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心理辅导)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903047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心理辅导)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心理辅导)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心理辅导)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心理辅导)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心理辅导)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心理辅导)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 )。(A)诊断问题(B)克服障碍(C)行为矫正(D)寻求发展2 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是( )。(A)示范法(B)系统脱敏法(C)惩罚法(D)行为塑造法3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理性一情绪疗法” 属于( )。(A)行为改变法(B)认知改变法(C)精神分析法(D)运动改变法4 当个体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使目标无法达成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种心理现象是( ) 反应。(A)压力(B)挫折(C)焦虑(D)愤怒5 “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 ”实质上

2、忽视了人的( )。(A)生理健康(B)生理卫生(C)心理健康(D)身体健康6 1942 年,罗杰斯在他的著作( )中强调咨询过程应当重视当事人认识和改善自我的能力和责任,即“ 当事人中心 ”的观点。(A)咨询和心理治疗(B) 变化世界中的咨询者(C) 发展性咨询(D)学生指导技术7 个体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或反复去做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这样做,就会感到焦虑的神经症是( )。(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惧症8 下列不属于行为改变的方法的是( )。(A)自我控制法(B)系统脱敏法(C)强化法(D)示范法9 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 )。(A)开发潜能(B)寻求发

3、展(C)个案辅导(D)学会调适10 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作业法11 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 )。(A)强迫症(B)焦虑症(C)恐惧症(D)抑郁症12 学生中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人际焦虑(B)睡眠焦虑(C)考试焦虑(D)恋爱焦虑13 关于考试焦虑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考试焦虑必要时可用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越来越严重(C)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

4、焦虑症的方法之一14 小宋升人高中以后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但他却表现得满不在乎,别人劝他学习时他总是说“ 破罐子破摔吧 ”,他的这种状态被称为 ( )。(A)焦虑(B)认知功能障碍(C)抑郁(D)习得性无助15 学生害怕在社会公共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 。(A)抑郁症(B)恐惧症(C)焦虑症(D)强迫症16 积极青少年发展观提出了青少年个体积极发展的 5 个特征指标,下列不属于的是( )。(A)能力(B)自信(C)连接(D)友好17 系统脱敏法是由( ) 创立和发展的。(A)

5、埃利斯(B)罗杰斯(C)沃尔帕(D)弗洛伊德18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社会适应性(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19 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的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的惧怕20 对于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感情和想法的学生,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 )。(A)肯定性训练(B)全身松弛训练(C)系统脱敏法(D)理性一情绪疗法21 ABC 理论中的 B 指的是 ( )。(A)观念(B)理智(C)结果(D)事件22 学习压力状态实际上包括三个层面的因素,即来自环境的紧张刺激、个体的内部紧

6、张状态和( ) 。(A)压力体验(B)压力反应(C)压力源(D)压力强度二、简答题23 简述 ABC 理论。24 简述系统脱敏法及其步骤。25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26 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如何矫正?27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敏敏是一位初三女生,自升入初中以来,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排在班里前六名,老师和家长都对她寄予了厚望。进入初三,学习开始紧张起来,学校的各种考试也接连不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开始前的两三天,敏敏开始莫名其妙地拉肚子,差点耽误了考试。也因为这个原因,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父母和老师都安慰她,只当是意外。没想到这之后只要每逢考试敏敏就会拉肚子,后来

7、居然逐渐发展到即使单元测验也会如此,而只要考试一结束,拉肚子的病又不治自愈。就这样反反复复,学习成绩因此大受影响,最差的时候甚至考到了班里的二十多名。妈妈非常着急,带着敏敏到医院反复检查,但怎么也查不出毛病来,后来才知道,这其实是敏敏心理焦虑的一种躯体化反应。问题:请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上述现象。29 材料:李明,十五岁,上初一时,父母离婚,他跟爸爸一起生活,从那时起,家庭失去了欢乐,他在学校又怕受到同学的歧视,因而心情压抑、忧郁,总感到前途渺茫,一切都很不顺心,老是想哭,但又哭不出来,即使遇到喜事,也毫无喜悦的心情,过去对打球、听音乐很有兴趣,但现在就觉得这些活动索然无味。他内心知道长期这

8、样忧郁苦闷会伤害身体,但又苦于无法解脱,并逐渐导致睡眠不好,多噩梦,食欲不振,有时很悲观,甚至想一死了之,但又下不了决心。问题: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30 材料:小峰平时性格乖巧,在初一、初二时曾任学生会干部,成绩中等偏上,但自从升入初三,成绩开始下降。开学的前两周时间里返校上课的时间只有两天半,每次都以头晕、脚扭伤等原因请假不来学校,其实他是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肯来上学。班主任后来了解到,小峰之所以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是因为在一次放学路上,他遭同学勒索,还不敢告诉别人,而且为了给勒索者钱不得已偷了父母的钱,被父亲知道后还被打骂了一顿,从此,小峰便沉迷于网络游戏,他说只有在网络游戏里才

9、能找到自我。问题: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谈谈如何看待网络成瘾问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心理辅导)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二是寻求发展。所以本题选 D。【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为行为塑造法的定义。示范法是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系统脱敏法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出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惩罚法是通过施加一种厌恶刺激来消除某种不

10、良行为的方法。【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BC 理论是理性一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该理论特别强调认知的重要性,其主要观点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 A 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即 B 所引起的,B 才是 C 的根源。因此,“理性一情绪疗法”属于认知改变疗法。【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心理学上分析,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经过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碰到了困难,遇到了障碍,就产生了挫折。遭受严重挫折后,个体会在情绪上表现出抑郁、消极和愤懑。所以本题选 B。【知识

