,面赤,脉象洪大。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心胸烦闷不宁、头晕、目眩、口渴喜饮、气短、乏力、多汗。暑多夹湿。火热侵入所致病证称为外感火热病证或外火证。火热旺于夏季,但致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生。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火热之性燔灼升腾 故为阳邪。阳胜则热:高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火性趋上:火热病证以头面部多见:头痛、咽痛、唇烂等。火热易扰心神心恶热,故见心烦失眠、狂躁不安,神昏谵语。火热易伤津耗气:伤津迫津外泄、消灼阴津 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尿赤便秘。耗气壮火食气、气随津泄体倦、乏力、少气。火热易生风动血:生风火热燔灼肝阴,使肝阳亢奋,肝风内动,致高热、抽搐、角弓反张。动血热邪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致各种出血。火热易致阳证疮痈 热邪腐蚀血肉疮疡痈肿。【知识模块】 病因及发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