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必修,含解析).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930244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必修,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必修,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必修,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必修,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必修,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七校联盟”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合测试高二历史(必修)(考试时间 100 分钟,总分 100 分)命题人:孙永继 审核人:吴淋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在此,荀子强调的是A. 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B. 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C. 执法者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D. 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未涉及要求废除严苛的法律,主张国君以德治

2、国,故 A 项错误;材料主张法律的实施,不是强调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强调的是对法律执行者即执法者的素质对实施法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故 C 项正确;材料中的君子指的是执政者的素质,不是君子和小人之分,故 D 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的思想2.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A.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3、如人和”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答案】C【解析】-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由“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得知是孟子的“民贵君轻” ,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其它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 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3.“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成为被崇拜的偶

4、像。 ”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A.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B. 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学变为儒教的改造。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儒学的发展历程中经历过两次重大的改造,一是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提出“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的新儒学,二是朱熹把儒学的发展上升到理学的高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

5、确;孟子未对儒学进行改造,选项 A 错在孟子,不符合题意,排除;荀子未对儒学进行改造,选项 B 错在荀子,王阳明未对儒学进行改造,选项 D 错在王阳明,排除;故本题选 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4.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A.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 存天理、灭人欲C.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 君子气节、道德自觉【答案】D【解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是君子的气节、是道德的自觉,所以这反映出理学

6、一开始就追求君子气节、道德自觉,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是理学后来的追求,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存天理、灭人欲也是理学后来的追求,选项 B 不符合题- 3 -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问题,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5.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的这种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

7、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反映了重视人性的主张,强调男女之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和李贽的思想符合,因此选 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思想6.“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四海五湖” 。这说的是A. 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B. 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C. 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D. 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四海五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京剧表演虚拟艺术。因

8、此选 D。ABC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京剧7.培根曾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改变了整个世界如此之大,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发现了。 ”这里所说“影响”主要是指A. 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遥遥领先B. 使世界由分散走向了整体C. 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D. 是欧美工业革命开展的根本原因- 4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印刷术传入欧洲后,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火药传到欧洲,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指南针传入欧洲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条件;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

9、入欧洲,对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起到推动作用,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而是强调四大发明促进欧洲社会的转型,排除 A。B 项是指南针的作用,没有涉及火药、印刷术的作用,排除。欧美工业革命开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材料强调四大发明促进欧洲社会的转型无关,排除 D。8.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 “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 , “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他评价的是A. 新思想的萌发B. 资政新篇C. 百日维新D. 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试

10、题分析:因为 A、B 与“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无关,它们分别代表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利益,故 A、B 错误。因为百日维新倡导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因此 C 符合题意。而辛亥革命发生于维新变法后,因为 D 错误。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内容和地位【易错警示】在此题中,学生容易选 D。但要注意百日维新比辛亥革命早,它关于中国走向资本主义也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和理论,它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考端。而辛亥革命只是延续和发展了近代民主化。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抓住关键词,如本题中的“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9.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

11、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上述观点能够用来评价( )A. “中体西用”的思想- 5 -B.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C. 孙中山旧三民主义D.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演出历史的新场面”是指康有为等维新派借助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外衣进行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所以答案选 B。ACD 三项中洋务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派则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主张,没有借用他人或间接的方式为其主张服务,排除。考

12、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的维新思想1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 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 ”材料试图说明A. 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B.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C. 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D. 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

13、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可知,材料试图说明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超越。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但是袁世凯倒行逆施,妄图恢复帝制,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从而掀起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D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是解- 6 -题的关键,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倒行逆施,妄图恢复帝制

14、,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从而掀起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11.著名学者任鸿隽在 1915 年创刊的科学发刊词中指出:“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 ”据此可知,任鸿隽主张A. 民主制度必须与科学思想相结合B. 科学救国是近代中国的唯一出路C. 科学革命比政治革命更显得重要D. 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开始发生转移【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来看,论者强调学术思想对于一国民主制度和国

15、家发展的重要性,表明论者主张民主制度的发展必须与科学思想进步相结合,故答案为 A 项。B 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比较科学革命与政治革命的重要性,排除 C 项;D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2.新文化运动力图通过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来救中国,结果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人们称其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 ”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 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 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答案】C【解析】【详解】1915 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但 191

16、7 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C 项是直接原因,A、B 两项不合直接原因的表述,D 项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故排除 ABD 三项。13.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据此推断,孙中山认为A. 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7 -B. 民族和政治革命比社会革命更重要C. 政治与社会革命的目标可以迅速实现D. 中国的民生问题较欧美国家更容易解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17、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没有提到中国工商业,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可知民族和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同等重要,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而民生主义而去之易”得出政治与社会革命的目标不能迅速实现,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得出中国的民生问题较欧美国家更容易解决,故 D 项正确。考点: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内容14.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

