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915538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 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A)梅奥(B)斯腾(C)麦考密克(D)勒温2 受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为是( )。(A)控制行为(B)意志行为(C)执行行为(D)计划行为3 具有善于分析、考虑周到、井井有条、忠诚体贴等优点的性格是( )。(A)活泼型性格(B)完美型性格(C)力量型性格(D)和平型性格4 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级形式是( )。(A)知觉(B)感觉(C)思维(D)思考5 凯尔曼提出的态度改变理论是( )。(A)态度变化三阶段理论(B)参与改变理论(C)沟通改变态度理论(D)社会判断理论6 成就需要理论的提出者是

2、( )。(A)洛克(B)赫茨伯格(C)麦克利兰(D)弗鲁姆7 凡是群体成员个人之间只能以间接方式进行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 )。(A)实际群体(B)实属群体(C)小型群体(D)大型群体8 增强群体凝聚力最重要的条件是( )。(A)群体中成员与成员间的吸引力(B)群体对满足成员个人需求的吸引力(C)群体活动对所属成员的吸引力(D)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9 主要目的在于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的沟通是( )。(A)满足需要的沟通(B)工具式的沟通(C)双向沟通(D)单向沟通10 沟通网络一般是垂直的,遵循权力系统,并只进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沟通为( )。(A)口头沟通(B)书面沟通(C)正式沟通(D)非正式沟通1

3、1 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A)政治性(B)动态性(C)利益性(D)社会性12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A)自然性人际关系(B)社会性人际关系(C)合作型人际关系(D)竞争型人际关系13 在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中,产生吸引力居于首位的是( )。(A)言语(B)外貌(C)学识(D)名望14 简便易行,运用于大规模地考察各种人才的方法是( )。(A)评鉴考核法(B)实绩考核法(C)工作轮换法(D)案例分析法15 管理方格理论认为,管理者既十分关心生产,又十分关心人的因素的管理方式是( )。(A)任务型的管理(B)中间道路型的管理(C)团队式型的管理(D)贫乏型的管理16 最早的组

4、织结构形式为( )。(A)参谋式组织结构(B)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C)矩阵式组织结构(D)直线式组织结构17 组织管理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是( )。(A)组织结构(B)组织文化(C)组织制度(D)组织考核18 组织形象战略于 20 世纪 50 年代起源于( )。(A)美国(B)中国(C)日本(D)德国19 组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组织文化(B)沟通(C)组织结构(D)绩效20 评估组织成员所持有的态度,识别成员之间的认知偏差以及清除这些偏差的一种工具是( ) 。(A)团队建设(B)过程咨询(C)调查反馈(D)目标管理二、多项选择题21 常用的问卷量表有( )。(A)

5、是非法(B)判断法(C)选择法(D)填空法(E)等级排列法22 古典管理理论由以下理论组成( )。(A)早期管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人性管理理论(D)传统管理理论(E)科学管理理论23 按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分类,性格可分为( )。(A)理智型(B)外倾型(C)情绪型(D)意志型(E)内倾型24 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的效应是( )。(A)第一印象效应(B)晕轮效应(C)优先效应(D)近因效应(E)定型效应25 态度难于改变的特性有( )。(A)态度形成于幼小时期(B)态度反映出个人的价值观(C)态度已转化为信念(D)态度依据的事实繁多而复杂(E)态度趋向于极端26 按照需要的起

6、源可以将需要划分为( )。(A)物质需要(B)天然性需要(C)精神需要(D)社会性需要(E)合理需要27 小型群体的特点有( )。(A)人数不多(B)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交往(C)成员由共同的活动结合在一起(D)成员之间能产生感情上的相互关系(E)成员的行为受群体规范所调节28 处理冲突的行为意向有( )。(A)竞争(B)协作(C)回避(D)迁就(E)折衷29 按沟通者有无地位转移,可将沟通分为( )。(A)单向沟通(B)语言沟通(C)书面沟通(D)双向沟通(E)正式沟通30 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有( )。(A)感情投资法(B)行为测量法(C)心理吸引法(D)参照测量法(E)中和互补法31 领导

7、风格抉择模式认为,抉择领导风格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A)工作的性质(B)职工的成熟度(C)传统的领导方式(D)上级的领导风格(E)领导者本人的个性32 非正式组织的特征有( )。(A)建立规章制度(B)自发形式(C)满足个人需要(D)一经形成会产生规范(E)分担角色任务33 影响较大的研究中国组织文化的专著有( )。(A)企业文化学(B) 管理之魂(C) 企业文化论(D)企业文化建设的运作(E)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34 通常看来,综合反映组织成员工作绩效的是其( )。(A)知识水平(B)才华能力(C)工作态度(D)工作方法(E)道德品质35 道格式发展的阶段包括实验研讨阶段及( )。(A)小

