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927051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昆明黄冈实验学校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此段话应出自A. 临时约法B. 共同纲领C. 五四宪法D. 八二宪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结合

2、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点,属于共同纲领的内容,故 B 正确。 临时约法 ,属于中华民国时期,故 A 排除。五四宪法,不存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故 C 排除。八二宪法,也不存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故 D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共同纲领2. 建国后,随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等一系列工作的完成,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和借鉴了巴黎公社的建政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具体实践,最终创建了一种制度。下列对此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 此制度基本形成于 1954 年B. 其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C. 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D. 此

3、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党制度【答案】A【解析】2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建国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和借鉴了巴黎公社的建政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具体实践,最终创建了一种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实行民主的原则,由社员推选代表组成公社委员会,中国借鉴并结合自己实际在 1954年创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 A 正确。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是政协制度,故 B 排除。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 C 排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我国基本的政党制度,故 D 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下表中事件和意义的对应关系准确的是事件 意义A中国人

4、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认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巩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195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3主的愿望,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故答案为 C 项。1949 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此法律性文件并

5、没有确立社会主义原则,排除 A 项;第一届全国人大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排除 B 项;1978 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法制建设方针为平反冤假错案及法制建设提供了基础,排除 D 项。4.号称“四大”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这种所谓“大民主” ,肇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的整风反右运动,盛行于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并曾于 1975 年首次登上了宪法的大雅之堂,成为中国公民的一项特殊“权利” ,最后在 1980 年才被断然取消。这反映了党和政府A. 对理性与法制认识的回归B. 开始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C. 对国内外形势的重新认识D. 工作重心由政治转向经济【答

6、案】A【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时间“肇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 “1980 年才被断然取消” ,在新中国已经尝试民主法制建设,出现曲折,80 年代是纠正,故 A 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开始进行民主法制建设,故 B 项错误;对国内外形势的重新认识这种表述存在问题,不是审时度势,而是肯定修正错误,故 C 项正确;材料呈现对政治的调整,故 D 项错误。5.1998 年,在法国巴黎纪念共产党宣言发下表周年国际大会上,前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拉扎尔夫人动情地说道:“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碳,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 ”对拉扎尔夫人的话理解正确的是A. 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社会主义运

7、动蓬勃发展B. 马克思主义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价值C. 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D.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答案】A【解析】据材料“它不是冰,而是碳,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可知共产党宣言促进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故 A 正确;“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价值”与材料“沸腾”不符,排除B;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排除 C;“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革命实际相结4合”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6.下表是欧美 1819 世纪大事年表(部分) 。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最符合历史史实的是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1765 年 工业革命开始1785 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19 世纪

8、三四十年代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 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 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 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 年 巴黎公社革命A. 资本主义仍旧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时期B.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不完全具备C. 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D. 社会主义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时的资本主义正处于发展上升期,资本主义仍是发展的主流,A 项正确。B 项说法正确,工人阶级力量尚未壮大成熟,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不完全具备,客观上说明资本主义正处于发展上升期,B

9、项属于 A 项的表现,排除。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仍然是以资本主义发展为主流,排除 C。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揭露了资本主义的不足,这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借鉴,故 D 项为 A 项服务,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A。7.巴黎公社在法国色当战役失败后,经过 1870 年巴黎“九月四日革命”和 1871 年巴黎“三月十八日革命” ,于 1871 年 3 月 28 日正式成立。从 4 月到 5 月:普鲁士释放了法军战5俘以帮助梯也尔政府他们完成了对巴黎外围抵抗力量的分割包围,将国民自卫军赶回城里。5 月 28 日,公社失败。这主要说明巴黎公社A. 曾经组织多次对外进攻B. 属于无产阶级

