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2 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作业(三) 第 3 讲 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时间 /40 分钟一、选择题1.雅典公民大会每月召开三到四次,凡二十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并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材料反映的参政方式 ( )A.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局限性B.保证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C.源于雅典的小国寡民特征D.充满了人类理性主义精神2.有学者说,梭伦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使雅典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其中
2、,“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的举措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推行陶片放逐法 D.建立五百人议事会3.克利斯提尼的政治活动集中在对雅典宪法的改造上。他的第一步改革是重划选举区,把雅典国家分为十个区域,代替过去的四大部族。这一改革最重要的结果是 ( )A.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B.消除了自由公民之间的政治矛盾C.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D.摧毁了旧贵族所依托的氏族秩序4.伯利克里说:“民主制的原则是虽然在个人和个人的争论中,法律必须保持对一切人的公平,但对于美德的要求,也是必须承认的;同时,一个公民只要在某种方面是杰出的,就得优先给予公职,这不是特权,而是对功绩的报酬。”材料主要反映
3、伯利克里 ( )A.认为民主制体现法律的公平性B.主张精英主义民主制C.节制自由并反对多数人的民主D.崇尚美德和极权政治25.公元前 415 年春,雅典召开公民大会讨论远征西西里,最后作出决定,任命极力反对远征的尼西阿斯为远征军三位指挥官之一。在后来远征的过程中,有渎神嫌疑的三位指挥官之一亚西比德被召回审讯。三位指挥官观点各异,甚至对立,最终导致大约 4 万名士兵组成的这支远征军全军覆没。此事主要反映了 ( )A.民主对军事的影响弊大于利B.直接民主可能导致决策失误C.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形成了监督D.公民大会应该吸收士兵参政6.法国学者库朗热说:“(雅典)公民的义务不只限于投票。轮到时,他要担
4、任他所在区域或部落的官员,他每年平均有两次要担任审判官,所有的公民在他的一生中至少有两次参加五百人议事会的机会。如果被人投票选中或抽签抽出了自己,他更可任城邦中的执政官:长官、将军、民政官。”这样的做法 ( )A.使政治实践长时间停留在较低水准B.激发了全体公民的参政热情C.使公民政治分工得到进一步的明确D.注重发挥政治精英主导作用7.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规定: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上述规定体现了十二铜表法 ( )A.具有中立主义的特点B.维护贵族的一些特权C.推动罗马法学的成熟D.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8.公元前 300 年,古罗马公布的给予
5、公民就任何官方作出的判决具有上诉的权利,同时期的另一个措施是要求半数的祭司团成员为平民。这些举措 ( )A.体现出罗马法的普遍公正性B.表明祭司在当时具有法律特权C.重视维护罗马公民的权益D.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祭司的司法权9.恩格斯曾指出,(那时)罗马各行省的社会关系愈益接近首都和意大利的社会关系。极复杂的成分和民族凑合起来的居民分裂为简单的三个阶级:富人、没有财产的自由人,最后是广大的群众奴隶。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B.平民和贵族矛盾尖锐3C.罗马法发展为万民法D.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10.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再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的发展史反映了 ( )A.法律
6、的不确定性被压缩B.法律适用的主体范围的扩大C.法律的正义性得到增强D.法律的时效性日益明显11.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例如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他们认为法律的一切规定都必须以此为最高准则。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罗马法继承了古希腊的法律条文B.自然法是与自然有关的法律条文C.罗马法的制定遵循了自然法原则D.体现了罗马法司法程序的进步性12.法国历史学家基佐指出地方自治的制度、习惯、规章、先例和自由的原则,以及广泛的民法法规,绝对权力的观念,皇帝的观念,秩序与臣服的原则,这些都是罗马遗传给欧洲文明的要素。这表明 ( )A.罗马
7、法为近代民主制奠定了基础B.罗马遗传的原则并不都是优良的C.罗马法为君主专制提供了法律依据D.近代欧洲文明都源于罗马的原则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中书门下是制令机关,被称为“机要之司”。门下省的职权主要是“封驳”。“封”即封还诏书,“驳”即驳正百司奏抄。尚书省六部等机构的上奏公文,首先须经门下省给事中的审核,给事中如认为不妥,可以驳回重拟。同时,中书省对百司奏章的拟答批文,给事中如认为不妥,也可驳回修正。给事中的这种职权对尚书省等政务机构的施政行为起到了较好的事前监督作用。摘自艾永明关于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之我见材料二 雅典国家机构虽有分工,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且
