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930757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112 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情况中不能将人或物体看成质点的是A. 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B. 研究骑车过程中车轮的转动情况C. 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 研究运动员在 3 000 米长跑比赛中的快慢【答案】B【解析】【详解】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学生的形状和大小是次要因素,可以忽略,能看做质点,A 错误;研究骑车过程中车轮的转动情况,需要用到车轮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将车轮看做质点,B 正确;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探测器

2、的形状和大小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不影响,故可以看做质点,C 错误;研究运动员在 3 000 米长跑比赛中的快慢,不需要用到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故能将运动员看做质点,D 错误【点睛】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是: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2.在一个无风的天气里,当你骑车快速前行时,会感到风迎面吹来,这时你所确定的风向(空气流动方向)是( )A. 选择你自己作为参考系B. 选择空气作为参考系C. 选择路边的树木作为参考系D. 没有选择任何物体作为参考系【答案】A【解析】【详解】当你骑车快速前进时会感到风迎面吹来。所以现在描述空气的运动状态,是以你自己为参照物的。故 A

3、正确,BCD 错误。故选 A。3.某同学在操场沿 400m 跑道绕操场跑一圈,用时 80s,则在此过程中( )A. 位移是 400m B. 平均速度是 5m/sC. 路程是 400m D. 最大瞬时速度是 5m/s- 2 -【答案】C【解析】【详解】某同学沿跑道跑完一周,路程等于跑道的周长,即 S=400m,位移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即 x=0故 A 错误,C 正确;此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0,则平均速度也是 0,故 B 错误;平均速率 ,考虑到起跑时的速度较小,所以最大瞬时速度一定大于 5m/s。故 D错误;故选 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

4、,是标量。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4.如图所示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据此图象得到的结论是( )A. 质点在第 1 秒末停止运动B. 质点在前 2 秒内的位移为零C. 质点在第 1 秒内做减速运动D. 质点在第 2 秒内做减速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质点在第 1 秒末的速度为 2m/s,没有停止运动,故 A 错误;前 2s 内质点的速度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一直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没有改变,则质点在前 2s 内的位移不为零,故 B 错误;质点在第 1 秒内速度逐渐增加,做加速运动,选项 C 错误;第 2 秒内质点的速度均匀减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 D

5、正确;故选 D。【点睛】解决本题要明确 v-t 图象的含义:在 v-t 图象中每时刻对应于速度的大小,速度的正负表示其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5.一根一端封闭,另一端装有阀门的玻璃管,内有纸片、羽毛、金属片用抽气机把管内的空气几乎抽尽,再把玻璃管倒过来(如图所示)观察这些物体下落的快慢情况,下列说法中- 3 -正确的是A. 纸片下落最快 B. 羽毛下落最快C. 金属片下落最快 D. 三者下落一样快【答案】D【解析】把管内的空气全部抽尽,则物体不受空气阻力,三个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都只受重力作用,下落加速度均为 g,经过相同时间,物体的速度为

6、 ,g 相同,v 一样大,即下落一样快,D 正确。6.如图所示,国产某品牌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 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 v10 m/s 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 ,加速度大小约为 5m/s2,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则“全力自动刹车”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为( )A. 1mB. 10mC. 20mD. 50m【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知,车速 v10m/s,系统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4 -5m/s2,最后末速度减为 0,由推导公式 v2=

7、2ax 可得: ,所以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 10m,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7.足球运动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图 乙图 丙图 丁图A. 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对草地的压力就是它的重力B. 乙图中,静止在地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一定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 丙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会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D. 丁图中,被踢出的足球受到重力、脚对球的弹力【答案】CD【解析】A、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相平衡,但不是它的重力,故 A 错误;B、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但由于没有弹性形变,所

8、以没有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则 B 错误;C、进球时,足球撞到网上,球网被撑开,由于网的形变,而使球受到了弹力,故 C 正确。D、球踢出的瞬间,则运动员对球有弹力作用,球本身有重力,则 D 正确。故选 CD。【点睛】本题以体育比赛为载体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8.物理老师在讲力的合成时,发现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四人打牌的声音吵醒了左边睡觉的男同学和干扰了右边八卦的女同学,要求每人拿出三张牌,牌上的数字作为力的大小,合力可为零的就可以免于处罚,在劫难逃的是( )A. 张三 2 2 2 B. 李四 1 2 9C. 王五 7 8 9 D. 赵六 8 9 9

