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878537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1 水火之宅是指(A)脾(B)胃(C)肾(D)肝(E)肺2 最易导致病位游走不定的外邪是(A)暑(B)燥(C)湿(D)风(E)寒3 上焦的生理功能特点是(A)若雾露之溉(B)主气之生发(C)为元气之所使(D)通行宗、营、卫三气(E)主气之宣发和肃降4 最易伤肺的外邪是(A)湿邪(B)寒邪(C)暑邪(D)燥邪(E)痰饮5 疠气与六淫邪气的主要区别是(A)体外入侵(B)具有强烈传染性(C)多从皮毛口鼻而入(D)多与季节气候有关(E)多与地理环境有关6 下列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思则气结(B)恐则气乱(C)怒则气上(D)喜

2、则气缓(E)悲则气消7 下列关于劳逸损伤与疾病发生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久视伤血(B)久坐伤肉(C)久立伤骨(D)久思伤心(E)久行伤筋8 中医精气神学说中“ 神”的含义是指(A)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B)人的精神意识(C)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D)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E)以上都不是9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A)相互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10 下列关于实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感邪盛(B)肌肤经络闭塞(C)气机升降失调(D)脏腑功能亢进(E)气血壅滞瘀结11 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达,手足厥冷。属于(A)阳损及阴(

3、B)阳盛格阴(C)阴盛格阳(D)阴损及阳(E)阴阳脱失12 以阴阳失调来阐释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其病机是(A)阳偏衰(B)阴阳偏盛(C)阴阳格拒(D)阴阳互损(E)阴阳离决13 利小便而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A)脾主运化(B)小肠主化物(C)小肠主受盛(D)肺主通调水道(E)小肠主泌14 形成寒从中生的原因,主要是(A)心肾阳虚,温煦气化无力(B)肺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常(C)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司(D)胃肾阳虚,温煦腐化无力(E)肝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15 下列关于火热内生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邪郁化火(B)气有余便是火(C)五志过极化火(D)精亏血少,阴虚阳亢(E)外感暑热阳邪16 塞因塞

4、用不适用于(A)脾虚腹胀(B)血虚便秘(C)血枯经闭(D)肾虚尿闭(E)血瘀经闭17 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其治则是(A)实者泻之(B)虚者补之(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E)攻补兼施18 少年慎补,老年慎泻。属于(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病制宜(D)因地制宜(E)因证制宜19 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用热远热,属于(A)因病制宜(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因时制宜(E)因证制宜20 具有“贯心脉行血气 ”功能的是(A)元气(B)心气(C)宗气(D)营气(E)卫气21 下列不会导致失眠的是(A)肝郁化火(B)食积胃脘(C)阴虚火

5、旺(D)痰火扰心(E)心胆气虚22 以下哪项除外均可见于消渴病(A)多尿(B)多饮(C)消谷善饥(D)形体消瘦(E)大便溏泄23 下列哪项是除中的表现(A)食欲渐复(B)食量渐增(C)食量渐减(D)饥不欲食(E)久病突然暴食24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属(A)阴虚津亏(B)热入营血(C)湿热内蕴(D)瘀血内阻(E)痰饮内停25 阳水多见于(A)上肢水肿(B)全身浮肿(C)下肢浮肿(D)眼睑面肿(E)腹部先肿26 突发耳鸣,声大如潮,按之不减者,多属(A)肾精亏损(B)阴虚火旺(C)肝肾阴虚(D)肝胆火盛(E)气血不足27 下列何证可出现汗出过多(A)里热证(B)表虚证(C)里寒证(D)表寒证(E

6、)虚热证28 以下哪项不属病色(A)面色淡白(B)面色红赤(C)红黄隐稳(D)面色青紫(E)面色晦暗29 形盛气虚者的表现为(A)肥而食少(B)胖而能食(C)形瘦食多(D)形瘦食少(E)骨瘦如柴30 咽喉色鲜红娇嫩,肿痛不甚者的原因为(A)肺胃积热(B)痰湿停滞(C)寒凝咽喉(D)阴虚火旺(E)胃中有热31 下列药物中,不宜与藜芦配伍的是(A)黄芩(B)黄连(C)黄柏(D)龙胆草(E)苦参32 “十九畏”中,人参“畏”的是(A)三棱(B)朴硝(C)硫黄(D)五灵脂(E)密陀僧33 孕妇应慎用的药物是(A)金银花(B)连翘(C)牛黄(D)鱼腥草(E)蒲公英34 龟甲入汤剂应当(A)包煎(B)先煎

7、(C)后下(D)另煎(E)烊化35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A)知母(B)杏仁(C)决明子(D)郁李仁(E)火麻仁36 五加皮具有的功效是(A)通便(B)利尿(C)凉血(D)安胎(E)和胃37 砂仁具有的功效是(A)温肝(B)暖肾(C)温肺(D)温中(E)回阳38 肉豆蔻与白豆蔻均具有的功效是(A)涩肠止泻,下气平喘(B)温中散寒,行气消胀(C)温中行气,燥湿止带(D)收敛固涩,制酸止痛(E)涩肠止泻,敛肺止咳39 麻黄具有的功效是(A)解鱼蟹毒(B)平喘利水(C)祛风胜湿(D)行气宽中(E)温经通阳40 既治风寒表实无汗,又治风寒表虚有汗的药物是(A)麻黄(B)紫苏(C)桂枝(D

