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867635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1 患者,男,45 岁。上腹隐痛 1 个月,黑便 2 天入院。患者上腹疼痛,饥饿时加重,进食后缓解。自然排便呈黑色。体格检查:贫血貌。实验室检查:粪便呈柏油状,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粪便中血红蛋白结果为阴性,经 10 倍稀释后再测结果为阳性,此现象称为(A)等价带(B)带现象(C)后带(D)前带(E)拖尾现象1 A带现象B等价带C前带D后带E比例性2 抗原抗体比例合适时抗原抗体充分结合,沉淀物快而多,称为3 若抗原抗体极度过剩而无沉淀形成,称为4 抗体过量时,称为5 抗原过量时,称为5 A沉淀反应B凝集反应C补体参与的反应D中

2、和反应E溶血反应6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的反应类型7 凝胶电泳技术的反应类型8 抗球蛋白试验的反应类型9 使外毒素毒性消失的反应类型10 抗原抗体反应的常用温度是(A)25(B) 28(C) 37(D)40(E)5611 抗原抗体反应可分为几个阶段(A)两(B)二(C)四(D)五(E)六12 抗原抗体反应中常用的抗原抗体的稀释液是(A)070NaCl(B) 075NaCl(C) 080NaCl(D)085NaCl(E)090NaCl13 免疫小鼠的采血方法常为(A)静脉采血法(B)心脏采血法(C)颈动脉采血法(D)断尾法或摘除眼球法(E)股动脉放血法14 下列属于颗粒性抗原的是(A)蛋白质(B)细

3、菌(C)补体(D)细菌毒素(E)酶15 蛋白质类载体中最常用的是(A)人血白蛋白(B)牛血白蛋白(C)血蓝蛋白(D)牛甲状腺球蛋白(E)多聚赖氨酸16 以下哪一个是对半抗原的正确描述(A)只有和载体结合后才能和抗体分子结合(B)是大分子(C)是多肽(D)没有免疫原性(E)只能诱生体液免疫应答17 以下哪种可溶性抗原组合不可以利用亲和层析进行纯化(A)抗原和抗体(B)激素和受体(C)酶蛋白和辅酶(D)DNA 和 RNA(E)溶菌酶和核酸18 一般认为至少要有多少个以上的半抗原分子连接到一个载体分子上,才能有效地刺激免疫动物产生抗体(A)10(B) 20(C) 30(D)40(E)5019 下列哪

4、种物质免疫原性最弱(A)多糖(B)蛋白质(C)类脂(D)核酸(E)糖蛋白20 实验室中抗血清制备后,抗体特异性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是(A)单向免疫扩散(B)双向免疫扩散(C)免疫电泳(D)亲和层析(E)免疫吸附法21 福氏完全佐剂的组成包括(A)石蜡油、羊毛脂、卡介苗(B)右蜡油、氢氧化铝、卡介苗(C)羊毛脂、卡介苗、氢氧化铝(D)石蜡油、卡介苗、磷酸铝(E)石蜡油、羊毛脂、磷酸铝22 厂家生产的抗 IgG 制剂一般的保存方法为(A)液体-40保存(B)液氮冻存(C)真空干燥保存(D)-20 保存(E)加叠氮钠保存23 佐剂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A)增加抗体的滴度(B)增强免疫原性(C)引起迟发型

5、超敏反应(D)改变抗原的特异性(E)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24 粗提抗血清最简便的方法是(A)超速离心(B)硫酸铵盐析法(C)亲和层析(D)离子交换层析(E)超声破碎法25 免疫程序中,第 1 次与第 2 次免疫间隔时间是(A)34 天(B) 57 天(C) 710 天(D)1020 天(E)1525 天26 亲和层析的基本原理是(A)离子交换(B)分子筛作用(C)利用大分子的生物学特异性来纯化该大分子物质(D)吸附平衡(E)分配平衡27 测定某一种组织抽提物的蛋白质含量,用什么方法合适(A)凯氏定氮法(B)双缩脲法(C)酚试剂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染料结合法28 细胞质抗原的制备需先将细胞

6、破碎,破碎方法有(A)反复冻融法(B)超声破碎法(C)自溶或酶处理法(D)表面活性剂处理法(E)以上全是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模拟试卷 1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则不形成沉淀,称为带现象。抗体过剩为前带,抗原过剩为后带。【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之一是比例性。当抗原抗体的分子比例合适时,反应最充分

7、,形成的沉淀物最多,称为等价带。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则不形成沉淀,成为带现象。抗体过剩时称前带,抗原过剩时称后带。【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为沉淀反应,观察和测定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沉淀线或环。【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凝胶电泳技术为沉淀反应,观察和测定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沉淀峰或弧。【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抗球蛋白试验为凝集反应,观察免疫复合物的凝集现象。【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使外毒素毒性消失的是毒素

8、中和试验,为中和反应。【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抗原抗体反应一般为 1540,常用温度为 37,温度如高于56,可导致已结合的抗原抗体再解离,甚至变性或破坏。【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抗原抗体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阶段,此阶段反应快,仅需几秒至几分钟,但不出现可见反应。第二阶段为可见反应阶段,此阶段反应慢,往往需要数分钟至数小时。【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虽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此过程需电解质参加,常用 085Na

9、Cl 或各种缓冲液作为抗原及抗体的稀释液。【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小鼠血容量低,常采用断尾法或摘除眼球法取血。【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颗粒性抗原包括各种细胞、细菌、寄生虫等。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酶、补体、细菌毒素、免疫球蛋白片段、核酸等皆为可溶性抗原,免疫前常需提取和纯化。【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蛋白质类载体中常用的有人血白蛋白、牛血白蛋白、血蓝蛋白、牛甲状腺球蛋白等。以牛血白蛋白最常用。多聚赖氨酸为多肽聚合物类载体。【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16 【正确答案】

