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8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及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8~公元9世纪.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924777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8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及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8~公元9世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8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及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8~公元9世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8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及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8~公元9世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8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及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8~公元9世纪.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8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及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8~公元9世纪.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课时作业 8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及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 8公元 9 世纪)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 3 月联合考试“(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反映了在古希腊( )A经济活动影响政治理念B民主政治促进商业繁荣C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平等D人文主义精神历史悠久解析:由材料中“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可得出经济活动对政治理念的影响,故 A 项正确;“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

2、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没有体现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故 B 项错误;“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可得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不仅仅为商业领域,故 C 项错误;“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能体现人文精神,故 D 项错误。答案:A22018北京朝阳区一模梭伦废除了以城邦公民人身作抵押的所有债务,以财产多寡为标准重新划分城邦公民的等级,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最高行政机关。这些措施( )A调整了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B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走向顶峰C体现了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原则D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解析:材料“废除了以城邦公民人身作抵押的所

3、有债务”调整了平民和贵族的关系,材料“以财产多寡为标准重新划分城邦公民的等级”调整工商业主与贵族的关系,材料“四百人会议作为最高行政机关”有利于平民参政,故 A 项正确;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走向顶峰,故 B 项错误;材料“以财产多寡为标准重新划分城邦公民的等级”下层平民无法充分享受权利,故 C 项错误;材料“四百人会议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只能允许前三个等级参加,没有实现轮番而治,故 D 项错误。答案:A32018云南昆明二模“陶片放逐法”规定如果有人危害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并在公民大会中得到确认,就可加以放逐。被放逐者要离开雅典,为期十年,但是他的财产不被没收。 “陶片放逐法”( )

4、A成为雅典民主的保障 B保证了判决的公正性C推动民主范围的扩大 D有利于维护民主秩序解析:直接民主制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 “陶片放逐法”可能做出错误的判决,因此不能保障雅典民主,故 A 项错误;“陶片放逐法”可能做出错误的判决,无法保证判决的公正性,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公民范围的扩大,故 C 项错误;材料“并在公民大会中得到确认” , “陶片放逐法”符合民主程序,有利于维护民主秩序,故 D 项正确。答案:D42018云南保山二模鉴于昔日雅典旧有的四个部落存在着贵族世家对整个城邦的政治体系的掌控,克里斯提尼决心重组雅典整个部落制度。这次改革的主要影响是( )A打破政治活动中的血缘关系B

5、推行抽签选举法C剥夺贵族成员参政议政权力D建立五百人会议2解析:由材料“雅典旧有的四个部落存在着贵族世家对整个城邦的政治体系的掌控,克里斯提尼决心重组雅典整个部落制度” ,结合所学,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故 A 项正确;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故 B 项错误;克里斯提尼改革打破了旧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而非剥夺了贵族成员参政议政的权力,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而非五百人议事会,故 D 项错误。答案:A52018烟台市高三 3 月高考诊断性考试雅典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由公民抽签选举产生

6、,组成十个审判庭。哪个人到哪个庭,由抽签决定;审理哪个案件,也由临时抽签决定。在审判时,先让原告、被告和证人发言,然后陪审员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秘密投票,得票多者胜诉,得票少者败诉。这反映了( )A法律兼顾不同群体利益B案件判决结果公平公正C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D法律体系达到完备程度解析:题干中并未出现对不同群体利益的相关叙述,故 A 项错误;陪审员由抽签产生,审理哪个案件由抽签决定,得票多者胜诉,这样一种审理程序并不能保证结果公平公正,故 B 项错误;审理的过程由抽签产生陪审员,以及审理哪个案件,最后少数服从多数,这体现了司法过程的民主,故 C 项正确;题干只是涉及司法程序,并没有涉及法律体系

7、是否完备,故 D 项错误。答案:C62018聊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十二铜表法规定:“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 ”这说明,古代罗马( )A推行严酷刑罚 B限制言论自由C维护人身名誉 D保护私有财产解析:A 项属于主观臆测,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诽谤他人” “侮辱他人” ,故 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得出罗马法维护人身名誉,故 C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私有财产,故 D 项错误。答案:C72018新疆乌鲁木齐二模19 世纪英国法学者亨利梅因古代史一书中写道:“罗马人不爱万民法,正像他不爱外国人一样,因为万民法是从