8、)香薷(E)荆芥41 具有养阴生津功效的药物是(A)生地黄(B)牡丹皮(C)赤芍(D)紫草(E)金银花42 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功效的药物是(A)肉苁蓉(B)淫羊藿(C)续断(D)鹿茸(E)杜仲43 清气化痰汤和贝母瓜蒌散共有的药物是(A)瓜蒌、茯苓、枳实(B)桔梗、茯苓(C)茯苓、橘红(D)杏仁、枳实、陈皮(E)杏仁、瓜蒌44 “三宝”中安宫牛黄丸长于(A)芳香开窍(B)清热解毒(C)镇痉(D)行气(E)辟秽45 朱砂安神丸与清胃散均含有的药物是(A)黄连、黄芩、生地(B)炙甘草、黄连、当归(C)牡丹皮、当归、生地(D)黄连、生地、当归(E)升麻、黄连、当归46 下列除哪项外,均能治疗“痢

9、疾”(A)芍药汤(B)白头翁汤(C)枳实导滞丸(D)木香槟榔丸(E)四神丸47 镇肝熄风汤中重用生怀牛膝的主要用意是(A)补益肝肾(B)活血利水(C)祛瘀通经(D)引血下行(E)以上都不是48 方剂组成中含有柴胡、香附、川芎的方剂是(A)越鞠丸(B)逍遥散(C)一贯煎(D)柴胡疏肝散(E)四逆散49 补气活血,主治“ 因虚致瘀 ”,半身不遂的方剂是(A)复元活血汤(B)桂枝茯苓丸(C)补中益气汤(D)补阳还五汤(E)内补黄芪汤50 独活寄生汤组成中不包含(A)祛风湿药(B)补气药(C)养血药(D)止痛药(E)化瘀药51 下列方剂中不含干姜的是(A)理中丸(B)吴茱萸汤(C)四逆汤(D)大建中汤

10、(E)温脾汤52 平胃散的功用是(A)行气化湿,和胃止呕(B)化湿和胃,理气健脾(C)燥湿运脾,和中益气(D)燥湿运脾,行气和胃(E)以上均不是53 吴茱萸汤主治证病机是(A)中焦虚寒,阴阳不和(B)肾阳衰微,阴寒内盛(C)胃中虚寒,浊阴上逆(D)胃气虚弱,痰阻气逆(E)胃虚有热,气逆不降54 普济消毒饮配伍中体现“火郁发之,之意的药物是(A)黄芩、黄连(B)薄荷、桔梗(C)板蓝根、连翘(D)僵蚕、牛蒡子(E)升麻、柴胡55 心包经的起止穴是(A)极泉、中冲(B)中冲、关冲(C)关冲、少冲(D)天池、中冲(E)天池、少冲56 根据骨度分寸,内辅骨下廉至内踝高点为(A)18 寸(B) 13 寸(

11、C) 14 寸(D)16 寸(E)12 寸57 五输穴中以所行为(A)井(B)荥(C)输(D)经(E)合58 阿是穴是指(A)经外奇穴以外的穴位(B)经穴以外的穴位(C)病变局部的穴位(D)病变部位中心的穴位(E)与病变有关的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59 郄穴的数目是(A)12 个(B) 8 个(C) 15 个(D)16 个(E)以上均不是60 捻转补泻法的补法操作的是(A)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B)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C)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轻(D)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重(E)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61 肝经虚证,采用“ 补母泻子法 ”,应补(A)曲泉(B)期门(C)行间

12、(D)中封(E)太冲62 “联系舌根,分散于舌下” 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B)足少阴肾经(C)足太阴脾经(D)足阳明胃经(E)足少阳胆经63 足少阳胆经的募穴是(A)期门(B)京门(C)中极(D)关元(E)日月64 “一源而三歧 ”是指奇经八脉中的(A)冲、任、带脉(B)任、督、带脉(C)冲、任、督脉(D)督、冲、带脉(E)冲、任、跷脉65 在五输穴中,荥穴主要治疗(A)心下满(B)身热(C)体重节痛(D)喘咳寒热(E)逆气而泄66 下合穴中可治疗肠痈、痢疾的是(A)足三里(B)上巨虚(C)下巨虚(D)委中(E)阳陵泉67 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目的是检验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A

13、)医学专业学历(B)从事医学实践必需的基本专业知识与能力(C)开办医疗机构的条件(D)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E)从事医学专业教学、科研的资格68 医师甲经执业医师注册,在某医疗机构执业,一年后,该医师受聘到另一预防机构执业对其改变执业地点和类别的行为(A)预防机构允许即可(B)只要其医术高明,就不受限制(C)应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D)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干涉(E)无须经过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69 依法取得医师资格,但不从事医师职业而从事教学、科研的人员(A)可以行医(B)可以开业(C)不必进行注册(D)可在预防机构中执业(E)可在保健预防机构中执业7

