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20190225257.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960500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2019022525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2019022525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2019022525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2019022525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教案2019022525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板块 8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战争后的中国(对应学生用书第 52 页)阶段 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 年),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政治西方列强侵华不断加剧,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后,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经济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但仍占据主导地位;洋务运动破产,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思想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发展阶段,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先后成为思想界的主流,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

2、思主义开始传播,与传统文化一起形成多元思想并存的格局特征生活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巨变,服饰、礼仪、交通通讯、大众传媒等出现了向近代化演进的趋势(对应学生用书第 5253 页)一、民族危机加深与中国人民的探索1.深重的民族危机(1)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外扩张。过程:1894 年,日本在丰岛海面挑起战争,黄海海战中国失去对黄海制海权。结果:1895 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八国联军侵华原因:义和团运动危及列强在华利益。结果:1901 年中国被迫签

3、订辛丑条约 。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人民的探索(1)戊戌变法:1898 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开始启动。(2)义和团运动:19 世纪末,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3)辛亥革命1905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1 年 10 月 10 日,发起武昌起义,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 年 3 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意义:是

4、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商办企业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2.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背景民国的建立和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的运动中。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表现:19121919 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

5、等。(3)特点:地域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部门不平衡(轻工业发展迅速);短暂。(4)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奠定了基础。三、政治制度近代化的设计1.维新思想(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思想不断传入;民族危机的加深。(2)内容: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倡西学。(3)代表人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出版孔子改制考,以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学习西方民主政治。梁启超: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要求“伸民权” “设议院” 。严复:提倡进化论思想,成为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

6、(4)特点: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5)意义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提出:1905 年,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三民主义思想。(2)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未明确提出反帝,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3.新文化运动(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兴起: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7、(3)代表人物胡适:主张文学革命,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陈独秀:宣扬民主与科学,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4)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意义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6)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3四、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化(1)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2)辛亥革命

8、时期:辛亥革命前后,“剪辫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交通事业的进步: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3.通讯工具的变迁: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始出现,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4.大众传媒的发展(1)报刊业的发展: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2)影视事业的发展:1905 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对应学生用书第 5358 页)新政与立宪运动角度 1 清末新政的专制色彩【典例 1】 (2017海南卷,10)

9、1910 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 。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 。此次改革(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解析:C 材料中“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 “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 ”,反映出皇帝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英国式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议员部分是选举产生,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经济重大事务的决策,并不是皇帝个人的独裁,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皇帝在政治

10、上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出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皇帝对资政院的控制,不符合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故 D 项错误。角度 2 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改革【典例 2】 (2018全国卷,41,节选)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 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解析:第(2)问,从国内外两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二“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及时间信息

11、“1909 年”结合清末政府改革的有关内容可知国内客观方面内忧外患;主观方面清政府为挽救危机进行改革。据“议事会” “选民互选”等内容可知是受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答案:(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思维深化】一、清末新政“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清政府的自救运动4背景 措施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政治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打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清政府内部改革派推动包括“裁冗衙”“裁吏役” “停捐纳” 。1901 年 7 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政权机构近代化。 “新政”使清末政权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内阁、军机处仍旧外,新设立或改名称的有:

12、外务部、学部、民政部、商部、陆军部;新政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催生边疆问题。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开始改变原有的边疆地区治理模式,开放“蒙禁”,在青藏地区“改土归流”;同时将内地汉人大批移民边疆地区;由于“新政”操之过急、措施不当,产生一系列问题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重工商,振农业。1903 年成立商部,各省设商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推动自由经济发展。否定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增加人民负担。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大大增加了人民的税捐负担,百姓怨声载道思想文化“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建学堂、

13、兴留学、废科举。1905 年,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 1 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新学教育兴隆,结束了科举制度的历史;清末出现了办学、留学的热潮;促进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军事清朝军队战斗力弱,急需改革改军制,扩新军。编练新军成为清政府“新政”的核心内容中国军队近代化。新建陆军是中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军队的首次努力,对日后中国军队的军制、作战、训练、编制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袁世凯集团崛起。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成为其崛起的资本法律法律体系落后且不健全参酌各国法律,修订律令促进法律近代化。 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 民律草案,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二、预备立宪1

14、.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共管的有力工具。列强要求清政府披上“民主宪政”的外衣。(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反清民主革命蓬勃发展。(3)代表资产阶级右翼和一部分地主官僚的君主立宪派的积极推动。5(4)直接原因:1905 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以君主立宪小国战胜俄国那样一个专制大国,给清廷上下以很大震动。(5)清末新政的推动。2.过程(1)1905 年,清政府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2)1906 年,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3)1908 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事实上仍同封建专制没有什么区别。(4)1909 年,改元宣统,3 月

