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现代文阅读0 中国古代的天文李政道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 ,我们老祖宗却认为 “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 、赤天(南)、朱天( 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 )、玄天 (北)、鸾天 (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
2、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 22 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周礼说:“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可是,为什么天中有孔?琮的造型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 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
3、型很像璧。璧、璇玑、琮,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 33 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大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作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 8 尺,那么管子的长度应约是转盘直径的 2 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
4、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头成方形,约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头,这样的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个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头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 2 毫米的孔,管子长 15 尺左右,它测量正极分类的精确性能达到 0013 度。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显的星,
5、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因而“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1 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 观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 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C)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周礼所谓“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可为印证(D)璧为圆
6、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 ?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2 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B)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
7、形大石块是必不可少的3 “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璧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B)由于璧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C)代表天的璧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D)今天所能见到的璧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4 作者根据哪两类证据推论出中国古人“天圆地圆” 的观念?4 翻 浆毕淑敏那年,我“ 五一” 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突然在无边的
8、沉寂当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你找死吗 ?”司机大喊。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要搭车。 ”“不搭!哪有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蹲大厢板就行。“司机还是说:“ 不搭!想冻死啊 !”说着,准备闪过他往前开。那个人抱住车灯说:“ 就在那儿 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 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司机说:“我觉得他好像要干什么。” 我借着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气向里窥探。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如一团肮脏的雾,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
9、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忽然,我看到青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面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很冷静地说:“ 别担心。 ”只见他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司机笑着说:“车速这么快,他偷了东西也不敢跳车了。”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我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我痛苦得几乎大叫。就在这时,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再看青年,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
