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目 录 CONTENTS,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法1 分封制,考法2 宗法制,考法3 礼乐制度,考法4 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 制度的关系,考法1 分封制,易混提示:“封建”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唐朝柳宗元的封建论,实为论分封制;二是指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政治制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以及封建社会实行的一系列制度。,瓦解原因 经济:生产力发展(即铁犁牛耕的逐渐推广),井田制瓦解。 政治: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王权衰弱。 表现 周王室的权威得不到尊重,
2、(楚王问鼎)天下分裂,诸侯之间混战不已。,例1,课标全国2017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文化影响。,题干中所提及的诸侯国均位于王畿以外,通过分封,有效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影响,且诸侯有定期朝觐周天子的义务,这样有利于推动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并未形成君主专制,排除B项;周代分封制下,诸侯对地方实
3、行直接管理,周王室并没有直接控制地方,排除C项;各级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主要是通过宗法制来保障,排除 D项。,A,例2,课标全国2013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分封制的瓦解。,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秦国最先打破了分封制对墓葬等级的规定,形成君王墓葬独大的局面,
4、说明秦国率先由分封制向集权统治演变,故C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得以维系的关键与前提是井田制和宗法制,而非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君主尚未集权,B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遭到破坏。,C,考法2 宗法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由重血缘的贵族政治走向重才能的官僚政治,如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消极影响: 导致特权思想形成,等级森严,重男轻女,任人唯亲,对此后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例3,课标全国2016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
5、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对青铜器铭文的影响,材料叙述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大都“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再结合西周宗法制的相关内容,可知西周时期形成了重视历史尤其是家族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符合题意;西周时期的文字主要是钟鼎文(金文),商代晚期就已出现,并没有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排除A项;“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强调宗法血缘关系,是对宗法制度的维护,而非破坏,
6、排除C项;青铜器在商代和西周时期主要被用作礼器,功用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排除D项。,B,例4,课标全国2016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解析】本题考查宗法观念的深远影响,题干材料反映了入台族裔回到在大陆的家乡请祖先牌位赴台,说明当时这些大陆移民已经在台湾安居繁衍,故B项正确;题干只是说明福建各地的族谱中有这样的记载,而非指族谱编修,排除A项;C项错在“整体迁移”,排除;D项不符合题干
7、信息“骤然增多”,排除。,C,考法3 礼乐制度,青铜编钟,考法4 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关系,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二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礼乐制度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权利的分配,权利的继承,例5,海南单科2016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关系对古代中国官僚政治的影响。
8、,商周时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这对此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题干中所述的“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故B项正确;在周代,宗族关系对执政者统治、管理国家有着重要作用,但秦朝以后历代王朝执政基础是官僚政治,而非宗族关系,排除A项;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是政绩,排除C项;官员之间的共同政治诉求是维护封建统治,“为民父母”是德行的一种表现,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排除D项。,B,考点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考法1 秦朝统一,考法2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考法3 郡县制,考法1 秦朝统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
9、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秦统一六国形势图,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其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考法2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作用 各部门分工明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各部门相互牵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军政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思考: 左图是秦朝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左在阳陵。”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右在”后空缺部分应该是负责管理全国军事的“太尉”吗?,结论:
10、 虽然太尉管理全国军务,但为虚职,没有实际的调兵权。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掌握,所以“右在皇帝”,例1,经典题,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解析】本题考查皇帝制度和课本知识理解。,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其首要目的是突出个人功业,C项正确。,C,例2,经典题,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
11、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加强皇权的措施。,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政权的长期稳定,排除A项;血缘分封扩大了地方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因此B项表述错误;皇帝分封同姓子弟为王的初衷是巩固自身权力,同时表明只有皇帝才有权力分封诸侯,故C项正确;秦朝建立以后推广实行的郡县制是对周代分封制的一种否定,排除D项。,C,考法3 郡县制,特点:权利的高度集中;自上而下垂直管理,例3,海南单科20152,三国志称
12、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秦始皇罢侯置守,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置郡县,实行流官制。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均为古制,与秦始皇“不与古同”不符,故选A项。,A,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考点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法1 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考法2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考法3 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考法1 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为解决王国割据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即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
