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922865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 10 月份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公元前 632 年城濮之战后,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成就了晋文公“取威定霸”的业绩。同年冬天,晋文公在温(河南温县)会盟齐、宋、鲁等诸侯,周襄王被召唤赴会。这说明当时A. 处于西周末期,宗法分封制崩溃B. 晋文公取得了直接控制诸侯的权力C. 周天子仍是道义上的“天下共主”D. 周天子的权威彻底被大国诸侯取代【答案】C【解析】公元前 632 年已处于东周时期,故 A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晋文公取得了直接控制诸侯的权力,故 B 错误;材料“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说明周天子仍是道义上的“

2、天下共主” ,故 C 正确;“周天子的权威彻底被大国诸侯取代”说法过于绝对,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册封说明周天子地位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下表为史记中记载的汉武帝时期的部分侍中(皇帝亲信、近臣) 。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姓名 本官 身份卫长君 外戚卫青 建章监、大中大夫、大将军 外戚、功臣霍去病 骠骑将军 外戚、功臣霍光 奉都将军、光禄大夫、大将军、大司马 重臣、外戚金日磾 驸马都尉、车骑将军、光禄大夫 功臣- 2 -A. 实现大臣间权力制衡B.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

3、君主专制有所强化D. 中央集权水平进一步提高【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部分侍中的身份为外戚、功臣,侍中属于中朝,汉武帝以中朝制约外朝,这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故 C 正确;大臣间权力制衡的根本目的也是加强君主专制,故 A 错误;秦朝已经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 B 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能说明中央集权水平进一步提高,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材料表格内容,抓住“侍中的身份为外戚、功臣”这一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汉武帝时期中外朝制度的特点与作用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加强君主专制”的结论。3.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

4、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 ,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A. 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B. 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D. 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答案】A【解析】隋唐时期把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 ,说明统治者从法统上坚持国家统一的意识,A 正确;此时南北方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感,B 错误;材料中主要是国家统一认同感,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C 错误;D 不符合材料主旨。4.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

5、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 ,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A. 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B. 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3 -C. 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D. 相权一度得以恢复【答案】C【解析】根据“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 “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表明明朝中枢权力运行较为讲究有序,C 正确;明朝内阁的设立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的重要措施,A 错误;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B 错误;明太祖已经废除丞相,故 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 “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 ,紧扣材料并结合所学内阁的设立的史实分析

6、解答。5.梭伦执政时曾经立法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这一规定旨在A. 维护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B. 借机打击氏族贵族势力C. 激励雅典人积极保家卫国D. 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与“维护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 “打击氏族贵族势力”无关,排除 AB;梭伦立法是“当发生内争之时“的规定,不涉及外族入侵,因此排除 C;题干强调发生内争时,公民必须要有自己的立场,不能袖手旁观,要积极参与争斗的解决,目的就是培养全体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全体公民的城邦集体意识,故选 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

7、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分析解答,排除与关键信息无关选项即可。6.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 25 阿斯的罚金” 。公元前 l 世纪,古罗马一位骑士喜欢在大街上对人捆掌为乐,并在身后备有奴隶支付给每位被捆者 25 阿斯的罚金。不久,固定罚金改为由裁判官根据具体案情决定罚金数额。这说明A. 商品经济推动法律变革B. 罗马法应时而发展C. 法官的判决具有随意性D.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4 -【答案】B【解析】十二铜表法最初规定“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 25 阿斯的罚金” ,结果出现了捆掌为乐的情况,随后固定罚金改为由裁判官根据具体案情决定罚金数额。

8、这说明了罗马法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法律变革和商品经济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法官判决的随意性,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故 D 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罗马法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发展。7.1701 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嗣位法”规定: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参加英国国教会;依附国王的人不能担任下议院议员,法官的任免权归议会。据此可知英国A. 权力斗争延伸到宗教领域 B. 实现了国王“统而不治”C. 国王和议会斗争仍在延续 D. 司法权由议会下院掌握【答案】C【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王和议

