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2高考题型及解法指导课件.ppt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918798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PT 页数:157 大小:3.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2高考题型及解法指导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2高考题型及解法指导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2高考题型及解法指导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2高考题型及解法指导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2高考题型及解法指导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讲 高考题型及解法指导,题型一 推理型选择题1.推理型选择题指以考查推理能力为主的,兼有考 查记忆、提取信息、比较等能力的综合性选择题,这类 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以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 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的能力。其题干的提问项一般是说明、表明或证明等字眼。,2.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不明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典题例证】 (2017江苏单科T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

2、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解析】选A。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将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禁止地方私铸钱币,这是从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故A正确;汉武帝之前汉代早已实现统一,故B中的“首次”说法错误;货币的统一客观上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故C错误;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应是相权的削弱,故D错误。,【模板构建】 解答这类题可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进行推演: 第一步:找准推理的基点 (1)综合分析题干的信息,找出解答问题的突破口。 (2)如本题中“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

3、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第二步:建立推理链接 (1)以“推理基点”开始,按照逻辑进行推理,并利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 (2)如本题中具体展示了把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的信息,可以得知汉武帝把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从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故A正确。,【对点特训】 1.考古发现西周的青铜器铭文中,东部地区的贵族之长均自称为侯,但是在陕西王畿地区的贵族之长从未称侯,而常常是被称为伯,有时称为仲、叔、季,这表明( ),A.王畿的人地位高于东部 B.权力的分配都依靠血缘 C.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D.制度实施注重因地制宜,【解析】选D。结合所学,爵位分公、侯、伯、子、男

4、,伯爵低于侯爵,故A错误;材料不涉及宗法血缘关系,故B错误;周代实行世官制,故C错误;根据材料“东部均自称为侯”“王畿地区常常是被称为伯”可知,东西部地区注重因地制宜,故D正确。,2.唐朝“侍老”制度规定,对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赋役俱免;八十岁以上者,给予一名“侍丁”在其身边照顾,免其赋役。这说明唐朝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D.统治者重孝道治天下,【解析】选D。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国并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故A错误;题目中提到的是对老人的赋役优待,并未出现相应的数字比

5、例说明唐朝人口老龄化问题,故B错误;宗法制的核心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并未牵涉到此项制度,故C错误;根据题目中对老人的赋役优待,体现了统治者重孝道治天下,故D正确。,3.1892年2月4日,纽约时报报道了光绪皇帝开始学习英语的新闻。美国人将其称为大清国历史上最大的变化,并欣喜地认为“这种变化将在今后若干年里对整个帝国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可能进一步打开保守封闭的枷锁,将大清国带入人类进步历史的前沿”。这一变化 ( ),A.结束了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B.进一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 C.体现了光绪皇帝开始接受西方事物 D.迈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解析】选B。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

6、政府的国门被炮火轰开,故A错误;“光绪皇帝开始学习英语”,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故B正确;“光绪皇帝开始学习英语的新闻”不能说明其开始接受西方事物,故C错误;早在洋务运动时期便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故D错误。,4.阿瑟小施莱辛格指出:“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的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这一做法旨在 ( ) A.遏制私有企业发展 B.缓和社会矛盾 C.维护弱势群体利益 D.扩大政府权力,【解析】选B。根据材料“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 终得到有效的遏制”可知,并不是要遏制私有企业发展, 而是对企业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

7、进行限制,故A错误;根 据材料“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 多的保护”可知,这些做法有利于维护工人、农民、消 费者的利益,可以缓和社会矛盾,故B正确;工人、农民、 消费者并不都是弱势群体,故C错误;材料提到的是保护,工人、农民、消费者的利益,扩大政府权力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题型二 图表型选择题图表型选择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表格型,可以通过比较思考的方法,即通过横向找变化;纵向找差距,动态把握表格中数字的变化。一种是图片型,主要分为坐标(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考古图等,图表型试题具有文字少、信息量大、可比性强、灵活多样等特点,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典题例证】 (2

8、017江苏单科T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由此推断 ( )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解析】选D。万国公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报刊,由材料宣扬的主题:禁缠足、兴女学和介绍外国妇女可知,晚清新型知识分子对妇女问题的重视,故D正确;A错在“最早”上;发表有关妇女解放的文章,并不等于实现了言论自由,故B错误;戊戌变法时期只是知识分子带头革除一些封建陋习,不等于清政府自身采取措施革除陋习,故C错误。,【模板构建