8、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并非平行关系,行政、司法处于立法机关监督之下,要对立法机关负责。同时,它又不是一元政治,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即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权力制约。例如,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五百人议事会主要是一个行政机构,但它又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4摘自禹露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及利与弊(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代的行政决策运行方式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国家机构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唐代三省制与雅典国家机构分工的异同。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立法方面,早在西周,周公就提出了明德慎罚等主
9、张,经过两汉儒家对于刑德的论证,至唐代,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明太祖在大明律中更是宣告“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值得指出的是,隋唐将“不孝”列为十恶重罪之一,此项规定一直延续至晚清。同时历代对于鳏寡孤独、残疾犯法当刑者,法律都制定了“减刑”“宽宥”以恤刑的规定,清朝还实行存留养亲制度。张晋藩中华民族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以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
10、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5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罗马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评价与影响材料三 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问题的一些方式往往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和罗马法
11、的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律制度产生背景的不同之处及二者共同的历史价值。(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研究古代法律的现实意义。课时作业(四) 第 4 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时间 /40 分钟一、选择题1.历史学家钱乘旦说:“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这套政治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 ( )A.君主立宪制不利于英国的工业化6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加深C.议会改革整合
12、了社会的政治力量D.烦琐的议会程序降低了行政效率2.英国的新贵族自然是获得爵位的人,虽然他们对于国王滥封爵位有所不满,但是至少他们已经获得这一显荣的尊号,自然对国王也怀有感激之情,不愿意废弃国王使自己的尊号受损,使这一美好的制度消失。这从侧面说明了 ( )A.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B.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必然C.资产阶级革命的渐进性D.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曲折3.“光荣革命”后,英国两党领袖在联合政府中争执不休。1694 年,威廉三世罢免了一批托利党大臣,建立了辉格党占优势的政府,并由最受威廉三世信任的几个辉格党大臣组成内阁。这一史实说明,当时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已名存实亡B.国王的行政权没有受到
13、约束C.内阁是国王的秘书机构D.议会对王权仅起到有限制约4.法国大革命后,政局长期动荡不安,而英国则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平稳过渡,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与此相关的政治因素是 ( )A.英国的内阁依存于人民的意志B.英国的政治文化有保守性C.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D.英国有最大的海外市场5.威廉登上英国王位后,因为他同时也是荷兰执政,利益在欧洲大陆,只要议会为他提供遏制法国所需的财物,他就无意干预议会的权力。直到 1760 年乔治三世即位,没有哪位英国国王企图控制议会领袖,议会领袖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国家制度。这种制度体现为 ( )A.大宪章的签署B.权利法案的颁布C.两党政治的出现D.责
14、任制内阁的形成6.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15581603 年),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议会下院中的每个议员都比勋爵或主教有着更强的发言权,只需国王与其平民就可以维持议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7A.议会下院成为英国的权力中心B.议会上院的立法权明显衰落C.传统贵族已无法干预立法创议D.英国社会的等级意识已淡化7.1694 年,英王威廉三世为了在对法国的作战中,防止党争,增强行政效率,采纳桑德兰伯爵的建议,专任议会下院多数党辉格党的领袖为枢密大臣。这表明,当时英国 ( )A.国王开始“统而不治”B.已经建立责任制内阁C.实行严格的三权分立D.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8.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
15、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获得更多权利9.1839 年 5 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年 20 岁)接见俄国沙皇的长子亚历山大二世,并迅速相爱,但引起了议会的不满,要求女王立刻与亚历山大二世划清界线这场爱情最终以失败告终。议会成功干预国王的婚恋生活,最合理的解释是 ( )A.19 世纪议会内阁的专横B.议会
