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作业新人教版201901184234.docx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97008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作业新人教版20190118423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作业新人教版20190118423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作业新人教版20190118423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作业新人教版20190118423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作业新人教版20190118423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5 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作业(十二) 第 12 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时间 /40 分钟一、选择题1.作为武器的图书中记载:“1944 年 6 月 6 日,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几天后,美国将无数箱图书运抵诺曼底,发往法国各地书店。随后,数以万计的美国图书陆续到达,发往整个欧洲。”美国运输图书的主要目的是( )A.扩张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力B.争夺原德占区的图书市场份额C.为击败德国法西斯提供思想武器D.为盟军前线将士提供文化休闲2.自 1950 年开始,美国先后在联邦德国、摩洛哥、希腊、菲律宾、夏威夷等地以及东地中海、北太平洋

2、航行的船只上建立大功率的广播站,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广播。美国此举意在( )A.重塑国际形象 B.强化反共宣传C.扩大海外市场 D.维护地区和平3.二战后,美国认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材料反映美国的本质意图是 ( )A.稳定欧洲资本主义制度B.遏制共产主义C.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D.称霸世界4.1947 年,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处处长乔治凯南发表文章指出,苏联政策的重点是“确保在世界权力大势中每一个角落和隙缝,它都有一份。但是,如果它发觉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也能在哲学上接受它们,自我调适。且我们见不到苏联心理上有任何痕迹

3、,透露这些目标必须在任何特定时间去达成”。乔治凯南意在说明 ( )A.苏联制度是不合法统的B.对外强硬源自苏联哲学C.美国遏制苏联的必要性2D.苏联对外部世界有敌意5.二战后,西欧各国在战争中遭受严重创伤,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有资格为其他国家恢复经济而分担成本,它们在某些贸易上存在互补,但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互补性贸易。此现象可以解释西欧 ( )A.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B.接受美国援助有必要性C.不愿接受马歇尔计划D.经济发展必须重新起步6.1948 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姬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

4、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 ( )A.基本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B.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C.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目的D.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7.1959 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绝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引起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强烈不满。这表明,当时 ( )A.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需打开苏联市场B.苏联轻工业发达,须竭力保护本国市场C.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的意识形态对立D.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8.下图所示局面的出现 ( )A.标志“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B.朝鲜半岛政

5、治分裂的开始C.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确立3D.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9.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党的领导人彼得谢列斯特在 1962 年 11 月的日记中写道:“我们当时处在战争的边缘。总而言之,我们制造了这种无法收拾的军事紧张局势,然后又想从中脱身。”日记中谈及的是 ( )A.华约的建立 B.朝鲜战争爆发 C.越南战争爆发 D.古巴导弹危机10.1963 年 6 月下旬,美国总统肯尼迪访问西柏林,并发表了一段著名的演讲:“两千多年前,人们说的最自豪的一句话是我是罗马公民。今天,在这个自由的世界,最自豪的一句话当属我是柏林人,我也以我是柏林人而感到自豪!”一时间掌声、欢呼声不断。肯尼迪的演讲 ( )A

6、.有意深化与苏联的矛盾B.给胶着的“冷战”降温C.表达了美欧处于同一阵线D.炫耀了其经济实力11.大国交战函数“P=(1F)(1G)”意为:两极实力的悬殊程度(1F)、多边与两极的实力悬殊程度(1G)均与两极直接交战的可能性(P)成正比关系。据此,下列对国际格局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在两极多边格局中,争霸的大国会尽可能避免正面交战B.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则大国之间一定发生热战C.20 世纪后半期,世界格局一直是美苏争霸D.多边力量逐渐强大即多极化趋势加强,则美苏(俄)对决的可能性迅速增大12.下表所示为 20 世纪 5090 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其反映了 ( )时期 关

7、系5060 年代 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6070 年代 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7080 年代 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8090 年代 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A.中美苏日四国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B.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4C.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D.远东太平洋地区经济区域化向纵深发展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44 年 7 月 14 日,苏联驻美大使葛罗米柯向莫洛托夫递交了一份关于苏美关系的报告。这份报告对战后苏美关系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对战后苏美两国进行经济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分析。葛罗米柯认为,战后苏美两国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

8、济上都能够继续保持合作。两国在经济上有着共同的利益,苏联在一定的时期内需要向美国购买设备来恢复经济,而战后美国需要苏联的市场,美国工业的发展也需要从苏联进口一些原料。苏美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将会为两国在战后的合作关系提供牢固的基础。葛罗米柯还认为,战后,苏联能够从美国获取大量贷款。为了从美国获取大量的经济贷款,1945 年 1 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正式向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提出向苏联提供贷款的要求,贷款总金额为 60 亿美元,用于购买机器制造产品和工业设备。材料二 为了建立健全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罗斯福政府支持把苏联纳入战后新的世界经济体系美国财政部在制定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时候,考虑了苏联和其他社