9、会的斗争一方面是议会要求限制王权,另一方面还包括资产阶级信仰新教和国王信仰的天主教之间的斗争,因此材料中的规定说明国王和议会的斗争仍在延续,故答案为 C 项。这种宗教领域的斗争本来就在资产阶级革命之中,排除 A 项;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状态,排除 B 项;议会掌握对法官的任免权,而不是司法权,排除 D 项。8.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每个州必须给予所有其他州的公共法令、档案和司法程序以完全信任;每个州的公民享有(合众国)诸州公民的所有特权与豁免权。这些规定A. 沿袭了邦联制的原则B. 有利于加强州际合作C. 弥合了各州间的分歧D. 保障了各州司法独立【答案】B【解析】

10、材料“每个州必须给予所有其他州的公共法令、档案和司法程序以完全 信任;每个州的公民享有(合众国)诸州公民的所有特权与豁免权”强调的是各州的法令应该要适用于联邦全体公民,有利于消除州和州之间的交往的障碍,有利于加强各州的合作,B 符合题意;- 5 -1787 年宪法确立的是联邦制政体,A 不正确;C 说法过于绝对;材料没有涉及州的司法独立的问题,强调的是各州法令制定的原则,D 不正确。9.近代普鲁士容克贵族实行长子继承制,即爵位土地全部由长子继承,而其余子嗣则需要自谋出路。为了消化这些多余的贵族,国家鼓励参军,让他们凭借军功获得爵位。这导致的结果是近代A. 德意志统一后军事快速发展B. 德国政治

11、有很强的保守性C. 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 普鲁士操纵德国联邦议会【答案】B【解析】近代普鲁士容克贵族中,部分子嗣被鼓励参军,凭借军功获得爵位,成为国家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容克贵族相对于资产阶级而言是落后和保守的阶层,故 B 项正确。军事发展体现在军队训练和军事武器装备进步及国家军事工业实力或者技术的强大,这些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故 A 项错误;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力量虽然比英国等先进国家弱小,但这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不足造成的,不是容克贵族的嫡长子继承制度造成的,故 C 项错误;德国联邦议会是各邦派代表组成的,材料没有说明普鲁士操纵联邦议会,故 D 项错误。10.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

12、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共产党宣言A.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 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C. 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D. 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答案】A【解析】共产党宣言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 A 正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故 B 错误;共产党宣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故 C 错误;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 年,工业革命发生于

13、18 世纪后半期,故 D 错误。故选 A。- 6 -11.列宁在 1916 年的社会革命与民族自决权中指出, “民族自决权只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独立权” ,不等于“分离、分裂、建立小国家,它只是反对任何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彻底表现” ;在提到中国、波斯等半殖民地国家时指出, “社会主义者不但应当要求无条件地、无代价地立即解放殖民地,这个要求在政治上的表现正是承认自决权” 。可见“民族自决”A. 反映了当时欧美工人阶级的共同性认识B. 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斗争高潮阶段到来C. 意味着近代被欺凌的中华民族整体自决D. 表明了半殖民地革命应由无产阶级领导【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只是列宁的观点,无法体

14、现当时欧美工人阶级的共同性认识,故 A 项错误。 材料中无法体现民族自决对世界民族解放斗争高潮阶段到来的推动作用,故 B 项错误。 材料中提到中国指出“社会主义者不但应当要求无条件地、无代价地立即解放殖民地,这个要求在政治上的表现正是承认自决权” ,说明“民族自决”意味着近代被欺凌的中华民族整体自决,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半殖民地革命的领导阶级问题,故 D 项错误。12.1841 年,美国议员亚当斯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为了英国商人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战争的原因是磕头!”亚当斯认为鸦片战争的本质原因是A. 中英双

15、方关于外交礼仪之争B. 鸦片走私激化中英矛盾的结果C. 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D. 中英两国关于双边贸易的分歧【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战争的原因是磕头” ,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前,英国派使者来华协商通商事宜,清政府以华夷观念对待英国使者,坚持英国使者行跪拜礼,本质上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C 正确;A 不是本质,排除;B 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D 不符合“战争的原因是磕头” ,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战争的原因是磕头” “本质原因” ,结合所学鸦片战争的原因背景分析,本题容易误选 A,外交礼仪之争实质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 7 -13. 1906 年,清政府陆续举办