15、,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命各省当年内成立咨议局。(5)1911 年 5 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组成“皇族内阁” 。 “预备立宪”骗局暴露,民主革命更加高涨。预备立宪宣布失败。3.历史影响(1)进步性。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向“宪制”的一次和平过渡。皇权的至高无上已经受到冲击,这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一个进步。(2)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加剧了中央与地方以及阶级之间的矛盾等,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清政府的覆灭。中国近代工业化与城乡人口流动角度 晚明农村人口流动【典例】 材料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都是“末富居多,本富尽少”,单纯种田很难发家致富。在晚明农村,那些经营地主或富裕农民,更懂

16、得这种经营之道。他们一方面开商行、典当、贩盐、开矿、航海、捕鱼,大逐工商之利,不断增殖商业资本。另一方面,以“种田利最薄”,雇工种田,“收支两抵” “无利可图”,甚至“亏本折利”,得不偿失。因此,多种田不如多治地,于是大量“改粮他种”,把商业资本引入商业性农业生产领域,进行的是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由于他们的生产规模比较大,用工多,不可能尽是自己参加劳动,必然要雇工。这样当然也有助于加快农村的人口流动。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问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明农村人口流动加快的因素,并简析其历史影响。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大逐工商之利,不断增殖商业资本” “商品生产” “雇工

17、”等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有助于加快农村的人口流动”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组织答案。答案: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观念的变化;市镇经济的繁荣;雇工经济的兴起;一定的资本意识。历史影响: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思维深化】中国近代城乡人口流动1.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1)起步:18401895 年。城市化主要在沿海沿江地区进行,整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缓慢。主要原因:推动近代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由外贸带动兴起的“商业化”,刚刚

18、产生的工业化对近代产生的拉力十分有限;社会动乱。(2)初步发展:18951937 年。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增长较快;一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兴起;20 世纪以来,部分大中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主要原因:随着城市近代工业的发展,城市内在发展的动力增强,城市吸引力加大,接收劳动力的能力增强;农村的推力加大,大批农民的破产迫使他们离开农村进入城市。6(3)衰退与停滞:19371949 年。整体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战乱,但期间也有局部发展。东北地区由于工业化的畸形发展,城市化也呈现畸形发展;抗战时期由于大批政府机构、学校、企业、军队和居民迁入西北、西南地区,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2.近代城乡关系的变动趋势

19、(1)城乡经济的双向流动。一方面,随着近代城市数量的增加和缓慢发展,尤其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客观上要求农村向城市输入更多农业剩余,以支持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工商业发展,原有的狭小的城市市场已经不能满足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城市去开拓广大的农村市场。(2)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和人口的回流。在城市“拉力”和农村“推力”共同作用下,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主要方向是东南沿海、沿江地区。由于近代城市经济商强工弱的格局,“拉力”不足;农村自然经济结构牢固,导致人口的回流现象。城市对农村的掠夺和破坏,不仅强化了农业时代的剥削方式,还增加了殖民掠夺和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使城乡关系更加

20、不协调,严重对立。沉重的苛捐杂税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使城乡差距越拉越大。清末民初的教育转型角度 1 影响清末民初教育转型的因素【典例 1】 (2017全国卷,29)1904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 1 883 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78%,直隶亦有 172 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 351 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解析:A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 1904 年留日学生区域分

21、布不平衡的历史现象,即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山西、陕西等内地则相对较少。运用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较早,自然经济解体程度较高,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对外交通便利,人们思想开放程度较内地高;而山西、陕西等地深处内陆,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开放程度较低,故 A 为正确选项。D 项有一定关系,但不如 A 项全面,可排除。B 项无法解释题干叙述的历史现象,可排除。清末新政时期,朝廷虽然鼓励留学,但并未在 1904 年改变政策,也未对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实施政策倾斜,故 C 项可排除。角度 2 清末教育转型的指导思想【典例 2】 (2017海南卷,9)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

22、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解析:B 从题干来看,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说明西方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清朝统治者认可,这是对“中体西用”理念的实践,故 B为正确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教育居于主流地位,而西方教育居于次要地位,故可排除 D 项。近代教育体制在清末尚未确立,故 A 项错误。清政府一直没有背离