9、会主义国家的迫切需要,并建议国会批准拨给苏联数十亿美元的重建资金。它们把对外经济援助看作是战后实现美国政治目的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材料三 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于 1945 年夏提交给国会的备忘录中指出,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来说,美国都没有在战后继续向苏联提供经济援助的理由。乔治凯南担心苏联利用美国的经济援助来加速自己军事工业的发展,对美国构成威胁,“就像德国和日本一样”。乔治凯南的这种观点得到了部分议员和军方的支持。1947 年 12 月 17 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再次决定:“美国的安全需要立即、无限期地停止向苏联及其附庸国出口美国的短缺物资和有助于增强苏联军事潜力的物资。”以上材料均摘

10、自崔海智战后苏美经济合作尝试的失败(1)据材料一、二,指出二战后期的美苏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2)与材料一、二比,材料三所示的美国对美苏关系的基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5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以下是有关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图(a)为苏联漫画,漫画标题为美国最新战车(1947 年),图中文字是财政贷款。图(b)为英国漫画,漫画中一个英国妇女脚踩着高跷,两只高跷上分别写着“MARSHALL”(马歇尔)和“AID”(援助),她前面的英文是“BETTERSTANDARDOFLIFE”(更美好的生活)。图(a) 图(b)比较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

11、识,指出创作者设计意图的不同,并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评析。课时作业(十三) 第 13 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时间 /40 分钟一、选择题1.在欧洲一体化中是建立“邦联主义”还是“联邦主义”,戴高乐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前后不一。二战后期,他几次说过要建立一个欧洲联邦,但 20 世纪 50 年代初,他却强调坚持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欧洲邦联。戴高乐态度变化主要是因为 ( )A.苏联对西欧威胁的增强B.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C.联邦德国经济实力增强D.英国政府的政治施压2.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说:“多亏莫内(法国国际问题顾问)为了切实排除联邦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他们促使联邦德国接受了欧洲共同体的

12、思想。”可见,联邦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 ( )A.国家战略需要 B.吸取历史教训6C.摆脱美苏控制 D.改善周边环境3.二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主要指令如下。人权指令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社会改革指令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经济机构民主化经济改革指令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神道指令 国家与神道分离开除公职指令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材料反映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是 ( )A.促进日本非军事化与民主化B.控制日本,以对苏“冷战”C.清除日本封建主义残余势力D.遏制与孤立中国政府4.“2001 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声明

13、: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该材料表明日本 ( )A.国民经济获得持续增长B.要求获得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日本民众与国际社会对立情绪增长5.1970 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中关于经济部分的章节超过了政治部分,此后的各次会议,经济问题都被列入重要议程,并为此专门发表宣言。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政治奋斗目标已趋向完成B.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C.遭到超级大国的分裂破坏D.逐步背离了其成立初期的宗旨6.20 世纪 60 年代,苏联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分成“进步的”和“反动的”,

14、蓄意分裂不结盟运动;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把自己打扮成不结盟运动的“朋友和战友”。 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 )7A.不结盟运动国际影响力增强B.苏联在争霸中处于劣势地位C.美国与不结盟运动联系密切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7.以下是某一著作目录的部分内容,它反映出该著作的核心议题是 ( )一、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但受到其他力量的制约二、欧洲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了欧盟的国际地位三、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四、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经济好转,国际地位改善五、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和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六、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国际地位日益提高A.区

15、域集团化趋势增强B.经济政治多极化出现C.多个发展极下的世界D.雅尔塔体系形势复杂8.“冷战”结束后,有些政治评论员对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态度由批评转为赞扬,称赞它们具有控制军事冲突升级的能力。这是因为当时 ( )A.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大国对抗的危险已消失C.安理会的作用增强D.破坏稳定的新因素出现9.据统计,到 1993 年,联合国已向十多个国家派驻维和部队,人数达 10 万之众。联柬机构(联合国托管柬埔寨)实际上控制了柬埔寨的军事、外交、财政和治安大权。这从侧面说明了 ( )A.当今世界需要重新审视民族国家的主权问题B.“冷战”后联合国已具有绝对权威C.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