8、这些外国的制度中来的,并且是为了外国人的利益而制定的。 ”这表明万民法适用于( )A罗马境内公民和非公民B罗马共和国的女性公民C罗马共和国的男性公民D罗马帝国内的非自由民解析:材料反映的万民法维护了外国人即罗马帝国境内的罗马公民外的自由民的利益,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万民法维护男性还是女性的利益,且奴隶制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罗马人不爱万民法”可以推导,万民法不仅仅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故 C 项错误;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内的自由民,非自由民奴隶不是适用对象,故 D 项错误。答案:A82018青岛市高三 3 月统一质量检测“罗马人通过法律创造了个人的权利,而让其他

9、个体或集体都尊重这些权利。中世纪以后的所有政治体制在设想和构建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 ”这强调罗马法( )A奉行主权在民的原则 B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C遵循契约精神的规则 D绘制了西方政体蓝图解析:罗马法“奉行主权在民原则” ,这种说法属于明显的程度失当,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世纪以后的所有政治体制在设想和构建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可知,罗马法的某些价值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所谓“契约精神”的相关提及,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绘制了西方政体蓝图的是启蒙运动而3非罗马法,故 D 项错误。答案:B92018衡水中学全国统一联合考试罗马民

10、法大全记载:裁判官说, “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 ”这反映了罗马法( )A倡导公开公正 B重视物权保护C关注人身安全 D强调诉讼程序解析:根据材料“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表明诉权在裁判官手中不能说明公开公正,故 A 项错误;据材料“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和“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表明罗马法重视物权保护,故B 项正确;据材料“未将旅客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 ,说明重视的是物权而不是人身安全,故 C 项错误;

11、据材料“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说明诉讼程序带有主观意愿并不是强调程序的重要性,故 D 项错误。答案:B102018济宁市高三 3 月高考模拟考试在古希腊人心目中,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着协调、融合和统一。梭伦改革前后,酒神的形象大量地出现在瓶画等艺术作品上。在雅典民主政体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城邦对狄奥尼索斯崇拜活动进行了细致的管理。这一现象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的突出特点是( )A以宗教活动为纽带B建立在不断妥协的基础之上C以文化认同为基础D通过城邦的公共活动来促进解析:A 项表述与题目中“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着协调、融合和统一”不相符,故 A项错误;B 项表达与题目中“协调、融合和统一”不相

12、符,故 B 项错误;C 项表述与题目中“协调、融合和统一” 、 “在雅典民主政体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城邦对狄奥尼索斯崇拜活动进行了细致的管理”相符,故 C 项正确;根据题目中“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着协调、融合和统一”属于文化认同,并非城邦的公共活动,故 D 项错误。答案:C112018山东菏泽一模在苏格拉底面临死刑的执行时,其弟子克力同劝他逃离监狱。苏格拉底回应说:“我们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不光是现在,而是一向如此。 ”这表明苏格拉底认可( )A人必须听从自己的感觉B培育雅典公民独立人格C理性是真理的最后裁决D城邦充斥着“强权”公理解析:材料中

13、讲到了苏格拉底说“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 ,经过反思说明这不仅仅只是自己的感觉,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讲到了苏格拉底的个人想法,并未提及他的目的是培养雅典人,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讲到“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 ,经过了反思的论点是基于人类理性所作出的判断,故 C 项正确;材料中讲到的苏格拉底之死,说明了苏格拉底宁愿赴死也不愿屈服于城邦强权,因此他不认可城邦的强权,故 D 项错误。答案:C122018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古希腊学者力图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解释自然和社会,但他们并没有把神话与哲学、文学、历史分开,神话思维是当时

14、人们普遍的思考与表达方式。这表明古希腊( )A信仰与理性的密切联系B宗教思想主宰政治生活C理性思维推动学科发展D民主促进思想文化繁荣解析:根据“神话思维是当时人们普遍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可知古希腊信仰与理性联系密切,故 A 项正确;根据“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解释自然和社会”可知宗教思想虽然影4响到政治生活,但并未主宰政治生活,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理性与宗教的关系,未突出理性对学科发展的作用,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信仰与理性的关系,未涉及民主,故D 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2018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