16、的权威高于国王权威C.国王作为国家象征而存在D.需要确保王室血统的纯洁10.英国首相制度出现以后,以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之后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 )A.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可能B.反映出议会失去了立法权C.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D.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811.1907 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看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影子内阁”的设置 ( )A.标志着责任制内阁的最终形成B.降低了政党政
17、治运行的效率C.不利于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D.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12.英国著名歌剧劳兰斯中的一段唱词流传很广:我时常感到可爱滑稽,人间万事是这样离奇:降临到人世间的每个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要么是一个小自由党人,要么是一名“小托利”。这段唱词反映了英国政治生活中 ( )A.责任制内阁影响大B.两院制影响很大C.英国政党制影响大D.民主政治的发展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虽然沿用明朝的内阁制度,内阁表面上是最高行政机构,却并无多大实权。有关军国大事的决策权,由凌驾于内阁之上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操纵。议政王大臣会议由统率八旗的满洲王公贵族组成。由于他们掌握兵权,由他们作
18、出的决定,对皇帝也有约束力,内阁不过是执行议政王大臣决议的办事机构而已。这种体制固然可以限制皇帝的独裁,却极容易滋生一些议政王大臣专权跋扈的倾向。康熙八年(1669 年),十六岁的康熙皇帝初露雄才大略,剪除了鳌拜及其党羽,但随后出现了索额图、明珠专权的局面。康熙皇帝开始加强皇权。他在康熙十六年设立南书房,选择人品与才学兼优的汉族官僚作为秘书班子,替皇帝批答奏折,起草谕旨。雍正皇帝即位以后,继续削弱议政王大臣的权力,设立军机处,总揽全国军政大权,成为最高决策机构。到了乾隆时代,彻底消除了八旗旗主干政的权力,下令取消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 1689 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
19、未经议会同意,不得中止执行任何法律,不得擅自加税或维持部队;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威廉三世接受这些条款,作为取得英国王位的条件。因此,国王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1701 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当英国国王,从而排除詹姆士二世的子孙复位的可能性。辉格党领袖沃波尔成为内阁制政府(首相和部长同时也是立法机构成员的制度)的第一个首相和设计师。他通过小心操纵,总是使下议院的多数支持他。他避免在可能使他失去多数的问题上进行争论。因此,他开始承认内阁向议会多数负责的原则,这一原则成为内阁制政府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选择与他一致的人为同事和摆脱与他不一致的人,他发展了内阁的概
20、念:内阁是一个阁员相互间负有义务、对首相负有义务,并有责任遵循同一政策和集体进退的机构。所以,议会不仅类似大陆帝国议会和三级会议的代议机构或审议机构,而且还9是一个产生有效行政机关的机构。没有议会,无论代议制政府还是其他任何政府都不能存在。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对各自国家的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历史上也有贵族等级制。大约 3000 年前,就有了周天子分封公、侯、伯、子、男等诸侯国的范例。可自秦朝以降,中国古代显贵始终缺少一个类似于不
21、列颠议会的特权机构,不容易形成具有严格等级、相对连贯性和群体实力的贵族体制。而在中古的英国,却由于贵族屡屡比较适度的挑战和制约行为,形成了对君权的掣肘。况且,这些起初带有偶然性的做法,后因频繁出现而具有宪法的含义,终于演变成制度,成为一笔丰硕的政治财富。阎照祥英国贵族史(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以降,中国古代不容易形成贵族体制”的主要原因。10(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中英国“政治财富”的形成过程。课时作业(五) 第 5 讲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间 /40 分钟一、选择题1.17811786 年,美国政府摊派给各州的款项共 1500 万美元,各州共交纳 2419000 美元,佐治亚州和北
22、卡罗来纳州分文未交。因此政府财政非常困难,为了支付战争费用和其他开支不得不大量举债,大量发行纸币。结果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劳动人民负债累累,社会严重动荡不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体设计的缺陷B.各州权力过大C.政府权力有限D.政府政策失误2.据史料记载,美国有一段时期货币贬值,在许多地方几乎不能流通,公共信用降到极点。政府当时无法获得资源,军队人员不足,难以为军队提供给养,整个国家体制严重失序。导致该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 )A.邦联体制导致中央权力弱小B.胡佛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经济大危机扩展到各个领域D.“分权制衡”降低行政效率3.1778 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
23、宪法应由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自己来制定,然后把它交给政府,而不应该预先由政府制定它,然后把它“恩赐”给人民。如果一个政府能够制定自己的宪法,那么这个政府也就可以任意改变宪法,从而堕落为暴政。这反映出,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 ( )A.反复无常的政府易走向暴政B.制定宪法要遵循民主的程序C.联邦宪法的内容要体现民主D.制宪会议要由地方选举产生114.托克维尔说:“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十三个州就是一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如何设计中央和各州的纵向分权机制,以使国家兼具自由和力量?”美国开国元勋们的做法是推行 ( )A.邦联制 B.联邦制C.共和制 D.三权分立5.美国 17
