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热点一 广深港高铁广深港高铁北起广东省广州市,经东莞、深圳到香港,全长约 140 千米,设广州南站、庆盛站、虎门站、西九龙站等 7 个车站。广深港高铁分段分期建成通车,预计 2018 年 9 月底前全线通车。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线均采用专用轨道,并以地下隧道形式兴建。据此回答 13 题。1.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线均采用专用地下轨道的主要目的是( )A.提供优质公共休憩空间B.保护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C.减少对沿线社区的影响D.为市民提供更多地面公共空间2.广深港高铁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A.地质地貌 B.技术水平 C.经济发展 D.气候因素3.广深港高铁的运营对香港产生的巨大影响有( )A.扩大
2、香港的行政区划范围B.提高香港的城市人口比重C.扩大香港的商品服务范围D.提高香港的工业制造水平(2018山东东营模拟)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当地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45 题。4.在与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是( )A.国际金融、航运中心B.科学的管理水平C.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D.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资源5.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相比较,二者发展经济都具备 的有利条件是( )A.水资源丰富B.发达、便利的交通C.矿产资源丰富D.国家的优惠政策读“我国部分铁路干线分布图” ,完成 67 题。6.连接北京和香港的铁路线是(
3、)A.京沪线 B.京九线C.京广线 D.京哈线27.属于北京的旅游景点是( )A.白金汉宫 B.卢浮宫C.明清故宫 D.布达拉宫8.读香港地区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香港由 A、B、C 三部分组成,全境陆地面积 1 104 平方千米,人口 710 万人(2010 年) 。(1)写出图中代号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香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A 是 ,B 是 ,C是 ;香港西边的河口是 ,南边的临海是 ,北边与 省相邻。(2)2010 年我国青海省人口约 562 万,面积达 70 多万平方千米。与该省相比,香港的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3)基于上述特点,加上地形方面的影响(山地多,平
4、地少) ,形成了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一是 ;二是 。(4)香港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两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其中祖国内地的优势表现为 。参考答案1.C【解析】香港地狭人稠,因此,香港段全线均采用专用地下轨道的目的是减少对沿线城镇的切割,减少对走线附近社区的影响。采用专用轨道的目的不在于为市民提供更多地面公共空间。2.C【解析】地质地貌、气候因素、技术水平、经济发展都会影响高铁建设,但决定高铁建设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3.C【解析】广深港高铁开通运营为香港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扩大了香港的商品服务范围,但对行政区划范围影响较弱,没有提高香港的城市
5、人口比重,不能提高香港的工业制造水平。4.D5.B6.B7.C8.(1)香港 九龙 “新界” 珠江口 南海 广东 (2)人多地狭(3)建设高层建筑 填海造地(4)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低廉热点二 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前期建设完成32018 年 2 月,经过 20 多天连续施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 2018 年 2 月 7 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选址为图中难言岛(恩克斯堡岛) 。完成 14 题。1.下列对难言岛大致经纬度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164E,75S)B.(164W,75S)C.(136W,80S)D.(136E,80S)2.难言岛位于长城站的( )A.西南方
6、B.东南方C.东北方 D.西北方3.难言岛与中山 站相比较,说法 正确的是( )A.纬度更高,夏季白昼更短B.距离日界线更近C.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淡水资源短缺4.下列关于南极比北极更加寒冷的原因中,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5.在南极建科考站将会遇到的困难是( )酷寒 烈风 沙尘暴 暴雨A. B. C. D.材料一 第四十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第二十届南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于 2017 年 5 月 23 日至6 月 1 日在北京举行,各国共商保护和合理利用地球的最后一片净土。材料二 2015 年 11 月 7 日上午,中国第 32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赴
7、南极执行科考任务。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之后,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将在此次行动中确定选址,我国首架极地专用固定翼飞机也将在此次科考中完成南极首飞。结合图 1 及图 2,回答 79 题。图 1 图 27.下列有关我国在南极地区四个科考站的经纬度位置描述,不正确的是( )4A.长城站(6212S,5857W)B.中山 站(6922S,7622E)C.泰山站(7351S,7658E)D.昆仑站(7025S,7706E)8.2015 年 12 月 22 日,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 601”第一次搭载并启用全部科考设备试飞,成功降落南极泰山站机场。此时,地球公转在图 2 中的( )A.位
8、置附近B.位置附近C.位置附近D.位置附近9.“雪鹰 601”于 2016 年 2 月 3 日从南极中山站附近冰盖机场起飞,转场离开南极。此时,有关下列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为当地的暖季B.此时广州市昼长夜短C.此时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D.此时珠江处于丰水期, “珠三角”地区正在进行防洪救灾10.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1)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和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答案】箭头为顺时针箭头为逆时针(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
