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85.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974156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8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8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8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8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8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江西省上高二中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 25题,每题 2分,共 5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 ,对国家进行专制统治。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C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D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2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 ;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 A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 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统治者以

2、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 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 3对比商朝形势图和西周分封形势图 ,可分析得出西周( )A分封制是对商代方国制的继承和发展B分封诸侯控制商代残余贵族势力C政治中心东移扩大了疆域 D宗法制是政权、族权和神权结合的产物 4杨 宁 一 曾 说 : “总 体 看 来 , 周 天 子 虽 表 面 上 为 天 下 共 主 , 但 实 际 上 控 制 力 有 限 , 各 诸 侯国 实 际 上 都 是 有 很 大 独 立 性 的 政 治 实 体 。”这 表 明 西 周 作 为 一 代 王 朝 的 最 本 质 特 征 是 ( )A统一性与集权性 B统一性与制衡性 C分散性与松散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

3、5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上述分析说明(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封建社会的君臣政治B西周的君主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C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D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6 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可见,古时婚姻( ) A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 B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C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D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7西周时期,周天子设置卿

4、士协助管理王畿的财政等事务,同时建立了一系列官员选拔和升迁制度。这说明了当时( )A国家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B贵族政治已经形同虚设C蕴含着官僚政治的因素 D奠定中华大一统的基础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一转变的本质特征是( )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B从强调礼制到重视法制C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 D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9政事堂在唐初设于门下省,为宰相议政之所,武周时迁于中书省,改为“中书门下” ,成为朝廷最高权力机构,且中书令实际上成为大权独揽的宰相。据此可知( )A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名存

5、实亡 B宋朝的中书门下体制发端于唐C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的作用削弱 D三省体制下相权反弹威胁皇权10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 ”这反映出宋代( )A皇帝权力的过度膨胀 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 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11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这主要是由于元朝 ( )A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 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 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12东

6、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刺史改州牧,拥有赋政治民之权,州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反映出东汉末年( )A郡县制最终形成 B中央集权得到巩固C已经取消监察制 D刺史职能发生变异13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 。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2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枢密副使 D知府14宋真宗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包拯两次带头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仁宗说:包拯的唾沫星子都

7、溅到我的脸上了,却不得不取消原来的任命。这说明宋朝( )A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B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C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 D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15东汉实行察举制,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16据晋书记载: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 ”材料反映出当时 ( )A品行端正又有真才实学的人容易出任高官 B监察官员有一定的独

8、立性C选拔人才时注重对人物的品评 D注重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17美国学者 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 ”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8唐代中下层官员往往在取得一定的官职或具备攀婚高门的资格之后,才正式结婚,致使其结婚年龄远远晚于官方规定的“男子二十、女子十五” 。该现象的出现表明,唐朝( )A科举发展导致士人晚婚 B士庶通婚较为普遍C官员的特

9、权思想较浓厚 D门第观念依然存在19唐开元四年(716 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 )A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 B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C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D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20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 、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B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10、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21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 ,已类似“汉唐宰辅”了。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这说明( )A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B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C内阁成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 D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22明朝出现海瑞扶棺式的冒死硬谏,海瑞谏嘉靖,几近痛骂,嘉靖帝碍于舆论,无可奈何;官僚集团或采取车轮战术,或发动集体抗议,在君主屈尊求情下仍决不让步。这说明明朝( )A士大夫民主意识觉醒 B天理纲常的礼法加强C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D君主与士人共治天下23清史稿感叹说:“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

11、阁成员),虽唐、元三公(唐设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正一品,宋元基本仿此制)尚不及也。 ”这表明清代 ( )A亲王与大学士彼此牵制 B军机大臣品级不断提高C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 D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24王国斌认为,到明清时代,中国的皇帝和地方精英之所以能够应对空间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治理挑战,基本上是因为从上往下的直接治理和从下往上的间接治理能够相互配合。这表明( )A 官僚政治不断成熟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家国同构一脉相承 D科举制度不断完善25、下表是清朝出任军机大臣人员的构成表:满人 汉人 汉军旗人 蒙古人 总数军机大臣 72人 64人 3人 6人 145人军机大臣下章京 1

12、6人 16人 32人材料说明( )A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B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3C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 D官员权力与皇帝的亲疏成正比二、材料题(共 50分,26 题 13分,27 题 19分,28 题 18分)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 分)材料 1 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 材料 2 据文献记载:鲁、齐等诸侯在其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的独立性。秦代官吏必须经过国家委任才能就职;官吏调任时,不得带随员;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违者要依法治罪。材料 3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