16、了几届旨在选拔、任用归国留学生的“考试” ,内容涉及工程、机械、理化、医学等,部分应试者获得相应功名出身。据此可知,晚清时期A. 选官出现从重八股到重科学变迁B. 封建正统思想仍然左右政治生活C. 新人才选拔体系受到留学生推崇D. 科举制依然存在并且发挥着作用【答案】A【解析】从对归国留学生进行涉及工程、机械、理化、医学等知识的考试,并以此作为获得功名的依据,表明晚清选官已出现从重八股到重科学的变迁,故答案为 A 项。从材料反映的考查内容的变化来看,B 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留学生的态度,排除 C 项;1905 年科举制度已经废除,排除 D 项。14.1901 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

17、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A. 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B. 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C. 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D. 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答案】D【解析】“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说明面对民族危机,政府注重社会变革,D正确;A 是洋务运动意义;B 中发展经济不符合材料政治变革信息;C 属于戊戌变法主张。15.国会政治是民初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在君主集权制度颠覆之初,国人普遍接受了“民国”应当“主权在民

18、”的近代政治理念。但国会政治在民初仅仅实施了 13 年,就在近乎举国一致的声讨声中寿终正寝。材料反映了A. 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理念B. 共和制度不适应中国的国情C. 国人缺乏现代民主政治意识D. 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 8 -【答案】D【解析】根据“国会政治是民初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但国会政治在民初仅仅实施了 13 年,就在近乎举国一致的声讨声中寿终正寝” ,表明国会政治的政治实践失败,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D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理念,排除 A;BC 选项不符合“国人普遍接受了民国应当主权在民的近代政治理念”,排除。16.190

19、6 年,袁世凯尖锐批评担忧地方自治搞不起来的观点时说“自治制度较立宪政体尤为重要民智虽甚幼稚,然不引其端,则亦终无大开之日;不行投票公举,则何以别于向来之村正?不限制投票权与被选权,何以屏从前把持武断之习?”袁世凯此观点的真实意图是A. 倡导民主意识B. 扩大自身权力C. 反对政府改革D. 打压革命运动【答案】B【解析】“自治制度较立宪政体尤为重要” “何以屏从前把持武断之习”显然说明袁世凯想实行专制,推行武断统治,B 正确;袁世凯倡导专制,不是民主,A 错误;袁世凯主张实行政府改革,C错误;打压革命运动不符合材料主旨,D 错误。17.1928 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井冈山土地法 ,规定没收一切土

20、地;1929 年修改为兴国土地法 ,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1931 年又通过了土地革命路线,提出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该法律得到广大群众积极拥护,农民踊跃参军支持革命。土地法的不断变化发展表明A. 必须根据主要矛盾变迁调整法制战略B. 党对土地斗争的认识已经达到最高度C. 标志着中国苏维埃法制建设逐步完善D. 这些法律不符合当时农民的革命需要【答案】A【解析】从材料“没收一切土地”到“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再到“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 9 -民土地所有制”中可以分析出土地法的变化发展逐步满足了农民利益和要求,这体现出中共开展土地革命符合

21、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国情,故 A 项正确,D 项错误;B 项说法错误,错在“最高度” ;材料强调的是土地制度的变化,故 C 项错误。18.1936-1945 学年度全国中学学校数发展趋势从图中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 有利于创建人民教育事业 B. 我国教育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C. 教育与救国相结合的特点 D. 发展中等教育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答案】C【解析】由上述“1936-1945 学年度全国中学学校数”变化趋势来看,从 1938 年开始,我国中学学校数大幅攀升,这时正好是抗日战争时期,故选 C;人民教育事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材料只说到了 1945 年,故 A 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B

22、不如 C 更符合题意,故排除;这一时期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主要的目标是抗日而不是教育改革,故排除 D。点睛:学生充分把握时间线索,深刻认识空间差异,是学习历史过程中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尤其是时间观念的把握,对高中学生来说,依然是个需要很重视的关键问题。由于现行历史教科书是按照模块加专题的模式编写的,这就使得历史知识的时序性被打破,导致有些同学因为初中历史没有学好,直接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时序性的把握很多时候是我们解决历史问题必须要考虑的,所以提醒同学们注意准确记忆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这一题只要把握住 1936-1945 年间这一抗日战争时期的阶段特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19.下表是

