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894885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苏格拉底法 ”又称“产婆术”,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独特的方法。一般包括( ) 四个部分。(A)发现假设探究解释(B)讥讽 “助产术” 归纳下定义(C)明了 联想系统方法(D)注意期待探究行动2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自( )。(A)论语(B) 荀子(C) 孟子(D)学记3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4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抓住关键期” 分别体现了个体身

2、心发展的( )。(A)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B)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顺序性(C)顺序性、个别差异性、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顺序性、不平衡性5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 )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B)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C)提高国民素质(D)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目的和必须遵循的准则(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C)当代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在功利性和人文性的价值问题上不可忽

3、视教育的人文价值(D)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7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入学年龄最大为年满( )周岁。(A)五(B)六(C)七(D)八8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 )关系。(A)授受(B)相互促进(C)民主平等(D)朋友9 教师劳动的( ) ,要求教师要协调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特别是处理好自身与教师群体的关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水平。(A)创造性(B)长期性(C)示范性(D)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10 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是( )。(A)校本课程(B)必修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11 一名学生决

4、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教师应加强培养该生的(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2 在正式群体的发展过程中,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的群体是( )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集体(D)以上都不对二、多项选择题13 教育与其他传播文化的途径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教育传播文化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B)教育传播文化具有深层面的特点(C)教育传播文化具有较强的系统性(D)教育传播文化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14 一般来说,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 )。(A)课堂练习(

5、B)学生(C)教材(D)教学手段15 教学任务的确定,受到( )等因素的制约。(A)学生年龄特征(B)学科的科学特性(C)教育目的(D)教学的时空条件16 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三、填空题17 _直接关系到教育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教育的首要问题。18 请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当前班级管理中主要有哪些问题?如果你是一名班主任,该如何解决?四、判断题19 儒家思想在宋代被精缩为“四书” 和“五经”,并成为科举考试的基本教材。 ( )(A)正确(B)错误20 西方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古希腊教育家昆体良的理想国。(

6、 )(A)正确(B)错误21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 1902 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 ,由此形成中国现代学制的开端。( )(A)正确(B)错误22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A)正确(B)错误23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它不具备自身的特殊性。( )(A)正确(B)错误24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A)正确(B)错误25 中学课外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群众性活动。( )(A)正确(B)错误五、简答题2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

7、 )来保障” 。27 简述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28 简述发现式教学模式的优点。29 什么是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六、论述题30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行为准则,试论述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31 论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苏格拉底法”是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独特的方法,又称为“产婆术”。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对方话语中的自相矛盾之处,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助产术”(就是

8、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归纳和下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A 项是探究式教学法的基本程序。C 项是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理论提出的四段教学法。 D项是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的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使“生而同声”的人“长而异俗”,这里的“教”即为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与个体发展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9、】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个体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因此,在教育中,应根据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即因材施教。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可知,个体身心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的发展期现象,因此,个体身心发展必须抓住关键期,一旦错过,难以补偿。故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与个体发展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

10、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本题应选C。【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是片面的,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与一定社会的现实及其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除了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教育目的的制定还要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二是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

11、以推迟到七周岁。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学较教育制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所以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学生与教师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学生与教师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其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强调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知识模块】 课程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

12、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它实际上是道德认识(道德观念)的能动作用,是个体通过自己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这种力量表现为能够排除内部障碍和外部困难,坚决执行道德动机所引起的行为决定。由题干可知,该生缺乏道德意志,因此要加强培养。【知识模块】 德育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正式群体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松散群体、联合群体、集体。其中,松散群体是指群体成员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

13、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二、多项选择题13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14 【正确答案】 B,C ,D【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教材是教学的内容,教师要教授教材,学生要领会教材的内涵;教学手段是上述三要素相互联系的桥梁。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知识模块】 教学15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教学16 【正确答案】 A,

14、B,C,D【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知识模块】 德育三、填空题17 【正确答案】 教育的领导权【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18 【正确答案】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5、:由于受到教师权威和升学压力等的影响,很多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程度较低,班级氛围不够民主,管理制度缺乏活力。解决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即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班级管理围绕学生进行,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知识模块】 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四、判断题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盛行,使得教育、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到了宋代,儒家思想被精缩为“四书”和“五经“。其中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被定为“四书”,并成为科举考试的基本教材。【知识模块】

16、 教育与教育学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西方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创作的雄辩术原理(又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理想国是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的代表作。【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2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学较教育制度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知识模块】 课程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但是教学过程又不等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题干所述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教学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学工作的基本

17、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与答疑和学业成绩的评价。其中,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知识模块】 教学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故题干说法错误。【知识模块】 课外教育活动五、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要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保证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知识模块】 教育目的27 【正确答案】 (1)学习者的需要。促进学习者身心发展是课程的基本职能,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确定课程目标的重要