9、【答案】B【解析】【详解】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 ,则张三中,2 和 2 的合力范围是 - 5 -,2 在此范围内,三个力合力能为零,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李四中,1 和 2 的合力范围是 ,9 不在此范围内,三个力合力不能为零,选项 B 符合题意;王五中,7 和 8 的合力范围是 ,9 在此范围内,三个力合力能为零,选项 C 不符合题意;赵六中,8和 9 的合力范围是 ,9 在此范围内,三个力合力能为零,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9.生活中常见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如图所示是手机被吸附在支架上静止时的侧视图,若手机

10、的质量为 m,手机平面与水平间夹角为 ,则手机支架对手机作用力( )A. 大小为 mg,方向竖直向上B. 大小为 mg,方向竖直向下C. 大小为 mgcos ,方向垂直手机平面斜向上D. 大小为 mgsin ,方向平行手机平面斜向上【答案】A【解析】【分析】手机受到的所有力之中,除重力外,其它力的施力物体都是支架。【详解】受力分析可知,手机除受重力外,还受到手机支架给它的其它力。手机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支架给手机所有力的合力必然和重力等大反向,即 ,方向竖直向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点睛】根据多力平衡的特点即可求解,即支架对手机所有力的合力必然与手机重力等大反向。10.春秋末年齐国人的著

11、作考工记中有“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 ,意思是马对车不施加拉力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关于惯性的最早记述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车只在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 撤去拉力后车的惯性大小不变C. 拉力可以改变车的惯性 D. 车运动越快惯性越大- 6 -【答案】B【解析】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任何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故 B 正确,ACD 错误。11.2017 年 12 月 24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首飞成功。至此,中国大飞机家族“三兄弟”运 20、C919、AG600 先后飞

12、上蓝天!而“鲲龙”AG600 既可飞天,又能入海。如果 AG600 在水面起飞,其在水面加速滑行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A. 大小为零B. 方向竖直向上C. 方向与滑行方向相同D. 方向沿滑行方向斜向上【答案】C【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G600 在水面加速滑行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滑行方向相同,选项C 正确.12.如图所示为某人在医院做的心电图(部分) 已知心电图中方格纸的每小格长 1mm,做心电图的仪器卷动纸带的速度为 1.5m/min则可以确定此人的心率为( )A. 80 次/min B. 70 次 min C. 60 次/min D. 50 次/mi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知,

13、50mm 内的心率为 2 次,则 1.5m 内的心率为 60 次,则此人的心率为 60次/ min。考点:本题考查由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二、多选题(本题包括 1318 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 7 -合题意,错选不得分,漏选得 3 分)1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 、 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 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其目的是使时间测量更容易B. 图 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

14、直线运动C. 图 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D. 图 的实验为“理想实验” ,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答案】AD【解析】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算,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得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的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故 A 正确,B 错误;实际中

15、没有摩擦力的斜面并不存在,故该实验无法实际完成,故 C 错误;伽利略用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 D 正确故选 AD14.本校科技社的同学,在操场上做科技活动,其中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A. 前 10s 内汽车的加速度为 B. 15s 内汽车的位移为 30m- 8 -C. 20s 末汽车的速度为 D. 前 25s 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答案】BC【解析】【详解】由图象可知,在前 10s 内图线的斜率不变,说明汽车的速度不变,则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0,故 A 错误。前 15s 内汽车的位移为x=30m-0=

16、30m。故 B 正确。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则 20s 末汽车的速度 ,故 C 正确。汽车在前 10s 内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15s 内静止,15-25s 内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汽车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故 D 错误。故选 B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表示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零15.纯电动汽车不排放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某辆电动汽车在一次紧急刹车测试中,刹车后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 ,则该汽车( )A. 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B. 刹车时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C. 刹车后 内的位移为 D. 刹车后滑行的位移为【答

17、案】BD【解析】依据运动学方式 对照 得 , A 错误;由 得刹车时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所以 B 正确刹车真实时间为 所以 4s 内位移即为 3s 内位移由 ,得 x=27m,所以C 错误 D 正确故选 BD16.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等高的竖直杆上,绳子的质量及绳与衣架挂钩间摩擦均忽略不计,原来保持静止。一阵恒定的风吹来,衣服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定风力而发生滑动,并在新的位置保持静止。则( )- 9 -A. 两绳子拉力不再相等B. 两绳子拉力的合力变大C. 两绳子拉力的合力变小D. 衣服所受合力不变【答案】BD【解析】【详解】由于绳与衣架挂钩间摩擦忽略不计,故挂钩相当于定滑