23、关于冷战史研究中各学派的不同观点,由此可以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10 -主要学派 观点“正统学派”强调冷战起源于苏联的扩张,迫使美国放弃大国合作的政策,转而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合理行动。“修正学派”坚持美国在冷战起源中的责任,美国以“贸易自由”为突出特点的经济帝国主义,使得苏联不得不采取防御性的措施,将东欧纳入其势力范围之中。“后修正学派”特别关注地缘政治和均势的重要性,重点探讨分别以美苏为首所建立的不同类型的“帝国”及其对战后国际体系演变的意义。“新冷战史”依据多国档案,从多边视角出发,尝试利用新的理论,重新解释冷战的起源。A. 观点不一反映了历史研究的复杂性B. 新冷战史的研究方式最为合理准确

24、C. 各种学派迭出不利于还原历史真相D. 冷战起源是冷战史研究的主要内容【答案】A【解析】材料“正统学派” “修正学派” “后修正学派” “新冷战史”对“冷战”的认识不同,得出观点不一,这说明了历史研究的复杂性,故 A 项正确;B 项说法错误,错在“最为合理准确” ;各种学派的研究,有利于接近历史真相,故 C 项错误;“后修正学派”没有体现出冷战起源,故 D 项排除。20.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指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或者大会决议,由联合国所从事的、向冲突地区派遣不具有强制力的军事人员以恢复和维持和平的行动。从 1948 年 6 月到 2001 年 7 月,联合国先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 55 次维和行

25、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A. 避免了地区冲突对国际和平造成的威胁B. 防止了西方某些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11 -C. 是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重要机制之一D. 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发展【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没有避免地区冲突对国际和平造成的威胁,故 A 项错误;二战以来西方某些大国经常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故 B 项错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涉及的是政治问题,和经济秩序无关,故 D 项错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区安全,成为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重要机制之一,故 C 项正确。21.到 1951 年 10 月,全国有 27 个省、8 个行署、146

26、 个市、2038 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 1952 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表明当时A. 基层民主制度开始确立B. “民主建政”有利于国家政权建设C. 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D. 人民代表大会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省、市、县、区、乡都召开的人民代表会议不属于基层民主,故排除A;依据材料中的“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些信息可知, “民主建政”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推动国国家政权建设,故

27、选 B;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统一战线的问题,故可排除 C;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在 1954 年建立的,故排除 D。22.1988 年 2 月,台湾当局准许国民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7 月确定在维持官方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政策的前提下, “民间、间接、单向、渐进”开放两岸关系;11 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 大陆和台湾实现了真正停战B. 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C. “一国两制”得到两岸认同D. 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答案】D- 12 -【解析】“台湾当局准许国民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11 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说明两岸隔绝状态已经

28、被打破,D 正确;A 是 1979 年;B 是九二共识提出;C 是说法不符合事实。23.1963 年 12 月到 1964 年 2 月,周恩来总理率团访问了埃及、摩洛哥等非洲十国。国际论高度关注此次出访,认为它是“亚非政治和整个东西方关系中的一个重大的新发展” , “具有长期的重要意义” 。这次访问A. 开启了中非之间团结合作B. 打破了美国对华孤立政策C. 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D. 推动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答案】C【解析】从材料“1963 年 12 月到 1964 年 2 月” “亚非政治和整个东西方关系中的一个重大的新发展”“具有长期的重要意义”中可以分析出,20 世纪六十年代这次访问扩

29、大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故 C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错在“开启” ;B 项是指 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排除;不结盟运动兴起于 1961 年,故 D 项排除。24.1972-1973 年中美以“公报和公告”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这反映了当时A. 中美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B. 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C. 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D. 中美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中国和美国达成协议,不允许双方在亚洲谋求霸权,不允许任何大国在世界上划

30、分利益范围可知,当时处于冷战背景,因此中国和美国都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的扩张,故 A 项正确。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 1979 年 1 月中美建交,C 错误。美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并未放弃霸权主义政策,B 错误。中美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不一样 ,国家利益不一样,- 13 -故 D 错误。 二、材料阅读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 世纪上半叶,法律领域的巨大变化很容易被忽视。在帝国时期,大量法令、条例和契约,由没有任何个体自由观念的皇帝强制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并没有分离。正是因为没有成文法,从君主意志出发的行政准则,才会贯彻一种道德秩序、礼制以及圣旨。成文法从原则上保障每