24、87 年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之文官,受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之弹劾与定谳(yn,审判定罪)时,应受免职处分。”这一规定有利于 (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实现“制约与平衡”原则C.防止中央政府专权D.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6.2016 年 9 月 29 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投票推翻了时任总统奥巴马对“911 法案”的否决。“911 法案”是由国会起草的允许“911”恐怖袭击事件受害者及家属起诉沙特阿拉伯政府的一部法案。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将被迫辞职7.19 世纪初,美国建立华盛顿哥伦比
25、亚特区时,国会根本没有考虑单独给最高法院盖办公楼,仅在国会大厦的一楼给它留了一个房间。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司法部门权力比较弱小B.司法权从属于立法权C.联邦宪法没有得到落实D.不重视法律制度建设8.在 2016 年 11 月 8 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选举的同时,众议院全部 435 个席位及参议院 100个议席也进行了改选。美国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体现了 ( )A.联邦体制原则 B.总统中心原则C.国会中心原则 D.主权在民原则9.有人认为,1787 年“美国的宪法运动不是民主革命和反英体制的结果,而是对民主强烈反作用的结果”。对这一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 )A.民主政治的建立基于对个人自由的
26、尊重B.1787 年宪法含有分权制衡的民主色彩12C.1787 年宪法在选举权上表现出了民主性D.1787 年宪法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社会基础10.1787 年宪法完成了美国的政治统一,促进了美国领土的开拓,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从更深的层次来说,是因为该宪法 ( )A.消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因素B.贯彻了三权分立的近代民主政治原则C.明确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D.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及大小州之间的关系11.1934 年 6 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案规定: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
27、修改。这一规定反映出 ( )A.美国政治制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B.美国立法机构服从于行政机构C.美国总统行使外交权将不受限制D.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遭到破坏12.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普选票数比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多近 34 万票,选举人票希拉里比特朗普少 74 票,希拉里输掉了选举。这反映了 ( )A.美国人不相信普选制B.选举人制不反映民意C.以精英政治制衡普选D.美国制度核心是制衡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本宪法和依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概应成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都应依此审判,不管州宪法和法
28、律中有无与之相抵触的规定。摘编自 1787 年宪法第六条材料二 联邦中央对各州所处的最高地位,不是纯粹联邦制下联邦中央对各州应有的地位可比,而是近乎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所处的地位了。摘编自曹绍镰美国联邦制演变中的两个问题13材料三 1832 年,南卡罗来纳州因不满联邦政府的保护关税政策,州议会通过法律进行抵制,公然拒绝联邦政府在该州征收关税,并以脱离联邦相威胁。针对南卡罗来纳州的分裂活动,联邦政府迅速采取措施。杰克逊总统根据宪法授权,立即向南卡罗来纳州增派联邦军队。同时,国会亦通过两项法律。一项是妥协税法,将关税税率在 10 年内递减到原税率的 20%,以缓和南卡罗来纳州的对抗情绪;另
29、一项是武力法案,授权总统使用武力执行关税法,实际上是用武力制止分裂。在联邦政府的强大压力下,南卡罗来纳州议会撤销了抵制法令。摘编自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 1787 年宪法第六条规定的内容及其目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绍镰在评价美国联邦制时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14(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联邦制的历史作用。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麦迪逊说:美国政治
30、体制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麦迪逊所说的“双向平衡机制”的理解。(说明:选择一个方面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课时作业(六) 第 6 讲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时间 /40 分钟一、选择题1.法兰西的共和之路艰难曲折,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如下图所示。下列各项能够对这一现象作出全面准确解释的是 ( )15A.启蒙思想对法国的影响不断深入B.封建残余势力复辟导致艰难曲折C.各派政治力量之间斗争异常激烈D.外国势力干涉打断了民主化进程2.自 1789 年人权宣言发表后,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出台了 11 部宪法。这