9、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A.B.C.D.(3)下列属于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4)我国“雪龙”号考察船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是 。热点二 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前期建设完成51.A 2.A3.B【解析】由上题可知,难言岛经度位置大致为 164E,与中山站相比较,距离日界线更近。难言岛纬度较中山站高,夏季白昼更长,难言岛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两个地区淡水资源都较丰富。4.B【解析】与北冰洋相比,南极洲为陆地,且冰层覆盖广,冰雪对太阳的反射强,降温更大,更加寒冷。5.A【解析】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表现为酷寒、干燥、烈风,没有
10、沙尘暴和暴雨。因此在南极建科考站将会遇到的困难是酷寒、烈风。7.D8.D【解析】由图可知,地球公转到图 2 中的位置附近,节气为春分日。位置附近为夏至日,位置附近为秋分日,位置附近为冬至日。12 月 22 日为冬至日,地球公转到图 2 中的位置附近。9.A【解析】2 月 3 日正值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广州市昼短夜长,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珠江处于枯水期。10.(1)箭头为顺时针 箭头为逆时针 (2)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烈风、酷寒、干燥) B (3)D (4)保护最后一块没有被污染的土地(合理即可)热点三 “一带一路”倡议(2018福建龙岩模拟)2017 年 9 月 3 日至 5
11、 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从“一带一路”到“金砖会议”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据此完成 13 题。1.“一 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倡议。 “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实施充分说明了我国( )A.最大的内陆国B.领土的最西端延伸至欧洲C.面积狭小,东西跨度大D.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2.2017 年金砖五国会晤举办城市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A.福 B.皖 C.湘 D.闽3.金砖会议召开时,地球运行在( )A.至之间 B.至之间C.至之间 D.至之间4.(2018山东临沂模拟)在 2017 年 5 月中旬召开的“一带一路”
12、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迈出坚实步伐,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 ,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根据“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1)下列区域中,既属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又可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我国连通的区域有( ) (多选)A.撒哈拉以南非洲 B.欧洲西部 C.东南亚 D.中东(2) “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区域特点突出,自然和人文环境多样,请根据文字描述,将数码填入表格中。区域代码 区域特色到处可见中文的广告招牌和中餐馆,主食是米饭人口增长快,粮食供应紧张,环境破坏严重西南季风不稳定,水旱灾频繁;牛被视为圣物,随意在大街上
13、走动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发展不均衡气候炎热,居民多身着白色长袍(3) “一带一路”所经区域中,有一个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它是(填数码) ,请说出该区域人们饮食习惯以及成因。(4)历史上区域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特点是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近年来,该区域大力加强与中国合作,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简单描述该区域是如何与中国开展合作的。(5)区域一直是东西交通的要道,到过这里的人都说该地区“水比油贵” ,请从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5.读“一带一路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7(1)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 两大洲。(2)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得发展交通运输,你认
14、为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运输。在建设 C 路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 (任答一方面)(3)该经济带东起中国西安,下列有关西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安是山西省的行政中心B.西安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是陇海线C.西安主要位于华北平原D秦始皇陵兵马俑就位于古都西安(4)中国轮船若沿图中“海上丝绸之路”到欧洲和非洲,必经的海峡 A 是 ,大洋 B 是 。沿途经过不同的地域文化。下列建筑中,船员不可能看到的是( )A.高脚屋 B.冰屋C.泰姬陵 D.清真寺(5)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符合当今世界经济 的发展趋势。6.(2018山东东营模拟)2
15、017 年 5 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并取得圆满成 功。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时,自长安(今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通路:一条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另一条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这就是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 。材料二 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示意图(1) 甲、乙、丙三幅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图。(2)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穿过的地区联结的大洲有 。(3)乙图中间一列山脉是 山脉。该山脉南部是我国主要的长绒棉产区,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区域生长长绒棉的有利条件。(4)乙图所示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主要原因是 。8(5)丙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16、 。简要概括丙图所示区域交通线(铁路、公路)的分布特点。(6)目前,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货物运输方式主要是 。7.(2018山东临沂模拟)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成为全球贸易亮点。请根据“一带一路示意图” ,回答某摄制组遇到的有关“一带一路”问题。(1)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从西安出发在国内的部分铁路 干线 a 是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2)苏伊士运河是“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海上通道,请说明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3)摄制组