9、】 第一步:“审” (1)审读题干及设问,明确考查意图:设问是试题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现,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2)本题中通过对比万国公报中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关注妇女问题的文章数据的变化,说明的问题是什么。,第二步:“读” (1)全面读图,提取有效信息:先读图表外部信息再读内部,注意表头信息,即注意表格反映的内容,最后注意数据的变化及比较,包括横向比较和纵向的比较等。,(2)本题中的信息是“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表头信息是发表文章的“时间”和“主题”,再注意随着时间的发展,发表文章的各个“主题”数量的变化,然后将这些

10、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第三步:“联” (1)将图表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要多角度迁移,实现图表信息与所学知识的紧密对接。 (2)如本题中随着时间的发展,关注妇女问题的文章不断增加,由此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妇女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点特训】 1.右图为布鲁特斯胸像。雕像中,布鲁特斯身披古罗马长袍,脸向左侧有力地转动着,嘴角紧闭着,专注的眼神凝视着前方,面部神情表现出勇敢、公正、机智、坚定和决不妥协的英雄气概。该作品 (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解析】选B。布

11、鲁特斯胸像细致刻画了人物的表情、神态,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因而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故B正确。,2.下表为1952-1978年中国主要工业、农业产品产量数据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A.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 B.“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 C.国企改革使工业生产迎来了生机 D.“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解析】选D。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与表格中的数据不符,故A错误;“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与史实和表格数据不符,“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B错误;国企改革是在1984年以后,故C错误;“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是因为“

12、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表格的数据也反映出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故D正确。,题型三 背景原因型选择题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其基本 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由结果推出原因,结 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题干中的标志性词语有 “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内因”“外因”“主 观原因”“客观原因”“根本原因”“决定性因素” “主要理由”“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等,或出现了“为了”“意图”“动机”等关键词。另一种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典题例证】 (2017江苏单科T19)当前,人们提

13、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世纪金榜导学号( ),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解析】选B。各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等存在明显的差异,要想全方位的全球化不符合历史潮流,并不是刻意淡化政治意图,故C错误;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需要相互交流,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因此经济全球化符合历史潮流,也是当今世界经济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故B正确,D错误;人们将有

14、限度的“经济全球化”说成“全球化”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反映,并不是理解逻辑混乱,故A错误。,【模板构建】 第一种: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的是因。 第二种:运用所学知识推理。全球化潮流下,世界各地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增强。而这种潮流在经济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故B正确。,第三种:限定词法。根据题目的指向性,区分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内因与外因等。分析判断,合理排除。如本题中的要求选出“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对点特训】 1.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

15、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 ),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 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解析】选B。被孔子修订整理后的春秋成为儒家经典著作,随着儒学官方正统地位的确立,其伦理教育功能日益显著,故B正确。,2.“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高34.8%,年均增长7.8%,大大超过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 D.对外开放

16、格局形成的影响,【解析】选C。材料提供时间是1980-1984年,这一时期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故C正确,A错误;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B错误;这一时期对外开放格局还未形成,故D错误。,3.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行工业国家的增长模式由单纯依靠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投入转为依靠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经济效率的提高。这是因为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 C.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经济全球化的

17、飞速发展,【解析】选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已经形成,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错误;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快速发展时期,故B错误;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只是一种发展趋势,故C错误;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其更加注重人力资本和经济效率,故D正确。,题型四 史料、史学方法型选择题史料、史学方法型选择题主要考查:1.对“史料”相关的史学常识的考查,如史料的分类;甄别史料的真伪;对“史料”价值观的判断;对“史料”的运用与处理方法的基本理论的考查。,2.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考查,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18、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等。3.内容往往涉及历史文化常识、重大考古发现、史学前沿理论成果、学术争鸣的流行观点等,考查重点落脚于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能力。,【典题例证】 (2015江苏单科T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解析】选C。材料中淮南子等书中与秦朝石刻有差异的是关于疆域的描述,不存在对秦始皇的贬抑,故A

19、错误;秦朝和西汉紧连,故B错误;石刻和文献有差异,而非证据链,故D错误;面对史料的差异,首先要辨别真伪,C正确。,【模板构建】 第一种:重视史料来源的多元性和公正性。多方借鉴,不取孤证,以获取正确信息。如对题目中同一事件不同史料记载的甄别。 第二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如材料未涉及“贬抑秦始皇”,故A错误。,第三种:注意选项表述的观点是否正确。观点不正确、不准确、不严谨的选项多是错误选项。,【对点特训】 1.马歇尔的接班人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将马歇尔计划描述成“我们作为人类的职责”,但从来没有认为它“主要是国家机构的私利”。苏联批评家和西方的观察者在认识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动机时戏剧