31、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 1875 年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 65 年。这主要是因为 ( )A.总统权力被有效限制B.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C.人权诉求的不断满足D.资产阶级革命较为彻底3.法国 1875 年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人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这说明 ( )A.该宪法是激烈斗争的产物B.左派的宪政主张没有实现C.温和的右派主张君主专制D.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热情不高4.从 1870 年到 1940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内阁变动频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
32、时间约为 8 个月。这主要是因为 ( )A.内阁对议会未形成制衡B.总统操纵了国民议会C.法国两大政党轮流组阁D.法国政局长期不稳定165.恩格斯曾说:“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终建立毕竟使法国工人有了一个基础,可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并且在将来不是为他人的利益而是为它本身的利益进行战斗。”这表明 ( )A.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B.法国已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C.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进行D.工人阶级推动了共和政体的建立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限制。与英国相比,此规定的政治影响是 ( )A.使总统权力进一步扩
33、大B.使议会的权力急剧膨胀C.有助于权力结构的制衡D.导致倒阁现象频繁发生7.1862 年,俾斯麦在议会中说:“只要看一眼地图就清楚,普鲁士瘦长的身躯不可能单独地、较长地承担确保德意志安全的军备,这必须由所有德意志人来承担。”俾斯麦的这段话说明 ( )A.德意志地区主要是由普鲁士及其邦国构成B.德国统一必须由奥地利和普鲁士共同完成C.必须完成德意志统一以武力维护国家安全D.资产阶级和议会是德意志统一的主要力量8.1850 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A.用代议制粉饰封
34、建君主专制B.已具备近代民主政治的某些特征C.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9.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能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帝国内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威廉一世只得宣布自己为“德意志皇帝”,在国内事务上作为普鲁士国王主持联邦议会。而且俾斯麦这位德意志帝国的创立者从一开始就确认了“皇帝在原则上不享受高于各国王的优先地位”。这充分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内 ( )A.皇帝与宰相之间形成权力制衡关系B.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17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体制D.政治架构考虑到长期分裂的历史因素10.1871 年威廉一世加冕前夜,他对成为“德意志
35、皇帝”持很大保留意见,他希望接受的皇帝称号是“德国皇帝”。与前者相比,后一个称号更为威严,但包含对非普鲁士地区行使君主权力的意味。这表明德意志帝国即将实行 ( )A.联邦制 B.君主专制C.君主立宪制 D.民主共和制11.下图是 1890 年英国杂志刊登的题为放下方向舵的时事漫画,讲述的是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辞职的大事。根据当时德国政治体制,你认为最有可能让他辞职的是 ( )A.皇帝 B.内阁C.帝国议会 D.联邦议会12.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政治仍“受着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以普鲁士为例,1910 年 11 个高级行政长官中有 10 个保持在贵族手中,此外,64%的行
36、政专员和 57%的县长也都是贵族。由此可以得知,德国 ( )A.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缓慢B.政治现代化充满艰难C.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D.普鲁士操纵帝国政权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法国)在与欧洲其他强国争霸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统一的民族国家形成之后,法国的现代化道路曲折而漫长。由于法国特有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浪漫的文化特征,也由于法国的历史和现实传统,法国没有选择渐进式的现代化方式,而是采用了非此即彼的极端手段,用激进革命的方法实施政治现代化,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西欧卷18材料二 与西欧许多国家相比,德意志的现代化进程启动相对较晚,直到 1