31、一个人的权利,直到 1900 年后,它才被采纳。法制改革运动肇始于清末新政,当时清廷设立法部,建立独立的终审机关大理院,创立新型的现代法院系统,同时废除肉刑,构建现代监狱体系,拟定刑法、商法和民法,并起草宪法。清廷于 1904 年奏准颁布了公司法 ,这并不比英国和德国于 19 世纪 60 年代实行同类法典晚多久。1911年之后,法官的独立性在理论上有了保障,而政府的行政和司法职能正式分离,刑法做了普遍修改,并被强制实行。民法内容不断丰富,最终在 1929 年颁布了民法典 ;1935 年,一部新的刑法生效。从以上可以看出,政府持续致力于司法改革是受到了他国模式的极大激励。在国民党统治的 1927

32、 年到 1946 年,各项法律分类清晰明确,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律师和法官制定的别无二致。摘编自(荷兰)冯客简明中国现代史 1912194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传统法制与现代法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型的原因。【答案】 (1)传统法制:礼法秩序;人治特征明显;决策权与司法执行权没有分离;非成文法大量存在;缺乏个体自由观念。现代法制:成文法;强调自然权利;法律类别齐全;司法权独立;法律职业阶层壮大。(2)清末新政的推动;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近代化努力;西方文明的示范。【解析】【详解】 (1)由材料“决策权与执行权并没

33、有分离” “因为没有成文法” ,可见决策权与司法执行权没有分离、非成文法大量存在;由材料“君主意志出发的行政准则,才会贯彻一种道德秩序、礼制以及圣旨”可见缺乏个体自由观念、礼法秩序和人治特征明显。由材料二“法官的独立性在理论上有了保障民法内容不断丰富”和“各项法律分类清晰明确,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律师和法官制定的别无二致” ,可归纳出现代法制的特点。- 14 -(2)由材料二“法制改革运动肇始于清末新政”以及所学,可以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主义运动、政府及精英爱国人士的支持以及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近代化努力和西方文明影响角度思考问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现代化的一个侧

34、面是社会对变动的适应力。仅只有变动并不足以促成现代化,变动与适应相结合,才是现代化成功的关键。变动可以改造社会,使它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它也可以摧毁社会,使之成为一堆废墟。 “变”不一定是好事,只有对变动的迅速适应,才体现社会的生命力。因此,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变动的速度,也取决于社会对变动的适应能力。变动和适应间的平衡机制,是现代化过程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摘编自钱乘旦变动与适应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工业革命与 1832 年议会改革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率先发生工业革命,机器取

35、代手工,工厂取代工场,生产力发生巨大飞跃,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但英国政治存在保守性,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以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他们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不相称,因此要求分享权力。壮大的工业无产阶级希望改变经济地位取得选举权。面对这些问题,英国进行了 1832 年议会改革,增加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席位,后又经过多次议会改革,工人阶级逐渐取得选举权,新的政治平衡随之产生。可见,变动与适应相结合,是英国现代化成功的关键。其他论题亦可,如工业革命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经济工业化与政治民主化

36、,社会结构的变动与议会改革、变动与适应是现代化成功的关键等。【解析】本题是个开放型的题目。从材料“变动与适应相结合,才是现代化成功的关键”中概括出材料的观点;然后结合世界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观点即可。27.【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宋代之前的科举,有所谓的“行卷”之说,即应试举子将自认为自创的最优秀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之前投呈给当时的名公世卿及文坛上有名望地位的人,求得他们的赏识,冀图通过这种考前的人际交往和运作,影响知举官的阅卷取舍。一旦被录取,- 15 -双方就有了座主、门生的师生关系宋太祖在建隆三年(962 年)九月即下诏:“及第举人不

37、得呼知举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 ”开宝六年(973 年)更开创科举的殿试制度,把科举名次的最后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及第进士皆“天子门生” 。后来宋廷又对科举实行“封弥、誊录”诸法,加上朝廷重典的震慑,知举官徇私舞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止。摘编自宋代对科举制度的改革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北宋科举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科举制改革的作用。【答案】 (1)严格限制考官和士子的私人关系;强化皇权对选官的控制;实行封弥、誊录,规范考试程序。(2)打击了地方世家大族势力,加强了君主权力;徇私舞弊现象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止,增强了官吏选拔的公平性,有利于北宋政