10、革命性质C. 受国内外势力共同镇压D. 具有城市武装暴动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基本上是在巴黎市内以武装暴动的方式进行,从材料信息来看巴黎公社具有城市武装暴动的特征。故答案为 D 项。材料没有反映巴黎公社的“多次对外进攻” ,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排除 B 项;普鲁士士兵没有参与对外围抵抗力量的分割包围,材料不能反映巴黎公社受国内外势力共同镇压,排除 C 项。8.“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 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之后,列宁回国,直接领导武装起义。 ”此次

11、武装起义A.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B.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C. 促成了列宁主义诞生D. 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列宁回国,直接领导武装起义”信息可判断应该是十月革命,而“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都与二月革命有关,故 A、B 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在1903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主义诞生,故 C 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列宁回国后,领导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故 D 项正确。9.1948 年 10 月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思想,他认为当时并存的三个圆环将西方串联起来:第一环是英联邦;第二环是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第

12、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英国是唯一一个在每一环中都占重要地位的国家。这体现了英国A. 迈出了西欧联合的关键一步B. 对美国有利用与轻视的心态6C. 强调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D. 力图保持自己昔日大国地位【答案】D【解析】材料集中表述的是英国三环外交思想,西欧的关键是法德的合解,故 A 项错误;二战后,英国实力下降,不得不追随美国,故 B 项错误;在英国的外交中,没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英国是唯一一个在每一环中都占重要地位的国家”可以看出英国对自己大国地位的迷恋,故 D 项正确。10.“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盟友成为对手;到了 80 年代之后又谋求合作,促成这一变化的

13、主要原因是A.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B.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C. 两国意识形态的矛盾D. 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国家交往之间的决策必须以维护和获得国家利益为根本目的。因此二战后美苏之间由盟友到对手,80 年代又开始谋求合作,这一系列的转变都是出于美苏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故选 D。ABC 对于两国关系的转变有一定影响,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11.史学家认为,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援助中国计划。这两个计划的共同之处是A. 推动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B. 打开受援国的国内市场C. 促进受援国经济体制调整D

14、. 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是稳定资产阶级政权以对抗苏联,苏联对中国的援助计划也是出于壮大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需要,因此这两个计划都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故答案为 D 项。A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C 项不是这两个计划的目的,均排除。7【点睛】比较型选择题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

15、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12.第四次不结盟运动东道主、阿尔及利亚主席布迈丁指出:“发起我们运动的由来,应追溯到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和万隆会议最本质的相同点在于A. 都由亚非国家发起B. 都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C. 都在倡导和平共处D. 都旨在促进民族独立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和万隆会议的比较,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不结盟运动和万隆会议都由亚非国家发起,不是本质的相同点,故 A 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和万隆会议虽然都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但也不是本质的相同点,故 B

16、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和万隆会议都在倡导和平共处,其目的还是为了自身发展,故 C 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和万隆会议都是新兴独立国家发起的,目的都是推动民族独立发展,故 D 项正确。故选 D。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改革开放 30 年之际,记者专访知名政治学者、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请他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作简要回顾和展望,以下是部分访谈内容。记者:您提出增量民主,民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就是存量。您认为中国民主观念和制度方面,有哪些重要的存量?俞可平:所谓存量,就是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30 年来,中国民主发展积累了可观的存量。这些民主实践,给我们在观念和制度层面留下了财富。记者:改革开

17、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民主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存在“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情况。俞可平:这是一种偏见和误解。一些人习惯按照西方多党制、全民普选和三权分立的8标准,来衡量改革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认为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基本没有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包括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记者: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民主的期望值很高,有人期待民主政治一蹴而就。俞可平:中国的民主改革将以存量为基础,即以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为前提。发展民主政治的速度和力度,要与既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中国的民

18、主政治将在渐进发展中有所突破,它不能离开先前的历史轨道,不可能发生整体的突变性改革,但在某些领域将不时会有一些突破性的发展。(1)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层面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前“民主存量”的主要表现。(2)结合所学用史实论证“一条腿短、一条腿长”是一种偏见和误解,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间的关系。(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答案】(1)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订和颁布 1954 年宪法并不断地进行修订完善。(2)论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全面拨乱