37、9 世纪初才真正开始向现代的迈进。在德意志现代化的启动和展开过程中,普鲁士德国的统治集团始终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其中的远见卓识者为了维护传统统治体制,一再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促进现代化,由此形成了一种防御性的现代化模式。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西欧卷材料三 就现代化的进程和结果而言,美国的历史无疑是一部成功的记录。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之初,欧洲移民及其后裔力图按照他们所熟悉的模式来重建社会;然而,北美不同的环境和其他条件,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打算,对来自母国的观念、制度和方式加以创造性的转化,逐渐建成了一个与母国不完全相同的社会。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北美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38、学知识,指出法国政治现代化以革命方式展开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历史和现实传统”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鲁士在德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主导作用,并且分析“防御性的现代化模式”是如何“维护传统统治体制”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创造性的转化”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成功的记录”。(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近代欧美各国不同的民主政治走向的共同因素。19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从洛克提出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以来,这一原则一直被西方政治学界奉为圭臬。在国家问题上,美国政治承认国家存在的必要性,但把国家看作人类过一种共同
39、的、有秩序的生活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为了将这种必要的代价限定在较小程度,美国政治致力于限制国家的权力和职能。“限制的途径有两种:第一,以分权的方式造成国家权力机构之间的内部制衡,从而防止出现专断权力;第二,限制国家权力的活动空间,强调个人与公民社会的权利。”简言之,就是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宪政体制,同时使政府的权力向社会扩散。限制国家权力的种种措施又反过来成为政府决策效率不高的制度基础。据美国政府与政治等整理结合材料与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主制度构想与西方国家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课时作业(三)1.C 解析
40、 根据材料“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并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参政方式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直接民主源于小国寡民的特征,故选 C。根据材料“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可知反映的是雅典民主的内容,而不是雅典民主的局限性,A 项错误;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实现,故保证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是材料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现象,B 项错误;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核心思想,D项错误。2.A 解析 公元前 6 世纪初,梭伦
41、在雅典推行改革,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与材料中“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相符,故选A。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使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受益最大,与材料中“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不符,B 项错误;推行陶片放逐法是公元前 6 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措施,与“梭伦改革”不符,C 项错误;建立五百人议事会同样也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措施,D 项错误。3.D 解析 克利斯提尼改革重划选举区,用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血缘部落,从而摧毁了旧氏族贵族所依托的氏族秩序,故选 D。动摇旧贵族的特权是梭伦改革的影响,A 项错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B 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并未扩大公民的参
42、政权,C 项错误。4.B 解析 材料信息分两层:第一层“民主制的原则是虽然在个人和个人的争论中,法律必须保持对一切人的公平”说明法律保障公民在民主政治上的公平性;第二层“法律对于美德的要求,也是必须承认的;同时,一个公民只要在某种方面是杰出的,就得优先给予公职”说明在民主政治中,对于具备美德和突出功绩的公民要给予优先权。结合两层信息可知,伯利克里主张精英政治与民主政治的结合。B 项是对材料两层信息的结合,正确;A 项仅体现出材料中一层信息,错误;C 项与题意不符,错误;D 项中“极权政治”与题意不符,错误。5.B 解析 从材料中“任命极力反对远征的尼西阿斯为远征军三位指挥官之一”可知,雅典实行
43、的直接民主容易造成决策失误,故选 B。材料仅体现出雅典远征西西里一次军事行动,不能反映出民主对军事的影响弊大于利,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陪审法庭监督公民大会的内容,C 项错误;公民大会由所有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组成,包括士兵,D 项错误。6.A 解析 据材料“要担任他所在区域或部落的官员,他每年平均有两次要担任审判官,所有的公民在他的一生中至少有两次参加五百人议事会的机会。如果被人投票选中或抽签20抽出了自己,他更可任城邦中的执政官:长官、将军、民政官”可以看出这体现了公民机会的均等性,但没有谈到公民个人的能力能否胜任其担任的职务,从而使这种政治实践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准上,故 A 项正确;材料提
