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2-,时空坐标,提纲挈领,-3-,时空坐标,提纲挈领,-4-,时空坐标,提纲挈领,-5-,高频考点一 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18课标全国,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解析,-6-,2.(2018课标全国,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
2、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解析,-7-,3.(2018课标全国,2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解析,-8-,4.(2016课标全国,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
3、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解析,-9-,高频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重史传统 5.(2017课标全国,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答案,解析,-10-,6.(2016课标全国,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
4、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解析,-11-,高频考点三 经济重心的南北易位 7.(2017课标全国,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解析,-12-,8.(2015课标全国,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
5、大。这反映出( ) 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答案,解析,-13-,9.(2015课标全国,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答案,解析,-14-,高频考点四 唐宋时期的经济变革 10.(2018课标全国,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简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
6、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答案,解析,-15-,11.(2017课标全国,26)表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解析,-16-,12.(2016课标全国,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答案,解析,-17-,
7、高频考点五 古代书法艺术的品评 13.(2016课标全国,24)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答案,解析,-18-,14.(2016课标全国,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8、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答案,解析,-19-,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一、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20-,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二、隋唐时期(581907年),-21-,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22-,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三、宋元时期(9601368年),-23-,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24-,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一、经筵讲读与史学义理化 宋代历史诠释的一个明显特征在于对当下政治的关怀。在经筵中讲读儒家经典与历史经验,为帝王提供治国理据与借鉴的制度安排,也为士大夫提供了利用历史诠释表达政治观
9、念的合理途径。在具体政治环境的刺激下,以唯道德主义为检验标准的观念体系逐步成熟,并渗透到历史编纂中,使史学诠释产生明显的“义理化”倾向。,-25-,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经筵讲读,是在宋代倡导文治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帝王教育制度,它成熟起来以后又和宋代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发生强烈互动。这一制度肇端于太宗时期,初步形成于真宗时,到仁宗时,已发展成一种比较成熟的对皇帝进行经史教育的制度。皇帝在规定时间到经筵学习儒家经典和历史,经筵官主要分侍讲和侍读两类,侍讲负责讲解经文,侍读负责进读史传。此后随着制度的不断发展,经筵参与人员也日益复杂,又使经筵成为君臣议论时政、探讨治术的重要场合。这
10、一制度预期君主能通过对经典范式与历史经验的学习,不仅具备崇高的道德修养,并且能从中获取正确处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因此,讲读官往往借诠释经史的机会,在道德修为与时事处理、政策制定等各方面,对君主进行较为明确的方向性引导,甚至直接发表政见,以图影响最高决策。,-26-,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对应训练 1.(2018广东惠州4月模拟,26)经筵是宋朝正式形成的一种教育皇帝的制度。两宋时期,士大夫对经筵官在御前是坐讲还是立讲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坐讲论者以礼记中“尊师重道”思想为依据;立讲论者以孔子“正名”主张为依托。两宋帝王多采取折中态度,两种讲授方式并用。这反映了( ) A.儒释道三教并立的现实
11、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士大夫社会地位比较高 D.儒家思想地位稳固,答案,解析,-27-,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二、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铁犁牛耕在南方地区逐渐得到推广。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东晋),加快了南方的开发。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
12、件比北方优越。,-28-,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2.过程,-29-,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30-,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3.影响,-31-,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对应训练 2.(2018福建福州毕业班单科质检,5)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南方各路按户均田亩数从多到少依次是江东、江西、两浙、福建,中举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福建、两浙、江西和江东。据此推论准确的是( ) A.人口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B.人地关系影响社会文化倾向 C.科举制为平民提供上升通道 D.经济重心南移带动文化转移,答案,解析,-32-,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三、唐宋经济制度
13、变迁的特点,-33-,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34-,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对应训练 3.(2018安徽马鞍山三模,26)唐中期以前,“客户”指外来户,在户口统计时与“土著”加以区分。唐中期以后,没有常产的贫民、佃户成为“客户”的新含义,而有田产的民户被称为“主户”。到了宋初,全国户口统计变为主户与客户并列。这些变化( ) A.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B.导致均田制的崩溃 C.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D.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答案,解析,-35-,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四、中国古代政治对书法发展的影响 1.政治对书法功能的影响 (1)书法作为一种政治工具而产生。 中国文字从结