8、组建设和开发(B)小组间关系的建设和开发(C)制定理想的战略模式(D)模式的贯彻(E)系统评价三、简答题36 简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7 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8 群体规范有哪些作用?39 简述改善沟通的主要方法。40 简述领导者素质培养的内容。四、论述题41 试述“复杂人 ”假设的内容、超 Y 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42 试述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参考答案五、填空题43 气质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 )。44 每个人对各种事物和行为的意义及重要程度都会有所评价和判断,所有这些判断和评价的主次、轻重和排列次序,就构成了个人的( )。45 在一般的心理学分析中,( )被看

9、做是行为的直接原因。46 ( )是机关、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社会分工与协作的产物。47 ( )指正式群体中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以及群体规定的标志。48 对于良好的沟通,国外许多组织行为学家曾提出过很多不同的准则,其中比较完整的是美国管理协会提出的一套建议,即“( )”49 ( )法是通过较长时间的考察,来测定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的方法。50 ( )是指组织指挥系统的等级或纵向管理层次。51 企业的( ),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52 ( )是提高组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组织活动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是组织开展人力资源规划,以及进行各项人事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依据。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

10、)模拟试卷 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B4 【正确答案】 C5 【正确答案】 A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D8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A10 【正确答案】 C11 【正确答案】 D12 【正确答案】 C13 【正确答案】 B14 【正确答案】 A15 【正确答案】 C16 【正确答案】 D17 【正确答案】 B18 【正确答案】 A19 【正确答案】 D20 【正确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21 【正确答案】 A,C,E22 【正确答案】 A,D,E23 【正确答案】 B,E24 【正确答案】 A,C25 【正确

11、答案】 A,B,C,D,E26 【正确答案】 B,D27 【正确答案】 A,B,C,D,E28 【正确答案】 A,B,C,D,E29 【正确答案】 A,D30 【正确答案】 A,C,E31 【正确答案】 A,B,C,D,E32 【正确答案】 B,C,D33 【正确答案】 A,B,C,D,E34 【正确答案】 A,B,C,D,E35 【正确答案】 A,B,C,D,E三、简答题36 【正确答案】 答: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 ,即管理过程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1)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个体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12、(2)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所有复杂的管理活动都涉及群体,没有群体成员的协同努力,就难以实现组织的目标。显然,研究群体心理活动的特点,对组织管理过程来说,同样是非常必要的。(3)组织心理。组织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对组织管理而言,研究组织心理同样是重要的。37 【正确答案】 答: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有:(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因素,它对态度的改变起着强有力的作用。社会环境包括了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如社会制度、国家法律、社会群体、社会交往、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等。当社会环境的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时,受其影响,个

13、体的态度也逐渐会发生某些变化。社会环境变化越大,个体的态度变化也越大,甚至出现不一致性改变。(2)团体因素。个人态度的改变,常起因于加入了一个新团体,这说明,个人态度的改变受到个人与团体关系改变的影响。影响态度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组织形式等。当个人加入一个或几个团体,与团体建立起一定的关系之后,团体就会对成员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改变某些原有态度,形成符合组织需要的新的态度。团体因素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个人与团体的关系。(3)态度系统特征因素。人们在后天习得的各种态度,组合交织成一个复杂的态度系统,并形成系统本身的一些稳定的特性,这些特性从许多方面对态度的改变起着制约作用。当态度具有下

14、列任何一个特性时,就难以发生改变:态度形成于幼小时期,态度反映出个人的价值观 ;态度能满足多种需要;态度中的认知、情感、意向互相协调,没有矛盾;某个态度长期保持一致 ,已转化为信念; 态度所依据的事实繁多而且复杂;态度趋向于极端。如果态度具有多个上述特性 ,则强度更大,更难以改变。(4)个体人格因素。态度不仅会因态度系统的特性而改变,而且也因持这种态度者的人格特征而改变。人格作为各种特性的统一体,大致包括了性格、精神、经验、气质、意志、品质以及特殊能力等方面的特性。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格特征,人格差异也会对态度改变产生影响。38 【正确答案】 答:群体规范对维持和发展群体、指导和控制群体成员的