18、依据之一。(2)社会的需求。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逐渐社会化,因此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必须将社会需求作为重要依据之一。(3)学科的发展。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也是确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知识模块】 课程28 【正确答案】 (1)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保持;(2)教学中提供了便于学生解决问题的信息,可增加学生的智慧潜能;(3)通过发现可以激励学生的内在动机,引发其对知识的兴趣;(4)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技能。【知识模块】 教学29 【正确答案】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学生自评、小组评

19、议、班主任评价和信息反馈。【知识模块】 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六、论述题30 【正确答案】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语言形象地描绘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与讲解相结合的直观教学,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

20、,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3)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来巩固知识。(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到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

21、5)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的才能和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重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注重书本教学与实际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适当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7)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

22、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使学生能够接受,但是又有一定的难度,是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知识模块】 教学31 【正确答案】 (1)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道德认知是人们对行为规范、是非善恶的主观认识和评价,是影响情感、坚定意志、采取行动的基础。道德信念是道德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只有具备深刻的道德认知,形成坚定不移的观念,才能产

23、生道德信念。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作判断后引起的内心体验,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道德意志是一个人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而体现的一种坚持精神,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觉悟高低和道德好坏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在一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在这四个基本要素中,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培养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

24、斗争的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现有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的德育要求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提出来的,一般高于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因此,这种要求就会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道德状态发生矛盾。这种内部的矛盾运动就成了思想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3)德育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正是通过交往和活动而形成的。学生只有通过活动和实践,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获得道德认知,调节道德行为,并在活动中培养尊重、关心、合作等品质。只有当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并通过亲身体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才能获得对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才能不断发展自己的情感体验、磨炼自己的道德意志,从而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提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征。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人的品德是在其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不断的变动性的矛盾运动中发展形成的。随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社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原有的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品德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又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必要。【知识模块】 德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T K 60-2015 Emission levels and test methods for wirelin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to minimize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 of radio services (Study Group 5)《有线电信网络电台服务减少电磁干扰发.pdf ITU-T K 60-2015 Emission levels and test methods for wirelin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to minimize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 of radio services (Study Group 5)《有线电信网络电台服务减少电磁干扰发.pdf
  • ITU-T K 61-2008 Guidance on measurement and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for compliance with human exposure limits for telecommunication installations (Study Grou.pdf ITU-T K 61-2008 Guidance on measurement and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for compliance with human exposure limits for telecommunication installations (Study Grou.pdf
  • ITU-T K 62 FRENCH-2004 System level radiated emissions compliance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ling《使用数学模型的系统级辐射发射的顺应性 5号研究组》.pdf ITU-T K 62 FRENCH-2004 System level radiated emissions compliance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ling《使用数学模型的系统级辐射发射的顺应性 5号研究组》.pdf
  • ITU-T K 62 SPANISH-2004 System level radiated emissions compliance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ling《使用数学模型的系统级辐射发射的顺应性 5号研究组》.pdf ITU-T K 62 SPANISH-2004 System level radiated emissions compliance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ling《使用数学模型的系统级辐射发射的顺应性 5号研究组》.pdf
  • ITU-T K 62-2004 System level radiated emissions compliance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ling (Study Group 5)《(撤回)使用数学模型的系统级辐射发射物顺应性 系列K 抗干扰防护》.pdf ITU-T K 62-2004 System level radiated emissions compliance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ling (Study Group 5)《(撤回)使用数学模型的系统级辐射发射物顺应性 系列K 抗干扰防护》.pdf
  • ITU-T K 63 FRENCH-2004 Maintaining the suitability of production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to its intended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保持生产电信设备对其拟定电磁环境的适用性 系列K 干扰防护 5号研究组》.pdf ITU-T K 63 FRENCH-2004 Maintaining the suitability of production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to its intended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保持生产电信设备对其拟定电磁环境的适用性 系列K 干扰防护 5号研究组》.pdf
  • ITU-T K 63 SPANISH-2004 Maintaining the suitability of production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to its intended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保持生产电信设备对其拟定电磁环境的适用性 系列K 干扰防护 5号研究组》.pdf ITU-T K 63 SPANISH-2004 Maintaining the suitability of production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to its intended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保持生产电信设备对其拟定电磁环境的适用性 系列K 干扰防护 5号研究组》.pdf
  • ITU-T K 63-2004 Maintaining the suitability of production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to its intended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SERIES K PROTECTION AGAINST INTERFERENCE (Study G.pdf ITU-T K 63-2004 Maintaining the suitability of production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to its intended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SERIES K PROTECTION AGAINST INTERFERENCE (Study G.pdf
  • ITU-T K 64-2011 Safe working practices for outside equipment installed in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tudy Group 5)《在特殊环境中户外设备安装的安全操作准则 5号研究组》.pdf ITU-T K 64-2011 Safe working practices for outside equipment installed in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tudy Group 5)《在特殊环境中户外设备安装的安全操作准则 5号研究组》.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