10、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司机继续做着“高难” 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说:“ 扶好你的脑袋。 ”就在他狠踩刹车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贼娃子可能要被卸成零件,我心里安宁了许多。“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只见那个青年不时地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口袋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师傅,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
11、” 我惊恐万状地说。师傅反倒不慌不忙地说:“不会出什么事了。到了。” 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不通车的村子最近的公路,他至少还要走 10 公里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的往下爬,狼狈地踩着轱辘跌下来,跪坐在地上。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他的舌头冻僵了,把“ 谢 ”说成“学”:“学学,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他抹一把下颌,擦掉的不知是眼泪、鼻涕还是血。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
12、不放心地摸索着我的提包,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我的提包原是用一根旧绷带捆在车上的。经过长途跋涉,绷带磨断了,搭车人发现了这个隐患,他解下了扎米口袋的绳子,想把我的提包重新固定。在寒冷与颠簸之中,他操作了一路5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 翻浆” 为题,开篇扣题,但在文章中间部分提到“ 翻浆消失得无影无踪”,可见后文与 “翻浆”无关,这是文章的一处败笔(B)司机起初不愿让青年搭车,主要是因
13、为这个青年在夜晚拦车,而且竟然不怕戈壁滩的春寒,愿意“ 蹲大厢板 ”,司机担心他有不良企图(C)文中对司机的语言和行为的描写与余华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对司机的刻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先锋派小说的荒诞性特点(D)在怀疑青年是要偷我提包的贼后,我对青年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 “张牙舞爪”“贪婪”和“疲倦的狗” 等文字,可见出我的鄙夷和厌恶(E)小说故事发生在夜晚的戈壁,气氛紧张;情节在窥视中展开,扣人心弦;人物形象塑造丰满、鲜明,三个要素的成功使小说格外吸引读者6 小说塑造了“ 青年” 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7 试析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的特点。8 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请结合
14、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 血的故事 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现代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 AB 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怪张医师,他曾说 AB 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 AB 型的。” 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咯” 地笑了: “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 提到彭先生的丈母
15、娘,你们别笑,这里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 ”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啧着烟,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 你就拿眼盯着看 !”有人插嘴。 “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 “ 结果认识了没有?”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的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 ?”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 彭先生接着说。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 ”有人说。 彭先生悠然地
16、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就是不许她嫁给我。” “ 他认准了 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 AB 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 彭先生接着讲:“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愿望始终就没实现,有时看着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 真惨 !”林太太不胜唏嘘。
17、“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点心什么的。” “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 迭格 【注】 老泰山凶得来 !”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 什么病呀? 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 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
18、!”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说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 A 型,小舅子是 B 型丈母娘是 AB 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五百块钱 100CC,共需 300CC 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 O 血型的喽? 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 O 型的呀 !” “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 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血交流,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融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