15、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维持和巩固群体的作用。群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赖以维持其存在、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群体的规范越是标准化、特征化、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就越紧密。实际上一个群体的成员是根据本群体的规范来相互认同的。一个群体,越有明确而集中的规范,群体成员的认同感也就越高,而认同感又会加强群体的团结。规范在群体内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能满足群体内的成员交往的需要,起到了交往的规矩和媒介的作用。(2)树立评价标准的作用。群体规范作为群体成员行为的样本,直接制约着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事物的知觉判断、态度和行为,它给群体成员提供了共同的心理参考原则,成为人们衡量一切言论、态度、

16、行为或事物的标准。依据不同的衡量标准,人们对于同一行为会做出不同的估价和理解,并导致不同的态度。(3)群体动力的作用。群体规范还以舆论的形式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多数人的评价、议论就会形成公众舆论。群体舆论是群体内大多数成员对某一行为的共同意见,它以群体规范为前提,是群体规范力量的显示。(4)行为导向的作用。群体规范指示了人们满足自己需要的方式和范畴,从而给人们的行为指出了如何达到目标的方向。当规范得到群体的认可并为每个成员共同接受时,它就会产生出一种约束力,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起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39 【正确答案】 答:改善沟通的方法主要有:(1)重视双向沟通。双向沟通伴随着反馈过程,使发送者可

17、以及时地了解到信息在实际上是如何被理解的。同时,能使受讯者得以表达接受信息时存在的困难,从而得到帮助和解决。如果沟通双方处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双向沟通的效果则更为理想。(2)重视面对面的沟通。在变革与动荡时期,员工内心充满了畏惧和担忧。其中的信息通常是非常规的而且是模棱两可的。面对面的沟通可以最大程度地传递信息。许多企业都经历过重大变革,他们的执行官们都走出办公室,亲自和员工们交流信息。坦诚、开放、面对面的沟通使员工们觉得领导者理解自己的需要,与他们同呼吸共患难。(3)重视利用附加信息的沟通。在有必要而又可能的条件下,应重视利用附加的信息沟通。例如,口头沟通附以备忘录;在语言沟通时,辅之以表情、

18、手势等“体态语言”,在会议结束时准备个纪要,让与会者回去传达时更为全面、准确,从而使会议的精神能得到更加全面的贯彻。(4)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应使用对方易懂的语言 ;要意思明确,不要模棱两可;尽量少对非同行者讲“ 行话”; 说话时尽量少用长句,而应多用简明的短句 ;要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条理清楚;重要的人名、地名要重复; 不易为人理解的,或重要的信息要“复述”;交谈时尽量借助手势、表情;不讲空话、套话、不东拉西扯;聆听对方的讲话时,要注意力集中;要做到心平气和、感情真挚。40 【正确答案】 答:领导者的素质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吸取新知识。领导者要明白,没有现代知识就难以对社会做出贡

19、献。领导者要坚持有效地吸收人类文明中有用的信息、知识,具有一定智能,成为知识和信息的合格载体。吸取知识的方法不仅是指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更指大学生离开校门后的自我进修。(2)重视理性。理性就是指办事不能仅凭感觉、感情,而应运用自己的思维、综合分析事物的本质。要站得高,看得远,冷静、全面、客观地观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领导应重视理性思维的培养,这对把准大局、掌握重点、分清是非、度量轻重缓急很有裨益。(3)强调成效。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改革和发展的时代,是崇尚实干精神、呼唤实干作风的时代。“ 苦劳”是传统社会的美德,“功劳”则是现代社会所强调的物质。现代领导应该重视成效,真抓实干,不尚空谈。(4)开

20、发意识。领导者心怀世界的观念和意识更要加强。别人好的方面,要全力学习;别人坏的方面 ,不要暗自窃喜。具有世界观念的人,容易产生忧患意识,也就更容易激发“别人能,为什么我们不能” 的爱国情操。四、论述题41 【正确答案】 答:“复杂人” 假设认为人是很复杂的,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一个人本身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根据“复杂人”的假设,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 ,称为应变理论。 “应变”是指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由于它既不同于 X 理论,也不同于 Y 理论,有人把他

21、称为超 Y 理论。(1)超 Y 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每个人的需要都各不相同,需要的层次也因人而异。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 ,它们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例如,两个人都想得到高额奖金,但他们的动机可能很不相同。一个可能主要是想改变家庭生活条件,另一个可能偏重于把高额奖金看成是达到技术熟练的标志。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这就是说,在人生活的某一特定时期,动机模式的形成是内在需要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