18、有机会赢得中国。 ”据此可推知材料:A. 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B. 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 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 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找到中国民主革命正确的方向,B 项正确;材料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而非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排除 A;材料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不存在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排除 C;D 项观点正确,但与材料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不符,排除。所以选 B15.毛泽东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

19、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这段话出自- 8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联合政府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论十大关系【答案】A【解析】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把中国革命分为两步走的战略,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A正确;B 是关于政府组织;C 属于国家建设;D 属于社会主义建设。 16.老百姓曾朴素地概括邓小平理论:“一块石头两只猫,三个梨儿四只鸡,五十加一百。 ”所谓“一块石头” ,指的是改革开放和搞经济特区前无古人,

20、允许大家摸着石头过河;所谓“两只猫” ,指的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得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那么所谓“三个梨儿”指的是A. 三个有利于的检验标准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答案】A【解析】我们可以知道三个梨儿是指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邓小平理论中评价工作是否有效的三个指标,故选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提出来的,排除 B;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 100年不动摇,没有体现出三这个特点,排除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四个特点,显然不符,排除 D。17.“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

21、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 ,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 ”材料主要表明A. 政府改变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作用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完成C. 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社会生产的积极性D. 改革开放解决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 “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 9 -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 ,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 ”表明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社会生产的积极性,故 C 正确;中国依然是公有制处于主导的,故 A 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材料未体现,故 B

22、错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材料未体现,故 D 错误。18.2010 年是袁隆平先生 80 华诞,下面是温家宝给他的贺信(节选):隆平先生:您好!许久未见面了,甚念。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由此可知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A. 解决了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B. 使中国人民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C. 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D. 为中国农业科技赢得了世界声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贺信内容“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中国做出了重大

23、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可以看出赞赏了袁隆平为中国农业科技赢得了世界声誉,故 B 项正确。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但是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并没有解决,材料只是涉及到对世界产生影响,但并不意味着解决了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故 A 项错误。B 项错在“小康”,应排除。C 项夸大了袁隆平的科技成就的作用,应排除。19.从 1948 年到 1957 年,海外学子归国形成热潮,仅从美国就回来了 1000 余人,各国归来的总数达到 3000 余人,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华罗庚等是那个时期归国专家的代表。促成这一热潮的原因之一是A. 中美关系的改善B. 祖国建设事

24、业的感召C. 金融危机的冲击- 10 -D.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从 1948 年到 1957 年” ,结合当时国家建设的需要,可得出促成这一热潮的原因之一是祖国建设事业的感召,故 B 项正确;中美关系的改善是 1972 年;当时并没有金融危机的冲击,且与材料主旨无关;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 1995 年。故排除 ACD 三项。20.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 ”这段话较为突出地反映了A. 基督神学的内在理念B.

25、 人文主义的哲学主张C. 启蒙思想的理性精神D. 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基督神学是以神为中心的,显然与材料矛盾的,A 项错误;材料“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反映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主张,B 项正确;材料“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肯定的是人的自然属性,这与启蒙运动强调运用自己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理性主义是矛盾的,C 项错误;宗教改革核心是反对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世俗的宗教,D 选项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主义的哲学主张21.有学者认为, “在马丁路德发自于改革基督教教义的最初目的之下,蕴含着几个世纪以来由于文艺复兴运动而孕育于人们内心的人文精

26、神” 。下列主张最能体现其人文精神的是A. 简化宗教仪式 B. 国家权力高于教会C. 信仰即可得救 D. 圣经至高无上【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可得救,这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而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故 C 选项正确;简化宗教仪式不能完全体现宗教平等的人文主义精神,故 A 选项错误;国家权力高于教会主要反映了封建王权的要求和利益,故 B- 11 -选项错误;圣经至高无上主要是反对天主教会和教皇的权威,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C。22.“一个服役的军官在接受他的上级交下某项命令时,竟抗声争辩这项命令的合理性或者有用性,那就会非常坏事,他必须服从。但是

27、他作为学者而对军事业务上的错误进行评论并把它提交给公众来作判断时,就不能公开地加以禁止了。 ”在此,康德强调了A. 军人必须服从上级B. 主权在民C. 学者享有理性权威D. 自由限于法律范围内【答案】D【解析】【详解】康德强调军官需要服从命令,但学者对军事业务上的错误进行评论,则是可以的,因此康德强调自由限于法律范围内,军官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但学者的行为则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下,故 D 项正确;军人必须服从上级只是康德要表达的一部份意思,并不是主旨,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主权在民的思想,也没有强调学者的理性权威,而是突出学者的行为是在法律的允许范围之下的言论自由。故排除