19、反正,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快法制建设,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选举建设等。关系:二者都属于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二者相辅相成。(3)认识: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与国情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道路;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要有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 (1)关于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从民主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两个角度,结合所学进行归纳即可。新中国的民主制度建设要突出三大

20、政治制度,而法制建设的最大程度是1954 年宪法。(2)第一小问,主要考查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结合所学,列举新时期法律制度走向健全和民主制度的重建的史实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包括社9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 “发展民主政治的速度和力度,要与既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从现代化史观出发,展开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即可。 (3)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应从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与国情的关系以及不断进行创新等角度分析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以来的屈辱外交时间条约或事

21、件后果或影响1842年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强占,近代中国以空前屈辱的方式开放了自己的大门。 “中国处于命令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1895年马关条约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宝岛蒙羞,中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危局1919年巴黎和会虽然中国代表拒绝和约签字,打破此前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惯例,但作为战胜国归还山东的正当要求被列强无理拒绝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发展历程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中美关系、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

22、国建交的高潮。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依据两段材料,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0【答案】示例:论题:国家实力、综合国力是推动中国由屈辱外交向独立自主外交、大国外交跨越的决定性因素。阐述:鸦片战争前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而清政府却闭关锁国、制度落后、国力衰退,在列强的炮舰政策下,被

23、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虽据理力争也因国力弱小而导致外交失败。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独立、经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为提升,中国的外交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结论:国家贫弱、制度落后,旧中国外交受尽屈辱。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新中国,外交摆脱屈辱,走向独立自主,发展壮大,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论题:民族独立是中国外交从屈辱到独立自主、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阐述:鸦片战争的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打断,在此背景下, 马关条约的签

24、订,巴黎和会的召开,中国外交备受屈辱。新中国的成立,赢得民族独立,50 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使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70 年代更是迎来了建交的高潮。新时期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展多边外交等,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结论:丧失民族独立,旧中国外交受尽屈辱,赢得民族解放,新中国的外交独立自主,逐步发展,强势外交、主动外交使当今中国大国地位日益凸显。【解析】这是一道观点论述题,首先必须根据材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如:“国家实力、综合国力是推动中国由屈辱外交向独立自主外交、大国外交跨越的决定性因素” 、 “民族独立是中国外交

25、从屈辱到独立自主、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引用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文字通顺。点睛: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对题干所述史实进行分析解读、并加以论证的能力。考生可以自己根据题目要求就某一时期高考历史命题的特征进行论证,也可以就不同时期高考历史命题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可以对学者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或者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但是必须做到的是先亮明自己要探讨和论证的观点,然后再结合所学11知识进行分析,做到有理有据,自圆其说,最后要有总结陈词,也就是说做到阐释观点、分析论证和总结

26、陈词三段论。(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道计分。15.【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行八铢钱,又行五分钱。文帝以五分钱太轻小,更作四铢钱,亦作半两使用;并放民私铸,经铸造的铜钱,自与生铜不同。几种货币并行于市,民必信其重者,而疑其轻者;信其铸造精良者,而疑其铸造粗恶者;所以物价因之增长。汉武帝即位后,初铸三铢钱,又铸赤仄,又将鹿皮造成皮币,又用银锡造作白金三等,纷扰者久之。后来乃将各种铜钱取销,专铸五铢钱。既禁民私铸,并不许郡国铸造,而专令上林三官铸。设水衡都尉属官均官、钟官、辩铜

27、三令丞。币制至此,始获安定。直至唐初,才另铸开元通宝钱。自此以前,历朝所铸的钱,都以五铢为文。五铢始终是最得人民信用的钱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答案】 (1)内容:统一币制;禁止民间铸造货币;成立专门的铸造机构。(2)意义:终止了币制长期混乱的局面,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制与钱币重量挂钩,有利于物价稳定;方便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长期的标准性币制。【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汉武帝币制改革的