22、,会产生不同的需要。例如,一个人在工作单位可能落落寡合,但在业余活动或非正式群体中却使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其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的普通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2)超 Y 理论的管理措施。从“复杂人”假设出发提出的应变理论 ,并不是要求管理人员采取完全不同于其他假设的新措施,而是要求根据具体的人的不同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这就是说,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千篇一律。权变理论观已贯穿到西方管理实践的领域之中,并从这一理论观点出发进行了大量具体的研究工作。例如,企业组织的性质不同,职工工作的固定也

23、会不同,因此,有的企业需要采取较固定的组织形式,有的企业就需要有较灵活的组织结构。企业领导人的工作作风也需随企业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在企业任务不明确、工作混乱的情况下,需要采用较严格的管理措施,才能使生产秩序走上正轨。反之,如果企业的任务清楚、分工明确,则可以较多地采取授权形式,使下级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应当承认,“复杂人” 的假设和权变理论含有辨证法的因素,它强调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人采取灵活机动的管理措施,对于我们的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这是应当肯定的。但“复杂人” 假设只强调人们之间差异性的一面,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人们共同性的一面,是片面的。42 【正确答案】 答:改

24、善人际关系的方法很多,其中主要有 :(1)感情投资法。感情投资是对人倾注真挚、炽烈的感情,舍得在密切感情方面花本钱、下功夫,以争取人心,更好地发挥群体成员的积极性,对于群体中的领袖人物来说,运用感情投资法能密切干群关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感情投资是以政治、思想、技术、文化、生活等方面关心职工、尊重职工,设身处地地为职工着想,以情感人。(2)心理吸引法。心理吸引法是创设一种“ 心理磁场 ”,设立吸引的中心,就能吸引群体成员团结一致 ,共同努力。这种心理“ 磁力”, 可以是众望所归的个人 ,可以是催人奋起的目标 ,也可以是良好的物质、精神生活环境。心理吸引法重视心理吸引力,是从自身创设条件做起,

25、扩大影响,然后吸引别人来从事共同的事业,同时满足人们心理的需求。(3)深层了解法。人们的交往是由浅入深的。心理动力学认为,深入了解别人,是要经过一定层次的。沃特曼在科技人员的管理一书中指出,每个人的心理由 3 个动力层组成:第一层是表现层,即外表暴露出来的行为总和,为人们所共知;第二层是渐显会,自己性格的一些特征,为别人逐步了解,自己不一定察觉;第三层为隐蔽层 ,涉及自己的隐私,自己清楚,但不愿暴露给别人。他把人们的交往划分为 5 个时期:一是朦胧期,表现层、渐显层、隐蔽层重叠,不透明;二是准交期,听了别人介绍 ,或看了本人简历,表现层一些现象公开了,但尚未正式接触;三是初交期,经过初次接触

26、,互相有所了解,表现层越来越火,越来越清晰;四是发展期,彼此不断了解,认识不断加深 ,渐显层不断暴露出来,个性特点为对方所掌握;五是深交期,表现层、渐显层已搞清楚了 ,隐蔽层有所透露,但不完全清楚。深层了解法,就是逐渐揭露这一层次,可以互相说“私房话”, 这就是知心,达到了亲密的程度。(4)中和互补法。人们之间互有差别,互有需求,互有补偿,相互接近,逐渐中和,成为好朋友,使群体达到和谐的状态。中和互补,使各自有所放弃。互相有所补充。人们互相交往,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就可以取长补短,将短变长,相互得益,增进友谊。(5)求同存异法。人们交朋结友,只要政治原则: 基本倾向相同,至于个

27、性特点、习惯爱好、生活情趣等有差异,不妨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枝节问题上不苛求于人,同样可以成为好朋友。(6)排难解纷法。朋友之间遇到了困难,在其最序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帮助他们排难解纷,表示同情和支持,最能获得对方的感激,最容易结成亲密的友谊。当人顺利时给他帮助,固然可贵,当人困难时给予帮助,更难能可贵。在现实生活中,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使人感到温暖。排难解纷,使受难者得到同情和支持,容易建立真正的友谊。五、填空题43 【正确答案】 动力44 【正确答案】 价值观体系45 【正确答案】 动机46 【正确答案】 群体47 【正确答案】 正式规范48 【正确答案】 良好沟通的十诫49 【正确答案】 历史测量50 【正确答案】 组织结构层次51 【正确答案】 新型价值观52 【正确答案】 绩效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