10、 D【试题解析】 半抗原是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其可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但不能单独诱发免疫应答,在体内单独存在时不引起抗体产生,当其与蛋白质或胶体颗粒结合后,则可引起抗体形成。半抗原可与其特异性抗体结合。如细菌的多糖和类脂质等。在半抗原与蛋白质结合物中,一般是蛋白质使结合物具有抗原性,而半抗原则决定结合物的抗原特异性。【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1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亲和层析是利用生物分子间所具有的专一性亲和力而设计的层析技术。如抗原和抗体、酶和酶抑制物、酶蛋白和辅酶、激素和受体、DNA 和 RNA等之间有特殊亲和力,一定条件下,二者可紧密结合成复合物,如将

11、复合物的一方固定于固相载体上,即可从溶液中分离和提纯另一方。【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般认为至少要有 20 个以上的半抗原分子连接到一个载体分子上,才能有效地刺激免疫动物产生抗体。【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免疫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核酸分子多无免疫原性,但如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为核蛋白则有免疫原性。【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单向免疫扩散常用于待测抗原的定量测定;亲和层析和免疫吸附是分离纯化的方法;可以用特异性抗原与制备的抗血清进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12、来鉴定抗血清的特异性。【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免疫佐剂是指与抗原一起或先于抗原加入机体后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辅助物质。常用有福氏佐剂和细胞因子佐剂。前者又分为两种,福氏不完全佐剂由石蜡油和羊毛脂组成;福氏完全佐剂由石蜡油、羊毛脂、卡介苗组成。【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IgG 的成分为蛋白质,在含有水溶液的环境中易降解,通常冻干后保存。【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免疫佐剂是指与抗原一起或先于抗原加人机体后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

13、应答类型的辅助物质,不能改变抗原特异性。【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粗提抗血清最简便的方法是硫酸铵盐析法。【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免疫间隔时间是影响抗体产生的重要因素。第 1 次与第 2 次免疫间隔时间以 1020 天为好,第 3 次及以后的间隔时间一般为 710 天。【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亲和层析是利用待分离组分和它的特异性配体间具有特异性亲和力,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2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纯化抗原的鉴定主要是对纯化抗原的含量、理化性质、纯度及免疫活性进行鉴定,常用的方法有酚试剂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免疫电泳法、免疫双扩散法等,实际工作中常几种方法联用作纯度鉴定。【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28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细胞抗原分膜蛋白抗原、细胞质抗原(主要为细胞器)、细胞核与核膜抗原,制备这些抗原前需将细胞破碎,方法有:反复冻融法、超声破碎法、自溶法、酶处理法、表面活性剂处理法。【知识模块】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R QUESTION 2313-2007 The 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from man-made sourc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s《电磁辐射来自人为源对无线电通信系统和网络性能的影响》.pdf ITU-R QUESTION 2313-2007 The 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from man-made sourc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s《电磁辐射来自人为源对无线电通信系统和网络性能的影响》.pdf
  • ITU-R QUESTION 2314-1995 Sharing between networks of the fixed-satellite service using non-geostationary satellites and other networks of the fixed-satellite service《使用非同步卫星和固定卫星服务.pdf ITU-R QUESTION 2314-1995 Sharing between networks of the fixed-satellite service using non-geostationary satellites and other networks of the fixed-satellite service《使用非同步卫星和固定卫星服务.pdf
  • ITU-R QUESTION 2315-2000 Operation of wideband aeronautical telemetry in bands above 3 GHz《宽带无线电遥测在3千兆赫以上波段的操作》.pdf ITU-R QUESTION 2315-2000 Operation of wideband aeronautical telemetry in bands above 3 GHz《宽带无线电遥测在3千兆赫以上波段的操作》.pdf
  • ITU-R QUESTION 2317-2000 Earth exploration-satellite service (active) and space research service (active) operating above 100 GHz《地球探测卫星服务(活动)和空间研究服务(活动)在100千兆赫以上》.pdf ITU-R QUESTION 2317-2000 Earth exploration-satellite service (active) and space research service (active) operating above 100 GHz《地球探测卫星服务(活动)和空间研究服务(活动)在100千兆赫以上》.pdf
  • ITU-R QUESTION 232-17-2002 Frequency sharing between spaceborne passive sensors and other services in the bands 10 60-10 68 GHz 31 5-31 8 GHz and 36-37 GHz《在10 60-10 68千兆赫 31 5-31 .pdf ITU-R QUESTION 232-17-2002 Frequency sharing between spaceborne passive sensors and other services in the bands 10 60-10 68 GHz 31 5-31 8 GHz and 36-37 GHz《在10 60-10 68千兆赫 31 5-31 .pdf
  • ITU-R QUESTION 2321-2006 Methods and techniques used in space radio monitoring《空间无线电监测的方法和技术》.pdf ITU-R QUESTION 2321-2006 Methods and techniques used in space radio monitoring《空间无线电监测的方法和技术》.pdf
  • ITU-R QUESTION 2325-2001 Universal shipborn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通用船载自动识别系统》.pdf ITU-R QUESTION 2325-2001 Universal shipborn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通用船载自动识别系统》.pdf
  • ITU-R QUESTION 2331-2007 Measurement of spectrum occupancy《频谱占有率的测量》.pdf ITU-R QUESTION 2331-2007 Measurement of spectrum occupancy《频谱占有率的测量》.pdf
  • ITU-R QUESTION 2334-1995 Dedicated user digital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their associated architectures《专用用户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及其相关体系结构》.pdf ITU-R QUESTION 2334-1995 Dedicated user digital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their associated architectures《专用用户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及其相关体系结构》.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