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2)1.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 酸性:H 3PO4H 4SiO4H 2CO3B 稳定性:H 2OH 2SHFC 离子半径:S 2 Cl K D 离子的氧化性:Na Mg 2 Al 32.氮族元素与同周期碳族、氧族、卤族元素相比较,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CNOB 非金属性:SiPClC 还原性:SiH 4PH 3HClD 酸性:H 3PO4H 2SiO3H 2SO43.下列递变规律中,错误的是( )A Na、Mg、Al 的还原性依次减弱B N 2、O 2、F 2的氧化性依次增强C C、N、O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P、S、Cl
2、的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属性:AlMgNaB 原子半径:ClSOC 稳定性:HBrHClHFD 酸性:HClO 4H 2SO4H 3PO45.各组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 酸性:HIHBrHClHFB 稳定性:HFHClHBrHIC 氧化性:F 2Cl 2Br 2I 2D 沸点:F 2Cl 2Br 2I 26.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酸性:HClO 4HBrO 4HIO 4B 稳定性:H 2SeH 2SH 2O2C 碱性:KOHNaOHLiOHD 氧化性:I 2Br 2Cl 27.下列各组的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NaMgAl
3、B 酸性 H2SiO3H 2CO3H 2SO4C 稳定性 HFHClHBrD 碱性 NaOHMg(OH) 2Al(OH) 3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酸性强弱:HIO 4HBrO 4HClO 4B 原子半径大小:MgPNC 碱性强弱:KOHNaOHLiOHD 金属性强弱:NaMgAl9.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及粒子的性质变化正确的是( )A 稳定性 H2SHClHBrHIB 还原性 Na S 2 Br Cl C 微粒半径 Cl K S 2 SD 酸性 HClO4H 2SO4H 2CO3HClO1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离子半径:K Al 3 S 2 Cl 氢化物的稳定性:H
4、FHClH 2SPH 3SiH 4 离子的还原性:S 2 Cl Br I 氧化性:Cl 2SSeTe 酸性:H2SO4H 3PO4H 2CO3HClO 非金属性:ONPSi 金属性:BeMgCaKA 只有B C D 1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Y 元素的金属性 Xr(T2 )B M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两性C X 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XO3D L、X 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13.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 与 Q 在同一周期B L 单质与稀盐酸反应不如 Q 剧烈C M
5、 与 T 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4D L 2 与 R2 的核外电子数相等14.已知 X、Y、Z 均为主族元素,分析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与 Y 位于同一主族,且 X 在 Y 的上一周期B X 与 Z 位于同一主族,且 X 在 Z 的上一周期C X 与 Z 位于同一周期,且 X 的原子序数小于 Z 的原子序数D X 与 Z 位于同一主族,且 X 的原子序数小于 Z 的原子序数15.元素 X、Y、Z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36,X、Y 在同一周期,X 与 Z2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 同周期元素中 X 的金属性最强B 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 Z 2
6、C 同族元素中 Z 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D 同周期元素中 Y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16.A、B、C 都为短周期元素,A、B 同周期,A、C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A2 和 C ,B 2 和C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价B 原子半径:ABCC 离子半径:A 2 C B2D 还原性:A 2 n 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m n 的元素为金属元素。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若把这一周期元素全部排满,则下列有关第七周期元素的推论可能错误的是( )A 第七周期排满时有 32 种元素,全部是放射性元素B 第七周期排满时最后一种的单质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
7、第七周期第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7,是一种金属元素D 第七周期第A 族元素的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铝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2.(双选)已知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氢化物中甲、乙、丙、丁、戊的化合价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6A 乙的常见氧化物有两种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丙丁C 原子半径大小:甲AlB原子半径:AlTlC碱性:Al(OH) 3Tl(OH)3D氧化性:Tl 3 Al3(4)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Tl 3 与 Ag 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7Tl3 2Ag Tl 2Ag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ATl 最外层有 1 个电子BTl 能形成3 价和
8、1 价的化合物CTl 3 的氧化性比 Ag 弱DTl 的还原性比 Ag 强25.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观测,金属铍与铝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对应相似。如图是几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1)号元素的符号为_,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2)写出 Be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BeO3的离子方程式_。(3)氢氧化铍与氢氧化镁可用_鉴别,对应离子方程式是_。26.回答下列问题:(1)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下列有关锂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ALi 2SO4难溶于水BLi 与 N2反应产物是 Li3NCLiOH 难溶于
9、水DLiOH 与 Li2CO3受热都易分解(2)与铝位于对角线位置的第二周期元素是_,能区别 Be(OH)2和 Mg(OH)2的一种试剂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_。(3)门捷列夫在研究元素周期表时,科学地预言了 11 种尚未发现的元素,为它们在周期表中留下空位。例如,他预测在铝的下方有一个与铝类似的元素“类铝” ,后来被法国化学家于 1875 年发现,命名为镓。镓的元素符号是_,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4)关于与镓同主族的第 6 周期元素性质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_。A单质是银白色较软的金属B其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C在化合物中显3 价8D单质与盐酸的反应比铝剧烈27.X、Y、Z、M、R、Q 是短周
10、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1)R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R 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 35 和 37 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为_。(2)Z 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Y 与 R 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a常温下 Y 的单质呈固态,R 的单质呈气态b稳定性:XRYX 4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RO 4H2YO3(4)根据表中数据推测 Y 的原子半径的范围:_nm rY_nm。(5)甲、乙是上述部分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且甲乙丙水,则丙的化学式为_(写出一种即可)。28.核电荷数小于 18 的三种元素
11、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Y 和 Z 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 2 倍,X 和 Z 可以形成化合物 XZ3。请回答:(1)X 元素的名称是_;Y 元素的名称是_;Z 元素的名称是_。(2)化合物 XZ3的化学式是_。(3)分别写出 X、Y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_。29.A、B、C、D 4 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 18,其最高正价依次为1、4、5、7,已知 B 的原子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 2。A、C 原子的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 8。D 元素的最高价9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已知无机含氧酸中最强的酸