23、过儒学,也就不存在借科举倡导回归儒学一说,故 C 项错误。角度 3 清末教育转型的曲折性7【典例 3】 (2016全国卷,29)1903 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 “膨胀” “舞台” “影响” “组织” “运动” “报告” “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解析:D 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中体西用,据此分析其学制改革中禁用具有民主色彩的新名词等信息,可以推知其“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之用意,B、C 两项错误,D 项正确。维新思想的核心主张是变革政治,建立君主立宪制

24、,主要存在于 19 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转向保守而渐趋沉默,维新思想已经不是清政府主要威胁,20 世纪初,革命派已经成为清王朝的主要威胁,A 可排除。【思维深化】一、清末民初教育转型的表现教育目标由维护清王朝统治向培养现代化人才推进;教学组织形式从传统私塾教学向近代班级授课转变;教学内容从儒家道德伦理、传统经典文著向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音体美等内容转变;教学方法从死记硬背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体制方面从杂乱无序到条理分明。二、清末民初教育转型的过程鸦片战争后魏源等人提出改革科举制度,选拔有“经世致用”才能的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以西方文化批评传统文化,并力图把两者

25、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文化的起点。儒家文化受到动摇,传统文化的衰败加速洋务运动时期“体用之争”冲击了“夷夏之辨”,为西学传播创造了条件,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迈出了近代教育变革的第一步戊戌变法时期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各地筹办高、中、小各级学堂;筹备设立铁路、矿务、农务、茶务、蚕桑、医学等专门学堂;建立译书局、编译学堂,编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等。大大加速了传统教育的转型清末新政时期癸卯学制,是我国首次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是我国近代学制的开端。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

26、成才,各适实用”中华民国初期(1)确立了“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的教育宗旨(2)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它缩短了教育三至四年,使教育易于普及;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初等小学男女同学,中等以上学校专门设立女校;在课程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续表81919 年五四运动后壬戌学制,教育改革标准为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三、影响清末民

27、初教育转型的因素1.西学东渐,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加速教育转型。2.农民起义动摇了传统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加速了传统教育的衰败。3.清政府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推动了教育转型。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教育提供物质基础。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把教育改革作为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推动了教育的转型。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角度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中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比较【典例】 (2017全国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 “朕即民族” 。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

28、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

29、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 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 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解析:本题以民族主义为切入点,考查了近代东西方对民族主义的不同认识,是复习的重点。第(1)问,由材料信息“专制王权下的法国” “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法国人关于法兰西民族的定义从反对君主专制、启蒙思想传播、民主平等等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法国的民族主义的敌人是君主专制,而中国民族主义的敌人则是帝国主义,两

30、者都追求平等;法国追求的是公民的民主平等,而中国追求的则是民族间的民主平等,这是两国主要社会矛盾决定的。答案:(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 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思维深化】一、中国传统民族主义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不同内涵91.中国传统民族主义(1)主要观点:一是华夏中心观,二

31、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之上的“夷夏之辨”的观念。(2)划分民族的方法:以文化上是否归附为标准,中国乃文明之国,非方位、界域、种族所限。(3)中外关系基础:不是各国拥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世界秩序也不是独立、平等的民族国家集合体,而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同心圆,其他民族只是中国文化教化的对象。(4)中国传统民族思想:基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信中国文化是最优秀的,二是认为这一优秀的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符号。因此,在中国人看来,维护民族利益主要表现在维护中国的文化和制度,特别是纲常名教上。2.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含义(1)指各民族建立政治实体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2)是建立

32、民族国家过程中所体现的理论、原则和理想。(3)政治集团追求民族国家的行动。(4)民族成员的心理状态,即表现出对民族国家超越一切的高度忠诚和对本民族优越性的坚定信仰。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1.原因(1)外来侵略: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和压迫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是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2)原有传统:固有的传统民族主义成为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3)西学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吸收了西方的进化论学说,把它变成了倡导民族自强自立、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理论武器。(4)主观奋斗:进步思想家、革命家为救亡图存而不懈奋斗。2.内容(1)恢复民族自强自信:恢复对中华固有文化的自信,可以说是近代民族

33、主义最重要的内容。(2)陶铸国魂,培养人民尚武精神:近代民族主义者们鉴于中国积贫积弱、屡受列强欺辱的现实,认识到改变文弱旧习,培养人民的尚武精神,增强国力的重要性。(3)群体至上的国家主义:强调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胜于个人的独立与自由,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最具特色的理论内核。(4)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反帝爱国内容。(5)全面赶超西方:中华民族危机意识的不断加深,势必催发其强烈的赶超意识,这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独有的内容之一。3.发展演变清末民初形成阶段一为新(近代民族主义)旧(传统民族主义)杂糅;二是反对国外民族压迫和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亦即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的平等的斗争交织在

