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77(无答案).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908823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77(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77(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77(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77(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77(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77(无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 )(A)王安石(B)欧阳修(C)苏轼(D)曾巩2 有“曲状元 ”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 ( )(A)马致远(B)王实甫(C)关汉卿(D)白朴3 “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 ( )(A)战国时代(B)秦代(C)汉代(D)三国时代4 议论文的“ 三要素” 是 ( )(A)论点、论据、结论(B)引论、论据、结论(C)立论、驳论、正论(D)论点、论据、论证5 风波断魂枪苦恼的作者依次是 ( )(A)鲁迅、契诃夫、老舍(B)契诃夫、鲁迅、老舍(C)鲁迅、老舍、契诃夫(D)契诃

2、夫、老舍、鲁迅6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 )(A)不忍登高临远(B)叹年来踪迹(C)渐霜风凄紧(D)是处红衰翠减7 红楼梦中,在宝玉挨打后,众人纷纷前来探望。请根据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哪句是薛宝钗的问候 ( )(A)“我的娘 !怎么下这般的狠手! 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B) “你可都改了罢!”(C)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D)“可好些了 ?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8 诗经中的氓属于 ( )(A)颂(B)大雅(C)小雅(D)风9 李商隐

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 )(A)七言古诗(B)七言律诗(C)七言排律(D)七言绝旬10 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 ( )(A)白居易杜陵叟(B)屈原 国殇(C)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陶渊明饮酒(其五)11 下列人物形象出自同一篇作品的是 ( )(A)沙子龙、赵七爷(B)王三胜、七斤(C)姚纳、德拉(D)黄省三、李石清12 “举案齐眉 ”“乘舟梦日”“鲈鱼堪绘” 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 ( )(A)孟光、季鹰、伊尹(B)孟光、伊尹、季鹰(C)伊尹、孟光、季鹰(D)季鹰、伊尹、孟光13 “祸起萧墙 ”“望洋兴叹”“日薄西山” 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

4、庄子秋水(B) 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C) 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14 下列关于作品、作者、国别搭配正确的是 ( )(A)论学问一培根一英国(B) 麦琪的礼物一欧.亨利一德国(C) 米龙老爹一屠格涅夫一俄国(D)门槛一莫泊桑一法国1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A)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 家,都是我国 20 世纪 30 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B)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C)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 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D)沈从文的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16 下列各

5、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A)比喻、夸张、排比、对偶(B)排比、比拟、比喻、夸张(C)对偶、比拟、比喻、夸张(D)对偶、比喻、排比、夸张17 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昌其逆而突过之。(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18 下列画横线的句

6、子翻译正确的是 (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可以亡身:贪图安逸享乐只能使自身灭亡。(B)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皆感激为云泣下:都感激南霁云而掉下眼泪。(C)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千金,重币也:千金是很多的钱。(D)无由会晤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无由会晤:没有理由见面。19 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A)臣侍 汤 药,未曾废离。汤:菜汤。(B)君臣相顾 ,不知所归。顾:照顾。(C)对酒 当 歌,人生几何 ?当:应当。(D)陈力 就 列,不能者止。就:担任。20 下列句子中,“ 乃” 字可译为 “才”的是 ( )(A)于是, 乃 徙为上郡太守。(B)良久

7、,乃 许之,以为前将军。(C)今 乃 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D)(马伶)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易之, 乃 竞辍其技不奏。二、古文阅读题20 阅读秋水(节选) 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柬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涣,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21 这段话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主要观点?22 这段话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23 这段话使用了何种性质的论据?23 阅读国殇中的一段诗句,回答下列小题: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

8、,子魂魄兮为鬼雄!24 解释这段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忽: 惩:25 概括这段诗句的大意。26 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诗句译成现代汉语。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26 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 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固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财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27 这段选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28 简析这段选文所写人物的形象特征。29 这段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三、现代文阅读题29 阅读背

9、影中的片段,然后回答下列小题: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换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

10、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30 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我” 对父亲的感情?31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32 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32 阅读风波中的片段,回答下列小题: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地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

11、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时候了。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播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鸟桕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河里驶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33 本片段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34 本片段描写的是江南某水乡的什么生活图景?35 从全文来看,这样的开头具有什么样的作用?35 阅读再别康桥中的片段,然后回答下列小题: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36 “悄悄的我走了 ”一句反映了诗人什么复杂的情感?37 “不带走一片云彩 ”表现诗人什么样的姿态 ?38 最后一节诗与第一节略有重复,其中主要表现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