12、。则:(1)A、B、C、D 分别是_、_、_、_。(2)A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C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3)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 A 的氢氧化物反应生成_种盐,其化学式分别为_、_、_(可不填满,也可补充)。(4)C、D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30.A、B、C、D 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 DCAB,其中 A、B 处于同一周期,A、C 处于同一主族。C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 A、B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4 倍。试回答下列问题。(1)这 4 种元素分别是:A_,B_,C_,D_(填元素名称)。(2)这 4 种元素中能
13、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_。(3)A 与 B 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化学式是_,B 与 D 形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1w:1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4)A 元素的某氧化物与 D 元素的某含氧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10答案解析1.C【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 PCSi,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3PO4H 2CO3H 4SiO4;同主族元素 O 的非金属性比 S 强,同周期元素 F 的非金属性比 O 强,它们氢化物的稳定性:HFH 2OH 2S;S 2 、Cl 、K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多,离子半径:S 2 Cl K ;同一周期元素 Na、Mg、Al,
14、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金属性依次减弱,单质还原性依次增强,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Na Mg 2 Al 3 。2.B【解析】同一周期元素 C、N、O,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NO);同一周期元素 Si、P、Cl,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SiPCl),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减弱(SiH 4PH 3HCl);同一周期元素 Si、P、S,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SiPS),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H2SiO3H 3PO4H 2SO4)。3.C【解析】同一周期元素 Na、Mg、Al,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金属性依次减弱,其单质的
15、还原性依次减弱(NaMgAl);同一周期元素 C、N、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NOF),其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增强(N 2O 2F 2);同一周期元素C、N、O,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NO);同一周期元素P、S、Cl,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最高正价(分别为5、6、7)依次升高。4.D【解析】同周期元素 Na、Mg、Al,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金属性依次减弱(NaMgAl);同周期元素 S 的原子半径比 Cl 大,同主族元素 S 的原子半径比 O 大; 同主族元素 F、Cl、Br,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HFHClHBr);同周期元素
16、P、S、Cl,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5.D【解析】卤素 F、Cl、Br、I,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依次增强,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增强;单质沸点依次升高。116.C【解析】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ClO4HBrO 4HIO 4;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OSSe,其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 2SH 2Se;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KNaLi,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KOHNaOHLiOH;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其单质的氧化性:Cl 2Br 2I 2。
17、7.B【解析】同周期元素 Na、Mg、Al,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aMgAl),它们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NaOHMg(OH) 2Al(OH) 3);元素的非金属性:SCSi,它们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 2SO4H 2CO3H 2SiO3;同主族元素 F、Cl、Br,它们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8.A【解析】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ClO4HBrO 4HIO 4;同周期元素 P 的原子半径比 Mg 小,同主族元素 P 的原子半径比 N 大;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KNaLi,
18、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KOHNaOHLiOH;同周期元素 Na、Mg、Al,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金属性依次减弱:NaMgAl。9.D【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SI,其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BrH 2SHI;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S,相应离子的还原性:S 2 Br Cl ( Na 无还原性);S2 、Cl 、K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S2 Cl K ;元素的非金属性:ClSC,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ClO4H 2SO4H 2CO3(HClO 的酸性比碳酸弱)。10.C【解析】 S2 、Cl 、K 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离子半
19、径依次减小,Al3 只有 2 个电子层,其半径比 K 离子半径小;元素的非金属性 FClSPSi,其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 2SPH 3SiH 4;元素的非金属性 ClBrIS,其阴离子的还原性:S 2 I Br Cl ;元素的非金属性 ClSSeTe,其单质氧化性:Cl2SSeTe;非金属性 SPC,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H2SO4H 3PO4H 2CO3(碳酸酸性比次氯酸强);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ON,PSi;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NP;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BeMgCa;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CaK。11.D12【解析】由表中化合价、原子半径数据可判断 W 为氧元素、X 为镁元素、Y 为
20、铝元素、Z 为氮元素,金属性镁铝;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氢氧化铝不溶于稀氨水。12.B【解析】根据表格中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和原子半径,可以推断出:L 为镁,M 为铝,X 为硫,R 为铍,T 为氧。A 项中 r(Al3 )PH3【解析】B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 2,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6,B 为碳元素;A、C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 8,最外层电子数为 1、5,A、C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 11 和 15,则 A 为钠元素,C 为磷元素;在已知无机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HClO 4),D 为氯元素。30.(1)碳 氧 硅 钠 (2)H2OCH4SiH4 (3)CO2 Na 2O2 (4)2CO22Na 2O2 2Na2CO3O 2【解析】A、B 同一周期且 r(A)r(B),则 A 的原子序数比 B 的小;A、C 同主族且 r(C)r(A),C 在 A 的下一周期,又 r(D)r(C), D 与 C 同周期且原子序数比 C 小。根据 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4 倍可知,C 为第 3 周期A 族的硅,D 为第 3 周期A 族的钠,则 A 为碳,B 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