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能力提升练(三).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918947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能力提升练(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能力提升练(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能力提升练(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能力提升练(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能力提升练(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阶段能力提升练(三)(80 分钟 100 分)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代替那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上引文出自(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析】选 B。根据题干中“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共

2、和国代替那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可以看出该引文发表的时间是在 1949 年新中国即将建立时期,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A 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发表于1949 年第一届政协会议,B 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 1954 年确立,C 错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 1957 年,D 错误。2.1957 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 ”这一讲话 (

3、)A.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B.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C.标志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D.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解析】选 A。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与材料中“1957年” “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相符,A 正确;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 错误;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C 错误;1998 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

4、扩大基层民主,D 错误。3.下图是 2015 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图标,对西藏自治区成立解读正确的是 ( )- 2 -1965 年成立西藏自治区自治区政府有权对本民族事务实行自治藏族在自治区内享有高度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促进了民族团结A. B. C. D.【解析】选 C。纪念图标直接反映出 1965 年成立西藏自治区,故正确;自治区政府当家作主,有权对本民族事务实行自治,故正确;藏族在自治区内仍然要坚持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没有高度自治权,故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反映出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实现了民族平等,促进了民族团结,故正确,选择 C 符合题意。4.邓小平说:“中央确实

5、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 ”这一讲话的重点是 ( )A.丰富“一国两制”内涵 B.设定香港自治底线C.肯定“港人治港”方针D.消除香港分裂势力【解析】选 B。根据材料“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中央对香港有所管、有所不管,为防止香港出现混乱,中央要适度进行管理,B 正确。5.2016 年 10 月 10 日,国台办表示:是否接受“九二共识”,是检验台

6、湾当局领导人所谓“善意”的试金石。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可以平等协商、良性互动,两岸同胞就能赢得两岸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材料中“核心意涵”指的是 ( )A.个中国 B.和平统一C.一国两制 D.平等协商【解析】选 A。 “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A 正确。- 3 -6.(2018海南单科T11)1956 年 12 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能否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共产党及党与党相互团结的重大问题: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万

7、隆会议召开 B.越南战争爆发C.苏共“二十大”召开 D.朝鲜战争停战【解析】选 C。1956 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引起思想的混乱,与材料中“能否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 “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相一致,故 C 正确;万隆会议召开于 1955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错误;越南战争是美国对越南的侵略,与题干材料对斯大林的评价无关,故 B 错误;朝鲜战争停战是在 1953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 错误。7.(2018南京师大附中三模)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期间在答谢宴会上说:“我们在这里聚会是由于我们

8、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我们每一方都是这样的利益,就是维护我们的独立和我们人民的安全。我们每一方都是这样的希望,就是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具有不同制度和价值标准的国家和人民可以在其中和平相处。 ”据此判断 ( )A.中美仍处相互敌视状态B.中美已无意识形态分歧C.中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D.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解析】选 D。材料信息体现了中美双方存在共同利益,强调和平共处,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1972年 2 月”,可知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 D 正确。8.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 ”下列各项能贯彻

9、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是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参加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C.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D.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解析】选 C。材料反映的是新时期我国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同盟互助,A 错误;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B 错误;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体现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C 正确;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而不结盟外交政策是在新时期,D 错误。- 4 -9.1956 年 6 月 30 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对于因公负伤或者因公致病的社员,合作社要负责医治;对

10、于遭到不幸事故、生活困难的社员,合作社要给以酌量补助章程还对农民的其他文化福利事业做出了规定。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 )A.完善了城乡社会福利保障制度B.提出了“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C.强调必须多改善和照顾人民生活D.贯彻“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理念【解析】选 D。中国共产党在“一五”计划开始实施之前,已经清醒地认识到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必然会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对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故 D 正确。10.下图为中国 1953-1999 年部分经济周期 GDP 年平均增长率及振幅(周期内年增长率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变化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

11、是 ( )A.“一五”计划期间轻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稳定增长C.改革开放促使 GDP 年平均增长率连续攀升D.市场机制逐步成长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稳定度【解析】选 D。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而非轻工业,A 与史实不符,错误;稳定增长与材料中 1958-1962 年“振幅”最高不符,B 错误;连续攀升与材料中 1987-1990 年年平均增长率低不符,C 错误;改革开放后市场机制逐步成长,与材料中后两三个时段的数据相符,D 正确。11.(2018南通三模)下图为 1980 年 10 月 16 日,我国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当时我国 ( )

12、- 5 -A.单一所有制结构已发生变化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D.公有制经济逐步失去主体地位【解析】选 A。题干中“1980 年 10 月 16 日”,此时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图中的个体营业执照反映了个体经济出现,单一的公有制被打破,故 A 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应该是 1984 年,故 B 错误;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是在 21 世纪初,故 C 错误;公有制经济逐步失去主体地位,不符合史实,故 D 错误。12.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 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