13、,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卷材料 4 “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 明成祖“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请回答:(1)材料 1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山东大地出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什么?(3 分)(2)根据材料 2指

14、出,图一、图二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有何不同?(4 分)(3)根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中朝、明代阁臣、清朝军机大臣有何相似之处?(4 分)其职权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2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 分)材料一 自秦朝建立宰相制度以来,历朝的相权在原则上是不可以独自占有的,秦朝和西汉初期,虽然只设一相制,但是有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其左右,以分其权,共同辅佐皇帝,以后汉代有三公制,于是相权便一分为三,从此一人独专相权便被多人共有相权的历史趋势所代替,并被历朝所沿袭,魏晋南北朝时又有了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郎等。隋唐有三省制,三省长官都为宰相,共议国政,几经

15、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宰相群体。摘编自瑰晓巍、钟卫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材料二 宰相杜范认为:“凡废置予夺,(君主)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舍得以缴驳,台、谏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 ”富弼对宋神宗言:“内外事多陛下亲批,虽事事皆是,亦非为君之道。况事有不中,咎将谁执?必致请属交走,货贿公行,此致乱之道,何太平之敢望!” 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 材料三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不仅使文官失去了宰相作为他们的“意见领袖” ,还使所有文武官员的地位和生命、尊严的价值都变得渺小,使绝大多数时期任何一个官员在皇帝面前都显得“人微言轻”

16、总的来讲,在废除丞相制度后,最高政治权力的运转经常处于失衡或扭曲的状态,舞台上的依靠皇帝暂时亲信而拥有治官权力的人物忠奸贤愚美丑反复变换,严重损害了明代治官活动的连续性、一贯性、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的典章制度越来越形同虚设。摘编自渖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趋势。 (4 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杜范、富弼两位宰相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制约相权,宋代采取的主要措施。(5 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和影响。 (10 分)28、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8 分)材料

17、一 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科举制大事年表4(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6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

18、 (2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6 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4 分)2021届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题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二、材料题(共 50分,26 题 13分,27 题 19分,28 题 18分)26、 (13 分)(1)材料 1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山东大地出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什么?(3 分)(2)根据材料 2指出,图

19、一、图二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有何不同?(4 分)(3)根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中朝、明代阁臣、清朝军机大臣有何相似之处?(4 分)其职权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2 分)27、 (19 分)(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趋势。 (4 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杜范、富弼两位宰相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制约相权,宋代采取的主要措施。(5 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和影响。 (10 分)28、 (18 分)(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6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

20、汉代有何不同。 (2 分)5(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6 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4 分)2021届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选择题(50 分):1-10 DABCD CCACD 11-20 BDCBB CBDAC 21-25 BCDAC 材料题(50 分)26(13分)图一:西周的分封制;图二:秦朝的郡县制;图三:元朝的行省制。 (各 1分.共 3分)权限不同:在分封制下,地方享有较大的独立性;(2 分)而郡县制下的官员由国家任免,绝对服从中央(2 分) 。(3)相似点:主要官员都是皇帝的亲信

21、近臣、都是皇帝的辅政机构。 (4 分)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2 分) 27(19分)(1)趋势:宰相数量由一相制发展到多相制;相权由一相独占到群相共有;中央其他部门不断分割相权。 (4 分,任答 2点,言之成理即可)(2)主张:皇帝独裁会招致天下大乱;皇帝与士人共治天下。(任答 1点,2 分) 措施: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3 分) (3)原因:宰相专权的历史教训;皇权专制加强的需要。 (4 分,任答 2点)影响:破坏中央行政体系完整性;降低官员地位和尊严;最高权力运转被扭曲;使官员管理缺乏连续性;损害国家典章制度地位;加重君主负担;容易出现决策失误;(6 分,任答 3点,言之成理即可)28(18分)(1)变化:从单纯地方官举孝廉到孝廉仅成为参政入仕的资格;增加考试环节;选举或考试都分区定额,按地区人口比例推选。(6 分) 不同:注重门第。 (2 分)(2)特征: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设目,方式多样,内容丰富;严谨公平,择优录取;由全国统一卷到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最终被废除;带有较强时代色彩(任答 3点,6 分)(3)认识:古代人才选拔根本服务于封建统治;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选拔方式趋向公平公正;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各有利弊;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因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任答 2点,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