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927714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请把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里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A. 嫡长子继承制B. 分封制C. 三公九卿制D. 宗法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理解周朝“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的含义,古代“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也就是分封制,形成的是天子是君主,诸侯是臣民的等级制度。故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西周的分封制又

2、称“封建” ,指“封邦建国”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与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只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 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后期逐渐形成了节度使制度,出现了行政权、监察权与军权合一的状况,节度使拥有了自调兵食、总管内征发,任免管内官吏等权利,出现了拥兵自重、藩镇割据局面,实质

3、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选 B 项。2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末藩镇割据3. 康熙在 1711 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A.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 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 墨守成规,拒绝改革D. 维护皇权,稳定统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职此事也。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给大臣下达旨意的本质用意应该就是

4、维护自己的统治,故选 D 项。A 选项是老子的思想,不符合康熙的特点;B 选项材料没有反映出民本思想;C 选项是消极的思想,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专制皇权的本质【名师点睛】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为: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一品,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总督官衔略高于巡抚,前期督权远过于抚,如两江总督按例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而末期安徽、江西两抚即不再听命于总督。北周

5、与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抚之事,系临时差遣,“巡抚“亦未成为官名。4.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反割台斗争C. 义和团运动D. 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只是象征、鲁莽的行动” 、 “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 、 “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运动,是一次鲁莽盲目的、和政府有联合、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完全符合的义和团运动的特点;太平天国运动无

6、盲目排外的特点;反割台斗争没有政府的联合;新文化运动全盘肯定外来文化,也没有政府的联合,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 国民革命的兴起B. 土地革命的开展C. 抗日战争的胜利D. 战略反攻的开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是指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逐渐占领中国东部

7、沿海并且向内陆进攻;“心理统一”是指全民族团结抗战,故 C 项正确。国民革命是从南往北推进,并非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排除 A。土地革命从长江中游向东、北、南扩展,不符合材料提及空间方位,排除 B。战略反攻从黄河中下游向黄河以南开展,排除 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 “心理统一” “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等,结合全民族抗战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6.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

8、要肯定辛亥革命A. 增强了民族意识B. 推翻了封建帝制C. 确立了共和政体4D. 实现了民族独立【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民族意识的觉醒,即肯定辛亥革命增强了民族意识,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封建帝制的信息,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不涉及共和政体,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亥革命并未实现民族独立,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7.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A. 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B. 遵义会议上取

9、得领导地位C.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D.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的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关键信息:“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从人物、时间和地点信息可判定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 D 项正确。A 是南昌起义,排除;B 项发生在长征途中,排除;C 项说法与史实相符,但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名师点睛】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学习苏联,走城市中心论失败的情况下,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

10、指导下,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渐走向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打破了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俄国革命模式,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主要标志。8.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 ;这说明新中国5A. 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 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答案】D【解析】由“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

11、浩特(意为青色的城) 、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 。 ”可知这些地理名称的变化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D 正确;AB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 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族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对“归绥、迪化等少数民族名称与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 、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 ”的理解,结合新中国的民族政策解答即可。9. 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 ”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A. “九二共识” B

12、.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C. 连战“和平之旅” 演讲 D.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某协会组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 项正确;B 项是全国人大发表;C 项是连战演讲;D 项是邓小平提出。故选A 项。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九二共识10.1951 年 6 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周刊如此介绍周恩来说明A. 当时中美处于全面对抗B. 时代周刊的文章都是不负责任的C.

13、 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D. 美国“冷战”的重心在亚洲6【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提示 1951 年正值美苏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实现二战后称霸世界的野心,在亚洲积极反对共产主义,出兵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妄图消灭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因此极端的仇视和丑化中国共产党,中美处于全面对抗时期,A 正确。 时代周刊的文章目的是为显示服务,A 错误。苏联当时是美国最大战略对手,B 错误;美国“冷战”的重心在欧洲,D 错误。11. 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参加某次会议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

14、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 ”这次会议是A. 1945 年重庆谈判 B. 1954 年日内瓦会议C. 1955 年万隆会议 D. 1971 年联合国大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故选 C 项。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12. 1972 年 6 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

15、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 ”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A.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B. 美国需要进一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C. 美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D. 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没有原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1972 年” 、 “对于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进行淡化处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的美苏7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它希望改善中美关系,以增加遏制苏联的筹码。故选 B 项。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13.20 世纪 70 年代