16、家面临着主权危机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10.在“冷战”结束后的亚太地区,俄罗斯国力锐减,日本综合国力下降,与此同时,东盟、印度的力量迅速壮大,成为“冷战”后亚太政治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这反映出“冷战”结束 ( )8A.有利于遏制大国的霸权主义B.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健康发展C.为区域力量发展提供了机遇D.对亚太地区的发展更为有利11.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这说明 ( )A.美国不再谋求单边霸权主义B.多极化趋势得到一定的认可C.经济全球化推动大国间合作D.单方面制

17、裁给美国带来灾难12.在构成未来多极结构的各种战略力量中,不仅有全球性大国,也有地区性大国;不仅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发展中大国;不仅有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国家,也有以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材料反映出世界格局的发展 ( )A.体现多样性和复杂性B.导致利益的重新分配C.缺乏稳定的根基支撑D.调整了大国间的关系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戴高乐执政后,进一步将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使法国经济不断得到恢复。1953 年到 1961 年,法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 75%,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中,法国所占比重由 1947 年的 4%上升至 1962

18、 年的 5.9%,超过其战前比重。摘编自武进独立外交与大国地位戴高乐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材料二 戴高乐认为,“如果不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欧洲,欧洲就将成为美苏窥伺的地方,成为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战场”,主张欧洲联合自成一极,形成第三种力量,以便结束两极分治世界的局面。“决定世界命运的是从大西洋一直到乌拉尔的欧洲,即整个欧洲”。对戴高乐来说,欧洲联合是振兴法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又是恢复大国地位的重要途径。1963 年,(法国、联邦德国)两国政府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法国、联邦德国结盟,构成了西欧联合的基础和推动西欧共同体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摘编自袁红试析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19、,说明二战后法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9(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法德合作形成的背景和影响。14.自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的霸权开始失能,其过程跌宕起伏,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大事记(部分)1963 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1968 年,民权运动领导人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19681971 年,美国先后发生六次美元危机。1972 年,“水门事件”爆发,直接导致 1974 年尼克松总统辞职。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霸权又得到加强。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综合国力在“冷战”后确实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另一方面

20、,而且是更主要的方面,在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的衰落美国的实力虽然有大幅度提升,但与二战后初期不可同日而语。在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之时,欧盟、中国的实力也都有引人注目的提升所以,当今世界并不是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刘建飞美国霸权失能与世界多极化趋势初现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造成美国霸权失能的内外因素。10(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霸权加强的原因并指出国际格局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美国霸权失能与多极化趋势的关系。11课时作业(十二)1.A 解析 据材料“美国将无数箱图书运抵诺曼底,发往法国各地书店。随后,数以万计的美国图书陆续到达,发往整个欧洲”可知,美国运

21、输图书的主要目的是扩张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力,故选 A。B 项不是美国运输图书的主要目的,错误;C 项是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错误;材料中“数以万计的美国图书陆续到达,发往整个欧洲”是为了扩张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力,而不是为盟军前线将士提供文化休闲,D 项错误。2.B 解析1950 年是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广播是为了进行舆论宣传,对抗共产主义,故选 B。美国在二战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无须重塑国际形象,A 项错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C 项错误;美国在世界各地进行广播是为了进行舆论宣传,对抗共产主义,不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D 项错误

22、。3.D 解析 二战后,遏制共产主义是美国的目的,但其本质意图依然是称霸世界,故选 D,排除 B。根据题目中“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可知,稳定欧洲资本主义制度是手段,A 项错误;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是手段,C 项错误。4.C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乔治凯南认为苏联意图对外扩张,结合“1947 年”可知,乔治凯南意在提醒美国政府有遏制苏联扩张的必要性,故选 C。材料内容未涉及苏联制度,A项错误;B 项内容非材料中乔治凯南的意图,B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对外部世界并非有敌意,而是意图对外扩张,D 项错误。5.B 解析 题干材料说明,欧洲内部无法承担起恢复经济的重

23、任,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外来的援助上,马歇尔计划适应了这种要求,故选 B。材料没有说明欧洲经济的不平衡性,A 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西欧对马歇尔计划的反对,C 项错误;材料着重叙述了西欧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强调外援的必要性,D 项错误。6.B 解析 材料中“美国电影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姬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体现了电影成为美国实施“冷战”的工具,故选B。材料无法体现出美国电影是否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A 项错误;美国电影进军欧洲也有对市场的考虑,而不是完全出于政治目的,C 项错误;“