20、性地诠释了私利和统治的不同含义。这种现象表明历史解释( ),A.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B.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运用 C.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 D.受解释者立场及所处环境制约,【解析】选D。从题目中材料可以看出迪安艾奇逊认为马歇尔计划是“我们作为人类的职责”,即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援助西欧,而“苏联批评家和西方的观察者在认识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动机时戏剧性地诠释了私利和统治的不同含义”,这表明对同一事物的认识评价会受到解释者立场及所处环境制约,故D正确。A、B本身不正确,C不能全面解释材料内容。,2.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撰写历史时,公开声称:“我的职责是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但我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

21、每一件事情。”可见,希罗多德认为( ),A.历史的研究从来没有止境 B.撰写历史要尊重客观事实 C.史料占有是研究史学关键 D.二手史料没有参考价值,【解析】选B。材料中希罗多德认为他的职责是“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但同时他认为“我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可见希罗多德认为撰写历史要尊重客观事实,故B正确。,3.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此说法成为土豆传入中国的重要证据。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孤证不立,该书不能成为土豆传入的证据 B.土豆传入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C.中外贸易

22、扩大推动了土豆的传入 D.当时国人物质生活深受西方影响,【解析】选B。土豆确实是在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正好可以与这段史实相互佐证,故A错误;土豆等外来高产经济作物的种植,必然有利于中国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B正确;土豆的传入是西方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结果而非中外贸易扩大的产物,故C错误;国人物质生活深受西方影响,这是发生于近代以后而非古代中国的史实,故D错误。,题型五 现象本质型选择题性质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特有属性。实质就是本质,指事物内在的根本属性。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或假象表现出来的,必须靠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到本质;按不同的标准本质可划

23、分成不同的方面;本质经常和目的尤其是根本目的相关。而性质则是比较稳定的,一般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典题例证】 (2018江苏单科T6)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解析】选B。由“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可知,江南制造总局

24、对西方技术过于依赖,B正确。由“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可知,A错误。由“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可知,C错误。D错误在于“皆为”,可以排除。,【模板构建】 第一步: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再确立其本质属性。,第二步: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求答项中的“表明”“体现”“反映”“说明”等关键词。“说明”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表明”含有求答历史现象本质之意。“反映”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体现”多用于获取历史结论或寻找支撑题干结论史实的题目。,【对点特训】 1.(2018南京三模)1938年苏联政府在一份决议中指出:企业中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给工业、

25、运输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他们常常只工作45小时,白白浪费了其余23小时的工作时间,国家和人民因此常常每年损失几百万个工作日和几十亿卢布。该决议反映出当时苏联 世纪金榜导学号( ),A.工人阶级队伍觉悟低下 B.国民经济呈现衰退景象 C.工业化的目标难以实现 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显,【解析】选D。材料中“1938年苏联”可知其实行计划经济,“企业中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给工业、运输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反映了积极性不高的弊端,故D正确。,2.(2018扬州模拟)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至今已经真正

26、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他意在说明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解析】选A。依据材料中“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可知在强调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A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从材料中没有体现。,题型六 漫画型选择题漫画材料型选择题取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丰富 多彩;漫画内容反映现实、寓意深刻。试题中的漫画通 过针砭时弊、抑恶扬善、揭露问题、弘扬正气、展示

27、 成就等设置情景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是非观 念;通过对漫画和题肢的审读解答,能够较为全面地考 查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典题例证】 (2014江苏单科T6)下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解析】选C。辛亥革命时期,剪辫、易服带有明显的反清和革命的色彩。漫画中的人物将辫子剪一半留一半,体现了旧思想的根深蒂固。A、B、D的表述都比较片面,不够确切。,【模板构建】 第一步:“读”。解读漫画时空信息,

28、挖掘蕴含的历史现象。 第二步:“定”。通过漫画直观形象的图画形态,确定反映出的作者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或赞扬或讽刺的主题。,第三步:“联”。根据漫画,确定题目考查的主干知识点及解答关键要求,关联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图文史料的有效信息。 第四步:“判”。根据题干图文信息,迁移历史知识或结论,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图文漫画和题意要求,分析出漫画的本质主题喻意,最后确定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对点特训】 1.(2018镇江一模)下图是我国当代画家张仃20世纪30年代发表于扶轮日报的一幅漫画,图中双眉紧皱、躺着的是中国儿童;一只从和服中伸出来的手,拿着一只笔插入儿童的脑袋里,笔的旁边写有“王道乐土”四字。该