13、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 ”说明当时的中国(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B.农民已获得土地的所有权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气象【解析】选 D。1988 年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处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私有制经济依然受到很大质疑,A 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只是使农民获得土地的使用权,B 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时间是在 21 世纪初,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C 错误;根据题目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农村、社会生活均发生很大变化,D 正确。13.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安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

14、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它 (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步骤B.作为东部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C.改革开放新时期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D.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解析】选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步骤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A 错误;作为东部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是上海,B 错误;雄安新区对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C 正确;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D 错误。14.中国的改革开

15、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1992 年“改革”层面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对应的“开放”层面是 ( )- 6 -A.四个经济特区B.14 个沿海开放城市C.形成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D.形成沿海开放地带【解析】选 D。1980 年,开放四个经济特区,A 错误;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B 错误;形成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是在 1985 年,C 错误;形成沿海开放地带是在 1992 年,D 正确。15.(2018浙江 4 月选考真题T15)“两盒点心跑一天”到 20 世纪 90 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 年,某城从除夕夜 7 点到初五中午 12 点,家庭

16、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 65%左右;1999 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解析】选 D。材料描述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与人之间交流与交往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通讯工具的革新极大影响着人们的交流方式,D 符合题意。16.(2018扬州中学模拟)21 世纪以来,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民通过租赁转让、大户承包、以地入股、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在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

17、提下,搞活土地使用权,既打破了制约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又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变革B.农村经济改革深化的表现C.应对国际市场冲击的政策性调整D.中国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解析】选 B。材料信息的主要内容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形式,搞活土地使用权,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 21 世纪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故 B 正确。17.1977 年 9 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

18、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 ”邓小平的这段话 (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7 -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D.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析】选 D。邓小平的这段话强调了对外开放,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无关,A 错误;1977 年的中国还未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B 错误;材料主张抛弃意识形态,“吸收外国好的东西”,但无法推断是此时才开始,C错误;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学习世界最先进的科研成果,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需要,遵循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 正确。18.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 2000 年,用于奖励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此后每年评

19、审一次,次年年初开会公布结果并颁奖。人们曾这样形容首届获奖者之一:“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 。请问他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C.李四光 D.袁隆平【解析】选 D。根据题干中“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这一信息可知,该科学成就与农业相关,钱学森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与农业领域无关,A 错误;邓稼先为著名物理学家,B 错误;李四光为著名地质学家,C 错误;袁隆平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D 正确。19.(2018苏锡常镇一模)我国现行的 1982 年宪法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有过四次修正,涉及市场经济的修改内容如下表,从中可以看出 ( )修宪年份 修改内容(部分)1988 年 私营经济首

20、次进入宪法1993 年 “实行计划经济”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9 年 称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 年 对非公经济由“引导、监督和管理”改为“鼓励、支持和引导”A.国家重点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B.改革开放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上升C.频繁修宪不利于市场经济理论完善D.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解析】选 B。材料体现了宪法修改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可,反映了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上升,故 B 正确。20.下图(新华社照片)为 1952 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一生产合作社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的情形。图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 8 -A.中华人

21、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改造的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众教育成绩显著C.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公民人权的重视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逐渐开展【解析】选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在 1956 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 A 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扫盲教育运动,材料强调的是“侧面反映”而非直接反映,故 B 错误;由材料中“妇女识字小组” “侧面反映”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公民人权的重视,故 C 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成年人的教育而非义务教育,故 D 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21.(2017苏锡常镇一模)(12 分)中苏关系在 20 世纪中国对外关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

22、影响不仅覆盖一个世纪的中国历史,某种程度上也左右着半个世纪的世界冷战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苏两国全权代表周恩来和维辛斯基互相校阅全权证书认为妥善后,同意下述各条: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第三条: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第五条:缔约国双方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材料二 现代修正主义的中心苏修叛徒集团加速走向彻底破产,自以为不可一世的跳梁小丑赫

23、鲁晓夫,曾几何时,变成了不齿于人类的渣滓。他的继承者勃列日涅夫之流,更是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陷入了内外交困的重重危机。所谓“勃列日涅夫主义”,归根结底,不过是垂死的新殖民主义的变种而已。人民日报 红旗 解放军报1970 年元旦社论材料三 中苏两国领导人认为就中苏两国关系问题交换意见是有益的。双方一致认为,中苏两国高级会晤标志着中苏两国国家关系正常化。这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有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1989 年 5 月中苏联合公报- 9 -请回答:(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概括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国际背景,并指出该条约对签约双方的共同意义。(4 分)(2)据材料二、三与所学

24、知识,分别指出“1970 年元旦社论”和 1989 年中苏联合公报出台的国内因素。(2 分)(3)综合上述材料,以 1949 年以后中苏外交的波折为例,多角度评述影响大国外交的因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30 字左右)(6 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上美苏对峙,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条约的签订有利于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安全,有利于两国国家安全;有利于两国经济文化发展。第(2)题,“1970 年元旦社论”出台的国内因素是我国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主线,中苏关系恶化;1989 年中