34、一起;三是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亦即推翻国外和国内民族压迫的斗争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斗争结合起来“五四”时期发展阶段一是反帝与反封建的结合,赋予了近代民族主义新的内涵;二是从思想文化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来寻求民族独立与自强;三是民族主义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结合,呈现出多元的倾向“九一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一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二是国内各个阶级、各党各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集合在民10结束高涨阶段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4.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三个特征(1)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35、义的双重压迫。(2)始终与民主主义、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3)与国际主义相结合,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西学东渐浪潮及其影响角度 西方文化传入对中国的影响近代中国的反抗与探索【典例】 (2017全国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

36、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解析:首先根据材料,结合自己最熟悉的史实,拟出一个自己最容易把握的论题,如西方冲击下中国向近代化的转型的曲折历程等;然后列出两到三个史实去论证分析自己的论题,最后回扣一下自己的论题即可。要求是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符合逻辑,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答案:略。【思维深化】一、中国古代的东学西渐“东学西渐”是一个相对于“西学东渐”的反过程,是指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近几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逐渐增强,“东学西渐”逐渐成为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东学西渐”经历了三个高潮时期:1.秦汉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也是“东学西渐”

37、的第一个高潮期。在秦朝统一的基础上,汉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经过发展都达到了当时世界光辉的顶点。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商品可自长安经河西走廊,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乃至地中海沿岸。随着漫长商道的开通,中国文化大量传入西方。2.隋唐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二个鼎盛时期,也是“东学西渐”的第二个高潮期。唐代,中国至中亚、南亚、西亚的交通畅通无阻,中国商品远销西方,中外使者频繁互访,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文化不仅经西域传至阿拉伯与欧洲诸国,而且影响至深至远。3.宋明时期:宋代中国科学技术有了极大发展,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造极时代” 。宋代广泛运用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连同汉代的造纸术,这四大发

38、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刻影响了全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历史变迁。明朝的造船技术世界领先,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大拓展了“东学西渐”的范围。二、西学东渐的两次高潮1.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16 世纪中叶,欧洲耶稣会传教士相继来华,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由此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新的一幕。(1)内容:传播基督教神学;传播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传播基督教是其目的,传播西方科学技术是其手段。11(2)作用:传教士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使中国人了解了西方的宗教、科技和人文,在中西方交往史上有积极意义;开阔了中国人的视

39、野,一些开明之士看到了中西方的差距,促使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社会现状进行反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末清初知识界的思想和学风变革。(3)局限:耶稣会作为欧洲新教的反对派,他们没有输入文艺复兴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文化成就,从达芬奇到莎士比亚,从马丁路德到伏尔泰、狄更斯等文化巨匠的信息就没有介绍到中国;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小高潮,终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而销声匿迹。2.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1)特点:角色多样:或由政府规划(如清政府三次新政),或出于个人经历(如洪仁玕与资政新篇),或由西人主导(如近代来华传教士、商人、学者、使节等),或系华人策划(如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等政治派别)。时代主题鲜明:以改造中

40、国为目的,以社会变革为主线,围绕着了解世界、求强求富、救亡图存、民主革命、科学启蒙等历史课题次第展开,依时兴替。方式多种:诸如兴学兴教、翻译西书、出版书籍、编辑报刊、派遣留学生和使节到海外学习或者工作等。内容丰富:涉及军事、科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历程层次分明:近代以来,西学的输入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次递进、不断深入的过程。经历了一个以器物、技艺等物质文化为主转到以政治制度为主,再转到以思想、学术等精神文化为主的过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2)影响:宏观上:源源而入的西学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深且巨。从倡导“中体西用”到输入“进化论”,从

41、主张“共和革命”到呼唤“德先生” “赛先生”,从中西方文化论战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变革与思想解放的大潮此起彼伏,中国人在不断深化对自身认识的同时,也在深化对世界的认识,总之,西学的传入直接推动了近代中国沿着由传统而现代的轨迹节节嬗变,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步向现代社会转型。微观上: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论,以图“借法自强”,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器物变革的第一步;第二、甲午海战后,维新派从西方引入进化论,以求变法图强,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第三、戊戌变法失败后,革命派提出了民主共和思想,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起中华民国,使中国历史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第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出现了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多种文化思潮的出现引发了中西方文化间的大论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