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933995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哈师大附中 2018 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014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 在某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运动员绕着操场跑了一圈,回到出发点,位移为

2、零,但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不为零,不是静止的,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一定是静止的,A 错误 B 正确;在单向直线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在曲线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小于路程,CD 错误;考点:考查了路程和位移【名师点睛】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路程是标量,是运动路径的长度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位移与路程是描述运动常用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大小关系是位移大小路程2.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 x 轴上运动,初速度 v00,加速度 a0当 a 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质点的( )A.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B

3、.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C. 速度不断增大,当 a=0 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D. 速度不断减小,当 a=0 时,位移达到最大值【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质点初速度 ,加速度 a0知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当 a 减小到零,速度达到最大由于速度的方向未改变,则位移一直增大故 C- 2 -正确考点:考查了对加速度的理解3.如图所示,物体 B 叠放在物体 A 上,A、B 的质量均为 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 C 匀速下滑,则( )A. A、B 间没有摩擦力B. A 受到 B 施加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 A 受到

4、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2mgsinD. A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ta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对 B 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可以得出 A 受力的情况,得出 AB 间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再对整体受力分析可得出 A 受斜面的摩擦力情况解:A、对 B 受力分析可知,B 受重力、支持力;将重力分解可知重力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要使 B 能匀速下滑,受力一定平衡,故 A 对 B 应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 A 错误;B、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 受到 B 的摩擦力应沿斜面向下,故 B 错误;C、对整体分析,并将整体重力分解,可知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与摩擦力等大反向,故 A 受的滑动摩擦

5、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2mgsin,故 C 错误;D、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A 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2mgsin=2mgcos,得:=tan,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在求摩擦力时,一定要先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若为静摩擦力,可由受力平衡进行分析;但如果是滑动摩擦力,可以由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求出4.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xt 图象如图所示,在 20 s 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3 -A.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B.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C.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相等D.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答案】A【解析

6、】【详解】由图可知,三物体最终位移相等,用时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但由于甲物体有反向运动过程,故甲物体的路程要大,故甲物体的平均速率最大;而乙丙均只有单向运动,路程相等,故平均速率相等;故 A 正确;故选 A。5.两个共点力 F1、F 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F,则( )A. F1、F 2同时增大一倍,F 也增大一倍B. F1、F 2同时增加 10 N,F 也增加 10 NC. F1增加 10 N,F 2减少 10 N,F 一定不变D. 若 F1、F 2中的一个增大,F 一定增大【答案】A【解析】解:A、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F 1、F 2同时增大一倍,F 也增大一倍,故 A 正确B、F

7、1、F 2同时增加 10N,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之后,合力的大小增加不一定是 10N,故B 错误C、F 1增加 10N,F 2减少 10N,F 一定变化,故 C 错误D、F 1、F 2中的一个减小,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之后,合力的大小不一定减小,故 D 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关键知道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去- 4 -求合力或分力视频6.汽车以 2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见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汽车刹车后第 2s 内的位移和刹车后 5s 内的位移为( )A. 12.5m,37.5m B. 12.5m,40m C.

8、30m,40m D. 30m,37.5m【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详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则刹车后第 2s 内的位移:;刹车后 5s 内的位移等于刹车后 4s 内的位移: ,故 B 正确,ACD 错误。【点睛】本题属于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7.一颗子弹垂直射向并排靠在一起且固定的三块木块,射穿最后一块时速度恰好减为零,已知子弹在这三块木板中穿行时加速度保持不变,它通过这三块木板所用时间之比为123,则这三块木板厚度之比为( )A. 531B. 11

9、169C. 2781D. 1681【答案】B【解析】【详解】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第三块木板的厚度为 ,第二块木- 5 -板的厚度为: ,第一块木板的厚度为:,所以: x1: x2: x3=11:16:9,故 B 正确,ACD 错误。8.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绘制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沿平直轨道运动小车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A. 小车在 2040 s 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B. 20 s 末小车回到出发点C. 小车 010 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 1020