44、到了公民的义务,并没有体现公民参政的热情,故 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公民政治分工的问题,故 C 项错误;材料的主体是“公民”,故 D 项错误。7.D 解析 材料“故意伤人肢体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说明十二铜表法保留了同态复仇的原始古老习俗,故选 D。根据材料可知,故意伤人者受到了惩罚,这不是中立主义的特点,A 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贵族的特权问题,B 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并非罗马法学成熟的标志,C 项错误。8.C 解析 根据材料中公民有上诉权且可以成为祭司团成员的内容可知,古罗马重视维护公民的权益,故选 C。材料反映的是古罗马对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没有体现罗马法的普遍公正性,
45、A 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表明祭司具有法律特权,B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祭司团成员半数应为平民,没有反映祭司的司法权受到削弱,D 项错误。9.C 解析 由材料“罗马各行省的社会关系愈益接近首都和意大利的社会关系”可见,整个罗马都按照首都的形式来确认社会关系,能够保证这种关系的只有罗马法,而罗马法此时已发展成为万民法,这使整个罗马和首都有着同样的法律适用主体,故选 C。根据所学可知,在古罗马扩张过程中,民族关系越来越复杂,与题意不符,A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贵族和平民的矛盾,B 项错误;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会使民族关系、阶级关系更加复杂,D 项错误。10.A 解析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再到查士丁尼民法
46、大全,包含了古罗马时代的所有法律,内容空前完善,当时的任何事件均可从中找到适用的法律,故选 A。万民法出现后,罗马法适用的主体已达到罗马统治时期的最大范围,B 项错误;罗马法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奴隶是不受罗马法保护的,C 项错误;经过不断发展,罗马法已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D 项错误。11.C 解析 从“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来看,罗马法的制定体现了自然法的精神,如人生而平等,故选 C。从“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来看,罗马法学家继承的并不是法律条文,A 项错误;B 项说法本身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法司法程序的进步性,D 项错误。12.B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47、,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并不都是优良的,故选 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并没有特别说明其为近代民主制奠定了基础,A 项错误;据材料“绝对权力的观念,皇帝的观念,秩序与臣服的原则,这些都是罗马遗传给欧洲文明的要素”得不出罗马法为君主专制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个结论,C 项错误;“近代欧洲文明都源于罗马的原则”的说法太绝对,D 项错误。13.(1)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利于防止行政部门的专权;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君主专制。(2)特点:各部门权限不明;各部门间权力交错;缺乏具有绝对权威的决策机构。(3)同:都体现了权力部门间的分工和制约。异
48、:中国唐代三省制的部门分工权限明确,而古代雅典各部门的权力相互交错;中国古代只是行政决策机构的分工与制约,而古代雅典则是国家各机构间的分工与制约。解析 第(1)问,从效果、部门关系、对君权的影响等方面回答。第(2)问,据材料二“虽有分工,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且权力互相交错”得出各部门权限不明且各部门间权力交错;21据材料二“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得出缺乏具有绝对权威的决策机构。第(3)问,“同”立足制约回答,“异”从行政决策和国家机构方面回答。14.(1)中国古代法律:援礼入法,德主刑辅;将人伦纲常的内容法律化;刑罚内容彰显人道主义关怀。罗马法:法制理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区分故意犯罪和
49、过失犯罪;按社会地位确定刑罚;重私法、轻公法。(2)不同政治环境不同:中国长期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国家,法律为专制统治服务;古罗马较长时期处于共和国阶段,平民力量强大。经济基础不同:中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古罗马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活跃。思想文化力量不同: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具有民本主义传统;古代罗马则是宗教思想影响政治生活。价值:对东西方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人类法制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意义:借鉴古代法律的优秀成果,完善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解析 第(1)问,中国古代法律的特征立足人伦角度分析,罗马法的特征立足法制角度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政治(专制、共和)、经济基础(农业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思想(儒家思想、宗教思想)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第二小问,从对东西方法制建设的作用、是人类法制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的角度进行分析。第(3)问,从借鉴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回答。课时作业(四)1.B 解析 “光荣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