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押题练(十二)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新趋势.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918930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押题练(十二)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新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押题练(十二)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新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押题练(十二)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新趋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押题练(十二)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新趋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热点押题(十二)20 世纪世界现代化的新趋势一、选择题1(2018蚌埠三模)下表为俄(联)共布代表大会教育水平百分比表,表中数据反映了这一时期苏(俄)联( )代表大会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家庭识字八大(1919) 23.9 24.9 37.0 14.1九大(1920) 9.4 23.4 32.1 10.6十大(1921) 7.7 23.3 48.4 7.4十一大(1922) 8.6 21.0 0 11.2十二大(1923) 未统计 29.4 49.7 未统计十三大(1924) 6.6 17.9 66.8 8.8A国家高等教育水平不断下降B高级知识分子日益受到重视C各阶层代表分布渐趋

2、于均衡D工农群众政治地位逐渐提高解析:选 D 材料反映苏(俄)联从八大到十三大受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代表比重在逐渐下降,受初等教育的代表比重逐渐上升并占重要部分。代表的受高等教育水平下降不能说明国家高等教育水平下降,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高级知识分子受重视程度不如以往,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各阶层代表分布的不均衡,故 C 项错误;受初等教育水平的代表比重提高说明工农群众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故 D 项正确。2罗斯福新政时期,许多立法几乎都不是由国会创始而仅交给国会审议;在 1933 年以后的 10 年内,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高达 3 556 项。这说明新政时期的美国( )A国家对经济干预加强

3、B国会成为总统的附属C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升 D分权制衡机制严重削弱解析:选 C 材料提供了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政治的运作情况,与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无关,故 A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依然奉行三权分立,国会立法权独立,并未成为总统的附属,故 B 项错误;国会审议总统提出的法案,这便有利于总统行政命令的及时发布,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故 C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依然奉行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机制并未严重削弱,故 D 项错误。3(2018合肥三模)有学者认为: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 40 余年间影响了

4、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下可以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2A联合国的成立 B朝鲜半岛的分裂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D世贸组织的建立解析:选 B 联合国的成立表明世界有了一个调节国际纠纷的组织,与题干的“两个世界”不符,故 A 项错误;二战之后,美苏两个大国进行了长达 40 多年的冷战,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走向,同时也影响了一部分国家的发展道路,这可以充分在朝鲜半岛的分裂上表现出来,故 B 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经济方面的调整,故 C 项错误;世贸组织是一个调节国际经济纠纷的组织,成立于 1995 年,与题干不符,故 D 项错误。420 世纪 60 年代初以来,法国妇女就业率增长迅速,

5、19751990 年,就业者增长了330 万,其中女性占 300 万。这主要得益于( )A福利政策的推动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经济结构的转型D女权运动提高了妇女地位解析:选 C “20 世纪 60 年代初以来,法国妇女就业率增长迅速”与福利政策不相关,故 A 项错误;“19751990 年,就业者增长了 330 万”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必然的关系,故 B 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兴起,引起了妇女就业率的迅速增长,故 C 项正确;女权运动主要在一战后获得了发展,故 D 项错误。5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

6、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 )A新旧中产阶级划分标准的变化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C经营者革命提高了劳动者素质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解析:选 B 划分标准的变化应该与经济发展有关,与阶级无关,故 A 项错误;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与材料中“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相符,故 B 项正确;经营者革命,企业的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等人才进行经营,使企业的经营者具有很高的管理能力与专业技术,与劳动

7、者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非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故 D 项错误。6(2018哈三中验收考试)阅读 20 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该表主要反映3了( )年份 1960 年 1970 年 1980 年 1990 年 2000 年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A世界经济工业总量的不断提高B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逐渐转型C低收入国家工业总量领先世界D中收入国家社会工业化的完成解析:选

8、 B 根据材料中时间 19602000 年即二战后,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减少,中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整体上升。增减之间无法得出工业总量的不断提高,故 A 项错误;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的转型是指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和工业比例的减少,故 B 项正确;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增加,不等于工业总量领先世界,故 C 项错误;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增加,但无法得出中收入国家社会工业化的完成,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或四个阶段。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两次世界大

9、战期间是全球化空前曲折及调整时期,一战爆发和 20 世纪 30 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全球化开始了第一次逆转过程;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总体上看,近 500 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摘编自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材料二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治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但如今这种局面似乎发生逆转。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

10、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家经济管制极端化。摘编自吴志成、吴宇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4材料三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应,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 TPP 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摘编自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1)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化开始第一次逆转”的背景和主要表现。(2)据材料二, “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3)据材