10、s 内的平均速度D. 小车 1030 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小车在 20s-30s 内和 30s-40s 内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加速度大小不变,因此在 20s-30s 内小车做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 A错误B、在前 20s 内小车一直沿正方向运动,则 20s 末小车没有回到出发点,故 B 错误C、根据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在数值上表示位移的大小,可知小车在 0-10s 内的位移小于 10-20s 内位移,而时间相等,则小车 0-10s 内的平均速度小于 10-20s 内的平均速度故 C 错误 D、图象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11、则知小车 10-30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故 D 正确故选 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关键从数学意义来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9.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重为 G 的球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静止于光滑斜面上,此时水平力的大小为 F;若将力 F 从水平方向逆时针转过某一角度后,- 6 -仍保持 F 的大小不变,且小球和斜面依然保持静止,此时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 ,那么 F 和 的大小分别是( )A. , B. ,C. , D. ,【答案】D【解析】【详解】先研究第一种情况:对物

12、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N 与 F 的合力 F与重力 G 大小相等,由三角函数关系得:F=Gtan= G;转过一角度后,由 F 大小不变,小球静止,支持力与 F 的合力不变,故此时转动后 F 转 方向如图:根据几何知识可得 F 转过的角度是 2。对整体受力分析并正交分解如图;水平方向:f=Fcos2= Gcos60= G,故选 D。【点睛】此题关键是运用平衡条件的推论得到转动后 F 的方向,要善于运用作图法,得到相关的角度,同时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采用隔离和整体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简便。- 7 -10.从地面上以初速度 2v0竖直上抛物体 A,相隔时间 t 后再以初速度 v0从同一地点竖

13、直上抛物体 B,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 A、 B 可能在物体 A 上升过程中相遇B. 物体 A、 B 只能在物体 A 下降过程中相遇C. 要使物体 A、 B 相遇需要满足条件D. 要使物体 A、 B 相遇需要满足条件【答案】BD【解析】【详解】A 物体上升时,A 的初速度大于 B 的初速度,且 A 先抛出,所以 A 的位移大于 B 的位移,不可能在 A 上升的过程中相遇。故 A 错误。物体 A、B 相遇有两种可能:A、B 均在下降,A 追上 B;A 在下降,B 在上升,即只能在物体 A 下降过程中相遇。故 B 正确。A 在空中的总时间为 ,B 在空中的总时间为 t2=

14、,要使 A、B 能在空中相遇,t 1-t2tt 1,即得: t ,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BD。【点睛】本题关键要判断出物体 A、B 只能在物体 A 下降过程中相遇,根据两球运动的总时间关系,分析抛出时的时间间隔。11.如图所示,在恒力 F 作用下, a、 b 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一定受到 4 个力 B. a 可能受到 5 个力C. a 与墙壁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D. a 与 b 之间一定有摩擦力【答案】AD【解析】- 8 -【详解】对物体 a、b 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若墙壁对整体有支持力,水平方向不能平衡,故墙壁

15、对整体没有支持力,故也没有摩擦力;最后对物体 a 受力分析,受推力、重力、物体 b 对其的压力和静摩擦力,即物体 a 共受 4 个力;故 A 正确,BC 错误;对物体 b受力分析,由于 b 做匀速运动,故一定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且处于三力平衡状态,故 D 正确;故选 AD。【点睛】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结合平衡条件和各种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判断.12.如图, s t 图象反映了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线上行驶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 t 轴相切于 10 s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 s 时两车速

16、度相等B. 甲车的速度为 4 m/sC.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1.5 m/s2D. 乙车的初位置在 s080 m 处【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大小越大,速度大小越大,则知 时乙车速度较大,故 A 错误;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故 B 正确;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 轴相切于 处,则 时,速度为零,将其运动反过来看成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根据图象有: ,解得: , ,故 C 错误,D 正确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名师点睛】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等于 x的变

17、化量结合这些知识分析。- 9 -13.A 和 B 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第 3 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 出发时 B 在 A 前 3 m 处C. 5 s 末两个物体再次相遇D. t0 时两物体的距离比 t5 s 时的大【答案】BD【解析】【详解】由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两物体在 3 s 内的位移不等,而它们在第 3 s 末相遇,则知两物体出发点不同,故 A 错误; A、 B 两物体在 3 s 内的位移分别为xA 53 m7.5 m, xB 33m4.5m,则出发时 B 在 A 前 3 m 处,故

