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速读和筛选课文信息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能够分段、归纳段意和内容要点;理清文中的说明顺序;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及对说明事物的作用;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3情感、态度、价值观:力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教学设想: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科普文,属事理说明文。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因此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为了体现其条理性、生动性,教学中,通过朗读及优美的大自然画面,让学生感受
2、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展示层次清晰的课文内容的投影,引导学生理解说明的条理性;同时创设情景,启发学生自我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难点:本文运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事物,其作用何在,这是学习的难点。采用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扫除字词障碍。教学时间:2011 年 6 月 2 日至 3 日 教研组长签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进行交流,用语言表情达意,那么大自然有它自己的语言吗?请看这张图片,布谷鸟在干什么?(图片放映)其实,四季更替、花香鸟语、草木枯荣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我们来学习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首先来认识一下这
3、位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分不开的。- 2 -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大自然向我们说了很多。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一番 给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用 5 分钟时间快读一遍,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准备抢答 1,“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这篇课文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 2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5、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2、听读完后,学生回答问题。明确:A“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4、,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作用:把大自然人格化,这一说法巧妙、形象,能吸引读者。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C、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D、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穿插问题) 四个因素可以互换吗?它们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写?归纳:,不能。按逻辑顺序,由主到次,由空间因素到时间因素来安排的。E、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时间;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3、请同学们依据以上四
5、个问题,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穿插问题)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逻辑顺序4、归纳课文说明的条理性本文采用逻辑顺序,对物候学逐步展开说明,使文章显得有条有理,易于理解、接受。- 3 -大自然的语言除了说明有条理外,说明的语言值得品味。三、品味语言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举例说明。(学生讨论后交流)归纳:(1)说明语言生动、形象运用描写、拟人的写法,加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2)文章语言科学、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
6、言的科学性。例如:A、生动、形象(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融化 萌发 次第 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3)燕子翩然归来。“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显得口语化。(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8)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以上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给人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
7、用词形象、典雅。B、科学、准确(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许多”一词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辞严谨。(2)在说明物候现象的时侯,先分说“植物”和“动物”,再概说“生物”,用词处处都经过推敲。(3)在说明影响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时列出了精确的数字,举出了确切的例子,并把例子加以比较,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同时还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4 -四、课文小结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由浅入深地介绍丰富生动的物候现象,条理分明,逻辑性强。说明语言生动形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两个自然段。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候现象写得有情有感,这种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趣味性。五、课内延伸学完本文,我们知道: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结合实际,畅所欲言。)六、作业1把讨论题写成 200 字左右的文章,结合实际生活,提出自己的观点。2收集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