28、BC 两项。23.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发展之处在于启蒙思想家们批判神权统治主张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崇尚理性批判封建专制制度。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崇尚理性,主张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并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批判神权统治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内容。故错误,正确,答案为 B 项,排除 ACD 三项。24. 1904 年,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曾说:“我们将要建造一种全新的力学,我们已经成功地瞥- 12 -见它了。原来比较简单的力学依然保持为一级近似,因为它对不太大的速度还是正确的,以致在新力学中还能够发现旧力学。 ”其观

29、点可用于说明A. 牛顿力学在物理学领域失去作用B. 牛顿力学推动了相对论的发现C. 相对论是最完美科学的力学体系D. “新力学”是对牛顿力学的改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我们将要建造一种全新的力学原来比较简单的力学依然保持为一级近似,因为它对不太大的速度还是正确的,以致在新力学中还能够发现旧力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旧力学指牛顿力学,材料说明“新力学”是对牛顿力学的改造,故 D 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牛顿力学在物理学领域失去作用,故 A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牛顿力学推动了相对论的发现,故 B 错误。材料主旨也不在于相对论是最完美科学的力学体系,且过于绝对,故 C错误。考点:近代以来世界

30、的科学历程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成就25.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 ,这是向上帝创造万物论的宣战书,它像一把利剑刺向上帝的心脏,又如一颗重型炮弹,打向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剿的顽固堡垒。据此可知,生物进化论A. 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B. 揭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序幕C. 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D. 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答案】C【解析】根据“这是向上帝创造万物论的宣战书” “打向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剿的顽固堡垒” ,可知物种起源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思想,故 C 正确;物种起源发表并没有改变人们的宗教信仰,人们仍然信仰上帝,A 错误;早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就反对封建神学,B 项中“揭开了”错误,排除

31、B;早在 16、17 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就已经开展了,物种起源发表在 1859 年,D 错误。2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它”是指:- 13 -A. 蒸汽机B. 内燃机C. 发电机D. 信息技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利用热能” “ 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可得出材料强调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故 A 项正确。BC 两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D 项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容,且与材料中的主旨无关。故排除 BCD 三项。27.1819 世纪,欧

32、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 “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一追求是基于A. 对自然风光的热爱B.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C.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D. 对政治现状的不满【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可以得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文学艺术领域的体现,实质上反映的是对工业革命展开导致环境污染的一种反思和担忧,B 正确;A 与材料“自然发怒”等信息描述不符;材料所述文艺创作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反映,C 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治

33、问题,D 不正确。28.“他们响应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将现实的丑和大自然的美来对比,极力讴歌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大自然在他们眼中是无所不在的神,是精神的避难所,因此常常作为精神的某种象征而出现,寄托着作家对现实的诅咒和对自由的憧憬。 ”下列作品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14 -A. B. C. D. 【答案】A【解析】从题中材料看,这一文艺流派厌恶物质文明和丑恶的现实,强调抒发个人的情感,积极寻求理想世界回归自然;并且他们打着卢梭(“浪漫主义之父” )的旗号,把自然看作是精神境界的象征,这就是浪漫主义文艺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 项是浪漫主义文学;B项现实主义文学;C 项是无产阶级文学;D 项是

34、现代主义文学。所以答案选 A。点睛:材料“他们响应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将现实的丑和大自然的美来对比,极力讴歌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是解题的关键。- 15 -29.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影院规定在观影时禁吃爆米花,看电影吃爆米花真正流行于 20 世纪 30 年代,随后风靡全球。这种改变最能说明A. 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观影习惯的改变B. 电影艺术呈现出大众化、商业化趋势C. 大萧条给影院经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困难D. 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答案】B【解析】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电影艺术的发展对人们的观影习惯的影响,但没有体现出电影技术的进步,故

35、A 项排除;由材料可知看电影吃爆米花原先是禁吃,后来流行起来,并风靡全球,这表明技术的发展使电影消费日益大众化,不再是上流社会享受,故 B 项正确正确;C 项,材料无法说明大萧条给影院经营造成了巨大经济困难,故 D 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排除,故 B 项排除。【点晴】解题时需要理解材料反映现象的准确意思,通过吃爆米花来反映电影艺术的大众化与商业化趋势,只有紧扣这一点,才能获取准确答案。30.“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

36、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 ”体现上述风格的作品是A. - 16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 ”可知,该技术是印象派画家特点。 日出印象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C。考点: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印象主义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正确选正确,错误选错误)31.李贽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挑战

