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900352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款识(zh) 通缉(j) 咸与(y)维新 牝(pn)鸡司晨(B)楔子 (xi 百) 札记(zha) 不谙(an)世事 落拓(tu)不羁(C)叨 (to)光 攻讦(ji) 悬崖削(xu) 壁 曲(q)面(D)内讧(hng) 躯壳(qio) 矫(jio) 枉过正 力能扛 (kng)鼎2 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2011 年 1 月 21 日,由商务部主办的“沙特中国商品展洽会”在沙特首都隆重开幕。青海省 20 家企业商品在沙特棋开得胜,其中穆斯林民族服

2、饰、清真肉食品、特色蜂产品、牛角系列制品因品质优良、绿色环保,备受客户亲睐(B)北京、深圳、上海、厦门等城市推出了不同版本的“限购令” ,此前的一系列楼市调控难以真正撼动房价,反而让楼市更加扑溯迷离(C)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过量摄人食醋会有碍钙的代谢,使骨质疏松,而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的人,食醋过多会使征状加重,至于骨伤患者更不宜多食(D)昨日上午,备受关注的方玄昌、方舟子遇袭案在石景山法院开廷审理,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肖传国等 5 人被指控犯有寻衅滋事罪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网络水军 ”通过雇佣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

3、(B)此次地震是日本有地震观测史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海啸规模巨大是由于震源浅且地震规模大造成的,震源所在海域海岸地形特殊,也放大了海啸能量(C)在 蜗居这种现实题材小说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无奈、压抑,会有一种刺痛感和失落感,而在“ 穿越小说 ”中表现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怀,让人很有自信(D)在朱清时看来,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改变这种大锅饭式的机制,把学校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4 下列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得一道浪头(C)春风送来了沁鼻的

4、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D)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5 下列各组中,每个成员都与合成词“理事” 的结构方式相同的是 ( )。(A)革新平反凝目(B)伤心 防范 走路(C)革命 突破 齐心(D)埋头 起草 隔行6 “君为我呼入 ”句中的“为”字,其词性和语法作用是 ( )。(A)动词,作谓语(B)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的实际发出者(C)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D)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7 刘勰把风格分为“ 典雅、远奥、精约、显附 ”等八种的根据是 ( )。(A)语言表现(B)体裁类型(C)结构安排(D)形象创造8 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语文课程的第一个正式名称是( )。(A)讲经读经(

5、B)国文(C)国语(D)语文9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进行的语文教学改革试验是( )。(A)红领巾教学法试验(B)阅读和写作分科教学改革试验(C)国文和国语分科教学改革试验(D)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改革试验10 下列关于语文教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和串讲法(B)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研究法(C)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包括问答法和情境教学法(D)问答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简答题11 简要说明边城里翠翠的人物形象。案例分析题12 以下是三个背影的教学案例,请作简要评析。例一一、课内交流段落提纲回家奔丧丧事毕,赴南

6、京,父子同行,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南京送别看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二、讨论1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段有哪些?2本文怎样描写父亲?3这些描写各安排在什么场景?4为什么要这样穿插安排?三、反复朗读,体味作者真挚、深切的感情。例二一、将第六段作为讲析的切口,板书:外貌落泊潦倒动作一片深情 两次分离时背影:走几步、回头、说、落泪、混入、再找不着二、父亲送行的地方、动作、言谈。板书:终于自己送爱子心切 我自责看、讲、拣、嘱无微不至 内疚三、当时的家境、原因。板书:祖母死,父亲差使交卸祸不单行还亏空,办丧事,赋闲一家境惨淡四、读首段,引起学生心灵的共

7、鸣。读末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所饱含的真挚的父子之情。例三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朴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 ”)同义动词( 如“嘱咐”、“ 嘱”、“嘱托”)、动词同其他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 “看了看” 、“须过”、“须跳下去” 、“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下去”同前边的“ 跳下去” 、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必然节省许多时间。13 下面是陋室铭一课的提问教案设计,请作简要评

8、析。(10 分)第一组提问:1粗读课文后,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为什么“不陋”?(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3这 8 个字哪两个字最为关键?(德馨)第二组提问:4作者的“ 德馨” 表现在何处 ?(“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5 句)5(讲析“苔痕” 两句的环境、两个用得好的动词、写景的顺序之后)到这里来的人多(不多。从“ 苔痕上阶绿 ”可以看出)6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鸿儒 )7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呢?(写自己的朋友是博学之士、高雅之士显出自己“ 德馨”)8朋友走了之后做些什么呢?(调素琴,阅金经)9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9、教学中顺势板书:景、友、趣)第三组提问:10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以“庐”“亭”比“ 陋室”以“诸葛”“子云” 自比)11作者自比“ 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12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远大抱负 )13由此看来,这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 还是更进一层 ?(更进一层,是“德馨” 的深化)14全文结局照应了文中哪一句?(唯吾德馨)(讲析中穿插诵读、背诵训练)第四组提问:15同学们能交流一下自己的座右铭吗?16同学们愿意欣赏仿铭新作吗?现代文阅读13 灯笼朱成玉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