19、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对 !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有删改) 注迭格:吴方言,意为“ 这个” 。9 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10 “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11 小说的题目是“ 血的故事 ”,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 “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11 绿色塑料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
20、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 “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为此,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 “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
21、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 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 1995 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 44 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
22、造成破坏。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碱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作肥料回归大自然。转基因型塑料
23、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他们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作营养佳良产碱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简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
24、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12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绿色塑料” 说明了什么内容。13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14 阅读第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 “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15 仔细阅读第、 段文字,说说 “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 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有什么异同。相同:_。不同:_。16 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绿色” 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16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
25、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
26、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孙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 1300 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 190 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
27、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 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
28、又一棵枯树。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本文有删改)17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人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18 第自然段 “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
29、、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 “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 请说明理由。19 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19 娓娓与喋喋余光中不知道我们这一生究竟要讲多少句话。如果有一种工具可以统计,像步行锻炼的人所带的计步器那样,我相信其结果必定是天文数字,其长可以绕地球几周,其密可以下大雨几场。具体情形当然因人而异。有人说话如参禅,能少说就少说,最好是不说,一切尽在不言中;有人说话如嘶蝉,并不一定要表达什么,只是无意识地做口腔运动而已。说话,有时只是鼓唇摇舌,有时是为了表情达意,有时,却也是一种艺术。许多人说话只是为了避免冷场,并不是要表达什么思想,因为他们的思想本就不
30、多。至于说话而成艺术,一语而妙天下,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要记入世说新语或约翰生传才行。哲人桑塔亚那就说:“雄辩滔滔是民主的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族。”他所指的“ 贵”不是阶级,而是趣味。最常见的该是两个人的对话,其间的差别当然是大极了。对象若是法官、医师、警察、主考官之类,对话不但紧张,有时恐怕还颇危险,乐趣当然是谈不上的。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如果双方的识见悬殊很大,那就好像下棋让子,玩得总是不畅。要紧的是双方的境界能够交接,倒不一定两人都要有口才,因为口才宜于应敌,却不宜用来待友。甚至也不必都健谈,而最宜一个健谈,一个善听。谈话的可