38、治的稳定;有利于吸纳社会精英,形成高素质的官僚队伍;有利于文人政治的形成;封弥等方法沿用至今,对后世仍有借鉴。 (任意三点给【解析】(1)紧扣材料信息“及第举人不得呼知举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 ”、 “开宝六年(973年)更开创科举的殿试制度,把科举名次的最后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 、 “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 (注:糊名) 、 誊录 ”等,归纳、概括,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严格考试程序、突出皇权、强化对考生和考官双方的防范等。所组织的答案符合材料的描述即可。(2)正确解答本题,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把握到材料总体立意。可以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作答: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官僚队伍素质、促进了官僚体制完善以及对后世教育考试的影响等,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10361-2016 Alloyed steels -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content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0361 2015《合金钢 镍含量的测定 感应耦合等离.pdf DIN EN 10361-2016 Alloyed steels -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content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0361 2015《合金钢 镍含量的测定 感应耦合等离.pdf
  • DIN EN 10363-2016 Continuously hot-rolled patterned steel strip and plate sheet cut from wide strip - Tolerances on dimensions and shape German version EN 10363 2016《使用宽带材切割而成的带图案的.pdf DIN EN 10363-2016 Continuously hot-rolled patterned steel strip and plate sheet cut from wide strip - Tolerances on dimensions and shape German version EN 10363 2016《使用宽带材切割而成的带图案的.pdf
  • DIN EN 10365-2017 Hot rolled steel channels I and H sections - Dimensions and masses German version EN 10365 2017《I和H形热轧钢槽 尺寸和质量 德文版本EN 10365-2017》.pdf DIN EN 10365-2017 Hot rolled steel channels I and H sections - Dimensions and masses German version EN 10365 2017《I和H形热轧钢槽 尺寸和质量 德文版本EN 10365-2017》.pdf
  • DIN EN 1038-1996 Identification card systems - Tele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 payphone German version EN 1038 1995《识别卡系统 电信业用 集成电路卡付费电话》.pdf DIN EN 1038-1996 Identification card systems - Tele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 payphone German version EN 1038 1995《识别卡系统 电信业用 集成电路卡付费电话》.pdf
  • DIN EN 1040-2006 de 3048 Chemical disinfectants and antiseptics - Quantitative suspension test for the evaluation of basic bactericidal activity of chemical disinfectants and antis.pdf DIN EN 1040-2006 de 3048 Chemical disinfectants and antiseptics - Quantitative suspension test for the evaluation of basic bactericidal activity of chemical disinfectants and antis.pdf
  • DIN EN 1041-2013 Information supplied by the manufacturer of medical devices German version EN 1041 2008+A1 2013《医疗器械制造商提供的信息 德文版本EN 1041-2008+A1-2013》.pdf DIN EN 1041-2013 Information supplied by the manufacturer of medical devices German version EN 1041 2008+A1 2013《医疗器械制造商提供的信息 德文版本EN 1041-2008+A1-2013》.pdf
  • DIN EN 1045-1997 Brazing - Fluxes for brazing - Classification and technical delivery conditions German version EN 1045 1997《硬焊 硬焊用熔剂 分类和交货技术条件》.pdf DIN EN 1045-1997 Brazing - Fluxes for brazing - Classification and technical delivery conditions German version EN 1045 1997《硬焊 硬焊用熔剂 分类和交货技术条件》.pdf
  • DIN EN 1047-1-2006 Secure storage units - Classification and methods of test for resistance to fire - Part 1 Data cabinets and diskette inserts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047-1 200.pdf DIN EN 1047-1-2006 Secure storage units - Classification and methods of test for resistance to fire - Part 1 Data cabinets and diskette inserts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047-1 200.pdf
  • DIN EN 1047-2-2013 Secure storage units - Classification and methods of test for resistance to fire - Part 2 Data rooms and data container German version EN 1047-2 2009+A1 2013《安全存.pdf DIN EN 1047-2-2013 Secure storage units - Classification and methods of test for resistance to fire - Part 2 Data rooms and data container German version EN 1047-2 2009+A1 2013《安全存.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