10、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要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

11、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

12、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 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 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

13、旱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他。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现在我

14、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14 简要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5 本文围绕父亲与灯笼,主要叙述了三件事,请概括出其余两件事。(1)父亲给人家做灯笼,一视同仁,有求必应。(2)_(3)_16 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1)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2)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17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作灯笼很费时间和精力,段中,父亲却说“当玩了,闲着也

15、是闲着” ,这句话表明父亲根本不会靠它来赚钱,也表现了父亲为人很厚道(B) 段中,作者介绍了灯笼的名称、制作材料及其寓意,这使文章带有浓郁的民俗色彩,并为下文写拴柱来求灯笼等情节作了铺垫(C) 段中的加点词语“犹豫”“ 斩钉截铁”,写出了父亲内心经历了从不情愿到痛下决心的漫长挣扎过程,因为他也希望自家能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新年(D)段中的画线句通过描写那些赋予了灵魂的灯笼,赞美了父亲的美好灵魂。正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人灯笼也必然会在照亮别人的同时照亮自己古诗词鉴赏17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2223 题。 御街行 无名氏 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起。告

16、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 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 无寐。 注释人人:那个人,指所爱之人。18 这首词托_言情,“一声悲” 牵动着游子的情怀, _二字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急切的心情。19 此词表达思念之情手法新颖、细腻,很有感染力,请作简要赏析。写作题20 请以“宽容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缉 jB 项札 zh;D 项扛 gng

17、。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棋-旗,亲 -青;B 项溯- 朔;C 项征- 症;D 项廷-庭。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搭配不当,“推销”不能与“人” 搭配。B 项杂糅,删掉“由于”或“造成的”。c 成分残缺,删掉 “在”和“中”。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B 项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理事”是动宾结构。A 项“革新”意为 “革除旧的,创造新的”,是联合型结构;B 项“防范”,“防”和“范”意思相近,是联合型结构;C 项“突破”为补充型结构。因此本题选 D。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句意为“你帮我把他请进来”,“为”

18、在这里是介词,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因此本题选 C。 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有言日:“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远奥者,馥采曲文,经理玄宗者也;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所以,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语言表现”。因此本题选 A。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于 1912 年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这是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从古代传统教育的综合性社会学科中独立出来后的第一个正式名称。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53 年

19、5 月,前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通过对北京女六中的一堂观摩教学课红领巾的评议,尖锐地批评了我国长期流行的“先生讲,学生听”的语文教学方法,引发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场具有全国影响的语文教学改革。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学生全面而准确的知识。简答题11 【正确答案】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小说最后,傩送远去,

20、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了她对爱的执著。案例分析题12 【正确答案】 背影的教例丰富多彩,可谓智者见智。以上三例,各具特色:从教学思路看,例一为“顺向思路” ,教学是从篇首计至篇末;例二为逆向思路,教者从重点段落讲起,一步步地回溯;例三为“点突破” 思路。抓住文中“动词”的使用规律和表达作用进行咀嚼。从教学的着眼点看,例一重在篇的理解,例二重在段的讲析,例三则重在线条的聚集。教学的“ 切口” 越来越细小,评析和品评越来越细腻。从讲授的主要内容看。例一呈“并列式” ,人物分析、场景分析、情景分析、情感分析可形成几个板块;例二呈“回扣式” ,教师先突出中心段,以后每讲析一个层次都回扣

21、一次中心段;例三呈“聚焦式” ,所有的内容都从不同角度指向 “动词”这个中心。从板书设计看,例一可形成篇式整体性板书,例二可形成局部式分层板书,例三则可形成笔记式条文板书。若细心咀嚼,以上三个教例还可以启迪我们:(1)如何就这些设计再加以改进;(2)如何就这些设计加以组合;(3) 我们还能设计出哪一种别致的思路。细细地体味再加上一些“挑剔” ,就可以创造新的模式。13 【正确答案】 此教例的提问设计如行云流水,别具一格。这个教例的教学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 提问链”或一个“问题群”。这个教例的学术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颇有个性特点的提问设计的典型。很多的研究提问艺术的文章都只是用列举的形式组合一些

