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二当仁,不让于师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947087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二当仁,不让于师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二当仁,不让于师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二当仁,不让于师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二当仁,不让于师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当仁,不让于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比喻、对比、反复、衬托等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过程与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梳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2、小组合作探究,了解反复、衬托等艺术手法;3、通过诵读、讨论,领会孔子师徒间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孔子跟弟子平等相处的精神,以及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了解比喻、对比、反复、衬托等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2、领会孔子跟弟子平等相处的精神以及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教学过程:1、导入(PPT 展示新闻:“教师打骂学生 9 分钟音频被曝光”

2、“教师打骂惩罚学生被全班抵制,家长赞同一种声音” “舞蹈女教师打骂学生视频热传,校方称去年已开除” “教师打骂学生,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谈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复杂” “因材施教关爱学生,德州五中两位老师获赠锦旗” “秦皇岛好老师送学生就医,自己却遭遇车祸” “武汉教师王飞免费为学生按摩:学业身体两不误”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大爱暖人间,师德传天下” “山东高三女教师右臂骨折,左手写出最美板书 ”)从这些新闻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对于教育的讨论,最多的是老师怎样对待学生,学生怎样对待老师的问题,即师生关系问题。面对这些新闻,作为老师、学生的我们不禁也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师生

3、关系,才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师生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 ,看看两千年前的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们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从孔圣人哪里能得到些什么启示。2、一读文本,疏通文意1、自读文本第 1.3.5.7.8.9.11.12.13 则,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知识。小组讨论疑问点。2、小组展示:小组选代表展示重点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疑难问题。3、质疑点评:就展示的文言知识、大意疏通进行质疑点评,就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讨2论、解答。4、教师补充总结。3、二读文本,精研赏析1、诵读第 1 则,思考:在弟子们的眼中,老师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 明确

4、:“叔孙武叔毁仲尼” ,叔孙武叔是鲁国的大夫, “毁仲尼”就是诽谤仲尼。子贡是怎么反应的呢?子贡说。 “无以为也” ,好比说“无用为此” ,指这样诽谤孔子没有用。为什么没有用呢?因为“仲尼不可毁也” 。为什么仲尼是不可毁谤的呢?因为他的才德太高了:“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这句话意思是说,他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月亮,没有办法超越。简单的一句话就使用了两个比喻,而两个比喻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把孔子才德的出类拔萃说得淋漓尽致。就是因为孔子太卓异了,所以说他的坏话根本就没有用:“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自绝”指自行

5、断绝跟对方的关系。这句话意思是说,纵使人们要自行断绝跟太阳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不过显出他们不自量罢了!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在弟子的眼中孔子就是这样一个才德出类拔萃、无人可及的人,以及弟子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2、诵读第 7、8 则,思考:孔子和弟子之间是什么样的师徒关系?请结合文本分析?明确:孔子的学生子游做了武城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由于武城是鲁国边境的一座城市,经常需要打仗,所以武城人尚勇善战。子游到任后,觉得武城人多武而少文,比较粗俗,于是展开了礼乐等文化活动的教育工作。经过了几年的努力,自己感觉治理的不错,就特意邀请孔子到武城去观光。孔子带来众弟子一进入武城

6、,就听到谈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嘴巴一咧,眉毛微垂,笑着说:“子游啊,你真有意思,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城市大兴礼乐,等于杀一只鸡却用牛刀一样,过于小题大做了吧。 ” 迎接老师和师兄弟的子游本来想听些表扬的话,可没想到老师竟然这样评价他。他马上委屈的辩解道:“老师,我记得以前听您老人家说过:管理者接受了教育就懂得宽容和仁慈,更能够爱人;老百姓接受了教育就能明辨是非,懂得规矩和道理,就能够更好的用他们做事。”言下之意是:当年您这样教导我们,作为管理者不但要自己勤于学习,还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让整个团队都要学习和接受教育。现在我成为了管理者,按照您的话在做,可是您却又这么批评我,我心里不服!孔子也马上认