24、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的说法过于绝对,D 项错误。7.C 解析 展览会本是经济交流,但却引起了赫鲁晓夫和尼克松的冲突,这说明美苏两国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影响了经济文化交流,故选 C。1959 年,美国的霸主地位并未动摇,A 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的轻工业长期落后,B 项错误;展览会并不能体现美苏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对立,D 项错误。8.D 解析 根据图中“1953 年形成的军事停火线”可知,这一时期朝鲜战争已结束,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形成对峙局面,故选 D。根据图片形状及图中提到的“1953年形成的军事停火线”可知,该图是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军事停火线,朝鲜战争是“冷战

25、”期间的“热战”表现,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 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扶持下,朝鲜半岛南北分别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B 项错误;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的标志是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 项错误。9.D 解析 由“1962 年 11 月的日记中写道:我们当时处在战争的边缘。总而言之,我们制造了这种无法收拾的军事紧张局势”可知是古巴导弹危机,故选 D。华约的建立是在1955 年,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A 项错误;朝鲜战争爆发是在 1950 年,B 项错误;越南战争爆发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C 项错误。1210.C 解析 肯尼迪的演讲客观上会加剧美苏之间的矛盾,意在加强美

26、欧关系,表达了美欧处于同一阵线,而不是有意深化与苏联的矛盾,故选 C,排除 A。肯尼迪的演讲只能使胶着的“冷战”升温,B 项错误;肯尼迪的演讲没有涉及经济问题,D 项错误。11.A 解析 两极实力的悬殊程度(1F)越大,两极直接交战的可能性(P)就越大,实力越接近的大国,越不可能正面交战,更何况多边实力有可能“渔翁得利”,利用大国的两败俱伤一跃成为新的大国,因此争霸的大国会尽可能避免正面交战,故选 A。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只能说明直接交战的可能性(P)增加,错在“一定发生热战”,B 项错误;20 世纪后半期的格局是两极多边格局,不仅仅是美苏争霸,C 项错误;多边力量逐渐强大即多极化趋

27、势加强,多边与两极的实力悬殊程度(1G)减小,根据函数 P=(1F)(1G)可以看出,美苏(俄)对决的可能性减少,D 项错误。12.C 解析 据材料可得出,影响 20 世纪 5090 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演进最关键的因素是国家利益,故选 C。经济因素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A 项错误;意识形态的分歧影响了亚太地区的局势,但不是“主导”,B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经济区域化的发展问题,D 项错误。13.(1)关系:盟友、合作。原因: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美苏两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有合作的可能和必要;二战后期的一系列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2)变

28、化:由合作到遏制(或由盟友到对手)。影响:“冷战”开始,两大阵营对峙局面逐渐形成;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对立。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战后苏美两国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都能够继续保持合作”和材料二“罗斯福政府支持把苏联纳入战后新的世界经济体系”等可知美苏是盟友和合作关系;第二小问,从二战后期世界力量对比、两国合作的基础以及雅尔塔体系等方面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立即、无限期地停止向苏联及其附庸国出口物资”得出美国对苏联由合作变为遏制;第二小问,从政治上两极格局的形成、经济上两大经济体系的对抗等方面来分析。14.不同:图(a),揭露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29、;图(b),肯定马歇尔计划的作用。评析:同意图(a)观点。马歇尔计划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通过给西欧各国提供大量资金和物资援助,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共产主义,巩固了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同意图(b)观点。马歇尔计划给西欧各国提供了大量资金和物资援助,解决了一些国家的燃眉之急,促进了西欧的经济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秩序。解析 第一小问,可以从漫画的出处分析,针对苏联漫画指出其实质,针对英国漫画指出其客观作用。第二小问,如果选择第一个观点,可以从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方面分析,其本质是为了遏制苏联,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如果选择第二个观点,则可以从马歇尔计划的客观作用方面评析

30、,说明其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苏,巩固了资本主义秩序。课时作业(十三)131.C 解析 联邦德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使戴高乐更加坚持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故选 C。戴高乐在欧洲一体化中的主张由联邦到邦联的变化更加强调国家主权,可知这与苏联对西欧的威胁无关,A 项错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不是戴高乐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B 项错误;英国政府的政治施压与材料无关,D 项错误。2.A 解析 据材料“为了切实排除联邦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可知,联邦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国家战略需要,故选 A。B 项与材料“为了切实排除联邦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不符,错误;C 项与材料“为了切实排除联邦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

31、潭”不符,错误;D 项与材料“为了切实排除联邦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不符,错误。3.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人权指令”可知,日本推行非军事化措施,根据材料中“社会改革指令”和侧重于经济等方面的改革,说明推动民主化发展,故选 A。材料并未体现出美国对日本的控制,B 项错误;材料中进行民主化改革,但其目的并不是完全清除封建残余势力,保留了天皇,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推动日本的民主化改革,与遏制和孤立中国政府无关,D 项错误。4.C 解析 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出日本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A 项错误;日本要求获得的是安理会