28、主要内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后来乃将各种铜钱取销,专铸五铢钱。既禁民私铸,并不许郡国铸造,而专令上林三官铸”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币制至此,始获安定” 、第一小题总结出的措施,再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回答。16.【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从许多方面看来,英美的密切和有效的合作是这次战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最为12显著的成就。这在 1936 年美国国会制订一项使这个国家不参加任何未来的欧洲战争的中立法时,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但到了 1941 年,这成了一个日益真实的情况,而到了1942 年,则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了。英美两国间文化和制度的基本相同为

29、英美战时的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世界政治的格局也有力地推动这两国结合在一起,而且通过建立起真正共同的利害关系,还提供了一个文化方面的近似能够产生效果的背景。1917 年以及 1941 年,英国和它的盟国可能无法阻止一个胜利的德国主宰欧洲(也许从主宰欧洲走向主宰全世界)的这一前景,导致美国加入英国一边共同作战。冠冕堂皇的原则无疑起了一些作用,使美国人两次都相信介入欧洲战争是必要的,但是担心出现一个新兴的、残忍的统治世界的德国主子,肯定是一个更为有力的动机,特别是在 1941 年。紧接着珍珠港事件后的几星期内,孤立主义的发言人都渴望忘却和原谅过去的事情,从 1940 年初夏以来,当英国一连几个月显

30、得真有被打败的可能时,美国政府已经逐渐同英国结成一种日益亲密的伙伴关系了。在军事方面,1941 年 1 月 29 日至 3 月 27 日,在华盛顿召开了正式的参谋会议。从这次会议上,出现了一个一般简称 ABC1 的联合战略计划, “如果美国被迫作战” ,这个计划就将付诸实施。威廉哈代麦克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1)根据材料,概括英美走向联合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走向联合的影响。【答案】 (1)原因:文化和制度基本相同;德国法西斯在欧洲的肆虐;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推动;美国孤立主义思想的消退;英美有共同的利益。(2)影响: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有利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

31、的胜利;推动二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形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二战中英美走向联合的原因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英美走向联合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英美两国间文化和制度的基本相同为英美战时的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英国和它的盟国可能无法阻止一个胜利的德国主宰欧洲的这一前景,导致美国加入英国一边共同作战” “紧接着珍珠港事件后的几星期内,孤立主义的发言人都渴望忘却和原谅过去的事情”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英美走向联合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对建立反法西斯联盟、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13利,以及推动形成二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等方面的影响来回答。1

32、7.【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戴高乐从 1958 年开始连续当了 11 年法国总统,他领导制定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 ,重新确立法国的政治体制。任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事务上。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1970 年 11 月 9 日戴高乐逝世。蓬皮杜总统于次日向法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戴高乐将军逝世了,法国失去了亲人。1940 年,戴高乐将军拯救了我们的荣誉。1944 年,他领导我们走向解放和胜利。1958 年,他把我们从内战的威胁中救了出来,他

33、使今天的法国有了自己的制度、独立和国际地位让我们向法国保证,我们决不辜负我们所得到的教诲,愿戴高乐将军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主义”出台的历史背景。(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对法国和法兰西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答案】 (1)背景:20 世纪 50 年代,法国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冷战形势下,法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影响。(2)贡献:拒绝对德投降,扭转法国国际形象,赢得国际尊重;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打败德国法西斯赢得民族独立;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确立法国特色政治体制;促进法德进一步和解,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重塑法国大

34、国形象,提高法国国际地位。【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戴高乐主义”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二战结束后,法国综合实力削弱,国际地位低下:冷战形势下,美国加强了欧洲的控制;欧洲一体化进程趋势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戴高乐对法国和法兰西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拒绝对德投降,扭转法国国际形象,赢得国际尊重;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打败德国法西斯赢得民族独立: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确立法国特色政治体制;促进法德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重塑法国大国形象,提高法国国际地位。考点:选考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欧美资产阶级的杰出人物戴高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