37、。【答案】错误- 17 -【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李贽是明朝的人物,当时中国并没有资产阶级,故错误。32.下图漫画如此嫁接?讽刺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答案】错误【解析】题干中的漫画是将西方先进技术作为树枝嫁接在东方的树干上,寓意将西方先进技术嫁接在中国的制度之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漫画讽刺的是洋务运动的做法,故上述说法错误。3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理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提出的,故错误。34.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

38、中说:“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 ”为此,他提出了平均地权【答案】正确【解析】【详解】 “俾家给人足”强调的是民生主义的内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故正确。35.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批判神权统治、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 18 -【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是启蒙运动。考点: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 点评: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1) 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

39、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为即将到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种种设想) ,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36.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因时而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40、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 。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 ,又叫“物欲”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

41、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材料四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 19 -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末清初)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对儒学的地位有何影响?为此,汉武帝在教育上采取了什么措施?(3)据材料三指出朱熹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他又提出怎样的认识论?(4)据材料

42、四概括黄宗羲的主要观点。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答案】 (1)核心思想:“仁” 、 “礼” 。(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逐步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或独尊地位) 。措施:设立太学。(3)核心思想:存天理,灭人欲。认识论:格物致知。(4)主要观点:反对君主专制;工商皆本。经济因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解析】【详解】 (1) “爱人”为仁, “克己复礼为仁” ,这两句话揭示出了孔子“仁”和“礼”这两大核心思想。(2)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措施被汉武帝接纳,从而确立了儒学作为我国古代正统思想的地位。在教育方

43、面,汉武帝专门设立太学,作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3)第一小问根据“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作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作答即可。(4)根据“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可分别概括黄宗羲的两条观点。第二小问应注意是经济因素,分析可知,这同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乃至资本主义萌芽有一定关联。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 -材料一 为了寻求国家富强,挽救民族危机,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受历史演化和文化结构所规定之逻辑的推动,先是把中国的失败归之于器物文明的落后,继之又

44、认为政治制度的僵化是中国遭受侵略的根本原因,并因此而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后搞了旨在引进西方文化工艺技术以改造中国物质文化的洋务运动,和旨在引进西方文化之政治制度以改造中国制度文化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结果都归于失败,于是人们又开始从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反思,得出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系统与现代生活的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失败的结论,因而又有旨在引进西方文化之民主与科学精神、彻底批评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核心儒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摘编自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中国人最早知道马克思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则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亦即五四运动时期。1919 年 7

45、月和 1920 年 9 月,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宣言,宣布废除沙皇政府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在中国的特权,这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长期侵略形成了鲜明对比。1919 年 10 月、11 月,李大钊分两期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该文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称其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 ,这篇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此前后, 新青年 、 每周评论 、 民国日报 、 建设等一批报刊纷纷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据统计,五四时期在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达 200 多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译文。

46、这样集中地介绍国外的一种思想理论,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是罕见的摘编自郑大华著民国思想史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外来思想文化的传入持何态度。【答案】 (1)特征:救亡图存;阶层广泛;由浅人深;向西方学习为主;由学习资本主义到学习社会主义(2)原因:长期探索屡受挫折;十月革命和苏俄对华政策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推动;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和介绍(3)合理借鉴;反对全盘西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解析】试题分析:(1)近代先

47、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重要动力是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民- 21 -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这些先进的中国人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来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实现中国的独立与自强。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从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学习过程,学习的程度由浅入深,而且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投入到了向西方学习挽救民族危机的运动当中来,参与的阶层非常的广泛。(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表现,经历了器物和制度学习的不成功后,中国人开始转向思想文化方面的学习,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即使中国在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学习的典型表现。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也成为刺激中国人向俄国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刺激性因素。

48、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的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经济和阶级基础。(3)本题考查了学生多元化的史观,即认识到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一样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对待所有的文化一定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以对待外来文化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外来的文化,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但必须建立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合理的借鉴吸收,不能如新文化运动一般对本国传统文化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而且对待外来文化不能照搬,必须要适合本国和本民族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吸收。 (言之成理即可)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马克思主

49、义在中国的传播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38.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1)在春秋战国这一重要社会转型期,出现了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典型代表的两种思潮。体现这两种思潮的主要学派是什么?(2)明末清初又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体现时代特色的思想主张有哪些?(3)1718 世纪是世界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时期。为了建立近代民主政治,进步的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政治构想?(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代中国逐步实现由“传统、准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在这一转型时期,形成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答案】 (1)民本思潮:儒家。专制主义:法家。- 22 -(2)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重视工商业的发展;思想上经世致用(抨击礼教) 。(3)三权分立、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