18、B 正确;3s 末两个物体相遇,在 35s 内, A 的位移比 B 的位移大 x 22m2m,即 5s 末两个物体没有相遇, t0 时两物体的距离比 t5s 时的大,故 C 错误,D 正确。所以 BD 正确,AC 错误。14.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三条细绳结于 O 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 P,OQ 绳连接小球 Q, P、 Q 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 OA 在外力 F 的作用下使夹角 90,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Q 绳对小球 Q 的拉力大于小球 Q 所受重力B. 斜面对物块 P 的摩擦力的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C

19、. 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D.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物块 P 和斜面体的重力之和- 10 -【答案】BCD【解析】【详解】由平衡知识可知,OQ 绳对小球 Q 的拉力等于小球 Q 所受重力,选项 A 错误;若细绳对 P 的拉力较小时,斜面对物块 P 的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选项 B 正确;对斜面体、滑块 P 以及小球 Q 的整体,水平方向有向右的 F 的分量,可知整体受向左的摩擦力,即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选项 C 正确;对斜面体、滑块 P 的整体,竖直方向有滑轮和小球 P之间的细绳的拉力的竖直向下的分量,可知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物块 P 和斜面体的重力之和,选项 D 正确;

20、故选 BCD.【点睛】本题采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研究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变化尤其为难点.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3 分。1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 和 为细绳套。(1)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 是力 和 合力的理论值, 是力 和 合力的实际测量值B.图乙中的 是力 和 合力的理论值, 是力 和 合力的实际测量值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

21、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在做本实验时,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11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 点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 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 点时,两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 ,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答案】 (1). BC; (2). B; (3). B;【解析】【分析】由于实验误差的存在,导致 F1与 F2合成的理

22、论值(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值)与实际值(实际实验的数值)存在差别,只要 O 点的作用效果相同,是否换成橡皮条不影响实验结果;【详解】 (1)A、F 1与 F2合成的理论值是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算出的值,而实际值是单独一个力拉 O 点的时的值,因此 F是 F1与 F2合成的理论值,F 是 F1与 F2合成的实际值,故 A错误,B 正确;C、由于 O 点的作用效果相同,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 C 正确,D 错误;(2)两个力作用和一个力作用的效果相同,即使节点到达同一个位置,所以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 ACD 错误,B 正确;(3)A、同一次实验中,节点 O

23、不能变动,否则两种情况的作用效果不同,故 A 错误;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减少误差,故 B 正确;C、根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原则可知,在测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如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 O 点,可能会超过弹簧秤的量程,故 C 错误;D、在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适当,在作图时有利于减小误差即可,并非一定要求为90,故 D 错误。【点睛】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要知道分力和合力的效果是等同的,注意实验中三个力的关系比较和实验中注意的事项。1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

24、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2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越多越好(2)某次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一条纸带 A, B, C, D, E 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s,各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则纸带的_(填“左”或“右” )端与小车相连,打 D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m/s.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若当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小于 50Hz 时,仍按 50Hz 计算,则测量的加速度值比真实的加速度值_(填“偏大” “偏

25、小” “不变”)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 BC (2). 左 (3). 0.34 (4). 0.40 (5). 偏大【解析】【详解】 (1)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没有滑轮的一端,选项 A 错误;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以充分利用纸带,选项 B 正确;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选项 C 正确;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并非越多越好,选项 D 错误;故选 BC;(2)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越来越大,故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越来越大,所以纸带应与纸带的左端相连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D=

26、 =0.34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当电源频率低于低于 50Hz 时,实际打点周期将变大,而进行计算时,仍然用 0.02s,因此根据x=aT 2可知,测出的加速度数值将比真实数值偏大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31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 13 -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 20m 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途中用 0.2s 的时间通过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 2m,g 取 10m/s2,问:(1)雨滴落地的速度大小;(2)雨滴落地前

27、最后 1s 内的位移大小;(3)屋檐离窗的上边框有多高?【答案】 (1)20m/s(2)15m(3)4.05m【解析】试题分析:(1) ,得 s雨滴落地的速度:(2)雨滴在第 1s 内的位移:雨滴落地前最后 1s 内的位移大小:(3)设屋檐离窗的上边框为 x0,雨滴从屋檐运动到窗的上边框时间为 t0,联立上述两式,得考点: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熟练运用即可18.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光滑斜面上,设小球质量 m=1 kg,斜面- 14 -倾角 =30,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 =30,光滑斜面 M=3 kg 置于粗

