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子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 史 试 卷考试时间:90 分钟; 注意:本试卷包含、两卷。第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共 60 分)1.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2. 夏朝时候,由天下为公
2、变为天下为家,这种家天下时代的开启,从政权更替的角度看是指( )A. 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 B. 郡县制取代世官世禄制C.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3.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 宗法血缘关系 B. 家国同构观念 C. 中央集权意识 D. 安土重迁理念4. 有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某一制度:“这好比蜂巢,如果蜂巢只有一个大的六棱形,根本就不堪一击。只有依靠一个一个六棱形排列起来,才可能稳定。即便局部崩溃,但是整体不会崩溃。”这里评述的是( )A. 分
3、封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5.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 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6. 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 “国”与“家”同治C.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 官僚政
4、治取代血缘政治7.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它( )A.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B.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C. 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 D. 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8. 宋代,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的特定设置,而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担任,所以地方官多是“以某官知某州(府、县)事”,意思是“暂去管某州某府某县的事”。这说明宋代( )A. 注重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B. 地方管理体制日趋混乱C. 中央权力得到加强 D. 地方自治权力有所增强29. 公元前 127 年,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
5、令”,旨在解决( )A.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B.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C. 王国内部的权力之争 D.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10.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B.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C.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11. 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语句与“此制”相符合的是( )A. 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
6、以袭贱 B.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D.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2.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与选官制度“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对应正确的是( )A. 品行、学识-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B. 品行、学识-门第声望-考试成绩C. 考试成绩-品行、学识-门第声望 D. 门第声望-品行、学识-考试成绩13.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 地方无选官权 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 察举制的弊端 D. 自上而下的
7、选官方式14. 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 史料 出处 (943 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 南唐书张易传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四库全书后村集 据此可以断定的是()A. 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 B. 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C. 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 D. 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15.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
8、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16. 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 B. 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C. 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 D. 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317.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
9、,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 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 B. 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C. 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 D. 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18. 明初,朱元璋研究历代兵制,创立卫所兵制,该制度的特点是:平时把军力分驻在各地方,遇有征战时命将出师。卫所兵制的建立A. 促进了义务兵役制的建立 B. 有利于抑制领军将领权力C. 导致地方武装力量尾大不掉 D. 威胁了当时的中央集权19. 柏拉图曾这样评论雅典民主:“在这种国家里自由到了极点这里什么东西都充满了自由精神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
10、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此现象( )A. 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B. 凸显了间接民主制存在的弊端C. 开启了希腊历史的古典时代 D. 导致了公民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0. 亚里土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古希腊公民( )A. 积极参政的政治素养 B. 深受海洋文明影响的素养C. 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 强烈的民主意识21. 公元前 5 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
11、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参政丧失民众信任22. 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中指出:“梭伦政制按照希腊的政治概念,这是一种金钱政治(Timocracy),而不是民主政治。”他的评价针对的是梭伦改革中的( )A. 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B.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D.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23. 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 思想观念不同 B. 经济活动方式不同C. 地域概念的差别 D. 人口数量不同24. 尚书多方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伯
12、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材料中两个“民主”的意思A. 主体相同,内涵一致 B. 主体不同,内涵相反C. 主体相同,内涵相反 D. 主体不同,内涵一致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25. 阅读下列材料:(8 分 ) 材料一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虑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辱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4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
13、,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4 分)(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4 分)26. 阅读下列材料:(12 分 ) 材料一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今诸侯子弟或十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材料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
14、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材料三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中。”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两对矛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和明太祖两位君主的相应解决措施。(6 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你认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6 分)27. (20 分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始皇专注于政治运行机制建设
15、,把最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秦代建立的行政、军事、监察运行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管理机制。-摘编自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路径与选择材料二:唐朝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摘编自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路径与选择材料三: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材料四:(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5材料五:(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在制度建设上有哪些举措?结合秦朝中央官制,你如何理解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管理机制”?6 分(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4 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2 分(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四、材料五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 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