14、绳记事到今天文字的运用这一整个演变过程中,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至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书体完备的漫长过程,在此期间,政治的实用性始终是其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而审美的需要和追求归根结底也是受政治实用性影响的产物,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36-,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2)书法是古代文官制度的一项重要科目。 商周时设置的史官、巫官、贞人等都是直接掌管文字使用权的文职官员。秦代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尚书台、晋代的中书台、隋唐的学士院、宋代的翰林院、元代的中书台、明代的制敕房和诰敕房、清代的内秘书省等都是各朝代的秘书部门或文职官吏,其主要任务大都是誊抄、缮写诰敕与诏令,掌管文书,传
15、授字、学等。朝廷在选拔这些官员时,十分强调他们的书法水平。,-37-,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2)书法是古代文官制度的一项重要科目。 商周时设置的史官、巫官、贞人等都是直接掌管文字使用权的文职官员。秦代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尚书台、晋代的中书台、隋唐的学士院、宋代的翰林院、元代的中书台、明代的制敕房和诰敕房、清代的内秘书省等都是各朝代的秘书部门或文职官吏,其主要任务大都是誊抄、缮写诰敕与诏令,掌管文书,传授字、学等。朝廷在选拔这些官员时,十分强调他们的书法水平。 2.政治对书体萌生和演变的影响 各种书体的产生和发展,是书法自身规律和社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政治的干预作用往往起到决
16、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书法的发展和兴盛上。小篆在当时的主导地位和官方文字地位实际上就是统治者为了加固其统治地位而用政治干预的方式确立的;,-38-,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而章草在东汉末年的勃兴和鼎盛同样是汉灵帝一己所为的结果。魏晋行书的发展表面上看是人的精神解放,张扬一己的思想个性和情趣的结果,而其实这正是人们厌倦了战争和政治黑暗,为了逃避社会政治而不敢言政,遁入自然、玄学与佛门,以书法来慰藉心灵的产物。楷书在唐代的普及和大发展就更具代表性了。唐代在选拔官吏时,吏部考试规定的项目有四条,即所谓“身言书判”,“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美,文理优长”。所谓“
17、楷法遒美”就是考试时必须写楷书,而且楷书要写得遒劲有力、美观大方。这种政治制度的直接干预,使得学子们想要通过吏部考试就必须在楷书上下苦功夫。这样,全社会自上至下对楷书普遍高度重视,于是就有了闪烁古今的唐代楷书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的诞生。,-39-,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对应训练 4.(2018河北衡水一中分科综合考试,5)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 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唐
18、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答案,解析,-40-,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一、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 1.政治制度 (1)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2)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使官吏选拔权集于皇帝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也有利于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 2.经济制度 (1)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 (2)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 (3)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
19、证了国家财政税收;它以财产的多少作为征税的标准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41-,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3.军事制度 (1)府兵制,即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最大特点是“兵农合一”。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对其进行调整和健全,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 (2)募兵制,即征兵制,是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唐玄宗建立,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42-,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对应训练 1.(2018河南中原名校第四次质量考评,5)隋唐时期,在中央实
20、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行政权 B.削弱三省权限 C.皇权的加强 D.决策的科学化,答案,解析,-43-,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二、古代中国货币的发展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商朝人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 自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
21、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44-,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
22、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改革币制,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45-,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北宋时,随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但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北宋创印的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46-,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对应训练 2.(2018广东深圳龙
23、岗一模,25)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神宗年间每年铸钱额是五百多万贯,同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这说明 ( ) A.唐代市场上货币数量不足 B.宋代的货币制度日趋混乱 C.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宋代的货币贬值现象严重,答案,解析,-47-,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三、影响宋元时期文化发展变化的因素,-48-,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对应训练 3.(2018福建龙岩二模,26)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 ) A.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B.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 C.文人士
24、大夫影响力巨大 D.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答案,解析,-49-,真题再现,思维流程,(2016课标全国,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50-,真题再现,思维流程,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
25、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51-,真题再现,思维流程,第一步 解前读明确答题方向,-52-,真题再现,思维流程,第二步 解中找获取解读信息,-53-,真题再现,思维流程,第三步 解中答逻辑规范作答 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