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蜀道难教班级 姓名 小组_第_号【学习目标】1、能准确掌握本课的重点字音字形,熟读并背诵课文。2、熟练掌握关于作者李白的相关文学常识,结合背景理解本文。3、结合诗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重点难点】1、重点:多种艺术手法的分析,比如夸张、想象、比喻等。2、难点:学习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手法,感受作者的主要情怀。【学情分析】蜀道难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单元是唐诗单元,蜀道难是开篇,在讲解中要兼顾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同时要涉及诗歌诵读技巧,为接下来几篇诗歌的讲解作铺垫;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之作,在描写蜀道之难的过程中,以丰富的想象,卓越的艺术构思,纵横飞扬的辞采,创造出了一个神
2、奇的艺术世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学生虽然熟知李白,但信息是零碎的,所以教师应梳理作者信息,让学生对李白的认知成系统。【导学流程】自主学习一、回顾旧知 :背诵前两段二、基础知识 1、文体知识:古体诗古体诗也叫“( )”“( )”,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指唐代以前的四言诗(如诗经)、五言诗(成熟于汉代)、七言诗(成熟于唐代)和乐府诗。后人沿袭唐人的说法,把唐以前的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 )”。古体诗音节、格律较自由,没有严格限制。表现在诗体上,有歌、行、吟等体裁。3、关于蜀道。2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 450 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
3、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例 1】诗中反复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句子,作者的用意是( )A诗人一开篇就以此句极言蜀道之难,用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豪放的基调;以下反复出现,使它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那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B诗人反复使用这样的句子,是为了突出蜀道之难,加大全诗的气势。C诗人以这句诗作为发语词,以便为下面写各个景点作铺垫。D在诗的感情转折处,诗人用此句拓展出蜀道上的奇丽景色。3、历史评价。 李白生前就有诗名。贺知章一见就称他“谪仙人”。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
4、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到元白时期,开始扬杜抑李。白居易说:“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例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体诗分为四、五、七言和杂言,没有平仄限制,也不讲求是否对偶。B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诗坛,群星璀璨,出现了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众多诗人。C最能反映盛唐精神、代
5、表盛唐诗歌成就的是李白。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着他鲜明的个性。D“蜀道难”原本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小组讨论】 文本探究问题 1:诗的第二节中,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问题 2:诗歌第 3 段写有关“剑阁”的内容,有什么用意?3问题 3:诗中三次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每一次主要强调难在何处?结合它在文中的位置,分析其作用是什么?问题 4:总结 2、3 段文言现象【提问展示】1.口头展示:两个例题2.边板展示:文本探究的 4 个问题【点评精讲】1、第二、三段中的重点字词和文言知识2、本段写作手法和主要内容的分析【课
6、堂训练问题预设】1、下面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饯别王十一南游小诗,中间的几句顺序已乱,重新分组排序,填入空格处,语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望君烟水阔,_。_,_。_,_。_,相思愁白蘋。飞鸟没何处长江一帆远谁见汀洲上挥手泪沾巾落日五湖春青山空向人A BC D2、下列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A“噫”“吁”“嚱”,本来是三个独立的叹词,李白在这里把三个叹词连起来使用,以加强惊叹的语气。B诗人把实写、虚写和想象、夸张结合起来刻画山的高险,突出了蜀道之难。C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苍凉而又无比壮阔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的奇险。D李白擅长写乐府诗,是因为乐府格律较严,也较讲究韵律,能体现高超的艺术手法。整理内化1. 学生总结本节课掌握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收获和不足。2.本节课没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