17、自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经济带”自东向西直至欧洲西部。记者们了解到沿途降水先减少后增加,请解释原因。(4)摄制组在甲地区看到很多中国游客,请从语言文化方面分析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5)摄制组在乙地区看到当地居民忍饥挨饿。粮食供应不足已成为撒哈拉以南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请解释原因。(6)摄制组在丙地区发现他们的餐桌上常见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请分析丙地区人们的饮食结构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热点三 “一带一路”倡议1.D【解析】 “一带一路”包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说明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地理位置优越。2.D【解析】2017 年金砖国家领
18、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厦门所在省份为福建,简称为闽。3.C【解析】金砖会议召开时间为 2017 年 9 月 3 日至 5 日,处在夏至日至秋分日,地球运行在至之间。4.(1)BD (2)自上而下依次是 (3)爱吃牛羊肉或者以奶制品为主。原因:本区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地形以平原为主,牧草多汁,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 (4)初级农矿产品工业制成品区域提供原材料、土地等资源,中国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5)本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沙漠广布,有大面积无流区,水资源匮乏,因此“水比油贵” 。5.(1)
19、亚欧 (2)铁路 沙漠广布,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多高原山地,9多地质灾害 (3)D (4)马六甲海峡 印度洋 B (5)全球化6.(1)甲 (2)亚洲和欧洲 (3)天山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空气湿度小)。 (4)干旱 深居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5)盆地 沿盆地(或沙漠)边缘分布(或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 (6)铁路运输7.(1)陇海兰新线海洋运输 (2)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缩短了航程,降低了运输成本。 (3)先离太平洋越来越远,后离大西洋越来越近。(意思正确即可) (4)该区域华人华侨众多,汉语较为流行,离中国较近,旅行费用较低。 (5)该区域
20、气候条件较为干旱,农业生产相对落后,且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恶化等。 (6)当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多阴雨天,潮湿多雾,光照弱,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发展条件优越。热点四 全球气候变暖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水污染导致二氧化碳猛增A.B.C.D.2.据科学家推算,现在全球气候有明显转暖的趋势。与这一现象关系不大的是( )A.树木被大量砍伐,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B.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对大气有明显的保温作用C.广东沿海地区利用滩涂进行网箱养殖D.人类大量燃烧煤、
21、石油和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读下图,回答 34 题。3.图片反映的该环境问题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全球各纬度降水量增加B.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C.全球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D.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4.引发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大量使用制冷设备B.过度排放酸性气体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D.大量使用矿物燃料105.读可怕的全球变暖 ,分析回答问题。(1)分析全球变暖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2)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巨大影响。下列现象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A.海陆间水循环B.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C.台湾海峡的宽度D.珠峰的海拔(3)气候、石油、
22、粮食成为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填出下面框图中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甲 ;乙 。(4)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 ,请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6.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图材料二 经测算,消耗 1 度电约排放 0.785 千克二氧化碳;自驾车每消耗 1 公升汽油约排放 270千克二氧化碳。(1)材料一中的曲线图反映了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呈怎样的趋势?这种趋势加剧会带来哪些危害?(2)结合两则材料,分析这种趋势加剧的原因。11(3)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你能做些什么?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 “地球出汗了”是
23、指 现象。(2)这种现象是由于大气中的 含量增加而产生的。(3)以下哪项不是导致地球“出汗”的原因( )A.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煤作为燃料B.大量砍伐森林C.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D.过分抽取地下水(4)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热点四 全球气候变暖1.A【解析】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以及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升高。2.C3.C【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热带雨林面积扩大,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火山、地震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4.D【解析】引发全球气候