7、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子游这种不忘师训而又当仁不让于师的态度很欣赏,于是对身旁的弟子们说:“小伙子们!子游说得非3常正确,我刚才那句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 ”3、诵读第 11、12、13 则,思考:孔子是怎样对待他的弟子的?请结合文本分析。明确:第 11 则:“伯牛有疾” 。伯牛患的病不是通常的病。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伯牛有恶疾” 。裴骃在史记集解中引包氏说:“牛有恶疾,不欲见人。 ”那么伯牛的恶疾具体说来是什么病呢?淮南子精神篇提到:“冉伯牛为厉” ;“厉”通“癞” ,一般认为就是麻风病,又叫大麻风。这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使患者手足、面部以及眼发生残畸等等,半个世纪以前尚是一种不治之症。患

8、此病者常常遭人嫌恶。可是孔子对伯牛却毫不鄙弃。 “子问之,自牖执其手” 。这里“问”不是通常的询问的意思,而是探问、问候、慰问。伯牛不愿见人,所以孔子透过窗户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这个细节,透露了孔子对伯牛的无限关爱。孔子当时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前一句是感叹:“死亡,这是命啊!”其中的“之”字不是代词,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有人称之为音节助词。后两句则反复感叹道:“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裴骃史记集解引包氏说:“再言之者,痛之甚也。”前后三句感叹,流淌着孔子对伯牛的深情。选文第 12 则:“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9、 ”颜渊姓颜名回,字子渊,是鲁国人。他死的时候还很年轻。 “噫”是感叹声,就好比说“唉” 。 “天丧予”意思是老天要了我的命,可见他是极度的悲痛。有人评论孔子这句话,说:“节短音长,言尽而意不穷。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选文第 13则:“颜渊死,子哭之恸。 ”“恸”意思是说悲哀过甚,以至于变动容貌。跟着他的众弟子说:“子恸矣!”意思是说:“您太过悲哀了!”孔子则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作一句疑问:“有恸乎” ,意思是说真的哀痛过度了吗、真的太过悲哀了吗。再作一句反问:“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意思是说不为这个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 “夫”这里相当于“此” , “夫人”就是“这

10、个人” ;“谁为”就是“为谁”的意思。这个反问里面,同样包含着孔子对颜回德行的高度推许。4、诵读第 9 则,思考:刘知几史通认为此则二十八字中应可圈去十一字,大可改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你是否同意?为什么?明确:钱穆先生分析说:“此章共二十八字,而回也二字重复了三次, 贤哉二字重复两次,且又多出了人不堪其忧五字,像是虚设。本为赞颜子,何必涉及他人。此一章如用刘知几史通点烦法,则二十八字中应可圈去十一字,大可改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此章正为多出了上举之十一字,便就富了文学性,此所谓咏叹淫泆,充分表达出孔子称赞颜回之一番内心情感来。 人不

11、堪其4忧五字,正是称赞颜回的反衬,是一种加倍渲染。此章正为能多用复字复句,又从反面衬托,所以能表现得赞叹情味,十分充足。若在字句上力求削简,便不够表达出那一番赞叹的情味来。 ”表达了孔子对颜回的欣赏之情。4、三读文本,感受情怀自由散读文本第 1.3.5.7.8.9.11.12.13 则,思考:作为师生,孔子及其弟子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师徒关系?对比现在的师生关系,你觉得前者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东西?明确:在弟子们的眼中,孔子,无论是德行,还是智慧、才学,都是一个出类拔萃,无人可“逾”的人,孔子非常尊重弟子的人格,把弟子放在跟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且非常关爱弟子;弟子们也非常爱戴孔子,尊敬孔子,孔子与弟子之间是一种平等相处的关系。对于第二问,可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可见智见仁,不必强求统一。需要注意的是,孔子作为教师,跟现在的教师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不完全相同。孔子作为教师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从政教伦理方面引导后学。而现在的教师,其社会功能除在思想品德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外,还要向后学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当然,这些只是相对而言的。5、四读文本,总结全文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关爱学生,师生之间平等相处,是孔子及其弟子给我们师范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一种师生关系,才是一种正确的师生关系,才是一种有利于教育目的达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6、板书设计:当仁,不让于师平等孔子 弟子爱生 尊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