13、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王国越分越小,加强了中央集权,军事:收地方将领的兵权,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收精兵) 行政:中央派文臣任地方长官(知州),设通判监督。(通判具有监察权)削实权 财政: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运到中央 制钱谷,措施,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过度集权导致宋朝的“积弱”,积贫,思考: 左图是北宋文官出行图,左起第一辆车为“尚书车”,第二辆为“大夫车”。为什么北宋时期文官出行会有这么庞大的仪仗队伍呢?,北宋“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派文官担任知州;同样品级的文官与武官,文官的地位明显要高于武官,结论:重文轻武,内容 (1)中央直管: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 南部以及河南北
14、部等地 (2)地区行政机构:省、路、府、州、县 (3)边远民族地区:宣慰司 (4)西藏等地:宣政院,影响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行省制开创者忽必烈,例1,海南单科2016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解析】本题考查汉初分封制。,分封制在汉初的确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但并非刘邦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排除A项;汉初实现了中央集权,而西周没有,同时西汉分封制和西周分封制的
15、经济基础不一样,两者不能等同,排除B项;“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意在解决皇室和功臣在政治权力上的分配问题,这一举措使得皇室子弟和功臣得到各自相应的政治权力,有利于统治阶层的权力分配、使统治秩序趋于合理化,减少了皇室子弟和功臣对皇位的威胁,故C项正确;汉初的政治制度大部分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排除D项。,C,例2,课标全国2016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16、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本题考查汉承秦制。,由材料“萧何入秦,收拾文 书”“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可知汉朝继承了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稳固和加强统治,故B项符合题意;西汉初年的统治思想是黄老之术,无为而治,儒学在汉武帝时期才成为统治思想,排除A项;C项与题干关键信息“文书之力也”不符,排除;材料不涉及官吏对秦朝典章制度的了解程度,排除D项。,B,例3,课标全国2015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
17、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解析】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题干中汉宣帝的这句话反映了地方吏治的重要性,故A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B项;后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有各自的特点,并非完全等同于汉代的郡县制,排除C项;题干说的是“上述观念”被后代帝王反复重申,而非汉宣帝本人,排除D项。,A,元朝行省图,考法2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三公九卿”属于“外朝”(执行机构) 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武帝刘彻,皇帝诏令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分管),职权与运行机制,作用 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加强了皇权
18、;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央官制的完善与进步,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以中书门下(政事堂)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 “二府三司”中的“二府”指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指盐铁户部度支司,元朝宰相脱脱,例4,天津2015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19、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朝议制度的特点。,材料中的朝议制度有利于群策群力,避免决策失误,从而提高行政效率,故选择D项;A、C两项不符合史实,背离了秦汉时期封建专制主义的特征;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例5,课标全国2015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解析】本题考查汉代专制皇权。,一定要注意抓住“背景”二字。A项中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不是背景,
20、故排除;“家天下”应是重用刘姓族人而不是外戚,故排除B项;D项是在西汉初期,不适用于材料中的两汉时期,故排除;外戚能够干政的重要前提就是母族的亲属关系逐渐受到皇帝重视,被用来加强皇权,打击异己势力,故应选C项。,C,例6,经典题,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君主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题干主要反映宋代御史与宰相的关系变化,以此说明相权的削弱和皇权的加强,这说明宋代
21、君主专制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故C项正确;对宰相的监察是御史的职责所在,并非对相位的争夺,排除A项;宋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致力削弱相权,如汉代的“中朝”和“外朝”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宰相权力明显大于御史,排除D项。,C,汉朝:察举制 特点:由下而上 标准:孝廉(品行)或秀才(儒学才能) 方式:乡举里选,01 察举制(汉朝)和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考法3 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原因 九品中正制下,选拔与任命官员的权力掌握在世家大族而非中央政府手中,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阶级矛盾激化,发展过程 隋文帝时在举荐人才的基础上,开始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
22、,正式创立科举制 唐朝继承并加以完善(唐太宗、武则天武试) 宋代录取人数大增;实行糊名法;王安石变法废明经科,改试策论 明清时期主要是八股取士,1905年废除,影响 积极影响 破除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了官员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社会稳定,并对以后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文化传承延续,消极影响 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大多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的八股取士,不利于选拔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并制约了古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古代科举考试,例7,海南单科2017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
23、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解析】本题考查东汉察举制。,汉武帝时期独尊儒学局面已经出现,不符合本题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东汉察举制关于人才的判断标准对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更有利,阻碍了底层民众的上升,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故B项正确;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使得世家大族能够控制人才选拔的主动权,进而形成对政权的垄断,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建立在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基础上的,材料没有反映出皇帝对地方官员控制的弱化,因此不能推
24、断郡县制的基础动摇,故D项错误。,B,例8,课标全国2016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由材料“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可知科举制的选拔范围更广,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结合,因此“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有利于提升官员文化素质及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中“最优秀”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科举选官主要依据学识才能,难以判断官员的道德水平,相比之下,察举制