28、糙水平面上,求:( g=10 m/s2)(1)悬线对小球拉力的大小;(2)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答案】(1) (2) ,方向水平向左;支持力为【解析】【详解】 (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答图 1 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知,T 与 N 的合力 F=mgTcos30= F解得:(2)以小球和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答图 2 所示由于系统静止,合力为零,则有: ,方向水平向左;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点睛】本题是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正确分析受力,作出力图是解题的关键;用正交分解法列出两个方向的方程即可解答.19.货车 A 正在该公路

29、上以 7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疲劳驾驶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 B 时,两车距离仅有 75 m。(1)若此时 B 车立即以 2m/s2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判断:如果 A 车司机没有刹车,是否会撞上 B 车;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若相撞,求出从 A 车发现 B 车开始到撞上B 车的时间.- 15 -(2)若 A 车司机发现 B 车,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m/s2(两车均视为质点) ,为避免碰撞,在 A 车刹车的同时, B 车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B 车加速度 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事故.(这段公路很窄,无法靠边让道)【答案】(1)

30、会撞上,时间为 5s (2)0.67m/s2【解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设经过的时间为 t,则: vA vB对 B 车: vB at联立可得: t10 sA 车的位移为: xA vAt200 mB 车的位移为:因为 xB x0175 m xA所以会撞上,设经过时间 t1相撞,有:代入数据解得: t15 s,另一解舍去。(2)已知 A 车的加速度大小 aA2m/s 2,初速度 v020m/s设 B 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B, B 车运动时间 t,两车相遇时,两车速度相等,则有:vA v0 aAt, vB aBt 且 vA vB在时间 t 内 A 车的位移为:B 车的位移为:又 xB x0 xA联立可得: aB0.67m/s 2。【点睛】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关键抓住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知道若不相撞,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GOST R 41 12-2001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type approval of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driver against the steering mechanism in the event of impact《关于审核.pdf GOST R 41 12-2001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type approval of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driver against the steering mechanism in the event of impact《关于审核.pdf
  • GOST R 41 13-2007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vehicles of categories M N and O with regard to braking《有关刹车类别为M、N和O的制动车辆的统一规定》.pdf GOST R 41 13-2007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vehicles of categories M N and O with regard to braking《有关刹车类别为M、N和O的制动车辆的统一规定》.pdf
  • GOST R 41 13-H-1999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passenger cars with regard to braking《关于审核客车刹车系统的统一规定》.pdf GOST R 41 13-H-1999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passenger cars with regard to braking《关于审核客车刹车系统的统一规定》.pdf
  • GOST R 41 14-2003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safety-belt anchorages《关于审核车辆安全带固定点的统一规定》.pdf GOST R 41 14-2003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safety-belt anchorages《关于审核车辆安全带固定点的统一规定》.pdf
  • GOST R 41 16-2005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type approval of I Safety-belts and restraint systems for occupants of power-driven vehicles II Vehicles equipped with safety-be.pdf GOST R 41 16-2005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type approval of I Safety-belts and restraint systems for occupants of power-driven vehicles II Vehicles equipped with safety-be.pdf
  • GOST R 41 17-2001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 seats their anchorades and any head restraints《关于审核车辆座位 固定装置和头部后抑枕的统一规定》.pdf GOST R 41 17-2001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 seats their anchorades and any head restraints《关于审核车辆座位 固定装置和头部后抑枕的统一规定》.pdf
  • GOST R 41 18-1999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motor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ir protection against unauthorized use《关于审核机动车辆未经许可使用的保护装置的统一规定》.pdf GOST R 41 18-1999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motor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ir protection against unauthorized use《关于审核机动车辆未经许可使用的保护装置的统一规定》.pdf
  • GOST R 41 19-1999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motor vehicle fog lamps《关于审核机动车辆雾灯的统一规定》.pdf GOST R 41 19-1999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motor vehicle fog lamps《关于审核机动车辆雾灯的统一规定》.pdf
  • GOST R 41 20-1999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motor vehicle headlamps emitting an asymmetrical passing beam or a driving beam or both and equipped with halogen fi.pdf GOST R 41 20-1999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motor vehicle headlamps emitting an asymmetrical passing beam or a driving beam or both and equipped with halogen fi.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