31、贵之处在于共鸣,更在于默契。真正的知己,就算是默默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这种情形当然也可以包括夫妻和情人。这世间如果尽是健谈的人,就太可怕了。每一个健谈的人都需要一个善听的朋友,没有灵耳,巧舌拿来做什么呢?英国散文家海斯立德说:“ 交谈之道不但在会说,也在会听。” 在公平的原则下,一个人要说得尽兴,必须有另一个人听得入神。如果说话是权利,听话就是义务,而义务应该轮流承担。同时,仔细听人说话,轮到自己说时,才能充分切题。我有一些朋友,迄今未养成善听人言的美德,所以跟人交谈,往往像在自言自语。是音乐家,一定得能听音辨声,先能收,才能发。仔细听人说话是表示尊重与关心。善言,能赢得听众;善听,才能赢得
32、朋友。如果是几个人聚谈,又不同了。有时座中一人侃侃而谈,众人睽睽恭听,那人不是上司、前辈,便是德高望重之辈,自然拥有发言权,甚至插口之权。其他的人就只有斟酒点烟、随声附和的份儿了。有时见解出众、口舌便捷的人也能独揽话题,语惊四座。有时座上有二人焉,往往是主人与主客,一来一往,你问我答,你攻我守,左右了全席谈话的大势,也能引人入胜。最自然也最有趣的情况,乃是滚雪球式。谈话的主题随缘而转,愈滚愈大,众人兴之所至,七嘴八舌,或轮流坐庄,或旁白助阵,或争先发言,或反复辩难,或怪问乍起而举座愕然,或妙答迅接而哄堂大笑,一切都是天机巧合,甚至重加排练也不能再现原来的生趣。这种滚雪球式,人人都说得尽兴,也都
33、听得入神,没有冷场,也没有冷落了谁,却有一个条件,就是座上尽是老友;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良宵苦短,壁钟无情,谈兴正浓而星斗已稀。日后我们怀念故人,那一景正是最难忘的高潮。众客之间若是不甚熟稔,雪球就滚不起来。缺乏重心的场面,大家只好就地取材,与邻座不成不淡地攀谈起来,有时兴起,也会像旧小说那样“捉对儿厮杀” 。这时,得凭你的运气了。万一你遇人不淑,邻座远交不便、近攻得手,就守住你一个人恳谈、密谈,更有趣的话题、更壮阔的议论,正在三尺外热烈展开,也许就是今晚最生动的一刻。明知错过了许多赏心乐事,你却不能不收回耳朵,面对你的不芳之邻,在表情上维持起码的礼貌。其实呢,你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鲠住。这种性好
34、密谈的客人,往往还有一种恶习,就是名副其实地交头接耳,似乎他要郑重交代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恨不得回其天鹅之颈,伸其长蛇之舌,来舔你的鼻子。你吓得闭气都来不及了,哪里还听得进什么肺腑之言。此人的肺腑深深深几许,尚不得而知,他的口腔是怎么一回事,早已有各种菜味,酸甜苦辣地向你来告密了。至于口水,更是不问可知,早已泽被四方矣,谁教你进入它的射程呢?聚谈杂议,幸好不是每次都这么危险。可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毕竟愈来愈快,无所为的闲谈、雅谈、清谈、忘机之谈几乎是不可能了。“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在一切讲究效率的工业社会,这种闲逸之情简直是一大浪费。刘禹锡但求“ 无丝竹之乱耳” ,其实丝竹比起现代的流行
35、音乐来,总要清雅得多。现代人坐上计程车、火车、长途汽车,都难逃噪音之害。到朋友家谈天吧,往往又有孩子在看电视。饭店和咖啡馆能免于流行音乐的,也很少见了。现代生活的一大苦恼,便是经常横被打断,要跟二三知己促膝畅谈,实在太难。剩下的一种谈话,便是跟自己了。我不是指出声的自言自语,而是指自我的沉思默想。发现自己内心的真相,需要性格的力量。唯勇者始敢单独面对自己,唯智者才能与自己为伴。一般人的心灵承受不了多少静默,总需要有一点声音来解救,所以卡莱尔说:“ 语言属于时间,静默属于永恒。” 可惜这妙念也要言诠。20 题目中的“ 娓娓” 和“喋喋”都是形容人的言谈的,它们的区别是_21 文中第段谈论的主要内
36、容是 _22 文中第段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指明其错误原因。病句:_错误原因:_23 文章从_ 、_、_三种谈话形式来分析人们的言谈。24 下列没有化用古诗文语句的一项是( )。(A)至于说话而成艺术,一语而妙天下,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B)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C)有时座中一人侃侃而谈,众人睽睽恭听(D)此人的肺腑深深深几许,尚不得而知,他的口腔是怎么一回事,早已有各种菜味,酸甜苦辣地向你来告密了24 燕贾祖璋自从春风唤醒了芳草以后,依依袅袅的杨柳垂枝上的点点银色芽苞中,抽放着浅黄嫩绿的新叶;秃濯僵立的桃李枯丫间,也点缀着娇红洁白的花葩。当
37、晶莹和暖的阳光照耀万物的时候,在这红桃绿柳中间,更容易瞥见一种呢喃软语、轻扬梭穿的鸟类,那就是燕子。它是我们最熟知的一种鸟类,你看:“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燕燕于飞,下上其音”(诗经.邶风)2000 余年以前的诗人,已经能够这样细腻地描写它的生活情形了。不论何种比较为我们所熟知的鸟类,每每因了地域或时代的关系,都有许多异名,燕也是这样,如元乌、玄鸟、乌衣、朱乌等。但所谓燕者,我国所产,并不是只有一种,这在古人,也已经明白。归纳起来,可得 4 种燕子。社燕,即越燕或汉燕,亦名乌燕,就是我们最习见的普通燕,也叫家燕。形体稍小,巢于梁间。胡燕,即紫燕,俗名含胡儿或黄腰燕子。巢长,作壶形
38、,不似普通燕那样作兜形,今名为赤腰燕者是也。土燕,即石燕,巢岩穴中。沙燕自为一种,也叫土燕,与石燕同名,今名穴沙燕。燕子,此种习见的鸟类,形态方面,实亦毋庸多说;若引用科学上的详细记载于此恐反令读者索然寡味。李时珍云:“大如雀而身长,衔口,丰颔,布翅,歧尾。”这可算已经将它的概形完全写出了;现在就进而记述它的生活情状。它筑巢于我们屋内,对我们十分亲近。有人曾以之和雀相比,云:“黄雀之为物也,日游于庭,日亲于人,而常畏人,而人常扰之。玄鸟之为物也,时游于户,时亲于人,而不畏人,而人不扰之。彼行促促,此行佯佯;彼呜啾啾,此呜锵锵;彼视矍矍,此视汪汪;彼心戚戚,此心堂堂。”(谭子化书 )这是分析得很
39、好的。巢作兜形,从池沼边或水潭中衔泥,丸成小球,再和羽毛杂草等堆合而成。这个衔泥筑巢的现象,古人作为极好的诗料,如“江燕衔泥日,深堂拂玉琴”( 梅尧臣燕)。巢筑成后,我们长江一带以及北部,约在 5 月中产卵。在福建,大概 4 月就产卵,因为 5 月的第 2 或第 3 星期,已见雏乌飞翔。不论何种鸟类,哺育雏鸟,总是异常辛苦的。白居易有一首诗燕诗示刘叟,虽然他作诗的本意,是在后半的寓意,而且说燕子的食物为青虫,不合事实,但描写哺雏的情况,实在形容尽致,活现纸上。燕子的脚,甚为孱弱,除衔泥啄草外,不常下降地面。双翼十分强健,所以时时回翔空中。飞翔的速力很大,据说 1 小时可行 180 英里;但因种
40、种阻碍,或随时地休息,平均总不过三十六七英里而已。燕子的歌呜,也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有轻快流利的调子、清脆婉转的音节。或随飞随鸣,如仙音飘堕;或幽栖低唱,若喁喁私语。傍晚的时候,见它们并栖电线上,动摇小首,流出微音,这是天然的乐音,也是天然的乐谱。燕子,不但鸣声悦耳,不但依依可人;而且它对于我们,还有极大的实利关系。它来筑巢育雏的时候,正是害虫开始猖獗跋扈的当儿。它虽然仅仅借住我们一些房子,却予我们许多酬报:它随时随刻,随处随地,捕取那些毁灭我们重要农作物的害虫为食饵,使我们得有较多量的收获。美国的学者,当一次蝗害发生的时候,捕取鸟类,施以解剖,仅 8 羽的燕,发现胃中有虫 326 只;你想我