25、更有利于鉴别官员道德水平,故B项错误;世家优秀子弟也可以通过科举入仕,C项错误。,D,例9,课标全国201527,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对科举制的影响。,通过表格中河南、江苏两地唐、宋、明、清时状元人数的变化对比可知,河南的状元人数在明清时期急剧减少,江苏的状元人数在明清时期则显著增加。这一现象充分反映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兴盛,也从理论上印证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故选B项;宋代以来理学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但在
26、表格中无法反映,故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虽然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较快,但中原地区经济并未出现急剧衰退;明清时期政治中心主要在北方,并未出现南移的趋势,故可排除D项。,B,考法1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考法2 清朝设立军机处,考法3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发展及演变趋势,考点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法1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元朝中后期,丞相(中书省长官)权力逐渐膨胀,威胁到皇权。明初继续沿用元朝中书省制度。为了削弱相权,巩固皇权,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性质 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不是决策机构,实质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作用 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例1,课标全国
27、2017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君主专制的强化。,明初朱元璋为了避免宦官专权和干政,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朝中后期,皇权不断强化,宦官专权和干政便是主要表现之一,宦官可以参与中枢决策,因此明朝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故A项正确,B项错误。C项错在“丧失”,排除。中枢决策权力在皇帝手中,故D项错误。,A,例2,课标全国2014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
28、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内阁制。,A项与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发展的史实不符,故排除;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六部直接受皇帝统领,排除C项;D项明显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所说的首辅的权力来源于皇帝,内阁首辅专权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故B项正确。,B,考法2 清朝设立军机处,清代军机处,例3,海南单科20148,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
29、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君主专制的加强。,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权力机构的演变,“清朝前期以武立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清朝六部一直在行使行政权,并未对内阁权力有很大影响,故B项错误;清朝贵族特权不是在削弱,而是在加强,故C项错误;“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是因为新的权力机构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雍正帝时设立的军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故D项正确。,D,两大基础: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 经济)和理论基础(韩非子的法家思想),考法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发展及演变趋势,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三个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
30、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权力削弱;日益加强思想控制,演变脉络 秦朝建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并走向顶峰,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明初被废除。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则使专制皇权到达顶峰,例4,经典题,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解析】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
31、权制度的不断发展及演变趋势。,梁启超认为专制权力的削弱引起分裂,分裂之后便是统一,统一后专制进一步加强,所以A、B两项错误,C项正确;专制制度的基础应是小农经济,D项错误。,C,600分易混 概念&考点,易混1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易混 比较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明朝内阁制度,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综合考法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考生复习备考时应掌握秦朝、西汉、隋唐、宋元及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核心主干知识,同时注意横向与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相联系,多角度分析制度演变的社会因素,正确认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特征及其历史影响。同时也要注意历史地理学(与
32、之相对应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理解与运用,答案: (1)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答案: (2)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3分),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
33、,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答案: (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 (4)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皇权至上。,(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3分),综合考法2 古代中国选官
34、、用官制度 与监察制度的演变,高考命题者往往多角度考查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引导考生以文明史观看待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如注重考查人才观、人才选拔制度的重要性、演变趋势与历史影响,或者古今中外,贯通关联,比较中外人才选拔制度的差异等,考查考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另外还需注意古代中国选官制度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关联,不同的选官制度会加强或削弱中央集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5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
35、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
36、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例题2,经典题,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37、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 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答案: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敬请期待下一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