24、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向大气中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加上人为毁林,尤其是热带森林的破坏。5.(1)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原因:全球变暖(海水膨胀),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B (3)二氧化碳大量排放石油资源的短缺 (4)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等。6.(1)呈上升趋势。大气增温,全球气候变暖,危及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等。 (2)工业生产、人们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等。(3)宣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性;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实践;如提倡出行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等活动 。 (
25、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7.(1)全球气候变暖 (2)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3)D (4)保护森林,大规模植树造林;改善汽车使用燃料状况,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力提倡公交出行;鼓励使用太阳能;开发替代能源;加大力度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2热点五 自然灾害读“我国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图” ,回答 12 题。1.这种气象灾害在我国出现最频繁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下列地区中,受此种气象灾害较严重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3.读图,回答问题。(1)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 (填“洪涝”或“地震
26、” ) 、干旱、台风和寒潮等。(2)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填“华北”或“西南” )地区。(3)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 (填“南”或“北” )地区。(4)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填“西北内陆”或“东南沿 海” )地区。(5)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 (填“北方大陆”或“南部海洋” )与冰雪洋面。(6)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 填“小开间”或“大开间” )的墙角。4.图 1 为我国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 112 月发生山体滑坡灾害的次数统计图,图 2 为我国珠江和黄河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 1 图
27、2(1)两地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几月?13(2)请推测一下,长江流域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可能会出现在几月。(3)引发泥石流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气象因素是什么?(4)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防治和减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5.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 19501991 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2)分析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3)说明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淮河流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降雨受季风影响,历史上洪涝灾害
28、频繁。据统计,从1450 年到 1949 年的 500 年中,淮北豫东平原发生水灾 251 次,平均 2 年一遇;发生较大、特大洪水 61 次,平均 89 年一遇。豫南发生水灾 160 次,平均 8 年一遇;发生较大、特大洪水 41 次,平均 12 年一遇。材料二 淮河流域示意图(1)图中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 、 。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是 。(2)淮河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 的特点和南方地区 的特点。(3)除强降水外,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自然原因还可能有 。 (填序号)下游无天然入海河道上游植被破坏中下游河段弯曲下游围湖造田中下游调洪、滞洪场14所不足(4)淮河历史上出现过
29、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灾有什么好的建议?(5)淮河下游的洪泽湖由于泥沙淤积,已成为“地上湖” ,成为淮河防洪的重要地段之一。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 “封山植树”等措施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热点五 自然灾害1.D【解析】我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气象灾害由西北向东南受灾的次数逐渐减少,应为寒潮。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2.D【解析】图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寒潮影响较严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因海拔高受寒潮影响小。塔里木盆地地形相对封闭,受寒潮影响较小。3.(1)洪涝(2)华北(3)南(4)
30、东南沿海(5)北方大陆(6)小开间4.(1)珠江流域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出现在 6 月,黄河流域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出现在 7 月。(2)6 月。 (3)引发泥石流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性降水。 (4)植树种草。5.(1)区。依据: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和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 C)均最高。 (2)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森林火灾。6.(1)黄河 长江 北岸支流多而长,南岸支流少而短 (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 暴雨历时长,强度大 (3) (4)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节径流;中游修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5)淮河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常形成旱涝灾害。 “退田 还湖” “封山植树”可利用湖泊的蓄水功能和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小雨水补给的比例,增加地下水补给的比例,减小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