32、常任理事国席位,B 项错误;“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并不等于“对立情绪增长”,D 项错误。5.B 解析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影响,因此这一时期增加经济问题的议案,主要是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故选 B。当时的世界仍然是两极对峙格局,因此不结盟运动的政治目标并未完成,A 项错误;不结盟运动遭到超级大国的分裂破坏材料中没有反映,C 项错误;不结盟运动成立的宗旨是独立、自主、不结盟,其推动构建新的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符合其宗旨,D 项错误。6.A 解析 根据材料“20 世纪 60 年代进步的和反动的20 世纪 70

33、 年代后期朋友和战友”,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不结盟运动国际影响力增强,故选 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苏联在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B 项错误;美国与不结盟运动联系密切与史实不符,C 项错误;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不符,D 项错误。7.C 解析 材料中,美国力量受到制约,欧洲、日本、俄罗斯、不结盟运动、中国在实力上体现出多极化不断增强的趋势,故选 C。材料中,欧洲一体化体现出区域集团化的重要性,但无法反映目录整体核心议题,A 项错误;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不能体现政治多极化,B 项错误;材料中有俄

34、罗斯的内容,说明“冷战”已结束,雅尔塔体系已崩溃,D 项错误。8.D 解析 随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破坏稳定的新因素出现,如大国强权、恐怖主义等,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出现军事冲突升级的趋势,故选 D。“冷战”结束后,区域集团化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而政治上出现的则是“一超多强”的格局,A 项错误;“冷战”结束后,大国对抗危险的消失,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而不是导致军事冲突升级的现象出现,B 项错误;安理会的作用增强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而不会引发军事冲突升级,C 项错误。9.A 解析 据材料“实际上控制了柬埔寨的军事、外交、财政和治安大权”可知,从侧面体现了当今世界需要重新审视民族国家的主权问

35、题,即除政治以外的其他主权,故 A 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联合国的作用,但不能体现联合国在世界上具有绝对权威,故 B 项错误;材料与经济全球化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故 D 项错误。10.C 解析 为区域力量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材料中“东盟、印度的力量迅速壮大,成为冷战后亚太政治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相符,故选 C。“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出14“一超多强”的格局,材料中没有涉及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A 项错误;材料中“冷战后亚太政治格局”不等于整个世界格局,B 项错误;和平稳定更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发展,而材料中“综合国力下降力量迅速壮大”未涉及和平稳定,D 项错误。1

36、1.B 解析 材料“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说明,作者不认同美国的单极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认可,故选 B。材料不是说明美国的政治意图,A 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经济全球化问题,C 项错误;D 项未真正体现作者的意图,错误。12.A 解析 根据材料“在构成未来多极结构的各种战略力量中,不仅有全球性大国,也有地区性大国;不仅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发展中大国;不仅有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国家,也有以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可知,世界格局的发展体现了多样性和复杂性,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利益的分配,B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

37、世界格局发展的根基支撑,C 项错误;材料没有突出世界格局的发展会调整大国间的关系,D 项错误。13.(1)原因: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的促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有化政策的推行;政局相对稳定;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科技、教育的重视。(2)背景:美苏“冷战”的威胁;法国发展经济的需要;联邦德国积极谋求与法国和解;提高欧洲国际地位的需要。影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西欧的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法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为后来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奠定了基础。解析 第(1)问,材料一中“进一步将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体现出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科技、教育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

38、,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整(国有化政策)等方面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两极格局下对付来自美苏“冷战”的威胁,提高欧洲国际地位的需要,以及双方的努力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对西欧国家的影响是加速其一体化进程;对资本主义阵营的影响是动摇美国霸主地位,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是冲击了两极格局。14.(1)内部:美元危机;矛盾重重。外部:不结盟运动兴起;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中国振兴。(2)原因:美国综合国力提升;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的衰落。特点:暂时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关系:相互影响。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美国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大事记,总结美国霸权失能的内部原因;结合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史实,可归纳造成美国霸权失能的外部因素。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二“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综合国力在冷战后确实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另一方面,而且是主要的方面,在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的衰落”可知美国霸权加强的原因;第二小问,从“在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之时,欧盟、中国的实力也都有引人注目的提升”可知,国际格局的特点是暂时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第三小问,结合两则材料内容,可知美国霸权失能与多极化趋势是互相影响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