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04年江苏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890696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2004年江苏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04年江苏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04年江苏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04年江苏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04年江苏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4 年江苏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 ( )(A)教育实体(B)学校(C)学校教育系统(D)终身教育2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出现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D)信息革命的出现3 教育的终身化是( ) 的特点 ( )(A)古代教育(B)近代教育(C) 20 世纪以后的教育(D)后工业社会教育4 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康德的论教育(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

2、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5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 )(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校园文化(D)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6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不稳定性7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8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引发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动知识9 学记中提出的“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B)启

3、发性原则(C)激励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10 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A)提出教学目的(B)选择教学方法(C)涉及教学进程(D)规划板书内容11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小组教学12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 是 ( )(A)知识、智力、能力(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知识、智力、情感13 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 )(A)班主任工作(B)政治课教学(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D)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14 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 )(A)

4、认知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体谅模式15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16 教育为政治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 )(A)正确(B)错误17 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决定着教育。 ( )(A)正确(B)错误18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 )(A)正确(B)错误19 “师道尊严 ”是师生关系在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中受到了责难,新课改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往对话的平等关系。 ( )(A)正确(B)错误20 学校课

5、程就是在学校中开设的所有课程。 ( )(A)正确(B)错误21 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能力就越强。( )(A)正确(B)错误22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A)正确(B)错误23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课的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 ( )(A)正确(B)错误24 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和巩固联系,这节课就属于综合课。 ( )(A)正确(B)错误25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 )(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

6、恰当的答案。26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的过程。27 义务教育是国家以_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28 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29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_;二是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0 舒尔茨提出的_理论,说明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31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过程中实现的。32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_。33 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

7、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_为重点。34 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到,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_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服务。35 在我国,课程的文本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教科书。36 在教学的“ 循序渐进原则 ”中,“序”一是指学科的逻辑顺序,二是指 _。37 一般来说,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_、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38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_、探究学习。39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方案,普通高中的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_三个层次构成。40 德育过程要培养学生的知、情、意

8、、行,必须要做到晓之以理、_ 、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1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42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是什么?43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44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45 班主任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五、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46 试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2004 年江苏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A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C5 【

9、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D8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C11 【正确答案】 B12 【正确答案】 C13 【正确答案】 C14 【正确答案】 A15 【正确答案】 B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16 【正确答案】 B17 【正确答案】 B18 【正确答案】 A19 【正确答案】 A20 【正确答案】 B21 【正确答案】 B22 【正确答案】 A23 【正确答案】 B24 【正确答案】 A25 【正确答案】 A三、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6 【正确答案】 非制度化教育27 【正确答案】 法律28 【正

10、确答案】 赫尔巴特29 【正确答案】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30 【正确答案】 人力资本31 【正确答案】 社会实践32 【正确答案】 教师的教学目标33 【正确答案】 创新精神34 【正确答案】 专门35 【正确答案】 教学大纲36 【正确答案】 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37 【正确答案】 讲授新教材38 【正确答案】 合作学习39 【正确答案】 模块40 【正确答案】 动之以情四、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1 【正确答案】 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包括: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包括知识的数量观念和知识的质量观念。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教师

11、通过信息技术发送信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接受信息。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首先,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使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其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这有别于传统教育。第三,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信息技术将使面对面的教学成为偶尔的情况,知识与长者和德者完全分离,教育中无法避免的师生尊卑差异将得以避免,这将极大地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42 【正确答案

12、】 (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 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3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也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

13、于,它是学生的个体认识活动,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这一活动去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这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的身心获得发展。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教学基本方式是“掌握 ”,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识过程,同样以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间) 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学生的认识如果离开了师生在特定情境和为特殊目的进行的交往,教学活动的

14、概念就可以扩大到生活教育的领域。认识的教育性。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认识是发展,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认识的引导性。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 嵌入 ”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 教师,形成学生(主体)一课程与教材(客体) 一教师(领导) 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 认识的简捷性。学生的认识实际上走的是人类认识的捷径。认识的多价值性。44 【正确答案】 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

15、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重点突出,是指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内容(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

16、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或幻灯字幕)要规范、准确、清楚。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45 【正确答案】 班集体的形成,实际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有以下几条路径: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

17、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种。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培养正确的舆论

18、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和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五、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46 【正确答案】 国家对教师职业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学历的要求、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等。但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包括:(1)教

19、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对学生的热爱,以及对教师集体的协作精神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它是教师专业的工作作风,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精神内核。(2)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地掌握,对基本的技能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地理解。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

20、解推动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熟悉学科内科学家创造发明的过程及成功的原因,学习科学家身上展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教师的教育研究应本着改善实践的宗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