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大道之行也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106.pptx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966048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36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大道之行也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106.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大道之行也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106.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大道之行也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106.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大道之行也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106.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大道之行也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106.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4* 大道之行也,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2.通假字 (1)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寡”,老而无妻的人),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相传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的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

2、篇。全书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课文选自礼记礼运,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本文是礼记礼运的开头部分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3、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快解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为:是,表判断。 与:通“举”,选拔。 修:培养。,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亲:意动用法,以为亲。 子:意动用法,以为子。 矜:老而无妻的人。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

4、为公”? 思路点拨 这几个概念是理解大道之行也一文内容的关键。“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天下为公”指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2.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思路点拨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合适的安排(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尤其是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有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2

5、)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男有分,女有归)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3.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 思路点拨 孔子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他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这一太平盛世即是孔子所说的“大同”。“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

6、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在礼记礼运中,孔子对“大同”做了详细的解释。孔子抓住实现“大同”理想的根本,那就是人的思想境界必须达到大公无私,“货恶其弃于地也”;奉献成为人们的心灵需求,“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因此,社会不但达到大公无私,充满正义与友善,大家自觉地“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而且人间充满温情,决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男女老少,矜、寡、孤、独、废疾之人都可以享受人间关爱,普天下无种族,无国界,无年龄歧视,这就“大同”社会至高无上的境界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