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单元整合(二),专题框架构建专题纵横拓展学科技能提升,【认读导引】 一大核心:西方民主政治的演变历程。 二大阶段: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扩展。 三大线索: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古罗马法律的形成与演变、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一、古希腊及罗马政治文明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影响 1.雅典民主政治 (1)人民主权发展为主权在民思想。 (2)轮番而治的原则发展为近代民主选举制。 (3)首席将军及各级官员采取选举方式产生,并实行任期制度,影响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选举制和任期制。 (4)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五百人议事会影响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比例
2、代表制和议会制度等。 2.罗马法 (1)罗马法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后来成为资产阶级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宝。 (2)罗马法中的陪审制度后来为近代资产阶级所效仿,建立起一套独立完整的资产阶级陪审制度。,纵向贯通,【考题例证1】1112 世纪西欧的法律课,教授首先讲授的不是现行法律,而是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问题,并依罗马法条文以及教会法对它们进行分析。这表明罗马法 ( ) A.保持着超越时间的生命力 B.有利于维护天主教会的权威 C.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为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 A 材料中“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问题,并依罗马法条文对它们进行分析”说明罗马法有着较强的生命力,故
3、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维护天主教会的权威,故B项错误;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C项错误;材料时间是1112世纪,离文艺复兴时期较远,故D项错误。,二、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政体的差异,【考题例证2】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任命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当时的德国皇帝与英国国王相比 ( ) A.产生方式不同 B.制衡机构不同 C.任期长短不同 D.权力大小不同,【解析】 D 从材料可知,德国皇帝有任命宰相、签署公布法律、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力,而英国国王则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无实权,故选D项。德国皇帝与英国国王都是世袭君主,故二者产生方式相同,故A项错误;
4、当时德国与英国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都由享有立法权的议会机构制约君主权力,只是制约程度不同,故B项错误;德国皇帝与英国国王都是终身任职,故C项错误。,古代雅典文明与古代中国文明的比较,中外链接,【考题例证3】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4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的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 ) A.打击了贵族政治 B.推动了社会转型 C.有利于中央集权 D.建立了官僚政治,【解析】 A 克利斯提尼改革创立了五百人议事会,用地域部落代替了原来的血缘部落,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冲击了旧贵族的统治;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
5、制,取代分封制,实际是用官僚政治取代原来的贵族政治,打击了旧贵族的统治。故选A。雅典的克利斯提尼改革和秦朝郡县制的实行均没有推动社会转型,B项错误;秦朝的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雅典作为城邦国家,其改革主要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C项错误;官僚政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属于建立官僚政治,雅典的改革建立的是民主政治,而非官僚政治,D项错误。,素养二 唯物史观客观公正看待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 史观解读 (1)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
6、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要有辩证的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2)唯物史观的主要理论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素养,【考题例证】2017全国卷 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
7、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 C 本题以古代史书的编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材料理解能力与历史价值观。魏晋前的史记汉书由私家编撰,魏晋后史书由政府编撰,显示出魏晋后政府重视史书功能,掌握史书话语权,为封建统治服务,反映出史书编撰的政治性。材料无法体现出A、B、D三项中的真实性、公正性、客观性,且官修史书在这三方面有其局限性。, 方法点拨 (1)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梳理中外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或历史发展进程。如利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
8、矛盾,理解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创新: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竞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垄断组织间的自由竞争加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罗斯福新政。利用阶级斗争理论分析理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的不同思想流派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法家新兴地主阶级;孔子、道家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墨家小生产者、社会下层;孟子、荀子新兴地主阶级。利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理解宋、元、明、清时期经济对思想文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学、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思想出现等。,(2)熟练掌握重要的唯物史观理论观点,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阶级
9、斗争理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方法,如主客观两方面、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等。 (3)注意防止看待历史问题的偏差: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史观;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没有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进程;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犯了全面论或以偏概全的错误;等等。,新论三 史学界对“光荣革命”的评价 史界观点 观点一 “光荣革命在保留传统的表象下,国王和议会交换了位置,一个人的专制让位给一批人的共同执政国王和议会达成协议,议会让国王当国王,国王则同意让议会凌驾在自己之上。这就为后世
10、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权力结构可以在不改变政权形式的前提下加以改变,而这样做的条件是:在被统治者的坚决要求下,统治者作出适时的让步总之,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是英国历史的重要里程碑。”据刘成、刘金源、吴庆宏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史学新论,观点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
11、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思考感悟 学者关于“光荣革命”的论述,有利于我们对“光荣革命”的理解。 (1)观点一认为从1640年革命爆发,几经反复,英国终于在“光荣革命”时找到了一个新的重心,此后的英国历史就以这个重心为新的起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向前发展起来。 (2)观点二主要描述了学者杨小凯论西方代议制对中国政治变革的影响。 他认为英国“光荣革命”是最完美的,实际上没有看到这种革命方式的弊端。 他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对中国没有影响,实际上没有看到中国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均是在美国民主政治影响下出现的。,新论四 德国实现统一的历史作用 1.德国
12、统一的完成使德意志结束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德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到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生产已超过英、法,居世界第二位。 2.德国统一的完成使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有了广阔的活动场所,统一后的德国工人运动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 3.德国统一的完成改变了欧洲的国际关系。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彻底破坏了欧洲旧有的国际关系格局,欧洲五强依靠势力均衡原则维持秩序的维也纳体系完全瓦解。德意志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而且使德国进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成为欧洲的强国,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欧洲各国面对这一剧烈的变动,不得不对各自的外交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欧洲力量的重新组合与配置,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4.德国的统一是通过王朝战争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这使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许多封建残余,专制主义的君主政体得以保留,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使军国主义在统一后的德国泛滥。 5.统一过程中吞并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伤害了法国的民族感情,结下了民族仇恨,促使法国投入俄国的怀抱,形成后来的两大集团争霸的局面,不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