29、漫画 ( ) 世纪金榜导学号,A.灌输了东亚共荣的思想 B.批判了封建伦理的禁锢 C.揭露了侵华日军的罪行 D.讽刺了民众的愚昧无知,【解析】选C。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王道乐土”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侵华日军建立“王道乐土”的罪行,故C正确;漫画并未反映日本灌输东亚共荣的思想,故A错误;材料与批判封建伦理的禁锢无关,B错误;漫画主旨并不是反映民众的愚昧无知,故D错误。故选C。,2.(2018常州模拟)郑永年认为“全球化倒退”已由一种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思潮,下面的漫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现象。对此现象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政治人物的支持是其性质演变的重要因素 B.此现象源于对经济全球化存

30、在问题的反弹 C.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是此现象的重要表现 D.全球经济不景气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解析】选D。经济全球化倒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不公正的国家经济政治旧制度,故D错误,符合题意。,3.(2018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创作的一幅漫画,对漫画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 B.结果以苏联妥协而告终 C.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 D.是“冷战”时期的局部热战 【解析】选D。古巴导弹危机体现的是美苏冷战,不是 热战,故D错误,符合题意。,4.(2018江苏冲刺卷)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箱

31、子上写着“Nuclear War”,用双手按住箱子的是表情惊恐的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两人,标题为“Lets get a lock for this thing”。该漫画主旨所对应的历史背景是 ( ),A.局部战争的激烈战况伤害了美苏利益 B.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两极格局形成冲击 C.欧洲一体化成为美苏合作的历史契机 D.超级大国争霸将世界置于核危险之中,【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局部“热战”并没有同时损害美苏的利益,故A错误;题干主要论述核战争的问题,没有谈及第三世界崛起及欧洲一体化问题,故B、C错误;由材料“Nuclear War”可知,所述为核战争的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述为美苏两国核军备

32、竞赛将世界置于核危险之中,故D正确。,题型七 概括、比较型非选择题一、概括归纳类试题指的是对给定材料或试题中特定部分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的试题。这类试题在提问方式上多使用“归纳”“概括”“简述”等关键词。,二、比较类设问非选择题目中的比较类试题,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1.求同型(或相似点):其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和在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指出和在方面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比较和上的共同点”等。,2.求异型(或相异点):其呈现形式主要有“概括和的不同特点”“指出和在方面的不同点”“和相比,在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和相比,有哪些发展或哪些进步”“分析变化

33、的主要不同或的主要差异”等。,3.求异同型:其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和的异同点”“对和进行比较”“分析和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等。,【典题例证】 (2016江苏单科T23)(13分)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 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 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 8 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 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 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 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 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

34、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 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 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 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 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 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 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

35、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3分)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4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据材料一“苏联传统的不安 全感”“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把对付苏联放 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得出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 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 最主要的对手;第二问结合两极格局的背景进行回答。 第(2)题,据材料二“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 家”“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得出美国加强

36、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第(3)题,第一问从材料可知,美苏都认为两国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第二问凯南“长电报”的依据,据材料一“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并结合美苏意识形态的不同得出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诺维科夫报告形成认识的依据,据材料二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结合美国国家性质得出依据是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答案:(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6分) (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

37、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3分),(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2分) 依据:“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 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2分),【模板构建】 1.概括类主观题的答题模板:,2.比较类主观题的答题模板: 关键是定准比较对象,即跟谁比较和比较角度(即比什么,是“求同”还是“寻异”)。,【套用模板】 如第(1)题 第一步:审设问,定答题指向,第二步:套模板,针对作答 第一问:主要内容(概括类模板),第二问:原因(原因类模板结合所学知识两极格局的背景来回答) 第(2)题 第一步:审设问,定答题指向,第二步:套模板,针对作答,第(3)

38、题 第一步:审设问,定答题指向,第二步:套模板,针对作答 第一问:共同之处(比较类模板),第二问:依据(原因类模板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对点特训】 (13分)宋明理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 究成果,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他把大学中所说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 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 会秩序。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 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 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

39、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 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 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 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 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 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朱熹学说形成的原因,概括朱熹推广儒学的路径。(4分) (2)据材料二,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归纳王阳

40、明思想的社会意义。(6分),(3)据材料一、二,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3分) 世纪金榜导学号,【解析】第(1)题第一问原因,据材料一“集中了前人 (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用理学思想重 新解释四书”“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 的社会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问路径,据材料 一“他编著四书集注”“编撰童蒙须知” “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 回答。第(2)题第一问不同,据材料二“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 之说”得出传播对象的不同,据材料二“朱子格物致 知的理论”