11、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只关注了生理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之一。1942 年,罗杰斯出版了他最著名的著作咨询和心理治疗,他在该书中强调咨询过程应当重视当事人认识和改善自我的能力和责任,即“当事人中心”的观点。【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

12、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系统脱敏法是属于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精神分析法一般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显示其效果:精

13、神宣泄;自省;反复剖析。因此宣泄疗法属于精神分析疗法。【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三是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四是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

14、弛下来。【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试焦虑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单纯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是远远不够的。【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题干中小宋正是由于以往的挫折经历形成了习得性无助,认为努力学习对自己来说也是无济于事的。【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为社交恐惧症的表现。【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积极青少年发展观提出了青少年个体积极发展的 5 个特征指标,一是能力:指个

15、体在社会、学业、认知、健康以及职业方面的优良表现;二是自信:指拥有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三是连接:指与他人(同伴、家庭等)或机构(学校、社区)建立积极的联系;四是品格:指遵守社会或文化规范、行为表现良好、有是非观念、诚实;五是关怀或同情:指对他人有同情心、有移情能力。如果具备了前 5 个条件,就会具备第六个能力:贡献。【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

16、、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肯定性训练的目的是促进当事人的自我尊严和自我尊重,让当事人能够畅快地表达自己,可以自由做决定,可以与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可以享受个人的权益并保护自己。而这正是题干中所述“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感情和想法”的学生所缺乏的,故本题选 A。全身松弛训练主要是用在学生压力较大需要放松时,系统脱敏法主要是帮助人去掉某种不好的习惯。理性一情绪疗法主要用

17、于帮助人改变某种不合理的观念。【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BC 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受他们对事件的知觉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取决于事件的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看法或他对自己所说的话所致,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其中,A 指诱发性事件,B 指个体对事件的解释与评价即个体的观念,C 指在特定条件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习压力是指学生在就学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刺激,以及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上可测定、可评估的异常反应,学习压力的来源有三个:(

18、1)来自环境的紧张刺激,即压力源;(2)个体的内部紧张状态,即压力体验;(3)个体的反应,即压力反应。【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二、简答题23 【正确答案】 ABC 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受他们对事件的知觉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取决于事件的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看法或他对自己所说的话所致,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人有许多非理性的观念,如我“ 必须” 成功,别人 “必须”对我关怀和体贴等。该理论特别强调认知的重要性。其主要观点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 A 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即 B 所引起的,B 才是 C 的根源。A

19、 指诱发性事件,B 指个体对事件的解释与评价, C 指在特定条件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可以是健康的抑或是不健康的,取决于 B)。因此,埃利斯认为个体要为自己的情绪反应和混乱负主要责任。【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24 【正确答案】 系统脱敏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系统脱敏法包括三个步骤:第一,进行全身放松训练。第二,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焦虑等级评定以受辅导学生主观感受为标准,排在最前面的是仅能引起最弱程度焦虑的刺激。第三,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知识模块】

20、 中学生心理辅导25 【正确答案】 (1)抑郁症;(2)恐惧症;(3)焦虑症;(4)强迫症;(5)网络成瘾。【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26 【正确答案】 (1)症状表现: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做过度反应,难以做决定;在躯体症状方面,有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性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2)矫正办法: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锻炼学生的性格,提高其挫折应对能力。【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27 【正确答案】 我国教育者提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对自己有信心;对学校生活有兴趣;喜欢与人

21、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三、材料分析题28 【正确答案】 上述现象是一种焦虑症。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敏敏一到考试就拉肚子,是考试焦虑的表现。学生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学业压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敏敏的学习成绩一直排在班级的前六名,老师和家长都对她寄予厚望,可以想到,敏敏是一直生活在赞扬声中

22、的,这无形中给她增加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而进入初三以来,这种压力达到了一定的极限,面对越来越多的考试,她担心自己考不好,让老师、家长失望,最终导致考试焦虑,进而引起了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一一拉肚子。面对考试焦虑的孩子,我们可以采取肌肉放松法、系统脱敏法、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等方法锻炼学生的性格,提高其挫折应对能力。【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29 【正确答案】 上述材料中,李明可能是患了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一般表现为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缺少热情,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材料中李明心情压抑、忧郁,老想哭,对之前感兴

23、趣的事情如今也索然寡味,睡眠不好、多噩梦,想一死了之等这些表现都是抑郁症的现象。行为主义者认为,抑郁症的产生多是由于多次不愉快的经历、生活中缺乏强化鼓励造成的。材料中李明因为父母离婚,家庭缺少快乐,怕被同学歧视,正是这些不愉快的事情而使他心情压抑。针对抑郁症者,我们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矫正:一是要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与鼓励;二是采用理性一情绪疗法,调整当事人消极的认知状态;三是积极行动起来,从活动中体验成功与愉快;四是服用抗抑郁药物。【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30 【正确答案】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网络成瘾的原因一般有以下

24、几点:网络本身的诱惑力;中学生面临的困扰增多,学习和竞争压力大;同伴群体影响;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弱;家庭的教养方式的影响。材料中小峰网络成瘾是因为在路上被勒索,心里害怕还无处诉说,在生活中遇到了困扰;同时加上父母的责骂,才去网络的虚拟环境里寻找自我。这个材料启发我们,对待网络成瘾问题时,首先要分析网络成瘾的原因,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而针对已经网络成瘾的小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矫正:第一,通过控制上网时间和次数,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第二,采用认知疗法,针对小峰网络成瘾问题本身及背后的问题,即被勒索后心里害怕却无处诉说,以及偷钱后被父亲打骂,与小峰进行谈话沟通,使其勇敢面对被勒索的问题并分析网络成瘾的危害,探讨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第三,通过小峰的父母进行谈话沟通,使其了解小峰偷钱及沉迷网络的原因,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帮助小峰矫正网络成瘾提供条件。【知识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