16、中国外交取的重大突破,根本原因是A. 中日建交B. 中国综合国力提高C. 中美建交D.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B【解析】【详解】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以及中日建交都是因为中国综合能力提升的结果,B 正确。中日建交是中美关系缓和,A 错误。中美建交是表现,不是原因,C 错误。D 也是 20 世纪 70 年代外交体现,D 错误。14.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 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 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 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 罗马

17、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答案】D【解析】据材料“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废除了地方的旧秩序,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故D 项正确;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并不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故 A 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法官滥用权力,故 B 项错误;罗马帝国不是罗马法官建立的,故 C 项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罗马法巩固帝国的统治的角度出发,分析选项,注意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即可进行正确判断。15.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

18、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 平民开展暴力斗争8B. 梭伦改革彻底化解了社会矛盾C. 平民中不再有债奴D. 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答案】D【解析】平民的胜利其实还是因为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力量壮大才能取得胜利,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平民开展和平斗争,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梭伦改革不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平民中仍然有债奴,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工商业的发展使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才实现了斗争的胜利。16.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时,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

19、迭:“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解决这一困难的措施是A. 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B. 开始实施万民法C. 进一步完善公民法D. 自然法取代公民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是在罗马帝国时期人口的增加、统治区域的扩大的背景下产生,B 项正确;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是以十二铜表法为标志,是共和国时期,属于公民法

20、,排除 AC 项;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排除 D 项。故选 B 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万民法17.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 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 18 岁,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维多利亚女王“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9A. 受政治体制的约束B. 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C. 女王有较高的素养D. 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间,结合所学知

21、识可知,此时英国责任内阁制已经建立,国王统而不治,故 A 项正确;BCD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1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A. 消灭了法国保守势力B. 摒弃了封建等级制C. 平民可直选法国总统D. 有利于巩固共和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 与题干不符,C 在材料中无从体现,而且按照宪法,法国总统由议会产生;A 错在“消灭了”的说法,而且本身就是共和派与君主派相互妥协的产物;题干是强调“凡曾统治

22、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而非保障了法国总统的权力;因此选 D,这是确保共和制的需要。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国的民主共和制19.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 ”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A. 共和制B. 联邦制C. 代议制D. 三权分立1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政治体制。从材料中看美国表面是一个共和国而实际是由许多共和国组成实质是指美国联邦制共和国下是由许多州组成各州的独立较强。故 B项正确。考点:近代

23、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美国 1787 年宪法内容20.2011 年 7 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保守党)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A. 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B. 国王的态度C. 议会的信任程度D. 在野党工党的态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的议会成为英国权力的重心所在,英国议会除了不能把男人不能变成女人之外,还没有议会不能做的事情,所以,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考点

24、: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21.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 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C. 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联邦制。依据所学可知,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指中央集权,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指地方分权,而美国的联邦制是两者的有机结合。A 项表述不全面;B 项材料并未体现;C 项错误,不合史实。所以应选 D。22.“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

25、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激11怒德国人。 ”该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A. 巴黎公社B. 英国宪章运动C. 光荣革命D. 俄国十月革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0 年普鲁士与法国爆发战争,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普军直逼巴黎城下,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武力镇压人民,依据材料描述,结合上述史实,判断该历史事件是巴黎公社革命。故选 A 项。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历史背景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26、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他强调的是A. 民族主义顽强地对抗着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B. 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C. 经济全球化是由于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D.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所接受并实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发明,蒸汽机标志着人类历史在经济上进入“蒸汽时代” ,而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宣扬的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则在思想和政治方面使世界历史进程加速发展。故选 B 项。考点:

27、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独立宣言 、 共产党宣言24.1871 年 4 月 17 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的时候,马克思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就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 ”信中说的“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应该是A.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2C. 建立工农联盟并肩战斗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国家【答案】B【解析】巴黎公社这次起义中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排除 A;巴黎公社成立了公社委员会,故选 B;巴黎公社这次运动并未动员农民,排除 C;巴黎公社这次运动

28、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排除 D。故选 B。25.十月革命时期的真理报副主编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 ”“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A. 俄国退出世界大战B. 发动七月革命C.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D. 建立苏维埃政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列宁回到俄国,于 1917 年 4 月在彼得格勒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 ,指出俄国革命应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即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 “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列宁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选 C 项。考点:

29、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四月提纲26.“每个人都发来了回电。核心内容是,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我同意了凌晨 1 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我周围到处都是背叛、懦弱和欺骗!”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俄国二月革命B. 七月流血事件C. 苏联成立D. 俄国十月革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13国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封建王朝的统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材料中这些论述,这个历史事件指俄国二月革命,A 项符合题意;七月流血事件发生于 1917 年 7 月