22、提问的样式、类型、技巧和方法,我们无法窥见某个提问在全篇课文教学过程中的真切面貌。分析某一个教例提问艺术的文章平时十分罕见。现在我们可以试析一下北教例的提问艺术。(1)四组提问在布局上的艺术:第一组的提问意在“ 切入 ”开讲便触及到课文主旨;第二组提问意在 “顺承”;第三组提问意在“ 深化” ;第四组提问意在 “引中”。四组提问以 “起承转合”,有一气呵成之美。(2)1 6 个问题的连接艺术:这就是本文的文题所点示的“连环问”“顶针问的设计艺术。16 个问题就像“成梧接龙”似的一个衔着一个,形成一种形式美妙的“ 追问 ”,把全篇课文的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3)个体的提问的设计艺术:有的提问起

23、铺垫作用,有的提问起过渡作用,有的提问起引思作用。有的提问起活跃气氛作用。此中最具艺术的,是不少的“曲问” 或“逆问”。例如第 5、6、7 问,带着学生深深地进入了课文。它们一反文言文教学中的串讲,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现代文阅读14 【正确答案】 文中的父亲善良憨厚,富有爱心,手艺高超,严谨细致,不图钱财。15 【正确答案】 (2)父亲一丝不苟地制作每一盏灯笼。(3)父亲将自家的灯笼送给了拴柱。16 【正确答案】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 骤然附到” 、“挥之不去”等词语,写出了灯笼有了灵魂,充满喜气的特点,赞美了父亲的劳动成果。(2)“微醉”、“荡漾着笑意”的

24、神态描写以及语言描写, (或:以大红灯笼的喜气映衬父亲的喜悦)写出了父亲无比欣慰的心情,表现了父亲的善良。17 【正确答案】 C古诗词鉴赏18 【正确答案】 雁 披衣19 【正确答案】 “ 告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 ”,主人公异想天开,托雁传情。先是不厌其烦、絮叨叨地用一长句向大雁详细描述亲人居住的具体住所,将游子深婉细腻的心理活动,表现得入木三分。接着写央求雁儿低声飞过,孤雁惊动因思念自己而失眠的亲人,这一真切的希望,生动地表达了主人公对亲人的深切的思念。写作题20 【正确答案】 宽 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学会宽容人。智者能容。越是睿智的人,越是胸怀宽广、大度能容。因为他们洞察世事,看得

25、深、想得开、放得下。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有两句格言“笑和让别人笑” 、“思考和让别人思考”。这个平民出身的启蒙思想家,早年受尽了权贵的凌辱。他蹲过巴士底监狱,曾被流放到英伦三岛然而这一切,都未能摧毁他的“欧洲的良? 心”。他愈挫愈勇,愈战愈强,老而弥坚。他用智慧和理性的思想为自由铺展了道路,最后也实现了“消灭败类”的人生理想。这个不朽的伟人,尽管生前树敌颇多且不乏智者的弱点,死后却留下遗言:“ 宽容是什么 ?它是人性的特点。让我们相互原谅彼此的愚蠢吧,这是自然的第一法则。” 此时他所宽容的,已不仅仅是个人的苦难和他人的非议。他呼唤所有的人正视生命,从沉沦中崛起,从绝境中寻觅希望。伏尔泰将其不老

26、松的宽容镌刻在了历史的里程碑上。宽容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没有宽容的思想和精神就难以造就伟大的人格;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没有宽容的心灵和品质就难以成就一番伟业。曹操之所以能从仅有的几个子弟兵,发展到灭北方群雄,称霸中原,拥百万大军,这与他的宽容是分不开的。他连自己的仇人都能容而后用,还有什么不能用的呢?人心灵上的勇敢比行为上的勇敢更难,就像战胜自己比战胜他人更难一样。但是,学会心灵上的勇敢宽容,才是真正的英雄。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承受着本不属于他的骂名,曾在公众场合下跪,一次次向全世界表达深深的歉意。但是他并没有犯错误,犯错误的是希特勒,是德国纳粹。不过,没有人会认为他失去了尊严。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最勇敢的人,他宽容了向他袭来的一切。宽容不是懦弱,更不可耻。相反,宽容是一种勇敢和坚强,令人肃然起敬。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是从容和自信。宽容是思想的成熟,是精神的升华,是心灵的丰盈。宽容能使你在贝壳里寻到大海,在沙砾中窥见世界。(文章来源:作文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