41、“王阳明的致良知”得出认识论的 不同;第二问意义,据材料二“简易直接为特色” “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 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 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回答。第(3)题第一问,趋势,据材料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回答;第二问认识,据材料一“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材料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回答。,答案:(1)原因: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儒学家关注社会。(2分)路径:著书立说,阐释儒家经典;将儒

42、学教育渗透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2分) (2)不同:传播对象:朱熹:士大夫阶层;王阳明:发展到普通民众;(2分)认识论:朱熹:格物致知;王阳明:致良知(反省内心)。(2分)意义: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提高民众的道德修养。(2分),(3)趋势:世俗化、社会化。(1分)认识:辩证继承,创新发展;面向大众,联系实际。(2分),题型八 主题论文型非选择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主题提炼观点并论证观点的合理性。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典题例证】 (2017江苏单科T22)(12分)民国年间,许多知识分 子忧国忧民,思考国家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地球的面皮有限,而列强的欲望无穷。在这个情 势下,亚洲人民只有三条道路可走。其一,是效法列强 的武备以自救,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卖灵魂以得 邦国”,不是值得我们赞美的;其二,是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其三,是凭着自己的天才,另去创造一条新道路。彷徨于这两条歧路之间,而又未能另自创出一条新道路者,则有我们的中国。,帝国主义在我国所发生的不幸结果,我们都已知道。远者如鸦片战争及它的结果,近者如英国强占威海卫,俄国强占大连湾,德国

44、强占胶州湾。在这丑恶的两条道路外,我们能另想出一条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吗?这条新道路是可以找到的,但却不是容易找到的。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1924年),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说明日本和印度所走的是什么道路,指出二者走上不同道路的共同背景。(3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9世纪后期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作者提出的中国“道路”问题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模板构建】 第一步:明确设问主题。根据主题对材料分层。分点阅读,找出可概括的或隐含着观点的关键词句。 第二步:提炼观点。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符合主题要求的主要观点,

45、以备论证。,第三步:搜寻史实。据所学知识和材料整理出可以论证该观点的重要史实。 第四步:组织答案,表述成文,做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解析】第(1)题第一问由材料可以看出日本和印度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日本自救后扩张,印度不自救后沦为殖民地;第二问结合所学可知都遭到了外来侵略。第(2)题结合19世纪后期中国自救的主要事件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内容分析说明即可。,答案:(1)道路:日本:积极自救后侵略扩张。 印度:不积极自救沦为殖民地。(2分) 背景:遭受西方列强侵略。(1分) (2)略(9分),【对点特训】 (14分)冷战结束后,对于当今世界格局的类型,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阅读下

46、列材料:,材料一 在两极格局之下,两极之外的任何其他大国更 换门庭均不影响格局的正常运转;在多极格局下,任何 两极的结盟势必打破原有力量均势;而在单极格局下, 任何可能的国家联盟都无法同唯一的一极相匹敌,各大 国往往既无实力也无意愿同唯一的一极进行对抗。无 论在哪种格局下,只要世界能够维持大体的和平与稳定,(不包括小规模冲突或局部战争),那么,该格局就是一个正在有效运转的格局。 周绍雪美国的实力与单极世界,材料二 2009年2月,在第45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 副总统拜登承诺将同布什政府的单边政策决裂。美国 意图建立由它主导的单极世界,坚持推行实力强权政策, 为了谋求霸权,不惜毁弃和践踏国际

47、条约和协议,把自 己凌驾于联合国之上,无视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其形 象和声望下降。作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金融机 构遭受重创,世界看清了美国是如何将风险转移到国外,如何兵不血刃地掠夺享用了全世界的资源,然后不负责任地把经济危机推向别人的,这使得美国的国际信誉、美国制度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近年来,一批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张国清试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不同类型世界格局的共同特征。与单极格局相比,其他两类格局的共同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格局变动的根源。(4分) (2)运用材料

48、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与当今世界格局”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征,根据材料一“在两极格 局之下,其他大国更换门庭均不影响格局的正常运 转”“在多极格局下打破原有力量均势”“单极 格局下既无实力也无意愿同唯一的一极进行对 抗”回答;第二问作用,根据材料“无论在哪种格局下, 只要世界能够维持大体的和平与稳定”回答;第三 问根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小论文写作首先,必须明确论点,根据材料二“美国意图建立由它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副总统拜登承诺将同布什政府的单边政策决裂”“这使得美国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两个论点,论点一: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论点二:其建立单极世界的意图难以实现,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其中一个论点进行论证。,答案:(1)特征:国际力量对比处于均势。(1分)作用:能够维持世界大体的和平与稳定。(1分)根源:国际力量对比发生的变化。(2分),(2)(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