41、们整天所见成千成万的活泼飞翔的燕,它们所扑灭的害虫数,将如何计算呢?再想,这无量数的害虫,假如没有它们来扑灭,又将发生何种现象呢?(节选自鸟与文学.燕,有删改)25 赏析文中第段,试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26 文中第段采用了_ 、_ 两种说明方法。27 文中第段引用李时珍的记述和 谭子化书 中的记载来说明_,作用是_。28 文中第一 段从_ 、_ 、_、_和_几个方面来对燕这种鸟类进行说明。2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文采用了从特征到用途的说明顺序对燕子这种鸟类进行了详尽而生动的说明(B)本文采用了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引资料、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等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平实
42、而准确(C)本文从名称、种类、形体、习性、对人类的益处等角度对燕这种鸟类进行了说明(D)本文熔文学和科学知识于一炉,资料丰富,叙述动人,对于增长人们的知识,陶冶性情,休闲娱乐均大有裨益29 尘埃落定白落梅在世人眼里,林徽因和梁思成又何尝不是郎才女貌,一起留洋深造,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只是那些爱做梦的青年,始终认为林徽因和徐志摩才是最般配的一对。年少的他们不知道现实有多么的酷冷,诗情画意只能偶尔地点缀日子,并不能当作生活的全部。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会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真实的烟火幸福,琴棋书画诗酒花只可以颐情养性。走过那段多梦的青春岁月,我们的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思想也更加理性;爱
43、也不再轻浮,而是稳重深沉。不知是谁说的,爱一个人,未必要拥有,只要知道她在,知道她好,就足矣。所以徐志摩后来爱上陆小曼,娶了陆小曼,他也很安心,因为他知道,林徽因一直在,并且会很幸福。只是徐志摩和林徽因以为可以做到相忘江湖,但每次又会在山穷水尽中悄然相见,算来是缘份太深,所以会这般不离不舍。也许一切都该尘埃落定,你有你的港湾,我有我的归宿。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四岁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姐姐家结婚。这对恋人终于如愿以尝结为伴侣,共度漫漫人生。或许是因为彼此早在很久以前就知晓结局,所以没有多少惊喜,一切都很平静,很安宁。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 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
44、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这是一个多么有韵味又特别的女人,在梁思成眼中,她原本就是谜一样美丽的女子,如今更要为她这句话细细地守侯呵护她一生了。日子如流,林徽因延着这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行走,虽没有无限锦绣,却也山水相宜。对于她来说,这才是生活,这样的生活虽然平淡简单,却永远不会孤绝和贫瘠。林徽因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她这一生虽算不上是完美无缺,但是她过得波澜不惊,清宁安稳。无论是文学上的成就,还是建筑事业上的成就,都让人钦佩仰慕。许多人说,她活得太清白了,清白得就像那轮遥挂在中天的明月,让人不敢亦不忍亲近,生怕她的洁净会照见自己的污浊。所以人艳如花的林徽
45、因虽然美丽动人,赢得那个年代诸多人的喜爱,但她亦是寂寞的,她的寂寞缘于她的清白。尽管她努力让自己俯落尘埃,与众生一起尝饮这人间烟火。可她骨子里清绝的气韵打出生的时候就跟随她,陪伴了一辈子,不离不弃。在那个才女如云的时代,林徽因始终做了惟一,她以绝代姿容、旷世才情、冰洁风雅让三个最优秀的男子深爱一辈子。那么多的女子为了爱情将自己伤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唯独林徽因没有那些悲绝的回忆。林徽因的洁净不禁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个美丽绝轮、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女子。林徽因与林黛玉的确有相似之处,但她们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林徽因虽洁净出尘,喜爱浪漫,可她不清高遗世,她向往烟火、惧怕孤独。如果说爱情是一
46、场赌注,林黛玉压下去的筹码是所有的青春,而林徽因压的筹码,则是一小段青涩寂寞的时光。因为林徽因输不起,她希望自己可以活到白发苍苍,可以到老的时候有漫长的值得一生回忆的时光。她活得太清醒,所以她住不进大观园,也做不了那一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每个人都有做梦的资格,但是错过了做梦的年龄,再想要肆无忌禅地做梦就必定要付出代价。林徽因既已选择清醒,就只好丢掉自己的梦,漫步在熙攘的凡尘。她像是一只展翅的白鹭,在岁月的柳岸扶摇直上,掠湖而过,朝着她想要的生活飞去。只是她的灵魂依旧是那朵白莲,安静地长于淤泥之中,出尘绝世。一九二九年一月十九日,病重几月的梁启超逝世,梁思成和林徽因为其父设计墓碑。同年八月,林徽
47、因从东北回到北平,生下女儿,取名再冰,意为纪念已故祖父梁启超“ 饮冰室” 书房雅号。林徽因终于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就是嫁一个实在的男子,平凡生养没有惊滔骇浪的情感,却安定美好。女儿的出生让林徽因更加确定,自己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她所期待的幸福就是这般简单。林徽因终究是聪慧的女子,她懂得任何一庄情缘都是宿命的安排,懂得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不可逆转的规则。当初让她亲手放弃那段理想中的情爱,总难免落得一身萧索。所以上苍是公平的,如今她所得到的一切亦是她用代价换取的。就算有一天所得的幸福又要拱手奉还,又算得了什么?人生难得一从容,只愿你我,随遇而安。(选自白落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有删节)30 本文每段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它们并改正。_ _ _ _ _ _ _31 文章第段中“ 爱做梦的青年 ”指_。32 如何理解“ 林徽因与林黛玉的确有相似之处,但她们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33 文章题目“ 尘埃落定” 有什么样的寓意 ?34 浅析文中林徽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