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综合模拟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879101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综合模拟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学类试卷]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综合模拟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学类试卷]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综合模拟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学类试卷]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综合模拟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学类试卷]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综合模拟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综合模拟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外毒素2 菌群失调3 医院感染4 外毒素与内毒素有哪些主要的区别?5 简述革兰染色法的结果及意义。6 何谓细菌的人工培养? 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7 常见接种方法有哪些? 根据细菌对气体的需求不同有哪几种培养方法?8 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哪些?有何不同?9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A)正确(B)错误10 抗酸染色后,抗酸杆菌染成蓝色,非抗酸菌染成红色。(A)正确(B)错误11 立克次体和支原体均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A)正确(B)错误12 真菌是真核细胞型微生物。(A)正确(B)错误13 细菌的荚膜本身没有毒性,但能

2、够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A)正确(B)错误14 细菌缺乏下列哪一种结构仍可存活(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E)核糖体15 有关抗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C)可中和已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由细菌内毒素刺激机体产生(E)为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16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不同主要是(A)单细胞(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C)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D)有细胞壁(E)对抗微生物药物敏感17 关于细菌荚膜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与致病性有关(B)与分裂有关(C)与运动有关(D)与结合有关(E

3、)与染色性有关18 细菌鞭毛的作用主要是(A)与抵抗力有关(B)与分裂繁殖有关(C)与运动有关(D)与黏附有关(E)与变异有关19 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A)nm(B) pm(C) cm(D)mm(E)dm20 细菌主要的繁殖方式是(A)复制方式(B)二分裂方式(C)出芽方式(D)孢子生成(E)有丝分裂21 细菌突变的发生是由于(A)基因重组(B)基因交换(C)质粒丢失(D)溶原性转换(E)核 DNA 碱基的改变22 质粒是细菌的(A)致病物质(B)胞质颗粒(C)染色体外 DNA(D)核质 DNA(E)异染颗粒23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A)消毒(B)灭菌(C)无菌(D)防腐(E)无菌

4、操作24 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A)H 抗原(B)肽聚糖(C) O 抗原(D)脂多糖(E)荚膜多糖25 关于病毒核酸正确的是(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B)决定病毒包膜所有成分的形成(C) RNA 不能携带遗传信息(D)不能决定病毒的感染性(E)DNA 皆为单链26 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A)细胞壁(B)荚膜(C)芽胞(D)核质(E)细胞膜27 关于内毒素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抗原性(B)毒性强(C)细菌的细胞壁裂解后才能游离出来(D)经甲醛处理可脱毒为类毒素(E)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28 不能经垂直感染的病毒是(A)巨细胞病毒(B)风疹病毒(C)乙型肝炎病毒(D)脊髓灰质

5、炎病毒(E)人免疫缺陷病毒29 加入某种化学成分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而有助于需要的细菌生长的培养基称为(A)基础培养基(B)鉴别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营养培养基(E)厌氧培养基30 关于细胞膜正确的是(A)维持菌体固有外形(B)维持细胞内高渗透压(C)对酸有抵抗力(D)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E)对干燥有抵抗力31 与致病性无关的代谢产物是(A)内毒素(B)外毒素(C)色素(D)血浆凝固酶(E)热原质32 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线照射(B)干烤灭菌法(C)间歇灭菌法(D)煮沸法(E)高压蒸汽灭菌法33 紫外线杀菌机制是(A)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B)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

6、C)破坏 DNA 构型(D)影响细胞膜通透性(E)关闭膜蛋白通道34 在细菌间直接传递 DNA 是通过(A)鞭毛(B)普通菌毛(C)质粒(D)性菌毛(E)内质网35 H-O 变异属于(A)毒力变异(B)鞭毛变异(C)菌落变异(D)形态变异(E)碱基改变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综合模拟练习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有选择性毒性作用的蛋白质,由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2 【正确答案】 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或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使正常菌群在种类、数量及分布上发生病理性变化,称为菌群失调。【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

7、3 【正确答案】 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该感染在人院时不存在,亦没有处于感染的潜伏期,而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一切感染,包括在医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发病的感染。【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4 【正确答案】 外毒素是细菌在某些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少数革兰阴性菌也能产生。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性质不稳定,易被热、酸及酶破坏;外毒素的毒性作用强;不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人体组织有选择性的毒性作用,引起特殊病变;外毒素有较强的抗原性,经甲醛处理可脱去毒性,但仍保留抗原性,成为类毒素。内毒素是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裂解细菌后才释

8、放出来。内毒素对机体组织的毒性作用选择性不强,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基本相同。【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5 【正确答案】 染色结果:染成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染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染色意义:用于鉴别细菌的方法之一,并可作为初步选择治疗药物的参考。【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6 【正确答案】 细菌的人工培养是人工提供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使细菌迅速生长繁殖。主要目的是对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增菌培养、毒力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7 【正确答案】 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斜面接种法、倾注平板法、穿刺接种法和液体接种法。培养方法有普通培养、二氧化碳培养、微需氧培养和厌氧

9、培养。【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8 【正确答案】 常见的细菌变异有非遗传性变异(表型变异)和遗传性变异(基因型变异)。非遗传性变异指当外界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所引起的细菌某一性状的改变。当环境条件回复,可恢复原来的形状,不遗传给后代。遗传性变异指细菌自身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新获得的性状可以稳定地传给后代。【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14 【正确答案】 A

10、【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1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1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2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2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2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2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2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2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2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2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2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2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3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3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32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3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3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3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微生物学总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