11、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全球化的不利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据材料一“20 世纪 30 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并结合经济大危机分析;第三小问,结合贸易保护主义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二“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 “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基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应,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得出调整规则以实现利益重新分配;第二小问,据材料三“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并结合所学分析归纳。答案:(1)特点:阶段性、曲折性、渐进性。背景:经济大危机的冲击。表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战或贸易战)。(2)变化:逆全球化的推动力量由民间主导转为政府主导(政治力量主导)。原因: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干预自由市场;金融危机的冲击;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部分大国国际责任意识的消减;民族(民粹)主义思想抬头。(3)实质:调整规则以实现利益重新分配。不利影响:不利于各国市场的开放;妨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阻碍了各国的经济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16766-1-2001 Tools for moulding - Cooling systems for liquid fluids - Part 1 Connecting nipples and mounting spaces elements on the mould《模制工具 流体冷却系统 第1部分 模件上的连接螺纹套接和固定空间元件》.pdf DIN 16766-1-2001 Tools for moulding - Cooling systems for liquid fluids - Part 1 Connecting nipples and mounting spaces elements on the mould《模制工具 流体冷却系统 第1部分 模件上的连接螺纹套接和固定空间元件》.pdf
  • DIN 16769-2005 Compression and injection moulds - Components for gating systems - Terms《压模和注模 浇注系统部件 术语》.pdf DIN 16769-2005 Compression and injection moulds - Components for gating systems - Terms《压模和注模 浇注系统部件 术语》.pdf
  • DIN 16782-1-199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moulding materials classification and designation《聚四氟乙烯(PTFE)模塑材料 分类和名称》.pdf DIN 16782-1-199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moulding materials classification and designation《聚四氟乙烯(PTFE)模塑材料 分类和名称》.pdf
  • DIN 16782-2-199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moulding materials preparation of specimens and determination of properties《聚四氟乙烯(PTFE)模塑材料 试样的制备和性能测定》.pdf DIN 16782-2-199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moulding materials preparation of specimens and determination of properties《聚四氟乙烯(PTFE)模塑材料 试样的制备和性能测定》.pdf
  • DIN 168-1-1998 Knuckle threads - Part 1 Especially for glass containers thread sizes《圆螺纹 第1部分 特别用于玻璃容器 螺纹尺寸》.pdf DIN 168-1-1998 Knuckle threads - Part 1 Especially for glass containers thread sizes《圆螺纹 第1部分 特别用于玻璃容器 螺纹尺寸》.pdf
  • DIN 16830-1-1991 High impact polyvinyl chloride (PVC-HI) window profiles testing《高冲击韧性聚氯乙烯(PVC-HI)制窗框 第1部分 检验》.pdf DIN 16830-1-1991 High impact polyvinyl chloride (PVC-HI) window profiles testing《高冲击韧性聚氯乙烯(PVC-HI)制窗框 第1部分 检验》.pdf
  • DIN 16830-2-1991 High impact white polyvinyl chloride (PVC-HI) window profiles requirements《高冲击韧性聚氯乙烯(PVC-HI)制白色窗框 第2部分 要求》.pdf DIN 16830-2-1991 High impact white polyvinyl chloride (PVC-HI) window profiles requirements《高冲击韧性聚氯乙烯(PVC-HI)制白色窗框 第2部分 要求》.pdf
  • DIN 16830-3-2000 High impact polyvinyl chloride (PVC-HI) profiles for windows and doors - Part 3 Profiles with coloured surfaces Requirements《门窗用高耐冲击聚氯乙烯(PVC-HI)型材 第3部分 表面着色的型材 要求》.pdf DIN 16830-3-2000 High impact polyvinyl chloride (PVC-HI) profiles for windows and doors - Part 3 Profiles with coloured surfaces Requirements《门窗用高耐冲击聚氯乙烯(PVC-HI)型材 第3部分 表面着色的型材 要求》.pdf
  • DIN 16830-4-2000 High impact polyvinyl chloride (PVC-HI) profiles for windows and doors - Part 4 Profiles with coloured surfaces Test method《门窗用高耐冲击聚氯乙烯(PVC-HI)型材 第4部分 表面着色的型材 试验方法.pdf DIN 16830-4-2000 High impact polyvinyl chloride (PVC-HI) profiles for windows and doors - Part 4 Profiles with coloured surfaces Test method《门窗用高耐冲击聚氯乙烯(PVC-HI)型材 第4部分 表面着色的型材 试验方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