15、下列要求。材料一墨子 、 论语与韩非子道德与功利等内容比较墨子 论语 韩非子信鬼神 信亦不信 不信鬼神兼相爱,交相利 仁爱;由己及人 无爱;利己信奉天意 信奉天意 不信天,信暴力反对奢靡 礼:享受与节制 张扬私欲崇奉圣人 崇奉圣人 反对崇圣尚贤能 举贤才 不尚贤,以术御臣崇尚教化 教罚并用 崇尚法治材料二古代西方智者的启蒙人物、学派 主要观点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守法即正义、认识你自己柏拉图 依智慧、品德分工,贤人治国亚里士多德 强调理性,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 界,创建逻辑论证系统斯多亚学派 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人生而平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墨家、

16、法家在社会功利方面的主张。与墨家、法家相比,儒家思想为什么会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6 分)(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西方人文精神的要素。(4 分)(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儒家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点。(5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主张” ,根据材料一墨子中的“反对奢靡”以及教材中墨子的主张“非攻” ,可以得出墨家在社会功利方面的主张为俭朴,反对奢靡,谴责战争;根据材料一韩非子中的“无爱;利己” “张扬私欲” “崇尚法治”可以得出法家在社会功利方面的主张为利己,张扬私欲,以法治国;第二小问“原因” ,可以根据墨家、法家、儒家各自思想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时

17、期的不同影响指出儒家思想为什么会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第(2)问,根据材料二“守法即正义” “依智慧分工,贤人治国” “强调理性” “人生而平等”等可以得出西方人文精神的要素包括理性、智慧、求善、守法、人生而平等。第(3)问,通过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比较,可以得知儒家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价值取向方面,即儒家以集体为本位,追求道德完善,主张德治,而西方人文主义则关注个人的利益和权利,追求理性,主张法治。答案:(1)主张:墨家:俭朴,反对奢靡,谴责战争;法家:利己,张扬私欲,以法治国。为何成为主流:墨家强调“兼爱” “非攻” ,爱无差等,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中难以推行。法家:偏重功

18、利,严刑峻法容易激化矛盾(如回答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可给 1 分)。儒家,既讲德治,也讲功利,又吸收法家思想,是偏于道德的中庸政治;经西汉董仲舒改造后更加符合君主专制需要,并经汉武帝认可,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2)要素:理性、智慧、求善、守法、人生而平等。(答出两点即可)(3)不同点:价值取向不同。儒家:以集体为本位,追求道德完善,主张德治;西方:关注个人的利益和权利,追求理性,主张法治。5142018兰州市第一次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有学者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动力时,采用了层次论和流动论这两种理论。层次论把人类社会存在按地位或职业

19、分成不同的层次,并考察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从而分析人类的结构状态。流动论是分析人群在不同层次之间的易位过程及其原因和影响。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中外古代史的相关史实例证该史学研究成果。(12 分)(要求:可以就其中一种理论成果进行例证分析,也可以同时例证材料中的两种史学理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总结材料观点,可知存在“层次论”和“流动论”两种理论,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理论进行解读,运用中外古代史社会阶层变革的事件,进行阐释,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一:选择流动论。例证:科举制是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其重视考生的学识和才干,容许平

20、民子弟参加。通过科举考试,庶族地主知识分子获得了参政的机会,打破了士族地主垄断官场的局面,有利于社会阶层间人员的流动,也扩大了统治基础。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在科举考试中成功中举,他就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出身),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阶层。示例二:选择层次论。例证: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内部按地位可分为贵族和平民阶层。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平民层次中分化出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迫切希望争取参政权,他们联合下层平民同贵族进行斗争,由此促发梭伦改革。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权利越大,相比贵族血缘世袭来说,在财产等级制下,社会各阶层是可以流动的,阶层易位依据财富多寡而实现,因此动摇了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示例”仅作为评分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依据。可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理论进行解读,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