25、苏联合公报的国内因素是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苏关系缓和。第(3)题,首先,要明确观点,根据题干要求以中苏关系曲折发展的因素为观点展开论述,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友好,对中国来说,有利于中国的国防安全,对苏联来说,有利于壮大社会主义阵营,便于同资本主义相对抗,60 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苏联是为了控制中国,导致中苏关系恶化。从国内因素看,80 年代中苏关系缓和,是因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苏联在进行戈尔巴乔夫改革,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两国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答案:(1)背景:雅尔塔体系形成;美苏对

26、峙(冷战开始)。(2 分)意义:有利于两国国家安全;有利于两国经济文化发展。(2 分)(2)国内因素:1970 年:我国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主线,当时中苏关系恶化;1989 年: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苏关系缓和。(2 分)(3)评述要点: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政策调整(国内因素)、世界形势等角度。(6 分)22.(13 分)1956 年、1978 年、1992 年,是现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三个关键时间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 年

27、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运行(注:大意是指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紧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 1956 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要素市场基本消亡,产品市场也在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10 -材料二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确实包含许多因素: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但能使各要素有机、合理地发生作用,还是取决于制度安排。这就是为什么同

28、样一个中国,(1978 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国情和自然禀赋并无质的差异,但发展程度却有天壤之别。宋鲁郑从西方丑闻看中国崛起材料三 1949 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 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 1977 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美吉尔伯特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 20 世纪 50

29、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主要表现,说明其变化的原因。(4 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进 1978 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制度安排”的具体表现。(3分)(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务实主义的探索”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4 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2 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概括回答即可;第二问,可从材料一关键信息“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 “国民经济紧运行” “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概括即可。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我国从 1978 年

30、起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领域所进行的改变即可。第(3)题,第一问,概括材料三中邓小平的观点即可;第二问总结该观点对经济体制的影响即可。第(4)题,总结三则材料内容找出联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加以概括即可。答案:(1)表现:由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完全的计划经济。(2 分)原因:苏联模式的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 分,任答 2 点即可)(2)表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完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科技教育体制的调整。(3 分)(3)表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2 分)影响: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分)(4

31、)认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立足国情,顺应潮流,及时改革与调整;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2 分)(任答 2 点即可,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3.(15 分)东北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的摇篮和重要的工业基地。阅读下列材料:- 11 -材料一 1950 年 3 月,毛泽东就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建设发表了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的讲话,把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重大任务提到全党面前。他指出东北条件比全国较好,把敌人赶走了,土地改革完成了,已经转入到经济建设。东北是全国的工业基地,希望搞好东北工业基地,给全国出机器,给全国出专家。在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帮助下全国范围内新建、改建了 156 个重点项目,其中有 57

32、项落户东北,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从而奠定了东北重工业区的基础。郭永虎毛泽东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材料二 传统体制下,政府重点支持优势产业、大企业的发展,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很难发展起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东北三省错失了乡镇企业、轻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1985 年,国家指令性计划指标已降到 20%,黑龙江仍高达 52%,产品又大都被低价调拨。东北地区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缺乏对市场的认识,不善于捕捉机遇老企业、矿城较多,工伤人员多,矿工退休年龄早,医疗费用中职业病、慢性病费用所占比例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支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春市工业设备的平均役

33、龄在 20 年以上的约占 60%,在 2.4 万多台机床中,80 年代水平的约占 17%,70年代水平的占 47.2%,60 年代水平的占 19.7%,50 年代水平的占 15.4%。所以,温家宝在 2003 年长春座谈会上作出了“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重要指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摘编自邹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原因和主要作用。(5 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东北工业的困境和突破”为主题进行论证。(10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行文流畅;250

34、 字左右)【解析】第(1)题,第一问,据材料一“把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重大任务提到全党面前” “东北条件比全国较好” “东北是全国的工业基地” “在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帮助下”,从国家重视、自身优势、外部援助等方面分析概括。第(2)题,从“困境”和“突破”两点论述,首先,依据材料概括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包括所有制经济结构单一、错失机遇、企业负担沉重、技术装备老化;然后,依次提出“突破”的办法,包括完善所有制结构、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减少发展中的沉重负担、不断升级和优化机器设备,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原因:国家重点扶持(或“一五”计划);东北条件较好;东北是全国工业基地;苏联援助。(4 分

35、)作用:奠定了东北重工业区的基础(或带动全国工业化发展)。(1 分)(2)论点方面 论据方面 论证方面- 12 -(1 分) (8 分) (1 分)所有制经济结构单一,民营经济难以发展(1 分)完善所有制结构,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2 分)错失机遇(或观念保守;(1 分)市场意识淡薄)(1 分)抓住机遇,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分)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东北工业复兴的必由之路;东北工业发展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化的困境(对材料理解准确,论点明确。1 分)企业负担沉重(1 分)进一步减少发展中的沉重负担(1 分)“困境”和“突破”两个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