18、轮,两端的拉力是一定相等的,故 A 错误;衣服原来是受重力和两个拉力而平衡,受到风力后是四力平衡,两个绳子的拉力的合力与重力、风力的合力相平衡,重力与风力垂直,所以风力和重力的合力大于重力,故两个绳子的拉力的合力变大,故 B 正确,C 错误;衣服受力仍平衡,则所受合力不变,选项 D 正确;故选 BD.【点睛】本题关键是受力分析后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分析,注意多一个风力后衣服仍然是平衡状态,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再相等17.用图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放一个小纸团,它只能被指针向左推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拉力由零缓慢增大。下列说

19、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开始运动前,摩擦力逐渐增大B. 木块开始运动前,拉力小于摩擦力C. 该实验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D. 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答案】ACD【解析】【详解】开始时木块保持不动,木块受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始终等于拉力,- 10 -故摩擦力大小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当增大拉力达到某一大小时,木块开始滑动,此时说明木块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而由于滑动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块移动后拉力将减小,根据纸团的位置即可记录下最大静摩擦力,ACD 正确 B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静摩擦力的性质,知道物体保持不动时,拉力大小等于摩

20、擦力,而物体刚好开始滑动时,拉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情况下滑动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静摩擦力18.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 的拉力作用;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 、 、 、 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A. l1=l2 B. l2=2l2 C. l3=l4 D. l4l3【答案】AC【解析】【详解】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且测力计

21、的示数代表的是作用在测力计挂钩上的力;由于右端受到大小皆为 F,与左端的受力情况无关;故四根弹簧的伸长量相同,即 l1=l2=l3=l4;故 BD 错误,AC 正确;故选 AC。【点睛】此题关键是知道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簧受到的弹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测力计的示数代表的是作用在测力计挂钩上的力。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1920 小题,共 14 分)19.某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电源频率为 50Hz)- 11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V,打点周期是_s。 (2)纸带中间选取连续的几个点( A 点至 E 点)

22、 ,测出它们到第一个点 O 点间的距离,由纸带上所给的数据可计算出实验时重锤的加速度为_m/s 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 9.80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_。【答案】 (1). 220 (2). 0.02 (3). 9.63 (4). 纸带和重物下落时受到阻力作用【解析】【详解】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220V,打点周期是 0.02s。 (2)根据 可得:(3)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有差异的原因:纸带和重物下落时受到阻力作用;20.请完成“探究力的合成方法”实验的相关内容。(1)如图甲所示,在铺有白纸

23、的水平木板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拴两个细绳套。(2)如图乙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位置并记为 O 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和 F2及_。(3)如图丙所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拉到 O 点,记下此时- 12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_N 和细绳的方向。(4)如图丁所示,已按一定比例作出了 F1、F 2和 F 的图示,用虚线把 F1、F 2、F 的箭头端连接,你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答案】 (1). 两细绳的方向 (2). 3.00 (3). 两个力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解析】【详解】 (2)中应记下

24、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和 F2及两细绳的方向;(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3.00N 和细绳的方向;(4)根据 F1和 F2的大小和方向做平行四边形如下所示;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两个力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点睛】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知道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法” ,需要用平行四边形作出合力,这要求同学们对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并能正确应用,加强对基础实验理解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21-23 小题,共 12+12+16=40 分。请写出必要的公式、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直接给出答案的不给分)21.前不久媒体报道,从某大厦 15 楼窗口落下半块砖头,竟将停在楼下的一辆轿车车顶砸了个洞

25、,幸好车内无人,否则后果更加严重。假定此砖头是从距车顶约 45m 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且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g=10 m/s2)求:(1)砖头在空中的运动时间;(2)砖头砸到车上时的速度大小。【答案】 (1) t=3s (2) v=30m/s 【解析】【详解】 (1)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由 ,可得: (2)由 v=gt,可得: v=30m/s- 13 -22.质量为 30Kg 的小孩坐在 8Kg 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 370斜向上的大小为 100N 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求:(1)地面对雪橇的摩擦力;(2)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大小;(3)雪橇与水平地面的

26、动摩擦因数的大小【答案】1)80N 2)320N 3)0.25【解析】试题分析:(1) (2)对雪橇进行受力分析,雪橇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阻力,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平衡,根据受力平衡求出摩擦力支持力的大小 (3)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平衡,根据受力平衡求出摩擦力,再根据 求出动摩擦因数(1)经对小孩和雪橇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有 ,水平方向有解得:f=80N,N=320N(3)根据 ,解得:23.今年第 26 号台风“玉兔”于 10 月 22 日 8 时生成,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7 级以上,引发多地暴雨,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台