30、,苏联成立于 1922 年成立,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 年 11 月,它们都晚于二月革命,此时沙皇早已不存在,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27.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 北大西洋公约B. 华沙条约C.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联邦德国参加的北大西洋

31、公约组织,针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故选 B 项。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华沙条约28.1988 年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A. 经济高速发展B. 继续追随美国C. 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 试图称霸世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世纪 80 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

32、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C 项符合题意;ABD14项材料未体现。故选 C 项。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9. 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 在争霸中,苏联一度处于优势B.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C. 西欧、日本不再对美国唯命是从D. 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注意题干中“70 年代” ,D 项属于冷战结束后的史实,排除;AC 两项只能说明大国关系变化,均排除;只有 B 项符合要求,正确。故选 B。30.“历

33、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表明A.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B. 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C. 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 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尽管美国不断追求一个由它主导的单极世界,但它的行动却反过来不断“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即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这表明,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故 A 项正确;依据题干材料“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

34、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并没有放弃霸权政策故 B 项错误;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结束,但是世界格局的趋势是多极化,美国试图称霸世界但并未真正建立起单极世界,这在材料中也得到了反映,故 C 项错误;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态势,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政治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因此,世界的政治格局并不是完全势均力敌的,故 D 项错误。15第卷(非选择题,40 分)二、非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31.2012 年始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阅读材料探究欧洲走

35、向联合的历史,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8 年 4 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材料二 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材料三 (上世纪)60 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 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 。经过 10 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 197

36、3 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整理自 2004 年 4 月人教网(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要达到什么目的?(2)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材料三分析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答案】 (1)目的:借经济援助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2)目的:消除欧洲内部的战争威胁;抗衡美国,提高国际影响力。(3)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欧洲和世界的和平;削弱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增强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1948 年 4 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

37、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的目的是借经济援助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2)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16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消除欧洲内部的战争威胁;抗衡美国,提高国际影响力。(3)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 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

38、系的“新东方政策” 。经过 10 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 1973 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的成立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欧洲和世界的和平;削弱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欧共体成立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在执政官克利斯提尼时期,雅典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 。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个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六千。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

39、要被流放国外十年。材料二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会约每隔 10 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 30 岁的公民中选出,10 个部落各选出 50 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臧嵘历史材料三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它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借鉴意义?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哪

40、些?17据材料三,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答案】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维护公民的利益。 (2 分)借鉴: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执政为民;应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一点即可) 。 (2 分)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4 分)存在问题:民主范围狭隘;表决方式简单;公共权力滥用。(任答两点得 4 分)【解析】【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如写名的人数超过六千。就意味着多数通过”归纳出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维护公民的利益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民主集中制原则实施以及群众监督角度回答。(2)依据材料二“雅典公民大会”的信息和所学从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以及十将军委员会思考回答。(3)依据材料三表格信息以及所学从民主范围狭隘、表决方式简单以及公共权力滥用等角度思考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TS 155 242-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IA4 integrity algorithm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Implementers- .pdf ETSI TS 155 242-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IA4 integrity algorithm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Implementers- .pdf
  • ETSI TS 155 243-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IA4 integrity algorithm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Design confor.pdf ETSI TS 155 243-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IA4 integrity algorithm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Design confor.pdf
  • ETSI TS 155 243-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IA4 integrity algorithm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Design conforo.pdf ETSI TS 155 243-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IA4 integrity algorithm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Design conforo.pdf
  • ETSI TS 155 251-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EA5 encryption and GIA5 intergrity algorithms for g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pdf ETSI TS 155 251-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EA5 encryption and GIA5 intergrity algorithms for g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pdf
  • ETSI TS 155 251-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EA5 and GIA5 encryption algorithms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GE3.pdf ETSI TS 155 251-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EA5 and GIA5 encryption algorithms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GE3.pdf
  • ETSI TS 155 252-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EA5 encryption and GIA5 integrity algorithms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pdf ETSI TS 155 252-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EA5 encryption and GIA5 integrity algorithms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pdf
  • ETSI TS 155 252-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EA5 encryption and GIA5 integrity algorithms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pdf ETSI TS 155 252-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EA5 encryption and GIA5 integrity algorithms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pdf
  • ETSI TS 155 253-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EA5 encryption and GIA5 integrity algorithms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pdf ETSI TS 155 253-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EA5 encryption and GIA5 integrity algorithms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pdf
  • ETSI TS 155 253-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EA5 encryption and GIA5 integrity algorithms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pdf ETSI TS 155 253-2018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Specification of the GEA5 encryption and GIA5 integrity algorithms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