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针灸学练习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886828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针灸学练习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针灸学练习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针灸学练习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针灸学练习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针灸学练习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针灸学练习试卷 50 及答案与解析1 A阴陵泉B太冲C委中D尺泽E足三里1 感冒夹暑者,宜加用( )2 体虚感冒者,宜加用( )3 A三阴交、内庭B膈俞C胃俞D太冲E气海、关元3 胃阴不足型胃痛,除主穴外,应加用( )4 气滞血瘀型胃痛,除主穴外,应加用( )5 A长强B命门C水沟D素髎E哑门、风府5 督脉与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是6 循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穴是7 A内关、中脘B中脘、气海C曲池、内庭D脾俞、肾俞E百会、长强7 治疗休息痢,应加用( )8 治疗久痢脱肛,应加用( )9 A太溪、照海、鱼际B脾俞、胃俞、肾俞C天突、膻中、中冲D劳宫、承浆、迎香E少商、合谷、尺泽、陷谷、关冲9 针灸治疗咽

2、喉肿痛实热证,配穴为10 针灸治疗咽喉肿痛阴虚证,配穴为11 A肝经B脾经C肾经D任脉E督脉11 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病候属于12 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病候属于13 A圆利针B鑱针C圆针D锋针E毫针13 古代九针中主要用于浅刺皮肤泻血,治头身热症的是14 古代九针中主要用于揩摩体表,治分肉间气滞,不伤肌肉的是15 A滞产B痛经C丹毒D呃逆E便秘15 次髎穴的主治病证是( )16 委中穴的主治病证是( )17 A原穴B郄穴C八会穴D下合穴E八脉交会穴17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会的八个腧穴称为18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称为19 A13 寸B14 寸C16 寸D

3、18 寸E19 寸19 胴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20 股骨大转子至胭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21 A手小指端B无名指端C足小趾端D足大趾内端E足大趾外端21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的交接部立是( )22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的交接部立是( )23 A黄帝内经B 针灸甲乙经C 外台秘要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十四经发挥23 皇甫谧编著24 滑伯仁编著25 A足三里B阳陵泉C悬钟D足临泣E公孙25 八会穴中的筋会穴是( )。26 八脉交会穴中通带脉的是( )。26 A足少阴肾经 B足少阳胆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阴脾经 27 在大腿上没有穴位的经脉是( )28 距腹正中线最近的经

4、脉是( )28 A热病、疟疾 B暴喑、癫狂 C痔疾、便血 D下肢痿痹、月经不调 E疔疮、脊强背痛 29 腰阳关用于治疗的病症是( )30 哑门用于治疗的病症是( )31 目赤肿痛属风热证者,可配用( )(A)血海、膈俞(B)鱼腰、球后(C)少商、上星(D)行间、侠溪(E)列缺、照海32 针灸治疗缺乳,应选取以下哪些腧穴为主( )(A)膻中、少泽、太冲(B)肝俞、膻中、少泽(C)乳根、内关、期门(D)乳根、膻中、少泽(E)乳根、太冲、足三里33 以下腧穴中,哪穴是胆的募穴( )(A)阳陵泉(B)日月(C)期门(D)胆俞(E)章门34 解溪穴是足阳明胃经的( )(A)郄穴(B)经穴(C)络穴(D)

5、原穴(E)输穴35 眉间至后发际正中第 7 颈椎棘突下的骨度分寸是( )(A)14 寸(B) 13 寸(C) 12 寸(D)16 寸(E)18 寸36 风池穴的针刺操作正确的为(A)针尖微向下,向鼻尖斜刺 0.81.2 寸(B)针尖微向上,向鼻尖斜刺 0.81.2 寸(C)针尖微向上,向对侧眼内角斜刺 1.22.0 寸(D)针尖微向下,向同侧眼内角斜刺 1.22.0 寸(E)平刺透风市穴37 中风中经络之半身不遂的针灸治疗叙述,错误的为(A)上肢可选:肩髂、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B)下肢可选: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C)语言蹇涩可配:哑门、廉泉、通里(D)经筋拘挛可选:太冲、百会