27、风袭来时,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 , ,轿车在与货车距离 x035m 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 x90 m 才能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1)若轿车刹车后货车保持速度 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14 -(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 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加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答案】(1)两车会相撞 (2)两车不会相撞【解析】【详解】 (1)对轿车刹车过程, v122 a1x解得加速度大小 a15m/s 2.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即 v1 a1t1 v2解得 t1 4

28、 s轿车行驶的距离 x1 t180 m货车行驶的距离 x2 v2t140 m.因 x1 x240 m x0,所以两车会相撞。(2)假设从轿车开始刹车经过时间 t,两车速度相等,即v1 a1t v2 a2(t t0).轿车行驶的距离 x1 v1t a1t2.货车行驶的距离 x2 v2t0 v2(t t0) a2(t t0)2.解得 x167.5 m, x236.25 m.因 x1 x231.25 m x0,所以两车不会相撞.【点睛】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养成画草图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解题的基本思路是:分别对两物体进行研究;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列出位移方程找出时间关系,速度关系解出结果,必要时进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TM F1417-2011a Standard Practice for Installation Acceptance of Plastic Non-pressure Sewer Lines Using Low-Pressure Air《使用低压空气对塑料自流排水管道进行安装验收的标准操作规程》.pdf ASTM F1417-2011a Standard Practice for Installation Acceptance of Plastic Non-pressure Sewer Lines Using Low-Pressure Air《使用低压空气对塑料自流排水管道进行安装验收的标准操作规程》.pdf
  • ASTM F1417-2011a(2015) Standard Practice for Installation Acceptance of Plastic Non-pressure Sewer Lines Using Low-Pressure Air《使用低压空气法对塑料非压力污水管线进行安装验收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F1417-2011a(2015) Standard Practice for Installation Acceptance of Plastic Non-pressure Sewer Lines Using Low-Pressure Air《使用低压空气法对塑料非压力污水管线进行安装验收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F1422-1992(1999) Standard Guide for Using the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Framework in Managing Civilian Search and Rescue Operations《管理民用搜索和救护工作中事故命令系统结构的应用》.pdf ASTM F1422-1992(1999) Standard Guide for Using the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Framework in Managing Civilian Search and Rescue Operations《管理民用搜索和救护工作中事故命令系统结构的应用》.pdf
  • ASTM F1422-2008 Standard Guide for Using the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Framework in Managing Search and Rescue Operations《管理搜索和救护工作中事故命令系统结构的应用的标准指南》.pdf ASTM F1422-2008 Standard Guide for Using the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Framework in Managing Search and Rescue Operations《管理搜索和救护工作中事故命令系统结构的应用的标准指南》.pdf
  • ASTM F1422-2008(2014) Standard Guide for Using the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Framework in Managing Search and Rescue Operations《在管理民众搜救工作中采用应急指挥系统框架的标准指南》.pdf ASTM F1422-2008(2014) Standard Guide for Using the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Framework in Managing Search and Rescue Operations《在管理民众搜救工作中采用应急指挥系统框架的标准指南》.pdf
  • ASTM F1423-1997(2002)e1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Quality of Monochrome Images Produced from Non-Impact Personal Computer Printers《非冲击式个人计算机打印机的单色成像质量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pdf ASTM F1423-1997(2002)e1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Quality of Monochrome Images Produced from Non-Impact Personal Computer Printers《非冲击式个人计算机打印机的单色成像质量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pdf
  • ASTM F1424-1992(200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stimating Toner Usage in Full-Color Copiers Utilizing Dry Mono- or Dual-Component Toners《在全色复制器中利用单或双成分干调色剂评定调色剂使用法的测试》.pdf ASTM F1424-1992(200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stimating Toner Usage in Full-Color Copiers Utilizing Dry Mono- or Dual-Component Toners《在全色复制器中利用单或双成分干调色剂评定调色剂使用法的测试》.pdf
  • ASTM F1424-1992(201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stimating Toner Usage in Full-Color Copiers Utilizing Dry Mono- or Dual-Component Toners《在全色复制器中利用单或双成分干调色剂评定调色剂使用法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F1424-1992(201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stimating Toner Usage in Full-Color Copiers Utilizing Dry Mono- or Dual-Component Toners《在全色复制器中利用单或双成分干调色剂评定调色剂使用法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F1425-200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Tribocharge of Two-Component Developer Materials《两成分显影材料摩擦电荷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F1425-200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Tribocharge of Two-Component Developer Materials《两成分显影材料摩擦电荷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