14、0 按规定依法取得医师资格,但未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者(A)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B)可以从事医师执业活动(C)可以从事预防医疗业务(D)可以从事保健医疗业务(E)可以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业务7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合法的药品经营企业必须持有(A)药品经营合格证、营业执照(B) 药品制剂许可证、营业执照(C) 药品经营许可证、制剂许可证(D)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E)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生产许可证72 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用药的安全有效所以进入流通渠道的药品(A)应是优质产品(B)只能是合格品(C)可以是等外品(D)分为等级产品(E)是二级产品73 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辨证用

15、药” 、“对症下药”反应了药品作为特殊性商品的哪项特殊性(A)专属性(B)两重性(C)均一性(D)严格性(E)限时性74 药品必须符合法定的要求在质量控制方面我国法定的标准是(A)发达国家药品标准(B)国际先进药品标准(C)国家药品标准(D)(省级)地方药品标准(E)国家推荐标准75 药品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属于(A)可使用药品(B)不能使用药品(C)不合格药品(D)假药(E)劣药76 患者,男,50 岁。形寒便溏,完谷不化,夜尿频多清长,下肢不温,舌质淡白,脉沉细。其舌苔应是(A)透明苔(B)白干苔(C)黄苔(D)黄腻苔(E)灰苔77 患者症见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

16、口中发出猪羊叫声,醒后如常,其诊断是(A)狂证(B)癫证(C)痫证(D)中暑(E)中风78 患儿症见急起发热,体温 386,咳嗽喷嚏,眼泪汪汪,耳冷,耳后出现红丝,3 天后皮肤出现红疹,从头面到胸腹四肢,色似桃红,形如麻粒,抚之触手,逐渐稠密,其诊断是(A)风疹(B)隐疹(C)麻疹(D)湿疹(E)痱子79 患者,男,39 岁。腹痛腹泻 2 天,日泻 10 余次水便,经治已缓。目前口渴心烦,皮肤干瘪,眼窝凹陷,舌淡白苔薄黄,脉细无力。其证候是(A)津亏(B)阴虚(C)亡阴(D)外燥(E)实热80 患者,男,35 岁。身热,面赤,口渴,但渴不欲饮,下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浮大而无力。其证候是(A)实

17、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真寒假热证(E)真热假寒证81 患者症见胸中烦热,口苦咽干,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大便稀溏。其证候是(A)表热里寒证(B)表寒里热证(C)上热下寒证(D)上寒下热证(E)真寒假热证82 患者,男,45 岁。眩晕欲仆,头摇而痛,项强肢颤,腰膝酸软,舌红苔薄白,脉弦有力。其病机是(A)肝阳上亢(B)肝肾阴虚(C)肝阳化风(D)阴虚风动(E)肝血不足83 患者,女,37 岁。胃脘部隐痛已 3 年,且胃痛喜温喜按,面白,神疲,乏力,近 10 天伴见鼻流清涕,微热,恶风。其证候是(A)里实证(B)里虚证(C)实中夹虚证(D)虚中夹实证(E)真虚假实证84 患者,男,45

18、岁。每年入冬后肢体关节疼痛,呈游走性窜痛,痛处重着,苔薄白,脉弦缓。其证候是(A)表湿证(B)里湿证(C)风湿证(D)寒湿证(E)湿热证85 患者急性起病,症见身热一,汗出,恶风,口渴,咽喉疼痛,鼻唇干燥,干咳无痰,舌苔黄干,脉浮数。其证候是(A)风热犯肺证(B)邪热壅肺证(C)燥热犯肺证(D)凉燥犯肺证(E)湿热阻肺证86 患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脉浮紧。其舌苔应是(A)白厚(B)薄白(C)黄腻(D)花剥(E)白腻87 患者 3 天前开始发热,现症见:发热,体温 388,微恶风寒,咳嗽,咳痰黄稠,呼吸气粗,鼻塞流浊涕,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其证候是(A)风寒犯肺证(B)

19、风热犯肺证(C)燥热犯肺证(D)邪热壅肺证(E)痰热阻肺证88 患者,男,60 岁。眩晕,耳鸣如蝉,健忘失眠,胁痛,腰膝酸痛,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候是(A)肾精不足(B)肾阴虚(C)肝阴虚(D)肝肾阴虚(E)肝阳上亢89 患者,女,27 岁。新产后,劳累过度导致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质紫暗有瘀斑,脉细涩。其证候为(A)气虚血瘀证(B)气血两虚证(C)气虚证(D)血瘀证(E)气滞血瘀证90 患者症见睾丸坠胀冷痛,右侧少腹冷痛,痛引会阴,伴见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弦有力。其证候是(A)寒湿困脾证(B)寒凝肝脉证(C)寒湿下注证(D)肾阳不足证(E)脾阳不足证91 患者,女,23 岁。1 天前不慎受凉,出现头痛、发热、恶寒、微汗,脉浮缓而结代。患者素有心悸、心慌。临床宜选用下列何药治疗(A)麻黄配桂枝(B)荆芥配防风(C)桂枝配白芍(D)羌活配藁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