6、、水沟、四白、翳风(E)一般毫针刺,补虚泻实38 痹证选穴正确的为(A)行痹取阴陵泉(B)痛痹取膈俞、血海(C)着痹取肾俞、关元(D)热痹配大椎、曲池(E)穴位注射法可注射药物到关节腔39 风池穴操作错误者为( )。(A)向前直刺(B)向对侧风池刺(C)可灸(D)针尖微向前上方,朝眉心斜刺 0.812 寸(E)针尖微向前下方,朝鼻尖方向斜刺 0.81.2 寸40 艾炷灸可分为( )。(A)明灸和着肤灸(B)化脓灸和非化脓灸(C)间隔灸与悬灸(D)着肤灸和间隔灸(E)直接灸与实按灸41 针灸治疗风疹的基本处方不包括(A)曲池(B)列缺(C)合谷(D)血海、委中(E)膈俞、天井42 针灸治疗牙痛的

7、基本处方不包括(A)合谷(B)内关(C)下关(D)颊车(E)内庭43 “一夫法 “是指(A)将拇指的指间关节宽度作为 1 寸(B)将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近端指节为准,四指宽度作为 3 寸(C)将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相并,以无名指近端指节为准,四指宽度作为 3寸(D)将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相并,以食指中节为准,四指宽度作为 3 寸(E)将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为准,四指宽度作为 3 寸44 位于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的腧穴是(A)血海(B)大横(C)大包(D)地机(E)阴陵泉45 箕门穴归属于(A)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C)足少阳胆经(D)足厥阴肝经(E)足太

8、阳膀胱经46 十二经筋的循行走向(A)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B)行于体表(C)不入内脏(D)结聚于关节、骨骼部(E)以上均是47 八会穴中筋会穴是(A)膈俞(B)太渊(C)绝骨(D)阳陵泉(E)大杼48 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可在主方的基础上加 ( )(A)中脘、头维、丰隆、阴陵泉(B)行间、侠溪、太溪、肾俞(C)气海、胃俞、脾俞(D)肝俞、肾俞、太溪、行间(E)太溪、悬钟、三阴交49 针灸治疗目赤肿痛的主穴是( )(A)合谷、睛明、太阳、太冲、风池(B)攒竹、丝竹空、合谷、太冲(C)合谷、肝俞、阳陵泉、三阴交(D)曲池、足三里、太阳、丝竹空(E)曲池、足三里、太阳、睛明针灸学练习试卷 50 答

9、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内科病证2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内科病证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内科病证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内科病证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针灸学6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针灸学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内科病证8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内科病证9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针灸学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针灸学1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针灸学1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针灸学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针灸学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针灸学15 【正

10、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足太阳膀胱经、穴 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足太阳膀胱经、穴 17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针灸学1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针灸学1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腧穴的定位方法20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腧穴的定位方法2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经络系统的组成2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经络系统的组成2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针灸学2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针灸学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

11、知识模块】 针灸学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足三阴经、三阳经中唯足少阴肾经在大腿部没有穴位。【知识模块】 针灸学2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针灸学【知识模块】 针灸学2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腰阳关可治疗下肢痿痹、月经不调。【知识模块】 针灸学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哑门可治疗暴喑、癫狂。【知识模块】 针灸学3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五官科病证3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妇儿科病证3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治疗总论3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治疗总论35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腧穴的定位方法36 【正确答案】

12、A【知识模块】 针灸学3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针灸学3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针灸学3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4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艾炷灸。4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针灸学4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针灸学43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针灸学4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针灸学4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针灸学46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针灸学4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针灸学4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痰浊中阻型眩晕属实证眩晕,主穴为风池、百会、内关、太冲,在此基础上加头维、中脘、丰隆、阴陵泉,头维为足阳明、足少阳之交会穴,为治目眩要穴;中脘和中,丰隆降逆祛痰;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利湿降浊。诸穴配伍以祛痰止晕。【知识模块】 针灸学4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目为肝之窍,阳明、太阳、少阳经脉均循行目系。合谷调阳明经气以泄风热。太冲、风池分属肝胆两经,上下相应,导肝胆之火下行。睛明为足太阳、阳明交会穴,可宣泄患部之郁热。太阳以泄热消肿。【知识模块】 针灸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